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原先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等,间接价值主要是生态价值.
解答 解:(1)根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可知,草原地区不合理的农垦造成沙化属于次生演替,沙丘变成树林属于初生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为了解决沙漠治理种子匮乏的难题,有人提议采集各地树种支援沙漠的改造,而由于全国各地的植物种类多样,不一定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因此该建议不合理.(2)复活草即使丧失自身高达98%的水分,仍可顽强生存数十年.沙漠多风的环境可将收缩成球形的复活草散布到沙漠多处,并生存繁殖,同时固定周围沙粒,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科学家研究发现了复活草惊人的储水力与糖基海藻糖有关,研发出化妆品,这体现了复活草的直接价值.(3)根据题意可知,各类昆虫同化的能量为a,沙蜥同化的能量=摄入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b-c,因此昆虫→沙蜥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frac{b-c}{a}$×100%.蚂蚁被沙蜥捕食时会释放一种告警外激素,使周围的蚂蚁纷纷逃避,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故答案为:(1)次生 初生 速度和方向 不赞同(或赞同) 全国各地的植物种类多样,不一定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或可从提供的种子中选育耐干旱、耐高温的沙漠植物,合理即可得分)(2)共同进化 直接(3)$\frac{b-c}{a}$ 化学
点评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演替、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并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识记共同进化的概念,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以及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