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主要分布于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白云岩
时代:石炭纪
矿物成分:透闪石、阳起石
结构构造:纤维交织结构,块状构造
硬度:6-6.5
主要分布于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和田图纹玉的皮色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种,以浅薄艳丽的色皮为最佳。色调丰富,以黄、红、褐、黑为主,这些色彩在玉石上错落分布,偶尔可形成似境状物,朦胧抽象,韵味悠远的图案,极为难得。其外形多呈卵状,大小不一,青玉、青花质地的较多见。
喀纳斯绿花石
产地:主要产于额河支流布尔津河段布尔津县域内,该石种为近年来新开发石种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蛇纹石化大理岩
时代:石炭纪
矿物成分:碳酸钙、硅酸镁
结构构造:隐晶变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硬度:3-5
主要产于额河支流布尔津河段布尔津县域内,该石种为近年来新开发石种,黑色基底,绿色、青绿色脉络花纹,色韵深沉中凸显华丽,对比较强烈,常形成荷花、树叶等抽象图案,对比鲜明,色韵素雅高贵,陶面光泽,石肤水洗度较高,手感滑顺,存量大,标准体量居多。
富蕴额河印花石
产地:产于额河富蕴段,俗称胎记石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石英砂岩
时代:第四纪
矿物成分:石英、黑云母
结构构造:砂质结构,块状构造
硬度:6-7
产于额河富蕴段,俗称胎记石,形态浑圆,石英砂岩质地,白、灰、绿色底色上常分布有红褐色、褐色斑块,酷似胎记,常会形成图案,以人物、动物、花卉草木居多。陶面光泽,色韵古朴雅致,不透明,标准石居多。
额河变质岩
产地:产于额河富蕴段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片岩
时代:石炭纪
矿物成分:蓝晶石、石英
结构构造:纤维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硬度:5-6
产于额河富蕴段。其基本特征多为造型石,形态为不规则次浑圆状,石质为兰晶石,黄色、黄褐、白色常见,色泽明快鲜亮,红、黄、黑、白四色交织者最为珍贵,石肤水洗度高,手感很滑顺,釉面光泽,体量大者近两米,有的水镀漆浓郁,有大化石韵味。
额河国画石
产地:主要分布于阿勒泰红墩、吉木乃、哈巴哈等地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灰白色石英岩
时代:石炭纪
矿物成分:石英、电气石
结构构造: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硬度:6-7
主要分布于阿勒泰红墩、吉木乃、哈巴哈等地,该石种石质为石英砂岩或石英岩,半透明,以卵形为主,陶面-腊面光泽,金黄色或白色基底上分布有浓淡相宜的黑色线条或色块,泼墨感强,时常构成笔墨情趣醇厚古雅的国画山水,砾径20-40厘米不等。
额河虎皮石
产地:主要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富蕴段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硅质岩
时代:泥盆世
矿物成分:石英、微量绿泥石
结构构造:隐晶质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硬度:6-6.5
主要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富蕴段,俗称“虎皮石”,是疆内知名度最高的河卵石,该石种石形浑圆,石质细腻坚硬,画面线条变化生动,墨绿色、淡兰色、藏青色的基底上分布有金黄、褐黄色粗细不等,写意味浓的线条、圈纹等,似虎皮颜色,对比鲜明,图纹生动,砾径20-40厘米不等。
额河墨绿画面石
产地:主要分布于额尔齐斯河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辉绿岩
时代:石炭纪
矿物成分:辉石、基性斜长石
结构构造:细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硬度:3-5
主要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基底多为墨绿或青绿色,分布有黄色、黄褐色、墨绿色、黑色、白色等多种色调纹样,常形成水草、竹及圈眼图案。有的线条镶着黄边,称为“金线石”;有的线条镶有白边,称为“银线石”,构成的图案色韵典雅,古朴凝重,砾径10-20厘米不等。
铁结核
产地:主要分布于哈密、吐鲁番南戈壁
石种类型:矿物晶体类
岩性:褐铁矿
时代:石炭纪
矿物成分:褐铁矿、微量氧化锰
结构构造:隐晶结构,板状或肾状构造
硬度:5-5.5
主要分布于哈密、吐鲁番南戈壁。岩石以黑褐色、褐色为主,造型变化大,常见网格状、皮壳状、姜状等,断面可见环带纹,石肤光顺,陶面光泽,荒漠漆较浓郁,体量10-30厘米不等,比重较大,产量中等。
绿风凌石
产地:主要分布于哈密、托克逊、乌尔禾等地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凝灰岩
时代:石炭纪
矿物成分:火山灰
结构构造:沉凝灰结构,层状构造
硬度:5-6
主要分布于哈密、托克逊、乌尔禾等地。色调草绿、黄绿或墨绿色,造型变化较大,多恣肆雄强,轮线刚直,风蚀棱、柱等特征明显,石肤光滑,局部有灰褐色荒漠漆,石体上有时会有黄色或白色脉纹,标准体量居多,易出景观石,绿意盎然,鲜艳夺目,体量20-40厘米不等
天山石蛋
产地:主要分布于哈密市天山乡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火山结核
时代:石炭纪
矿物成分:玉髓
结构构造:隐晶质结构,同心圆状构造
硬度:6-7
主要分布于哈密市天山乡。颜色多为红褐、灰褐、灰绿色,常见球形或飞碟形,有单球和多球连体之分,质地坚硬,内为灰色具有同心结构的硅质或半透明的玉髓质构成,石肤光顺,有龟纹或突起网纹,大者直经约40公分,小者仅数公分,圆润饱满,简单奇异,地表产的石弹较光滑,色泽也相对艳丽。
铁碧玉
产地:南北疆火山岩地区均有分布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硅质岩
时代:侏罗纪
矿物成分:石英
结构构造: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硬度:7
南北疆火山岩地区均有分布,常与玛瑙等伴生。俗称戈壁碧玉,与软玉类的碧玉的成因和质地不同。铁碧玉石质坚硬,摩氏硬度7,岩性为含铁硅质岩,颜色以鲜艳的红、绿、黄为主,形态多呈次棱角,石肤光滑细腻,可见荒漠漆和“指甲纹”,造型奇异者少见。
鄯善火山岩
产地:主要分布于鄯善沙尔湖等地
石种类型:岩石类
岩性:玄武岩
时代:石炭纪
矿物成分:辉石、斜长石、褐铁矿
结构构造: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硬度:5-5.5
主要分布于鄯善沙尔湖等地。黑褐、红褐色,质地较粗,抚摸有凸凹感,无纹理,造型变化较大,轮线园顺简单,有风蚀柱等特征,常会形成器皿、人物造型,接地面往往粗糙生涩,体量大小不一,大者数十吨,可作为园林置石,小者十几公分,可作为供石。古雅沉郁、敦实简约是该石种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