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禁采黄色缓采绿色可采,明年纳入执法检查!矿山矿井煤矿水害煤层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

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矿安〔2022〕85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各省级局,有关中央企业:

《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办法》已经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2年第2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和《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等规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预防煤矿水害事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煤矿应当按规定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根据普查结果,编制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分煤层划分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

第三条 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应当由煤矿上级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批,无上级公司的煤矿应当聘请专家会审。

当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修订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当发生较大以上水害事故或者因突水(透水、溃水)造成采掘区域或者煤矿被淹时,应当在恢复生产前重新编制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

第四条 缓采区经勘查治理后达到本办法规定的可采区划定标准的,由煤矿组织编制“三区”转换报告,报煤矿上级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批,无上级公司的煤矿应当聘请专家会审,经批准或者会审通过后方可转为可采区。

禁采区经勘查治理后达到相应标准的,由煤矿组织编制“三区”转换报告,报煤矿上级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批,无上级公司的煤矿应当聘请专家会审,经批准或者会审通过后方可转为可采区或者缓采区。

第五条 煤矿应当以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分煤层绘制防治水“三区”管理图,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粗实线圈出可采区、缓采区和禁采区,并附文字注记说明不同的水害类型及划分时间。报告及图纸应当根据“三区”动态转换情况及时更新。

严禁在禁采区内进行采掘作业,严禁在缓采区内进行回采作业和与水害探查、治理无关的掘进作业。

第二章 地表水威胁区域

第六条 开采区域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划定为可采区。

(一)矿井井口及工业广场主要建筑物地面标高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低于最高洪水位但采取了可靠的防御洪水措施;

(二)开采影响范围内不存在河流、湖泊、水库、塌陷积水区等地表水体,或者存在地表水体但已采取措施消除威胁的;

(三)不受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威胁的;

(四)开采浅埋深煤层或者急倾斜煤层矿井采取了防止季节性地表积水、洪水溃入井下措施的。

第七条 开采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定为缓采区。

(一)开采影响范围内存在河流、湖泊、水库、塌陷积水区等地表水体,对开采存在水害威胁的;

(二)受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威胁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第八条 开采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定为禁采区。

(一)开采影响范围内存在地表水体,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实现安全开采的;

(二)地表水体下的急倾斜煤层;

(三)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废弃井筒和露天矿坑保护煤柱以及超出煤层开采上限以外区域。

第三章 顶板水威胁区域

第九条 开采区域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为可采区。

(一)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范围内不存在富水性强或者极强含水层、富水性中等但静储量丰富含水层的,或者采取可靠措施消除顶板含水层威胁的;

(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范围内不受离层水威胁的,或者采取可靠措施消除离层水害威胁的;

(三)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范围内不受松散含水层水威胁的,或者采取可靠措施消除松散层水害威胁的。

第十条 开采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定为缓采区。

(一)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范围内存在富水性强、极强含水层或者富水性中等但静储量丰富的含水层,且未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的;

(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范围内存在离层水且未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的;

(三)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范围内存在松散含水层且未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的。

第十一条 开采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定为禁采区。

(一)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范围内存在富水性强、极强含水层或者其他水体,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实现安全开采的;

(二)松散含水层、富水性强或者极强含水层下的急倾斜煤层;

(三)留设的各类防隔水煤(岩)柱。

第四章 底板水威胁区域

第十二条 开采区域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划定为可采区。

(一)突水系数T≤0.06MPa/m并经评价合格的;

(二)厚隔水底板(>80m)条件下底板完整或者经“两探”未发现水文地质异常,突水系数T≤0.1MPa/m并经评价合格的;

(三)采取地面区域治理、井下注浆加固底板或者改造含水层、疏水降压、充填开采等防治水措施的,突水系数T≤0.06MPa/m并经评价合格的。

第十三条 开采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定为缓采区。

(一)突水系数0.06MPa/m<T≤0.1MPa/m,未采取探查治理措施的,或者未经评价合格的;

(二)底板隔水层厚度小于底板破坏带厚度的带压开采区域,未采取防治水措施消除突水威胁或者未经评价合格的。

第十四条 开采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定为禁采区。

(一)底板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或者现有技术条件无法查清的;

(二)突水系数T>0.10MPa/m的区域。

第五章 老空水威胁区域

第十五条 开采区域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划定为可采区。

(一)老空积水情况清楚且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的;

(二)煤矿浅部存在老窑或者曾被周边煤矿越界开采,其老空分布、开采边界、积水情况经地面或者井下综合勘探已经查明,且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的。

第十六条 开采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定为缓采区。

(一)煤矿开采形成的老空区,其位置、分布范围或者积水量情况不清楚的区域,但通过现有技术手段可查明,且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后能够保证安全开采的;

(二)煤矿浅部存在老窑或者周边煤矿越界开采形成的老空区,其位置、分布范围或者积水量情况不清楚的区域,但通过现有技术手段可查明,且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后能够保证安全开采的。

第十七条 开采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定为禁采区。

(一)老空区位置、分布范围、积水情况不清楚,且经现有技术手段对其水害进行探查治理后仍不能保证安全开采的;

(二)老空区位置、分布范围、积水情况不清楚,且与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富水性强或者极强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的;

(三)老空水淹区域下的急倾斜煤层;

(四)防治老空水的防隔水煤(岩)柱,防水闸墙、防水闸门等设施的保护煤柱。

第六章 构造水威胁区域

第十八条 开采区域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划定为可采区。

(一)经综合勘探,未发现与富水性强或者极强含水层及其他水体存在水力联系的断层、溶洞、陷落柱等构造;

(二)对导(含)水的断层、溶洞、陷落柱等异常地质构造及封闭不良钻孔,已采取措施消除威胁的;

(三)新水平、新采区已采取地震或者电法等勘探手段查明断层、溶洞、陷落柱等构造,并进行钻探检验和注浆加固,可有效控制构造影响区域的。

第十九条 开采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定为缓采区。

(一)新水平、新采区未采取地震或者电法等手段进行勘探,未对主要构造进行钻探检验或注浆加固、未有效控制构造影响区域的;

(二)存在导(含)水的断层、溶洞、陷落柱等异常地质构造及封闭不良钻孔,未采取措施消除威胁的。

第二十条 开采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定为禁采区。

(一)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受地面条件或者当前勘探手段限制无法查清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或者构造含(导)水情况的;

(二)导(含)水的断层、溶洞、陷落柱等构造及封闭不良钻孔严重威胁煤矿安全,采取防治措施后仍无法消除威胁的;

(三)通过构造与岩溶水或者通过流沙层与大型水体相连通的;

(四)断层、溶洞、陷落柱等构造及封闭不良钻孔留设的防隔水煤(岩)柱。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煤矿和煤矿企业未按要求编制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的,由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存在其他重大水患情形的煤矿,应当参照本办法开展防治水“三区”管理。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认真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办法》

有效预防煤矿水害事故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和统计司负责人答记者问

问:请介绍一下《办法》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答:水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和淹井事故。近年来,全国煤矿较大以上水害事故多发,2019年以来,共发生6起较大事故、3起重大事故,共造成80人死亡。分析原因,多是由于煤矿水害分布情况不清楚、采掘部署不合理、防治措施不落实、管理工作不到位、险情处置不科学造成的。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有效预防煤矿水害事故,我们在《煤矿防治水细则》对老空水实行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三区”管理的基础上,吸收借鉴部分地区防治水分区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将“三区”管理由老空水扩展到地表水、顶板水、底板水等所有水害类型,研究制定了《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办法》。《办法》要求煤矿企业划分防治水禁采区、缓采区、可采区“三区”,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纸上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圈出,类似交通红绿灯,红色代表禁采区、黄色代表缓采区、绿色代表可采区,一目了然,一方面便于规范煤矿企业防治水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检查执法。

问:煤矿如何开展防治水“三区”管理?

答:《办法》要求煤矿按规定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根据普查结果,编制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分煤层划分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同时,以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分煤层绘制防治水“三区”管理图,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粗实线圈出可采区、缓采区和禁采区。缓采区经勘查治理后达到本办法规定可采区划定标准的,或者禁采区经勘查治理后达到相应标准的,应当编制“三区”转换报告。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和“三区”转换报告均由煤矿负责编制,煤矿可以自行编制,也可以委托技术服务单位编制。《办法》明确了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和“三区”转换报告的审批程序,均要求报煤矿上级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批,无上级公司的煤矿应当聘请专家会审。此外,《办法》明确了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的修订周期,当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修订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当发生较大以上水害事故或者因突水(透水、溃水)造成采掘区域或者煤矿被淹时,应当在恢复生产前重新编制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

问:煤矿防治水“三区”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答:《办法》针对受地表水、顶板水、底板水、老空水、构造水等不同类型水害威胁区域,分别规定了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的划定标准。“三区”划分的原则是:不受水害威胁区域或经治理后对安全开采无威胁的区域划定为可采区;存在水害威胁、尚未采取治理措施的区域划定为缓采区;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或无法实现安全开采的区域、各类防隔水煤柱、保护煤柱所在区域均划定为禁采区。此外,将地表水体、松散含水层、富水性强或极强含水层、老空水淹区域下的急倾斜煤层均划定为禁采区;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突水系数大于0.10MPa/m的区域也划定为禁采区。

问:对《办法》实施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但考虑到煤矿编制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需要一定时间,而且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部署煤矿开展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也将于2022年6月底完成,因此,煤矿应当根据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结果,在2022年底前完成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指导服务。从2023年开始,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将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纳入执法检查范围,发现煤矿和企业未按要求编制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的,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确保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有效预防各类煤矿水害事故。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构造水的英文构造水翻译构造水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构造水的英文,构造水翻译,构造水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jvzq<84o0fodv7hp1'K7'BJ':6+F;.=2'C6&G?*D2'H5
1.4附近构造主要为礼村向斜。因此掘进区域的构造水主要以工作面中向斜引起的褶曲聚集的水。该类水一般涌水量大,危害程度相对较大,持续时间短,但不排除出现持续性大的涌水。 三、掘进期间周边无采空区,不受采空区积水影响。 四、巷道掘进过程中基本无涌水,遇到比较发育的裂隙时有少量涌水,一般正常涌水量5~10m3/h,jvzquC41yy}/5?5fqe4dp8iqewsfp}49;5975<5a328:3:5:944ivvq
2.四、防水工程的分类及作用防水工程就土木工程类别来说,分建筑物和构筑物防水;就防水工程的部位来说,分地上防水工程和地下防水工程;就渗漏流向来说,分防外水内渗和防内水外漏。防水工程的分类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 2.材料防水 材料防水是依靠防水材料经过施工形成整体防水层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jvzquC41yy}/lrfpujk:;7hqo1pjcwjwunjy~4l|uz0u~6924697@<30unuou
3.结构水是什么意思结构水的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结构水 释义 constitution water 构造水,组织水; 实用场景例句 全部 L - aspartic acid was intercalated into th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by coprecipitation. 由共沉淀法得到了L - 天冬氨酸插层结构水滑石. 互联网 Sideboard enclosed structure, forming a cutting water to ensure that the plant corrosion,jvzquC41o0odkkf0eqs0'N<'DD+:5.J8';K&:=*G8'H1'K9
4.吉大专家赴西南抗旱找水日记(一)经过实地勘察,选定两处核磁共振找水探测点,下图为第一处探测点。 由于测量现场周边高压电线林立,电磁噪声严重,测量工作持续3个多小时后,完成了该点探测。从探测结果可以判断,该地点噪声较大,反演结果受噪声影响严重,从反演结果可以看出该点地下水为构造水,构造带比较狭窄,准确定井位需要利用其他手段。专家正在做这方jvzquC41yy}/luz0gf{/ew4kphu03:6315;:3=3o0jzn
5.防治水工作总结矿井主要水害:地表水、含水层水、构造水、古窑、采空区水、塌陷区积水、封孔不良钻孔水等。 二、3月份防治水工作总结 1、正常进行对二盘区3-1煤辅运大巷、13018辅运顺槽、13018主运顺槽掘进工作面的探水工作;重点对13202工作面上部2#煤房采区进行了探测,为13202回采工作面煤柱的.留设提供了依据,对13108辅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i||p0497323783>6638e3;@;5994ivvq
6.42、构造水 巷道施工区域无明显构造,不排除中小构造发育,受局部构造影响,施工区域可能出现顶板破碎、淋水异常情况,施工时应加强观测。 工作面充水通道 根据工作面含水层特征分析,上覆含水层的水主要通过含水层裂隙进入工作面。巷道施工受扰动,含水层中裂隙发育,含水层中的水通过裂隙以顶板淋滴水的形式进入巷道,对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65594341=:5<;552e22;>333<857xjvor
7.《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四)防治老空水的防隔水煤(岩)柱,防水闸墙、防水闸门等设施的保护煤柱。 第六章 构造水威胁区域 第十八条 【可采区划定标准】开采区域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划定为可采区。 (一)经综合勘探,未发现与强或极强富水性含水层及其他水体存在水力联系的断层、溶洞、陷落柱等构造; jvzquC41yy}/|‚s{0qxh0ls1pg}tkwkq14>92;<90jznn
8.方解石表面结构影响水分子吸附的微观机理构造水单元-方解石表面二元体系研究表面缺陷尺寸对水分子吸附的影响;还有,建立2个尺寸为2.41 nm×7.98 nm的理想方解石表面分别包含4层分子,在方解石表面的不同位置通过删除和添加分子构造不同的凸起和空位结构.分别将包含800个和1 200个水分子的水分子单元置于两个包含不同表面结构的方解石表面之间构造方解石表面-水jvzq<84uejupn7ktggqbq‚fp0eun1qjknqthlrfpi1njv8pg{ct04972138.2>4382=24A=6;374:A:0ujznn
9.我国建(构)筑物渗漏水的现状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即根据不同工程渗漏水的部位、渗漏水的程度与施工环境和条件,有针对性地选用与其相适应的防水堵漏材料和施工方法,对细部构造还可采用多种材料和多道设防的措施,充分体现优势互补与复合增强的理念,以便从根本上解决不同工程的渗漏问题。 5 结语 只有把防水工程的设计、选材、施工、成品保护和技术监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jvzq<84yyy4ylpku0eun1ls1pf4kuyDkf?<18
10.园林水体设计如何做更自然(3)笔者认为,有下面的几种情况,在构造水体的人工环境时,值得特别注意。 水体的设计标高 当水体的设计标高高于所在地自然常水位标高甚多,而该处之土质疏松(砂质土)不易持水,这时必须构筑防水层,以保持水体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标高,达到景观设计要求。例如,新建的上海虹桥花园中的高水位水池。而低水池是自然底的。 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7326771;785;9/j}rn
11.4掘进区域的构造水主要以谢家咀背斜引起的,施工至该地段时,如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超前探测,查明构造富水性状况,并提前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水害对巷道正常施工产生影响。 3、采空区水 矿井现阶段仅存在一处采空区,为401101工作面采空区。巷道施工区域距离该采空区270m,施工期间基本不受采空区水害影响。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55<459d324?23:594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