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披绿装沙海变“沙金”——内蒙古推动防沙治沙见闻

绿色,是沙海中最动人的色彩。内蒙古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重点地区。

今年9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在内蒙古开展,活动的主题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茫茫沙海正在披上绿装,群众也享受到生态改善带来的红利。

“绿进沙退”,茫茫沙海披上绿装

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国营新华林场,小叶杨、紫穗槐、杨柴等枝叶繁茂,林场绿意盎然。

副场长葛文斌介绍,林场的沙地原为黄河故道堆积的流动、半流动沙丘。从1960年建场开始,林场职工投身防沙治沙,结合“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低质低效林改造等生态工程,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

“通过三代林场人的努力,有效治理了流沙对农田、村庄的危害,实现‘绿进沙退’,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他说。

林场附近红旗村的村民党建国说:“从前风沙很大,春天庄稼苗刚长出来,一场风沙过去,有的被风刮走、有的被沙掩埋。近年来,随着林场种的树越来越多,村里的耕地面积增加,风沙天减少,村民可以踏踏实实种粮了。”

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多伦诺尔镇新民村的马云平最喜欢去林子里看看。满山的绿色,让人想不到这里曾是一片荒凉的沙地。

多伦县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县境内分布着三条大沙带,过去春季风沙多、危害大。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多伦县生态建设加速推进。

“没想到,我们能把沙地变成现在的模样。”马云平说,如今林子里有狍子、狐狸等野生动物,以前枯了的泉眼又重新冒出水来。

20多年的光阴里,千百个“马云平”的坚持,让多伦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升至37.9%,实现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巨变。

沙海掘“金”,生态建设富民增收

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部的磴口县,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记者在一处光伏治沙基地看到,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列队,光伏板下和板间的空地上,一丛丛梭梭苗在迎风摆动。

磴口县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说,这片占地3000亩的光伏基地,目前已建成发电,光伏板间栽植了柠条、梭梭等,努力探索实践“光伏+林草”生态治理协同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

据介绍,近年来,磴口县抓住光伏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利用沙漠丰富的光能资源,大力发展光伏绿色清洁能源,通过“光伏+生态治理”做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开启了“借光治沙”新模式。

除了结合光伏产业,当地还探索发展防沙治沙与中草药材、特色林果等产业结合,让更多“沙生产品”给沙区群众拓展增收渠道。

今年9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拍摄的樟子松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今年夏天,李玉民家的农家乐生意火爆。“七八月高峰期,40多个房间都住满了。”

农家乐所在的大孤山村,毗邻多伦湖景区、滦源湖景区,不远处就是多伦县的百万亩樟子松示范区、退耕还林示范区,是个绿水青山、风景秀美的地方。

大孤山村委会所在的曲家湾,农户近年来尝到了生态建设的“甜头”,仅林业收入一项人均增收4000元。曲家湾渔村还逐步成为多伦湖景区旅游服务的“承接区”。

“以前我们这里风沙大,哪会有客人来。”李玉民说,近年来生态好了、风沙少了,生态旅游才发展起来。村里开起了十几家农家乐,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持续接力,久久为功推进生态建设

今年6月,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在巴彦淖尔市召开,部署了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三大标志性战役。

荒漠化治理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内蒙古作为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地区,下一步生态建设要如何推进?

“持续接力,久久为功”,奋战在防沙治沙一线的人们,给出了答案。

在多伦县南沙梁的樟子松林,地面上落了厚厚一层松针。多伦县林草局副局长李岩扒开松针、用手挖了几下,就露出了地下的沙土。“生态仍比较脆弱,一旦管护不好,就很容易退化,必须久久为功。”

多伦县提出,下一步要重点对境内流动沙地1.72万亩、半固定沙地0.23万亩、固定沙地中的中度沙化地8.53万亩,实行工程措施全覆盖,坚决提前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

在国营新华林场,葛文斌说要总结60多年三代林场人的防沙治沙经验,把林场剩余的1万余亩土地改良后再种树,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将林场打造成为全国示范林场。

在磴口县,当地坚持因地施策、因害设防、划区分治,已经构建起与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相适应的防沙治沙体系,提出要力争2030年完成168万亩的沙漠治理任务,实现县域荒漠化治理全覆盖。(记者高敬、贝赫)

THE END
0.这些年,我在旅途中遇见的沙漠奇观苏丝斯黎红沙漠位于纳米比亚的大西洋海岸线上,呈现出一片独特的红色沙漠。这种独特的红色源于沙漠中丰富的铁含量,当铁氧化时,创造了世界上猩红的红色沙漠。探索苏丝斯黎红沙漠,您将沉浸在这美丽而独特的自然奇观中,感受神奇的魅力。 著名的45号沙丘 著名的40号沙丘 jvzquC41yy}/onnrkct/ew475yvry>o
1.《探索·发现》20210814沙丘下的宝藏——探秘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千百年来,它们牢牢守护着一段关于家国天下的边陲记忆。2019年,其中一座烽燧终于开始向世人讲述起那段过往,它的名字叫作克亚克库都克。它在荒漠中沉睡了千余年之久,大漠孤烟散尽,烽燧却始终矗立,时光的缝隙里文字凝固了一个遥远的故事。(《探索·发现》 20210814 沙丘下的宝藏——探秘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jvzquC41vx4dp}{0ep5wkmjq1E752B71ce769Bj839926li:c8?bgjj::7?14A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