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科学家和他的工作连线。
2.(袁隆平)是植物学家,杂交水稻之父。
3.滚小球的实验中,坡度相同的条件下,小球离桌面越(高),滚得越远。坡度不同,位置相同的条件下,坡度越(高),滚得越远。
4.400多年前,(伽利略)在斜面上滚过小球,发现小球越滚越快。
5.科学家的工作有(观察)、(实验)、(记录)等等。
6.(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7.我认识的科学家有(牛顿)、(袁隆平)等。
8.工程师工作的内容有(画设计图)、(制作模型)、(维修机器)、(调试产品)。
9.列举3个工程师的杰作(电脑)、(飞机)、(房子)。
10.学会用简易材料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11.说两点普通教室与科学教室的不同点(桌子大)、(有水池)。
12.给做得对的同学打“√”,做的不对的同学打“×”。
13.制定两条科学课的规则(交流时要轻声)、(实验后要收拾桌面)。
1.我们用(耳朵)、(鼻子)、(舌头)、(皮肤)、(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2.耳朵可以(听声音),鼻子可以(闻气味),舌头可以(尝味道),眼睛可以看颜色、大小、位置等,皮肤可以感觉冷热,软硬等。
3.小动物们也有感官,有的动物感官特别灵敏,如(狗)能问出极微弱的气味,高空中的(猫头鹰)能发现地面的田鼠。
4.(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5.吃东西时,(鼻子)和(舌头)总是一起工作。
6.未知的东西为了安全起见,不能随便(闻)和(尝)。
7.在观察蜡烛时,我们用(眼睛)看蜡烛的形状、颜色、大小,用(手)触摸蜡烛,感觉蜡烛的软硬,光滑粗糙,用(鼻子)闻熄灭后的气味。
8.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常常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9.人们发明了(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等工具帮助人们观察。
10.指纹有(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三种类型。
11.在使用放大镜时,不能对着(太阳)。
1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镜头需要紧贴(观察物),眼睛紧贴(观察孔)。
13.(放大镜)和(显微镜)能放大物体。
14.(望远镜)能看远处的物体。
15.举例几种常见的观察工具(望远镜)、(后视镜)、(盲杖)、(助听器)。
16.下面的观察工具对应了哪种感官?连一连。
1.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
2.科学家遇到不一致的答案时,他们会(多试试)、(多交流)。
3.列举生活中的暗箱(大地)、(人的身体)。
4.银杏树叶变黄的顺序是(从边缘向中间)变黄。
5.秋天到了,(梧桐)、(柳树)树叶会变黄。
第四单元 用双手创造
1.自然物有(大树)、(白云)、(河流)等,人造物有(房子)、(电脑)、(火车)等。
2.太阳是(自然物),手机是(人造物),草是(自然物),草编蚂蚱是(人造物)。
3.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常常利用自然物改造成(人造物)。
4.(大树)可以改造成(桌椅),
(羊毛)可以做成(毛衣),
(铁矿石)可以做成(汽车)。
5.现在的人们和古时候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
6.你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是( )。
7.(米粉)可以做成好吃的年糕、米糕、米线。
8.把下面的物品和对应的种类连线。
9.轮子是(圆形的)。
10.按照轮子出现的先后顺序,在□里填序号。
专项学习
1.(本茨)把机器装在马车上,发明了汽车。
2.工程师的问题往往是(怎样做一个…)、(怎样让它能…)
3.画出你设计的小车。
二年级
1.写出这些天气符号的名称
(大 雪) (大 雾) (强沙尘暴) (霾) (大 风)
2.(台 风)、(霾)、(暴 雨)、(暴 雪)、(冰 雹)、(大 雾)、(龙卷风)等属于恶劣天气、它们具有破坏性、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活动。
3.天气会影响(人)、(动物)、(植物)。
4.晴天晴雨花的颜色(浅)一些,阴雨天晴雨花的颜色(深)一些
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6.四季天气的描述
1.天气变暖和了 1.天气十分炎热
春天 2.风没有那么刺骨了 夏天 2.太阳光很强烈
3.细雨蒙蒙 3.雨水很多,伴有雷电
4.出现雷电
1.天气凉快了 1.天气十分寒冷
秋天 2.雨水少了,雷声逐渐消失 冬天 2.会有漫天大雪
3.太阳光不是那么强烈了
1.晒衣服、太阳能热水器、晒太阳取暖等利用了太阳为我们提供的(热)。
2.窗户可以在白天让室内保持明亮,这是利用了太阳为我们提供的(光)
3.月亮和太阳一样都是(东)升(西)落。
4.月相
蛾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残月
5.晴天的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是(太阳光太亮了)。
6.不适合在城市观察星星,城市的(灯光太亮了)
7.月亮明亮时(不适合)观察星星
8.星星的亮暗称为(星等),最亮的是(一等星),最暗的是(六等星)
9.(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亮
10.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
1.(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关抽屉用(推力),开抽屉用(拉力)
2.人们常常用(力去改变物体的形状)。
3.我们发现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时,钩码挂得多,钩码对橡皮筋向下的力就(大),橡皮筋(长),钩码挂得少,钩码对橡皮筋向下的力就(小),橡皮筋(短)。
4.我们发现对小车用力可以让小车动起来,还可以让小车(停下来),可以让小车动得(快一点),也可以让小车动得慢一点,还可以让沿着直线运动的小车(转个弯)。
5.阅读并填写表格
6.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让速度大的小车停下来时,用力(大),让载质量大的小车停下来时用力(大),所以重型卡车不能超载,行车速度不能太(快),防止刹车时车停不下来。
1.(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2.我们发现用手电筒照射在白墙上,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3.我们知道物体的透明程度可以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4.如果我们透过一个物体看另一侧的其他东西不清楚时,它是(半透明的).
5.透过红色玻璃纸看娃娃的白衣服,白衣服就变成了(红色)的,透过蓝色玻璃纸看娃娃的白衣服,白衣服就变成了(蓝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