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认证主体:黄**(实名认证)

IP属地:广东

下载本文档

1、 第一节第一节 构造运动在地形、构造运动在地形、 地物上的表现地物上的表现 第二节第二节 构造运动在地层中的表现构造运动在地层中的表现 第三节第三节 构造运动引起的岩石变形构造运动引起的岩石变形 第四节第四节 地地 震震 第八章第八章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1.1.定义定义: 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组成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组成 地球物质发生的机械运动。地球物质发生的机械运动。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2 2、结果、结果: 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发生变形和变位。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发生变形和变位。 一方面引起地表形态大规模变化:一方面引起地表形态大规模变化:

2、如山脉形成、海陆变迁、大陆分裂与如山脉形成、海陆变迁、大陆分裂与 大洋扩张等;大洋扩张等; 另一方面,使岩石圈中岩石发生变形另一方面,使岩石圈中岩石发生变形: : 如地层的倾斜与弯曲、岩石块体的破如地层的倾斜与弯曲、岩石块体的破 裂与相对错动等裂与相对错动等. .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3.3.分类分类: 按运动方向分成两类。按运动方向分成两类。 指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垂直于地表指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垂直于地表 即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即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常表现为地壳大面积的常表现为地壳大面积的上升上升、下下 降降,造成,造成地表地势高差地表地势高差的改变,引起的改变,引起 海陆变迁海陆变

3、迁等。传统上称为造陆运动。等。传统上称为造陆运动。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指平行于地表即沿地球切线方向的运指平行于地表即沿地球切线方向的运 动。动。 表现为地质体的表现为地质体的相互分离相互分离、会聚会聚或或平平 移错动移错动,造成岩层的,造成岩层的褶皱褶皱与与断裂断裂,在岩石,在岩石 圈的软弱层中则可形成巨大的圈的软弱层中则可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褶皱山系。 常把产生大规模、强烈的岩石变形常把产生大规模、强烈的岩石变形( ( 褶皱与断裂等褶皱与断裂等) )并与山系形成紧密相关的并与山系形成紧密相关的 水平运动,称为造山运动水平运动,称为造山运动(orogeny)(orogeny)。 地球科

4、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构造运动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中都构造运动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中都 在不断进行,按时间将构造运动分成:在不断进行,按时间将构造运动分成: 现代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recent tectonism)(recent tectonism): 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neotectonism)(neotectonism): 新第三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新第三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 古构造运动古构造运动(paleotectonism)(paleotectonism): 新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新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

5、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 构造运动在地形、构造运动在地形、 地物上的表现地物上的表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1 1、地形变测量、地形变测量 一、一、地形变测量反映的地形变测量反映的 现代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在地形变测量中,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在地形变测量中,测量观测点相对于 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变化称为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变化称为水准测量水准测量。 我国从我国从19511951年至年至19821982年先后进行两次年先后进行两次 全国范围和多次区域性精密水准测量积累全国范围和多次区域性精密水准测量积累 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反映了我国大陆近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6、反映了我国大陆近3030 年来年来地壳垂直运动地壳垂直运动的总体情况。的总体情况。 在南部以青藏高原上升最快,一般为在南部以青藏高原上升最快,一般为 5 510 mm/a10 mm/a。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 在地形面上设置多个观测点组成在地形面上设置多个观测点组成三角三角 网网,通过测定各三角形边长及内角随时间,通过测定各三角形边长及内角随时间 的变化,计算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的变化,计算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 三角测量法揭示三角测量法揭示现代水平运动现代水平运动的典型的典型 例子是美国西部例子是美国西部圣安得烈斯圣安得烈斯断层。断层。 断层西侧主要向西北方向移动,

7、平均断层西侧主要向西北方向移动,平均 速度约速度约4 cm/a4 cm/a;而断层东侧只作相对较小;而断层东侧只作相对较小 的往复式移动。的往复式移动。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近年来大地测量技术有了很大进展。近年来大地测量技术有了很大进展。 人们通过设置跨国界、人们通过设置跨国界、跨洲际跨洲际的超长基线的超长基线 (VLBIVLBI),并利用电磁波干涉测距、激光),并利用电磁波干涉测距、激光 测距等高精度测量新方法,观测大区域甚测距等高精度测量新方法,观测大区域甚 至跨洲际的水平运动情况。至跨洲际的水平运动情况。 特别是近几年新发展的全球定位系统特别是近几年新

8、发展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GPS)方法,利用地球上空的人造卫星)方法,利用地球上空的人造卫星 网,定时地对全球地面上的观测点或观测网,定时地对全球地面上的观测点或观测 站进行精确定位,可以了解全球范围内不站进行精确定位,可以了解全球范围内不 同尺度、不同地区的水平运动情况。同尺度、不同地区的水平运动情况。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尽管构造运动速率极其缓慢,但长尽管构造运动速率极其缓慢,但长 期积累就可造成大规模的位移。期积累就可造成大规模的位移。 地物地物是指人类在地面上所建造的建是指人类在地面上所建造的建 筑物。如果地面发生构造运动,地物便筑物。如果地面发生构造运动,地物便 成为记录运

9、动的良好标志,再结合对地成为记录运动的良好标志,再结合对地 物的考古资料,我们便可了解构造运动物的考古资料,我们便可了解构造运动 的特征。的特征。 二、构造运动在地物上的表现二、构造运动在地物上的表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物记录地壳垂直运动的实例地物记录地壳垂直运动的实例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塞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塞拉比斯拉比斯城镇遗迹城镇遗迹 -废墟中耸立三根高废墟中耸立三根高12m12m的大理石柱的大理石柱 该城镇建于公元前该城镇建于公元前105105年的古罗马时代。年的古罗马时代。 17491749年从火山灰中将该古镇废墟挖掘出来。废年从火山灰中将该古镇废墟挖掘出来。废 墟中耸

10、立三根高墟中耸立三根高12m12m的大理石柱,均保留相同的大理石柱,均保留相同 的地质遗迹:石柱地基以上的地质遗迹:石柱地基以上3.6m3.6m被火山灰掩埋被火山灰掩埋 ,柱面光滑;其上,柱面光滑;其上2.7m2.7m一段被海生动物钻蚀了一段被海生动物钻蚀了 无数密集的小孔;柱子上段无数密集的小孔;柱子上段5.7m5.7m一直未被海水一直未被海水 淹没,但遭受风化,不甚光滑。淹没,但遭受风化,不甚光滑。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意大利古罗马废墟塞拉 意大利古罗马废墟塞拉 比斯古庙石柱比斯古庙石柱1828年的出露情景年的出露情景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物记录充分证明:地物记录充分证明

11、: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常兼而有之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常兼而有之 宁夏石咀山市西南贺兰山东麓红果子宁夏石咀山市西南贺兰山东麓红果子 沟附近,沟附近,明代明代修建的一条修建的一条长城长城被错断。长被错断。长 城由于山麓断层的运动而被错断,水平错城由于山麓断层的运动而被错断,水平错 开距离约开距离约1.45m,1.45m,垂直错断距离约垂直错断距离约0.9m0.9m。据。据 考证,该长城修建于公元考证,该长城修建于公元1448144814851485年年, , 距今约距今约500a500a。 故该地区故该地区500500年来,既有垂直运动,年来,既有垂直运动, 也有水平的运动。也有水平的运动。 地球科

12、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地 貌貌 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特定地表形态。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特定地表形态。 构造运动对一些地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构造运动对一些地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 制作用。反之,这些与构造运动有关的地制作用。反之,这些与构造运动有关的地 貌成为研究构造运动的有力证据。貌成为研究构造运动的有力证据。 由于古老的地貌往往早已被剥蚀殆尽,由于古老的地貌往往早已被剥蚀殆尽, 所以现今地貌一般反映的是所以现今地貌一般反映的是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所所 造成的结果。造成的结果。 三、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三、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反映地壳垂直运动的常见地貌反映地壳垂直

13、运动的常见地貌: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1-1 1-1 河流阶地河流阶地(river terranceriver terrance) 如果地壳运动使该区域处于上升状如果地壳运动使该区域处于上升状 态,则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蚀态,则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蚀 作用重新加强,使河床降低,原有河漫作用重新加强,使河床降低,原有河漫 滩相对升高,一般洪水已不能达到滩相对升高,一般洪水已不能达到; ; 形成分布于河谷谷坡上、洪水不能形成分布于河谷谷坡上、洪水不能 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称为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称为 河流阶地河流阶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河流阶地形

14、成过程示意图河流阶地形成过程示意图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1-2 1-2 深切河曲深切河曲(incised meanderincised meander) 地壳相对稳定时期经长期演变已经发地壳相对稳定时期经长期演变已经发 展成蛇曲的河流,若地壳抬升,河流下蚀展成蛇曲的河流,若地壳抬升,河流下蚀 作用加强,河床降低,深切至基岩,河谷作用加强,河床降低,深切至基岩,河谷 横剖面形态呈横剖面形态呈“V”V”形谷,平面上仍保留极形谷,平面上仍保留极 度弯曲的蛇曲形态的不协调现象,称为深度弯曲的蛇曲形态的不协调现象,称为深 切河曲。切河曲。 反映地壳由相对稳定转向强烈上升运反映地壳由相对稳定转向强

15、烈上升运 动的特征。动的特征。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美国犹他州圣胡安河深切河谷美国犹他州圣胡安河深切河谷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2-1 2-1 准平原准平原(peneplanepeneplane) 地壳相对稳定时,流水及其它各种表地壳相对稳定时,流水及其它各种表 层地质作用长期共同对陆地表面进行改造层地质作用长期共同对陆地表面进行改造 ,总趋势是把原来地表高差较大的形态,总趋势是把原来地表高差较大的形态, 经过风化、剥蚀把它削低,同时又将破坏经过风化、剥蚀把它削低,同时又将破坏 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地表低洼处进行堆积。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地表低洼处进行堆积。 这种这种“削高填低削高填低”

16、的结果使整个区域的结果使整个区域 变得比较平坦,形成近似平原的地形称为变得比较平坦,形成近似平原的地形称为 准平原。准平原。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2-2 2-2 夷平面夷平面 当地表为准平原时,如果地壳重新当地表为准平原时,如果地壳重新 上升,准平原被抬高并遭受流水切割而上升,准平原被抬高并遭受流水切割而 成为山地,这时在山地顶部可以残留原成为山地,这时在山地顶部可以残留原 有准平原的遗迹,即较平坦的顶面。有准平原的遗迹,即较平坦的顶面。 其可大可小,上面可见到准平原时其可大可小,上面可见到准平原时 期的沉积物或风化壳,且相邻的平坦山期的沉积物或风化壳,且相邻的平坦山 顶大致位于同一高

17、度,即代表已被破坏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即代表已被破坏 的原来准平原的表面,称为夷平面。的原来准平原的表面,称为夷平面。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实例:具有实例:具有“世界屋脊世界屋脊”之称之称 的青藏高原,在的青藏高原,在上新世上新世时期地壳相时期地壳相 对稳定,逐渐形成地势起伏较小的对稳定,逐渐形成地势起伏较小的 准平原,海拔高度大致为准平原,海拔高度大致为1000m1000m;随;随 着上新世末期以来青藏高原强烈上着上新世末期以来青藏高原强烈上 升,原来准平原解体,遭受剥蚀、升,原来准平原解体,遭受剥蚀、 切割而成为夷平面,现今海拔高程切割而成为夷平面,现今海拔高程 为为4000400

18、05000m5000m。 所以,上新世末期以来,青藏所以,上新世末期以来,青藏 高原整体隆升幅度达高原整体隆升幅度达300030004000m4000m。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3-1 3-1 多级海成阶地多级海成阶地 地壳稳定时期在海地壳稳定时期在海( (湖湖) )面附近形成面附近形成 的。地壳重新上升可形成明显高出海的。地壳重新上升可形成明显高出海( (湖湖 ) )面的海面的海( (湖湖) )成阶地。地壳多次地稳定成阶地。地壳多次地稳定 上升可形成多级海上升可形成多级海( (湖湖) )成阶地。成阶地。 3-2 3-2 多排海蚀凹槽多排海蚀凹槽 地壳间歇性上

19、升可形成高出海面的地壳间歇性上升可形成高出海面的 多排海蚀凹槽。多排海蚀凹槽。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3-3 3-3 多排溶洞多排溶洞 因为成排的溶洞原来一般在因为成排的溶洞原来一般在 潜水面附近经潜蚀作用形成,潜水面附近经潜蚀作用形成, 出现多排溶洞表明该地区发出现多排溶洞表明该地区发 生了垂直运动。生了垂直运动。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美国西部海岸多级海蚀阶地美国西部海岸多级海蚀阶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水平运动可使线状延伸的水系(河流水平运动可使线状延伸的水系(河流 、冲沟等)发生同步弯曲和错断。、冲沟等)发生同步弯曲和错断。 四川西部四川西部鲜水河鲜水河谷地中,一系

20、列穿过谷地中,一系列穿过 鲜水河断裂带的水系由于断层的水平运动鲜水河断裂带的水系由于断层的水平运动 而发生弯曲和错断,形成而发生弯曲和错断,形成“S”S”形、肘状或形、肘状或 梳状水系。梳状水系。 水平运动还常使山脊或山梁错断或弯水平运动还常使山脊或山梁错断或弯 曲。曲。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一、地层的岩相变化及厚度一、地层的岩相变化及厚度 二、地层的接触关系二、地层的接触关系 第二节第二节 构造运动在构造运动在 地层中的表现地层中的表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沉积地层往往是在一定的地表沉积环沉积地层往往是在一定的地表沉积环 境(如境(如浅海浅海、滨海

21、滨海、湖泊湖泊、河流河流等)中形等)中形 成的,不同的沉积环境形成不同的岩石特成的,不同的沉积环境形成不同的岩石特 征及生物化石组合,这种能反映沉积岩或征及生物化石组合,这种能反映沉积岩或 沉积物沉积物形成环境形成环境的的岩石岩石及所及所含生物化石含生物化石的的 各种特征各种特征称为称为岩相岩相。 一定的岩相代表一定的沉积环境,岩一定的岩相代表一定的沉积环境,岩 相变化意味着沉积环境的变化。相变化意味着沉积环境的变化。 一、地层的岩相变化及厚度一、地层的岩相变化及厚度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河北开平下寒武统地层柱状图 河北开平下寒武统地层柱状图 曲线表示地壳升降运动 曲线表示地壳升降运动

22、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沉积环境分类:沉积环境分类: 海洋环境(深海、半深海、浅海、滨海)海洋环境(深海、半深海、浅海、滨海) 大陆环境(湖泊、沼泽、河流、冰川)大陆环境(湖泊、沼泽、河流、冰川) 一个地区沉积环境或岩相的剧烈变化一个地区沉积环境或岩相的剧烈变化 与构造运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构造运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一个地区从早期的浅海沉积逐例如,一个地区从早期的浅海沉积逐 渐转变为滨海沉积,此后又转变为陆上河渐转变为滨海沉积,此后又转变为陆上河 流沉积,说明该地区地壳逐渐上升、海水流沉积,说明该地区地壳逐渐上升、海水 逐渐退出。逐渐退出。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利用

23、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厚度资利用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厚度资 料不仅可分析地壳升降运动的性质;料不仅可分析地壳升降运动的性质; 还能定量地确定古代地壳垂直还能定量地确定古代地壳垂直 运动的幅度。运动的幅度。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有些地区发现:岩相类型不变,而沉有些地区发现:岩相类型不变,而沉 积物的厚度却大大超过相应沉积环境的厚积物的厚度却大大超过相应沉积环境的厚 度极大值。度极大值。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这是在地壳不断下降的同时不断接受这是在地壳不断下降的同时不断接受 沉积的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的条件下形成的。 地壳下降幅度抵消了沉积填充的厚度地壳下降幅度抵消了沉积填充的厚度 ,使原来的沉积环境

24、基本保持不变,这时,使原来的沉积环境基本保持不变,这时 的沉积厚度大致可作为该时期地壳下降幅的沉积厚度大致可作为该时期地壳下降幅 度。度。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层接触关系地层接触关系 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 相互叠置状态。相互叠置状态。 地层接触关系受构造运动控制,地层接触关系受构造运动控制, 同时记录构造运动的历史。不同的接同时记录构造运动的历史。不同的接 触关系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运动特点。触关系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运动特点。 二、地层的接触关系二、地层的接触关系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层接触关系类型:地层接触关系类型: 1 1、整合、整合

25、2 2、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 3 3、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1 1、整合(、整合(conformityconformity) 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 致,时代连续的一种接触关系。致,时代连续的一种接触关系。 它是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它是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 动不显著的情况下,沉积作用连续动不显著的情况下,沉积作用连续 进行,沉积物依次堆叠而形成的。进行,沉积物依次堆叠而形成的。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2 2、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disconformitydisconformity) 又称又

26、称假整合假整合,其特点是上、下两套,其特点是上、下两套 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时代不连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时代不连 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 蚀的剥蚀面存在。蚀的剥蚀面存在。 平行不整合的出现反映地壳的一次平行不整合的出现反映地壳的一次 显著的升降运动。显著的升降运动。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3 3、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unconformityunconformity) 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一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一 定角度相交;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其定角度相交;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其

27、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 蚀面存在。蚀面存在。 角度不整合反映显著的水平挤压运角度不整合反映显著的水平挤压运 动及伴随的升降运动。动及伴随的升降运动。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华北地区寒武系至侏罗系地层接触关系华北地区寒武系至侏罗系地层接触关系 反映的构造运动历史反映的构造运动历史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岩浆岩与变质岩经抬升、风化岩浆岩与变质岩经抬升、风化 剥蚀后,再下降接受沉积形成的接触剥蚀后,再下降接受沉积形成的接触 关系也属

28、于不整合接触。关系也属于不整合接触。 另类不整合构造的表现另类不整合构造的表现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不整合是构造运动的反映,利用不不整合是构造运动的反映,利用不 整合确定构造运动时代的方法是:整合确定构造运动时代的方法是: 构造运动发生在不整合面之下最年构造运动发生在不整合面之下最年 轻的地层时代之后与不整合面之上最老轻的地层时代之后与不整合面之上最老 的地层时代之前的地层时代之前。 不整合构造的时代确定不整合构造的时代确定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一、岩层产状一、岩层产状 二、褶皱构造二、褶皱构造 三、断裂构造三、断裂构造 第三节第三节 岩石变形岩石变形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

29、述 岩石变形是构造运动的重要表现和岩石变形是构造运动的重要表现和 结果。结果。 沉积岩形成时除局部地区具有原始沉积岩形成时除局部地区具有原始 倾斜以外,基本上是水平产出的,而且倾斜以外,基本上是水平产出的,而且 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的;岩浆岩则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的;岩浆岩则具有 原生的整体性。原生的整体性。 但经过构造运动,岩层可由水平变但经过构造运动,岩层可由水平变 为倾斜或弯曲,连续的岩层被断开或错为倾斜或弯曲,连续的岩层被断开或错 动,完整的岩体被破碎等。动,完整的岩体被破碎等。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根据岩石变形特征可以分析构造运根据岩石变形特征可以分析构造运 动的性质、强度及

30、时代等。岩石变形的动的性质、强度及时代等。岩石变形的 产物称为产物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geologic geologic structurestructure)。)。 最常见的地质构造为最常见的地质构造为褶皱褶皱和和断裂断裂。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岩石发生变形是受到构造运动所施岩石发生变形是受到构造运动所施 加的力的作用。这种力一般来自于相邻加的力的作用。这种力一般来自于相邻 岩块的岩块的挤压挤压、拉张拉张与与剪切剪切作用。作用。 近地表环境坚硬岩石常表现为近地表环境坚硬岩石常表现为脆性脆性 ( (brittlebrittle) ),在强烈构造运动作用下容易,在强烈构造运动作用下容易

31、 发生破裂变形。发生破裂变形。 岩石发生复杂的弯曲变形,说明岩岩石发生复杂的弯曲变形,说明岩 石变形表现为石变形表现为韧性韧性( (ductileductile) )。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坚硬岩石发生明显的韧性变形是因坚硬岩石发生明显的韧性变形是因 为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岩石变形的力学性为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岩石变形的力学性 质,其中主要有质,其中主要有围压围压、温度温度、溶液溶液及及构构 造作用力的快慢造作用力的快慢等。等。 一般来说,当岩石处于地下一定深一般来说,当岩石处于地下一定深 度的较高围压与温度环境下,或者岩石度的较高围压与温度环境下,或者岩石 含流体丰富、固结较差,或施加的构造含流体丰富、固结较差,或施加的构造 作用力比较缓慢时,岩石表现出较强的作用力比较缓慢时,岩石表现出较强的 韧性,易发生连续的弯曲或褶皱变形。韧性,易发生连续的弯曲或褶皱变形。 地球科学之构造运动基本概述 构造运动使岩石变形而形成各种地构造运动使岩石变形而形成各种地 质构造质构造,其形态往往由岩层或岩石空间,其形态往往由岩层或岩石空间 上的位置变化表现出来。上的位置变化表现出来。 沉积岩在地壳表面分布最广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1、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平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力做一名称职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6:8=/j}rn
1.功效系数法的基本原理范文基于结构的概念,依据发生定义学理论,本研究将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界定为:是指组成电子竞技运动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与作用方式特征的总和。其实质是构成竞技电子运动的整体框架以及框架中的各个要素和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与作用方式特征的关系的集中体现。电子竞技运动结构是电子竞技运动内部的基本构造,隐藏于其内部,反映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289:/j}rn
2.视频质量评估:VMAF模型详解与实现本文详细介绍了视频质量评估方法VMAF,包括其基本框架、具体实现、核心模块。VMAF通过融合视觉信息保真度(VIF)、细节损失指标(DLM)和时域运动指标(TI)来评估视频质量,其中VIF基于自然场景统计模型,DLM关注细节损失,TI衡量帧间运动。VMAF使用SVM模型对各特征权重进行分配,最终得出视频质量评分。此外,文章还涵盖了代码实现的关jvzquC41dnuh0lxfp0tfv8Ht{uzbn\mcy1gsvrhng1jfvjnnu1727B: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