文旅综合收入达亿元内蒙古阿拉善盟“巴丹吉林沙漠

一年来,阿拉善右旗设立了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为自然遗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机构保障。同时,制定了《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管理办法》,并启动立法保护工作,为遗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此外,阿拉善盟还新建了气象、生态、水文等各类监测设备30余套,并与多家国内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为沙山湖泊群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从理论方法、监测网络、关键技术到应用接口的全系列科技支撑。

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晓东介绍:“在维护自然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方面,阿拉善盟林草局现已建立盟、旗、苏木三级管护机制,配备遗产地专职管护人员16人,兼职管护人员150人,采用‘人工巡护+无人机巡护’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对自然遗产地实施保护和监测。”

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阿拉善右旗还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巴丹吉林沙漠的奇观胜景。2025年推出的首届巴丹吉林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季,策划了“UTV”越野狂飙、沙海徒步等众多特色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据统计,一年来,遗产地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超383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21.92亿元。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副盟长刘德表示:“要严格遵循自然遗产地‘保护性开发、限制性开发’的总体要求,采取‘人为活动有限、建设开发有序、旅游发展有度’的文旅产业路径,拒绝商业化过度开发。”目前,巴丹吉林沙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正稳步推进,研学教育、生态观光等特色业态蓬勃发展。

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巴丹吉林“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图片展 。曹文宣 摄

2025年举办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巴丹吉林“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图片展,精选百余幅高清摄影作品,通过光影艺术呈现沙山巍峨、湖泊澄澈、绿洲灵动的生态画卷,向世界展示这片沙漠秘境的雄奇与瑰丽。展览设有“申遗之路”“地质奇观”“万物共栖”“人与自然”四个单元,全面展示了自然遗产地的生态价值与人文魅力。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风光。曹文宣 摄

站在申遗一周年的新起点,巴丹吉林正以科技之智、制度之力和文化之美,书写着“沙海明珠”的传奇故事。“未来,我们将强化保护体系的建设,持续开展科学研究,加强遗产的传承利用工作,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以实际行动守护好这一世界级的自然瑰宝,让这片‘沙海明珠’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处处长张宏说。

THE END
0.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胡璐、陈冬书)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jvzq<84yyy4ykwmwcpku0lto1rumk}neu1814=594859e0e7mvon
1.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胡璐、陈冬书)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四十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jvzq<84po0vfqyqg0eun0ls1p4532;9129881l6;8:81/=5;477977mvon
2.文化中国行成功申遗背后,巴丹吉林沙漠的“守护之道”9月下旬,巴丹吉林沙漠迎来一年中的壮美时刻,高大沙山巍峨雄壮,多彩湖泊如宝石般点缀其中,勾勒出这里的独特风景。 今年7月,“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申遗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系统整体、多措并举的沙漠“守护之道”。 jvzq<84yyy4ykwmwcpku0lto1nudcu4424:1;;<17djcc>j:e;6f6@j6;c=5go6d;;?74>9;1e4ivvq
3.中国两处自然遗产申遗成功世界自然遗产总数居全球第一中国日报7月26日电(记者 闫东洁)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当地时间2024 年 7 月 26 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98791CXUKjXMtYWHPL_NGQ7ctQ8g74:19;<0ujznn
4.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于2020年正式申报世界遗产,申遗成功,填补了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mkrkt0ewx1428519
5.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巴丹吉林沙漠夏日风光(2022年7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贝赫jvzquC41pg}tems0jpjog€x0eqs0jk4jvor0oxgkng57:;5220nuou
6.20余年久久为功,守护中华民族的自然珍宝从2017年启动申遗工作到2024年申遗成功,走了7年,而对这片自然珍宝的守护,已经持续了20余年。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遗产提名地总面积1617405.8公顷,包含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内蒙古巴丹吉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湖泊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世界最高的沙山,有被称为巴丹吉林jvzq<84po0vfqyqg0eun0ls1p4532;912:781l6;44:8/=5;6971:7mvon
7.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遺成功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記者胡璐、陳冬書)當地時間7月26日,在印度新德裡舉行的第四十六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我國申報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順利通過評審,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已擁有15項世界自然遺產、4項文化和自然雙遺產。 jvzq<84iu0vfqyqg0eun0ls1DKM61w71428519<491i2:<864/:1;;:77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