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哪些坑!

1.结构两个方向刚度相差不宜过大

①需注意控制两个主轴方向第一振动周期的比值,一般可按周期比不小于0.8控制。

②位移比超限未计算双向地震。

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位移比大于1.2为扭转为不规则,应计算双向地震。

③考虑扭转耦联、按照双向地震计算时位移比不应超过1.5。如超过1.5,应重新调整结构布置。

2.扭转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的假设下计算,配筋计算应考虑实际刚度情况

3.长宽比控制

进行结构计算时,各系数应合理取值。

①周期折减系数应根据不同的结构体系、填充墙品种(考虑到有可能变化)和填充墙数量综合确定,不应为了配筋方便不顾实际情况少折减或不折减。

高规第3.3.17条:填充墙为砖墙时,框架结构可取0.6~0.7,框剪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应注意短肢剪力墙结构)

②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连梁不致开裂。必要时应进行二次计算,以避免正常使用情况下连梁开裂。

4.某些构件不宜进行折减

计算机计算时,软件对所有构件的扭矩都按照输入的扭矩折减系数进行了折减。这会使得存在扭矩的折梁或曲梁扭矩也进行了折减,结构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构件扭矩不应进行折减。角窗的连梁(折梁)应充分考虑到结构软件无法完全按照荷载规范第4.1.2条的要求进行折减。对软件折减幅度大的构件,应手算复核。

此外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计算主裙楼连为一体的结构的墙、柱与基础时,对于裙房部分,折减时计算层数有误。

此种情况应特别注意。

② 错层结构或中间有楼层缺失的情况,当计算楼层数与实际相差较大时应另行计算。

③特殊房间荷载折减。

5.应注意层高变化较大时(如设备层),结构软弱层的刚度比以及抗剪承载能力的比值符合规范要求

6.楼层抗剪承载力低于上层的80%时,应强制指定薄弱层,并使抗剪承载力比值不小于65%。楼层不能既是薄弱层又是软弱层

7.应保证计算的振型数

使质量参与系数不小于90%。(钢结构屋盖与空旷结构等复杂结构。高层结构计算振型数不应小于9;考虑扭转藕联时不应小于15;多塔结构不应小于塔数目的9倍。

8.大跨度简支次梁应进行挠度与裂缝验算

特别是跨高比大的梁。要求跨高比不要太大。大跨度楼板计算应综合考虑支座约束情况,协调相邻板厚、标高和支座配筋量。作为支座的梁应大于两倍板厚。

9.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应注意提高第二道防线的抗震能力

外框的0.2Q0内力调整系数不能自定取最大值2倍,宜按实际比值取用。保证外框承担的剪力不小于底部剪力的20%和计算楼层最大剪力1.5倍的较大值(注意此处不是二者的较小值)。

10.刚度

底框结构,二层与一层刚度比,6、7度都不应大于2.5,8度2.0。都不应小1。底框二层结构,下两层刚度应接近。三层与二层刚度比,6、7都不应大于2.0,8度1.5。但都不应小于1.0。两个方向都应布置剪力墙,最好的结果是接近,过大过小都不好。刚度接近,破坏不会集中于一个楼层。主要目的是减少底部的薄弱程度,防止底部结构出现过大的侧移而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但是,若底层的混凝土墙过多,其刚度可能大于上部砖混结构刚度。这样,地震下可能使薄弱层转移至过渡层。而过渡层是砌体结构,其延性不如底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易产生脆性破坏。因此,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过渡层和底层的侧向刚度比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注意逐层检查柱计算长度系数,特别是另一方向只有挑梁的情况,程序经常将悬挑梁当作普通框架梁考虑,而引起错误。

1.载荷

对厕所的蹲位、卫生间的浴盆、厨房等均应仔细折算荷载;对书库、资料库应根据实际布置取用荷载。

2. 自选商场等有超市性质的商店,应根据具体情况取用活荷载,不宜全为3.5,必要时应与甲方协商

3.荷载应根据建筑做法取用,不能无限加码。(荷载增大并非完全安全)

4.结构外墙应考虑建筑节能要求,增加的荷载应予以充分考虑

5.荷载规范表4.1.1第8项的消防车荷载

系指消防车直接行使于顶板上,其轮压折合成的荷载。若下面有浮土或其它填充物时,应按照覆土厚度折算,不宜直接取用20KN/m2。考虑覆土厚度对消防车荷载折减时,荷载折减的不宜太小。有资料介绍,折减以后不应小于10KN/m2。

消防车荷载在计算梁柱和板时应取不同的数值。可以考虑频遇组合。对板,应取大值。对梁柱可以折减。梁板柱配筋大多数由可变荷载控制,部分覆土较厚的情况可能由永久荷载控制。

6.填充墙荷载取值

应注意外墙是否有干挂石材,有干挂石材时除本身填充墙重量外,尚有石材及龙骨的重量,一般每平方米不小于1.0KN。

7.恒荷载较大的情况下

注意荷载效应可能由恒荷载控制,分项系数1.35应考虑到。这往往在屋面和地下室顶板有覆土时出现。

1.十字交叉次梁刚度明显不同,上部未设通长筋

由于支座条件、断面和跨度的不同,双向十字交叉次梁肯定刚度不同,从而形成事实上的主次梁关系,只不过是份量不同而已。如果二者刚度相差较大,刚度小的次梁在刚度大的次梁处有可能出现负弯矩,如果不配上部通长筋,上部钢筋接头正好位于支座处,容易开裂。必要的话可以调整断面尺寸直接做成主次梁。

2.结构设置抗震缝时

按照最新抗震理念,除应符合规范规定的缝宽以外,尚应满足中震下不碰撞的要求。即按照中震(基本上是提高1.5度)计算该点位移值的两倍。

3.钢筋砼结构体系布置应符合下面要求

①住宅结构禁止采用平面和竖向同时不规则的超限结构体系。

②横向框架在15m范围内框架至少需拉通一榀,纵向框架至少需拉通2榀。

③电梯井、楼梯间禁止采用悬挑结构。

④高层建筑设置角窗或凸窗时,建筑物阳角的角点处必须设置竖向受力构件。

⑤剧场、体育馆、会堂等大跨度、空旷的公共建筑不宜采用纯框架结构体系。

4.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应大于50%,未达到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采用,柱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规定采用。有些设计人员为满足50%这一要求,仅在底部增设一些剪力墙,这种做法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剪力墙应上、下贯通。

5.剪力墙平面外大梁下部措施不够

垂直于剪力墙设置大梁(跨度大于5米)时,无论是主梁和次梁,均应该在大梁下剪力墙相应部位设置翼缘、扶壁柱,最差也要设置暗柱(暗柱可以取梁宽加两倍墙厚)。许多工程是因为有墙体才设置大梁,完全可以设置翼墙。

6.框剪结构或者剪力墙结构

当楼电梯井背对背时,应特别注意楼电梯之间剪力墙的稳定问题,其厚度不能太小。该墙体在楼梯踏步板范围之内两侧都相当于开洞,没有楼板作为侧向支撑。厚度取值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受力也不好。必要时应在电梯井布置垂直于该墙体的剪力墙。

①剪力墙长度不宜大于8米的理解(刚度均匀,弯曲破坏)避免各个击破,如刚度均匀也可以;

②短肢剪力墙(l/h=5~8),尽量避免大部分刚刚超过8.0,此乃钻规范的空子

③ 剪力墙厚度:h/H限值。稳定验算存在一定问题,应尽量满足要求。

7.无论结构计算时嵌固部位标高在那里,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均应从室外坪向上计算。建筑物总高度也应从室外坪计算到主要屋面

8.在建筑物四周室外坪不同时应该从最高地坪向上计算(室外地面前后相差一层时),加强部位高度从计算嵌固部位向下一层,剪力墙总高度H应取至剪力墙最高点,不能仅仅算至大屋面。

9.决定建筑物A、B级,抗震等级的高度,基础埋深的高度,剪力墙加强区高度

计算一二级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长度lc时,墙肢长度hw取值不对。应根据边缘构件所在位置及起的作用而定。在边缘构件内配置竖向钢筋,对提高墙体承载能力和延性有较大的作用,暗柱内箍筋可以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极限应变,还可以使剪力墙具有较强的边框,阻止剪切裂缝迅速贯通全墙。如果墙上开洞尺寸较小,使墙的受力仍然保持一个整墙肢,应将该开洞的剪力墙作为一个整的墙肢对待。约束构件在中间时基本上属于中和轴位置,起不了多大作用。翼柱A在X方向的墙肢长度取为Hw1,翼柱C取为Hw2都不对。翼柱A、C墙肢长度均应取为Hw。

10.单边有大跨次梁的框架梁受扭问题,这种梁应适当加大腰筋

11.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Lc以内、阴影区以外部分配箍率减半的执行

可以采用拉筋和箍筋。拉筋不超过肢数的1/3,竖向间距同阴影部分,水平间距不大于300。此处可以变换直径,但不能增加竖向间距。

12.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时,地下室柱每边配筋不应小于底层柱的1.1倍。不能随意放大底层柱配筋

13.当框架梁剪力主要是由集中力贡献时,应注意箍筋加密区以外抗剪强度

14.跨高比小于5的剪力墙连梁应该全跨加密箍筋。大于5时可以按照框架梁箍筋的构造连梁对剪力墙约束较强,剪力主要由地震引起的墙肢弯矩提供,本身变化不大。跨高比大时弯矩不是很大。

15.剪力墙连梁受弯钢筋配筋率问题

目前相关研究工作尚不充分。当跨高比小于0.5时,连梁是墙体的一部分,宜按墙体的要求配筋;跨高比大于0.5时,从“强剪弱弯”的角度,对抗震设计的连梁建议按下表采用。抗震设计时连梁纵向钢筋构造配筋率。

16.机械锚固水平段长度问题

保证可设置宽梁,但宽梁出墙面不要太大,必要时加腋。

17.大梁托柱转换

应注意从梁上升起的框架柱,柱底存在两个方向的弯矩,应在柱底设置垂直于大梁的另一方向的梁,平衡该方向的柱底弯矩。托柱转换的转换大梁,应注意验算柱底的局部承压。此时不宜考虑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的增大,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取1.0,必要时应设置钢筋网片。

18.框支结构的框支层电算配筋时

应按照弹性楼板考虑。转换层结构的转换构件,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0%。以避免上部结构跟随转换构件提前变形。

19.主要构件采用有粘结预应力

20.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

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2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转角处的框架柱是否均为角柱?

角柱是指位于建筑角部、与柱的正交的两个方向各只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接的框架柱。因此位于建筑平面凸角处的框架柱一般均为角柱,而位于建筑平面凹角处的框架柱,若柱的四边各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则不按角柱对待。

22.按单元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根据局部的单元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设置抗震缝将结构分为若干单元,各单元有单独的疏散出入口,各单元独立承担地震作用,彼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人流疏散也较容易。

23.大底盘高层建筑

当其下部裙房属于大型零售商场的乙类建筑范围时,一般可将其及与之相邻的上部高层建筑二层定为加强部位,按乙类进行抗震设计,其余各层可按丙类进行抗震设计。但是,当上部结构为乙类时,下部结构不论是什么类型,均为乙类。

24.底框结构应保证大部分砌体抗震墙由下部的框架主梁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支承

每单元砌体抗震墙最多有二道可以不落在框架主梁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上,而由次梁支托(二次转换)。底框结构底部纵向抗震墙的布置分散,均匀,对称。

25.扭转不规则及不规则程度

刚性楼板假定,小震作用,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值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大于1.2时,判断为扭转不规则;当比值接近1.5时,判断为特别不规则;当比值大于1.5时,一般判断为严重不规则。

此时,计算的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为代数值,当位移值小于规范限值的50%时,判断严重扭转不规则的比值可以适当放松。最大值和平均值的计算,均取楼层中同一轴线两端的竖向构件计算,不考虑楼板中悬挑的端部。

26.当高层建筑结构带有大底盘裙房,计算裙房与其上塔楼的楼层刚度比时,可取其有效影响范围内的竖向构件

所谓,有效影响范围可由塔楼与群房交界处做45o向外斜线,取斜线范围内的竖向构件(墙和柱)参与计算。对地下室部分也可照此处理,而不能将所有竖向构件、特别是取地下室外墙参与计算。

裙房抗震等级不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当裙房与主楼在结构上完全分开时,主楼和裙房分别按各自的结构体系、房屋高度确定抗震等级。当主楼和裙房连接为整体时,裙房除按自身结构体系和高度确定抗震等级外,还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

裙房为纯框架、主楼为抗震墙结构且连为整体时,主楼按抗震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裙楼框架的抗震等级,尚不应低于整个结构按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并按主楼高度确定的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

当主楼为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体系时,其框支层框架应按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裙楼可按框架-抗震墙体系确定抗震等级。此时,裙楼中与主楼框支层框架直接相连的非框支框架,当其抗震等级低于主楼框支层框架的抗震等级时,则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27.框剪结构中,框架部分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确定公式-----底层弯矩结构体系问题

每个工程的结构体系应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烈度、高宽比、长宽比、使用功能、平面形状等许多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接近最大使用高度时经济性要差。例如七度区十层以上的框架结构可能不如框剪;对于乙类建筑,取用最大使用高度时可以按照原设防烈度,但是抗震措施提高一度,会出现抗震等级超出的问题。

长宽比大的结构扭转难以控制,必要的话应考虑设缝或变更结构体系。宽度较小的高层结构在水平荷载较大的情况下宜采用框剪。一般情况下,短肢剪力墙结构经济性不如普通剪力墙结构(纵筋配筋率、最小厚度);尽可能不要采用复杂结构体系。传力最直接的结构是最节约的结构体系。

28.转换结构(框支、底框)存在刚度突变问题

破坏严重。尽量避免。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在满足或尽量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条件下,设计出传力相对简单的结构。

29.抗震缝设与不设,宽度问题

结构体系(框架、框剪、短肢、剪力墙)、荷载、系数、放大与配筋量相关的各计算系数的调整:周期折减系数、地震力放大系数、弯矩放大系数现浇空心楼板(注意布管方向、留有足够的横向肋、双向受力差别、板的计算简图问题、周围支承构件刚度、横管方向的抗剪验算)。

THE END
0.三分钟看懂施工图纸上的n个符号截面构件连梁配筋钢筋h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梁截面高度。 Ac: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 1、柱 KZ——框架柱 ZHZ——转换柱(16G) KZZ——框支柱 XZ——芯柱 LZ——梁上柱 QZ——剪力墙上柱 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P[VW5\269:5:C`V97mvon
1.18G901HYPERLINK\lbookmark19中间层中间支座两侧框架梁宽度不同或 HYPERLINK\lbookmark1框架梁水平加腋钢筋排布构造详图 2-35 HYPERLINK\lbookmark2框架扁梁中柱节点处钢筋排布构造详图 2-36 HYPERLINK\lbookmark3框架扁梁边柱节点处钢筋排布构造详图 2-37 HYPERLINK\lbookmark4梁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时钢筋排布构造详图 最新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761>8623:34<52339227xjvo
2.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则汇总十篇在专、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实际项目工程资料进行梁、板、柱、基础等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和施工图绘制,同时组织学生分别对绘制的施工图开展相互评价。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学生乐于实践,能够较好地了解工程设计过程,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7733?3jvor
3.框架梁(梁高)可以留置水平施工缝?建筑施工10 浏览数:13271 跟帖数:4 荣誉分:0 筑龙币:0 等级: jvzquC41o0hcu7jwnuoi7hqo1714962aixpwyd9955eg}fkn7>5:B521
4.框架梁范例6篇在框架内力计算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竖向荷栽,以及水平荷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的简化方法是主要的内容。框架内力组合的基本原理,以及梁、柱的内力组合目标、组合方法、框架截面设计的基本构造要求和基本规定,以及框架抗震承栽力验算的表达式和方法等也是决定设计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是就结构布置与计算简图、竖向荷载作用jvzquC41yy}/dj~ycvii0ls1jcuxgw43576677mvon
5.框架梁水平加腋的规范总结及实际应用以下为个人项目经历,可参考借鉴: 1. 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等,如建筑功能为住宅、公寓等对室内空间要求较高的,梁柱偏心及梁水平加腋需与建筑专业紧密配合,避免出现:梁水平加腋与烟道、排气道、雨水管下水管等各类立管的位置冲突,详下截图。 框架梁规范jvzquC41ddy/ex6::0ipo8yjtgge/B7382;1/<230jznn
6.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通用12篇3、在中广大厦的钢骨设计中,由于建筑物嵌固端取在±0.000米处,为保证地下一层汽车库的使用功能,经多次反复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了底层框架梁水平、垂直加腋,钢骨伸入框架柱内长度为1.5m,下部与钢筋混凝土柱柱心钢筋焊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提出,钢骨注脚放在半层柱上施工有困难,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后经施工单位、jvzquC41lvpt{pq0zwktj~3eqo5icx|gp1=55B>0jvsm
7.18G901框架柱变截面处节点钢筋排布构造详图2-20 框架顶层端节点钢筋排布构造详图2-22 框架顶层中间节点钢筋排布构造详图2-29 框架梁竖向加腋钢筋排布构造详图2-32 框架梁水平加腋钢筋排布构造详图2-35 框架扁梁中柱节点处钢筋排布构造详图2-36 框架扁梁边柱节点处钢筋排布构造详图2-37 jvzquC41yy}/eqnpcd{jnmnpi0ipo7hp1dupm675;24ivvq
8.03G1011梁平法修正版纯电子版.pdf03G101-1梁平法修正版纯电子版.pdf,1 - 03G101-1 1 0 1 G 3 0 I J E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H S N U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H Z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O A I B U H Z N A I J A I J O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 U G 修正说明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44<4756:15;5632654980ujzn
9.图释中国古建结构常识1、正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瓶等装饰物。 图二十一 屋脊 2、垂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在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的建筑上自正脊两端沿着前后坡向下,在攒尖顶中自宝顶至屋檐转角处。 jvzq<84yyy4tcw~cowyfwv3eqo5b1<4424802?581;<60qyon
10.16G101平法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详解简介,目录书摘【问题18】框架梁上柱纵向钢筋如何构造? 第4章 剪力墙构造 【问题1】剪力墙包含哪些构件? 【问题2】底部加强区部位是如何确定的?剪力墙、暗柱底部加强区箍筋加密是如何规定的? 【问题3】剪力墙连粱配筋如何构造? 【问题4】剪力墙水平钢筋内、外侧在转角位置的搭接是如何规定的? 【问题5】剪力墙与暗梁、暗柱之间钢筋施工有什么关 jvzquC41yy}/lm3eqo5otsx172765B;ehd735nk90jznn
11.11G902三维节点构造索引 12 顶层框架边(角)节点纵向钢筋构造 17 顶层框架中节点纵向钢筋构造 中间层框架边(角)节点纵向钢筋构造 18 中间层框架中节点纵向钢筋构造 19 柱变截面处纵向钢筋构造 主次梁节点构造 20 框架梁加腋构造 21 剪力墙洞口周边 22 剪力墙约束边缘暗柱、端柱、翼墙、转角墙 23 剪力墙构造边缘暗柱、jvzquC41yy}/eqnpcd{jnmnpi0ipo7hp1dupm66;344ivvq
1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图纸下载详图图库图纸混凝土梁焊接连接示意图 59. 型钢混凝土中柱与型钢混凝土梁套管连接示意图 60. 型钢混凝土中柱与钢梁连接示意图 61. 型钢混凝土边柱与混凝土梁焊接连接示意图 62. 型钢混凝土角柱与混凝土梁焊接连接示意图 63. 柱型钢与钢梁节点构造图 64. 钢筋穿孔位置示意图 65. 梁端水平加腋构造 66. 节点水平加腋短牛腿连接构造jvzquC41yy}/oohcf0ipo8yw|jo0eji1:;803=96686/j}rn
13.计算ln最最难的梁钢筋计算对量及要点分析,掌握你就是大神啦(2)井字梁负弯矩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宜作统一规定,支座内力分布规律通常为跨度较小的井字梁端部弯矩较大,与其相交叉的跨度较大的井字梁端部负弯矩反而较大。井字梁上部钢筋外伸长度及配筋数值详具体工程设计。 框架梁加腋构造 (1)加腋框架梁中,梁箍筋加密范围判断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6:846598ftvkimg8igvcomu86347>55@8
14.阅读12G901框架梁坚向如腋钢筋排布构造详图 .. 2- 30 框架梁水平加腋节点钢筋排布构造详图 …. .… 2-33 宽扁梁中柱节点处钢筋排布构造 .. 2- 34 宽扁梁边柱节点处钢筋排布构造 2- 35 中间支座两侧框架梁的宽度或平面jvzquC41gdupm7hjkpgcwrqfkpm/exr0ep5{dxtmnkh0dxtmrfl0r{tdcvoppHXkvgOE?:+dqqqJF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