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银行的年度报告,在一季报公布之后珊珊来迟。但“迟到”的同时,数据上还是可圈可点,一些亮点值得业内关注。数据上来看,2023年度,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48.03亿元、同比增长8.46%,归母净利润74.63亿元、同比增长9.57%,不良贷款率1.15%、同比下降0.01%,拨备覆盖率314.21%、同比增长3.12%,资本充足率13.04%、同比下降0.37%;特别是资产总额达到了10200.33亿元、同比增长12.74%,正式跻身于万亿城商行之列。同时,净息差为2.31%,位列上市城商行第一。
2023年度A股上市城商行净息差情况一览
应该说,在当前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期,央行在货币政策层面积极优化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但同时也对银行如何保持净息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净息差成为行业热议及舆论焦点话题时,长沙银行是如何做到较高的净息差水平,就非常值得探讨。
业务逻辑上来看,银行要维持较高的净息差:
一是要保持相对更高的贷款利率水平,除了银行的议价能力,也可在客户类别、贷款品种结构上挖掘潜力;
二是要提高低成本存款的吸收能力,如对公存款相对付息率更低、其与储蓄存款的比例问题等;
三是在保持风控承受能力的同时,适度提高贷存比,增强生息资产的创收能力;
最后也与银行主营区域的金融服务总体水平有关,更偏“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
长沙银行之所以能做到2023年度净息差第一,源于在上述诸方面,或是管控水平较好、或是处于有利市场地位。
对公、个贷利率同业领先水平
首先是长沙银行的贷款利率居于同业领先。为便于比较分析,我们取前述城商行中净息差前4名和末尾后4名进行比较分析。前者包括长沙银行、贵阳银行、郑州银行和南京银行,后者包括兰州银行、西安银行、上海银行和厦门银行。这些银行在分布上,既有沿海发达地区、也有中西部地区。
经机构之家数据整理发现,长沙银行2023年度贷款平均利率为5.76%,位居选取的8家城商行之首,总体水平也明显高于排名第二的贵阳银行5.34%和位居第三的兰州银行5.20%。那么长沙银行在做法上有何亮点?
一般而言,在银行贷款中,对公贷款由于规模效应、类似“批发”性质,同等资质情况下利率更低;而个人贷款则类似“零售”性质、单位成本更高,同等资质情况下利率更高。
对此机构之家进一步剖析发现,长沙银行的对公贷款平均利率为5.29%,尽管也相对较佳、但与其它行差距不大;关键还是在于其个人贷款利率,平均为6.52%,仅次于南京银行的6.90%、同时明显高于其余6家银行,这或许就是其“诀窍”之一。
2023年度部分上市城商行贷款利率情况一览
此外,尽管长沙银行的个人贷款利率低于南京银行,但其个人贷款的权重更高。长沙银行个贷占比为38.89%、显著高于南京银行的25.84%。即使剔除个人住房贷款后(除近期外,历史上住房贷款相对利率较低),长沙银行个贷占比为24.45%、也仍然高于南京银行的19.01%超5个百分点。故而考虑个贷比例的加权因素后,长沙银行的贷款利率能明显领先于其它城商行也就不难理解了。
2023年度部分上市城商行贷款品种结构情况一览
贷款担保结构利于高息
除了上述贷款品种因素方面的两个“诀窍”,担保方式也对贷款利率水平有明显影响。由于风险利率的存在,一般在同等资质下信用贷款利率高于保证贷款,保证贷款又高于抵质押贷款。
为此,机构之家又对这8家上市城商行的贷款担保情况进行了梳理。由下表的诸家银行数据比较可以发现,上海银行的占比为41.18%、明显高于其余银行,长沙银行的信用贷款占比为25.70%、位居第二。
2023年度部分上市城商行贷款担保结构情况一览
可见,除了基础利率水平较高外,长沙银行在个贷比例、担保方式等细分层面都做得名列前茅,则其最终的贷款利率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也就不难理解了。
存款利率维持低位
在维持贷款高利率的同时,长沙银行在存款利率的控制上也较为出色,2023年度存款利率平均为2.02%,为这8家城商行最低。那么长沙银行在存款方面,又有何可取之处?
一般而言,在银行存款中,对公存款由于规模效应、类似“批发”性质,利率更低;而储蓄存款则类似“零售”性质、要求付息利率更高。
与贷款类似,长沙银行对公存款平均利率为1.78%,仅高于郑州银行的1.67%、处于8家城商行中的次低位。而储蓄存款平均付息率为2.27%,处于8家城商行中的最低水平。较高的贷款利率、叠加较低的存款利率,则高息差就油然而出。
但略感欠缺的是,再与贷款同理考虑权重因素,从储蓄存款加权系数来看,长沙银行为0.11,高于上海银行、南京银行、贵阳银行和上海银行,只低于西安银行。可见,长沙银行在对公、储蓄存款利率方面整体均控制较好,后续在存款结构上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2023年度部分上市城商行存款利率情况一览
域内金融供给更偏卖方市场
除此之外,长沙银行的高息差固然有自身管控方面的努力,但也离不开区域金融服务水平的大环境因素。
上述各细分层面,长沙银行固然整体表现较为出色、大多都名列前茅;但如上海银行、厦门银行等沿海发达地区城商行也不逞多让。个贷占比,三者分别为38.89%、30.99%、35.97%,剔除个人住房贷款后分别为24.45%、19.33%和25.15%;贷款担保方式上,信用贷款占比长沙银行为25.70%,上海银行则高达41.18%。但贷款平均利率,上海银行仅为4.27%、厦门银行仅为4.36%,远逊于长沙银行的5.76%!而比较存款利率,长沙银行为2.02%、上海银行为2.08%、厦门银行为2.47%,则三者相差不大。对于这一反差,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机构之家认为,由于银行对于客户的存款“来者不拒”,故而在LPR利率附近浮动不大。而贷款定价受“供求关系”影响更为明显,银行议价空间更广。长沙银行的高额净息差,主要来源于更高的贷款利率水平。
数据分析的背后,需要结合逻辑分析来考量。上海做为我国的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服务更为普及、同业竞争更为激烈,也就是“供给充足”、已是“买方市场”,在这种高度有效的市场中,净息差较低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更有利于企业个人客户。长沙银行所在域内金融供给更偏“卖方市场”,有利于其提高净息差。
但无论如何,金融服务实体、金融让利实体是当前的行业发展方向,长沙银行迟早也将步入“卖方市场”。后续要想维持高额净息差,除了前述分析的优化对公存款比例,还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贷存比、增加生息资产收益,2023年末长沙银行贷存比为72.80%、处于上述8家城商行中的次低位,还有明显的提升空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