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杂志》官方网站

★ 煤炭科技·开拓与开采 ★

黎劲东 吕兆海 赵长红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自治区银川市,750004)

摘 要 针对清水营煤矿主斜井的变形情况,结合原有巷道支护形式、所处层位地质情况、围岩变形周期等综合分析,通过对32#工字钢的屈服强度、膨胀性围岩应力场及变形量、巷道围岩遇水膨胀扩容导致原支护结构变形失稳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巷道变形主要是围岩吸水膨胀扩容产生的压力所致,并得出了巷道围岩变形产生的扩容压力为59 MPa,巷道围岩软化、泥化深度为440 mm,提出“一巷多策,分段支护,有限让压,全断面封闭抗压”的控制膨胀性泥岩巷道的基本思路,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关键词 渗透应力场 全断面封闭 有限让压 反底拱梁

中图分类号 TD353

文献标识码 A

引用格式:黎劲东,吕兆海,赵长红. 软弱膨胀性岩层巷道变形分析及修复技术研究[J]. 中国煤炭,2018,44(8):77-81,126.

Li Jindong, Lv Zhaohai, Zhao Changhong. Study on the deformation analysis and repair technology of weak expansive rock roadway[J]. China Coal,2018,44(8):77-81,126.

Li Jindong, Lv Zhaohai, Zhao Changhong

(Shenhua Ningxia Coal Mining Co., Ltd., Yinchuan, Ningxia, 750004,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main inclined shaft of Qingshuiying Mine,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roadway support form,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layers, and rock deformation cycle, based on the yield strength of 32# steel, expansive surrounding rock stress field and deformation, the evolution laws of support structure in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by water-induced expansion,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roadway deformation was mainly caused by rock swelling pressure. The flash pressure was 59 MPa, the softening and mudding depth of surrounding rock were 440 mm. The basic idea of "one lane, multi strategy, segmental support, limited yielded pressure, closed and compressive full section sealing" wa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expansive mudstone roadway.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roadway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the favorable support effect had been achieved.

Key words osmotic stress field, full section sealing, limited yielded pressure, bottom inverted arch beam

软岩是指强度低、孔隙度大、胶结性差、受构造面切割及风化影响显著或大量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松散、软弱岩层,其单轴抗压强度一般小于25 MPa,且有不同程度的遇水泥化膨胀性。膨胀性软岩在水理作用下易产生体积膨胀、破碎和分解,当岩体受到扰动后,受风化潮解及施工用水的影响,其强度随时间的增长而急剧衰减。膨胀性软岩在我国范围内分布较广,软岩吸水膨胀是深井软岩巷道产生大变形乃至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煤矿采深的增加,使得软岩巷道底鼓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长期以来,国内对软岩的物理、水理、力学性质、巷道变形与底鼓的力学机制及控制底鼓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认为底鼓产生的原因在于失稳的底板岩层向巷道内压曲、偏应力作用下的扩容,巷道围岩吸水膨胀扩容是导致岩体破坏失稳的重要因素。

笔者根据清水营煤矿主斜井所处岩层的地质特征,结合主斜井变形特征及变形周期,通过对32#工字钢的屈服强度、膨胀性围岩应力场及变形量、巷道围岩遇水膨胀扩容导致原支护结构变形失稳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巷道变形主要是由于围岩吸水膨胀扩容产生的压力所导致,并得出了巷道围岩吸水膨胀产生的扩容压力、巷道围岩软化、泥化的深度,提出了“一巷多策,分段支护,有限让压,全断面封闭抗压”的控制膨胀性泥岩巷道的基本思路。

清水营煤矿处于宁东鸳鸯湖矿区,地质赋存条件复杂,岩体节理与裂隙发育,矿区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三叠系(T)、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侏罗系上统安定组(J3a)、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1y)、洛河组(K11h)、古近系上统清水营组(E3q)和第四系(Q)。矿井地层中含水层属弱~中等富水性,分别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Ⅰ)、白垩系砾岩裂隙孔隙层间承压含水层(Ⅱ)、侏罗系上统安定组~中统直罗组裂隙孔隙含水层(Ⅲ)、2~8号煤层间砂岩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层(Ⅳ),隔水层以低阻、高密度的粉砂岩、泥岩为主,主要有4层,分别为安定~直罗组裂隙孔隙含水层顶板隔水层、2~8号煤层含水层顶板隔水层、8号煤层及其顶底板泥岩隔水层、18号煤层及其顶底板泥岩隔水层。其中2号煤层顶板为泥质砂岩含水层,岩石松软易风化,底板为泥质砂岩,遇水易膨胀,煤层硬度系数低,平均厚度5.25 m,倾角23°~30°,顶板为砂岩含水层,岩石易软化、强度低、坚固性差;底板主要成分为高膨胀性的伊利石、绿泥石,其中伊利石、绿泥石等膨胀性矿物成分占70%。主斜井设计长度1428 m,沿2号煤层底板布置,巷道设计为半圆拱形断面,净宽4.2 m,净高3.4 m,坡度25°。主斜井原支护为锚带网喷,局部段增加了U29型钢支架,受矿压及软岩吸水膨胀影响,巷道自维修后在5年时间内逐渐发生变形破坏,尤其是搭接硐室附近变形最为突出,需要维修的巷道总长度1060 m,占巷道总长度的74%。

研究表明,影响巷道围岩变形的因素主要有巷道岩层性质、围岩应力状态、水理渗透作用以及支护强度。针对清水营煤矿主斜井变形的具体情况分析,巷道变形的主要表现为两帮收敛、底鼓严重,顶板变形相对较小。巷道变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刚性支护段较柔性支护段变形更为严重;巷道交岔点处及巷道布置密集地段的变形较正常段变形严重;巷道围岩扰动范围越大巷道变形越严重;淋水、渗透性越强的地段巷道变形越严重;围岩含泥量越高巷道变形越严重;在同一断面上,巷道底鼓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与底板水渗透性变化一致;未喷浆封闭的巷道钢支架腐蚀严重,巷道变形量较大;巷道在水理作用下膨胀变形破坏的周期长。

2.2.1 支护强度及支护形式

刚性支护中没有充分考虑围岩吸水膨胀后产生变形压力的释放,导致刚性支护变形得以释放变形压力,而变形压力的持续释放达到刚性支护的屈服极限,最终表现为巷道的变形失稳。可缩性钢支架支护段对巷道顶部采用了有限度的让压支护,但对巷道底板及墙角的变形未采取限制性措施,另外原巷道底板支护强度有限,导致了巷道底板围岩吸水膨胀持续变形从而引发两帮的收敛破坏,但底鼓的速率远远大于两帮内敛及顶板下沉的速率。

2.2.2 巷道围岩性质

巷道底板岩层的强度和结构状态对底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斜井沿2号煤层底板布置,巷道顶板的膨胀性泥岩量相对较少,对巷道稳定性影响较小,而巷道两帮及底板处在膨胀性泥岩中,巷道开挖后,形成自由空间,巷道围岩空隙水形成水力通道向下的趋势难以改变,尽管后期巷道进行了喷浆封闭,但巷道围岩渗水将沿着喷浆层内壁缓慢渗入到巷道帮部以下,造成巷道帮部及底板泥化,弱化范围扩大,泥化围岩产生的膨胀力将随着泥化范围的扩大而增大。

2.2.3 地质构造应力

巷道围岩应力对巷道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围岩应力越大,巷道变形越严重。清水营煤矿主斜井沿向斜轴布置,巷道围岩以水平应力为主,这种应力的存在导致巷道围岩更加难以控制。

2.2.4 巷道布置密度

巷道布置密度过大,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相邻巷道相互影响,或由于联络巷之间的相互贯通造成应力重叠扩大了围岩的扰动范围,增加了巷道的支护难度。

2.2.5 水理渗透作用

在膨胀性较强的泥岩巷道中,在地下水的影响下,通过钻孔等裂隙渗入岩体的水量改变了岩体内摩擦系数,造成围岩弱化、在不同方向形成岩体泥化膨胀的自由空间加剧了岩体的膨胀性。另外,水沟长期受地下水的侵蚀作用,逐渐损坏,地下水慢慢渗入巷道底板岩层,岩层吸水膨胀,造成水沟侧底板最先发生破坏,随着渗透范围的横向扩大,渗入岩层的纵向深度也在逐渐增加,最终造成底鼓的差异性。

岩体的摩擦角随着岩体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渗入岩体的水将改变岩体内部的摩擦角及摩擦系数,并对膨胀性泥岩的应力、应变值影响很大。

(1)

式中: K——随含水率变化的变化量,%;

W——岩石渗透含水率,%。

由式(1)可知,膨胀性泥岩内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应力、应变和位移实际值迅速增加。

3.1.1 根据钢梁稳定性进行计算

膨胀性泥岩巷道变形主要受地下水及井下潮湿空气的影响。巷道开挖前原岩应力保持相对平衡,在巷道开挖过程中爆破震动形成的裂隙、巷道支护过程中,湿式打眼等使井下潮湿空气、地下水渗透到巷道轮廓2.5 m以外甚至更远,这为遇水膨胀性泥岩巷道的变形创造了条件。为便于研究,将巷道支护32#工字钢横梁等效为两端固定的压杆结构,两侧围岩膨胀变形的力简化为等效力。在侧向压力的作用下,当压力达到临界力Fcr时,钢梁向弱结构面发生弯曲变形,当侧向压力继续增大则导致钢梁变形破坏,通过计算使钢梁发生弯曲变形的外力等效求出软岩巷道吸水膨胀的膨胀力。具体计算如下:

式中: λ——钢梁柔度值;

E——钢梁的弹性模量,MPa;

σs——钢梁抗压强度,MPa;

σcr——钢梁临界应力,MPa。

将E=2×105 MPa和σs=235 MPa代入式(2),得到钢梁柔度为121,这表明钢梁可按照细长杆模型计算其临界应力。根据式(3),得到钢材变形的临界应力为135 MPa,表明当32#钢梁受到135 MPa的压力时,即巷道两侧的围岩膨胀产生的侧压达到67.5 MPa时,钢梁将处于弯曲极限平衡状态,随着膨胀力的继续增大,钢梁将继续变形直至破坏。

3.1.2 根据围岩应力场变化进行计算

根据上文所述,膨胀性围岩含水率的变化引起巷道围岩膨胀率及应力场的变化,根据圆形巷道在平面应力情况下围岩遇水作用应力分量及围岩变形量得出:

式中: σr——巷道围岩吸水膨胀径向应力分量,MPa;

E岩——巷道围岩的弹性模量,取0.074×104 MPa;

α——膨胀系数,取0.33;

r——巷道支护深度至巷道中心的距离,取4.84 m;

r0——巷道等效半径,取2.34 m;

W0——岩石原始吸水率,取14%;

t——吸水时间,取30 d;

Wb——岩石饱和含水率,取35%;

μ——岩石泊松比,取0.34;

σθ——巷道围岩吸水膨胀切向应力分量,MPa;

u——围岩吸水膨胀变形量,mm。

经计算,σr等于59 MPa,与32#工字钢钢梁发生变形破坏的外力基本一致,u等于440 mm。围岩变形量及应力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1(a)可知,距离巷道表面越远,巷道膨胀变形量越小,在同一位置,巷道围岩膨胀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由图1(b)可知,在2.5 m范围内,巷道径向应力随距离巷道表面增大而增大,但当达到2.5 m后,径向应力逐渐趋于稳定,巷道表面径向应力为恒值。

图1 围岩变形量及应力变化曲线

受巷道布置形式及层位的影响,对整段维修巷道采用同一种支护形式,既容易造成支护成本的增加,也难以保证支护强度满足巷道围岩压力。因此在维修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用“一巷多策,分段支护”的思路对维修巷道整体分3段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支护,分段支护示意图如图2所示。对主斜井上段原架设可缩性钢支架仅发生底鼓的240 m巷道采用焊接反底拱梁+反底拱进行支护;对搭接硐室段巷道变形严重,围岩破坏深度较大的98 m巷道采用全封闭钢管混凝土支架进行加强支护;对其他部分及联络巷采用重新架设全封闭可缩性钢支架+反底拱进行支护。李学彬等研究发现,可缩性钢支架及钢管混凝土支架的屈服极限在568~828 MPa之间,满足巷道支护需要。

具体支护思路和方案如下:

(1)减小开挖扰动,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在巷道维修过程中,为减小对巷道围岩的扰动,采用人工风镐破除,有效降低了对巷道围岩的扰动。

图2 巷道分段支护图

(2)分段支护,一巷多策。第一段主斜井井筒上段长240 m。按照焊接反底拱梁+反底拱复喷成巷的支护方案进行支护,对原架设钢支架进行除锈,并对该段巷道进行起底,达到设计位置后,焊接U29型钢反底拱梁。第二段搭接硐室段长98 m。由于该段巷道断面大,巷道布置密度大,施工前期巷道冒顶等因素的影响,围岩破碎,巷道围岩压力大,因此在支护过程中采用进行支护,对该段巷道挑顶扩帮、起底后采用锚网喷浆进行支护后,架设钢管混凝土支架并注浆,最后施工反底拱地坪喷浆成巷。第三段主斜井下段及联络巷长724 m。该段巷道发生整体变形、底鼓,在维护过程中整体对该段巷道进行挑顶扩帮、起底,采用锚网喷浆进行支护后,架设全断面封闭可缩性U29型钢支架,最后施工反底拱地坪喷浆成巷。

(3)高强、高预紧力锚杆支护。为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采用有限让压的思想。在巷道支护过程中全断面采用ø22 mm×2500 mm的BHRB400高强锚杆,锚杆间排距800 mm×800 mm,每根锚杆采用2节MSK23/70型树脂药卷进行锚固,预紧力矩120 kN·m,高预应力的扩散充分发挥了主动支护的效果。

(4)钢支架全断面封闭抗压。为有效抵抗巷道底鼓变形的压力,全断面提高对围岩的约束力,巷道整体采用架设反底拱梁的U型钢支架及钢管混凝土支架进行支护。钢管混凝土支架均采用194 mm×10 mm钢管制作,间距600 mm,内注C25混凝土,可缩性钢支架采用U29型钢制作,反底拱梁及棚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钢支架间距800 mm,钢支架中间采用7道连接板连接。

(5)混凝土及时封闭。为有效防止巷道底鼓变形,在巷道维护过程中,全部采用厚度为800 mm的反底拱抗渗混凝土地坪,喷射200 mm的C25混凝土对钢支架及围岩进行封闭。

在主斜井维护过程中通过采用“一巷多策,分段支护,有限让压,全断面封闭抗压”的整体支护思路,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减小扰动,及时喷浆封闭,钢支架全断面封闭抗压、抗渗反底拱混凝土封闭堵水的支护技术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巷道表面及深部位移量在可控范围内,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满足使用要求,提高了巷道的安全系数。

(1)在膨胀性泥岩巷道维护过程中应减少围岩扰动,在支护过程中应采用“一巷多策,分段支护,有限让压,全断面封闭抗压”的支护方式控制围岩稳定性。

(2)软岩巷道支护过程中,水理作用是导致巷道围岩膨胀变形的主要因素,在水力渗透场的作用下,软岩膨胀呈几何数进行增长。因此加强巷道淋水及渗水的治理,做好导水措施,切断通向巷道薄弱点的水力通道,提高底板混凝土的抗渗强度,减小淋水对膨胀性泥岩的横向及纵向的侵蚀是有效控制巷道变形的重要措施。

(3)距离巷道表面越远,巷道围岩膨胀变形量越小,在同一位置,巷道围岩膨胀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巷道径向应力随距离巷道表面增大而增大,但当达到一定数值后,径向应力趋于稳定,巷道表面径向应力为恒值。

参考文献:

[1] 康红普. 软岩巷道底鼓的机理及防治[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2] 何满潮,孙晓明. 中国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李杭州,廖红建,孔令伟等. 膨胀性泥岩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07(1)

[4] 何满潮,周莉,李德建等. 深井泥岩吸水特性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6)

[5] 杨晓杰,庞杰文,娄浩朋. 亭南煤矿强膨胀性软岩巷道底臌变形力学机制[J]. 煤炭学报,2015(8)

[6] 杨军,石海洋. 亭南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底鼓“四控”机理及应用[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2)

[7] 姜耀东,赵毅鑫,刘文岗等. 深部开采中巷道底鼓问题的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14)

[8] 王晓雷,李东发,吕晓磊等. 松散膨胀性软岩煤巷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3(6)

[9] 杨庆. 膨胀岩与巷道稳定[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10] 张生华,李国富,代学灵. 复杂应力区软岩控制理论与支护技术[M].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

[11] 刘泉声,刘学伟,黄兴等. 深井软岩破碎巷道底鼓原因及处置技术研究[J]. 煤炭学报,2013(4)

[12] 赵长红,丁学福,张忠凝. 清水营煤矿软岩巷道支护实践[J]. 煤矿安全,2013(3)

[13] 谭英杰. 泥岩膨胀机理的弹塑性力学分析[D].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14] 李海龙,白海波,钱宏伟等. 含水煤层底板岩层力学性质分析:以小纪汗煤矿为例[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3)

[15] 李海燕,李术才. 膨胀性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J]. 煤炭学报,2009(3)

[16] 邹建奇,崔建. 材料力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7] 王波. 软岩巷道吸水膨胀变形量计算分析[J]. 中国煤炭,2011(5)

[18] 郝育喜,王炯,袁越等. 沙吉海煤矿弱胶结膨胀性软岩巷道大变形控制对策[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4)

[19] 王炯,郝育喜,郭志飚等. 亭南煤矿东翼轨道大巷底鼓力学机制及控制技术[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2)

[20] 李学彬,杨仁树,高延法等. 大断面软岩斜井高强度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技术[J]. 煤炭学报,2013(10)

作者简介:黎劲东(1982-),男,四川安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THE END
0.构造应力以水平力为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方向性,其具体特点:【简答题】构造应力以水平力为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方向性,其具体特点:答案: 1.一般情况下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构造应力主要是水平应力;而且地壳总的运动趋势是相互挤压,所以水平应力以压应力占绝对优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简答题】简述架设金属单体支架的技术要jvzquC41yy}/rypcq0ipo8ykmw5tjryk18ie39<64g7dg=<8ed
1.构造应力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以水平力为主。构造应力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以水平力为主。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环游(三字口语) 答案: 谜底:兜得转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常见的清江画面石属于 观赏石。 A、 角砾岩 B、 砾岩 C、 砂岩 D、jvzquC41yy}/rypcq0ipo8|cpiqf1mfcp1lg::hh99hf4?9;5c?54=:dc693:li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