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李**(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北
下载本文档
1、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本章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行车道本章主要介绍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行车道、路肩、人行道的宽度和横披度;中间带、路侧带、路肩、人行道的宽度和横披度;中间带、路侧带的设置;平曲线加宽、超高的原因和计算方法;爬的设置;平曲线加宽、超高的原因和计算方法;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的设置;行车视距及视距保证;坡车道与避险车道的设置;行车视距及视距保证;横断面设计方法、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等问题。横断面设计方法、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等问题。 一、公路横断面相关概念一、公路横断面相关概念 道路横断面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沿法向的垂直剖面,是指中线上各点沿法向的垂直剖面,它是由
2、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组成的。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组成的。 设计线设计线:是根据技术标准确定的不同构成部分及是根据技术标准确定的不同构成部分及其宽度和横坡度的规则线。其宽度和横坡度的规则线。 地面线地面线:是表征地面起伏变化的线,它是通过现是表征地面起伏变化的线,它是通过现场实测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数字地面模场实测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数字地面模型等途径获得。型等途径获得。第一节第一节 横断面组成及类型横断面组成及类型 1.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由于公路等级高、交通量大,双向(上、下行)行车之由于公路等级高、交通量大,双向(上、下行)行车之间必须
3、分开,形成双幅多车道公路。间必须分开,形成双幅多车道公路。 分隔方式:采用中间带。分隔方式:采用中间带。l整体式断面:等宽同高的分隔带。整体式断面:等宽同高的分隔带。l分离式断面:不等宽不同高的宽分隔带。分离式断面:不等宽不同高的宽分隔带。整体式断面的路幅构成:整体式断面的路幅构成: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避险车道等。 2. 2.其它等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其它等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 采用单幅公路(不设分隔带、整体式断面)。采用单幅公路(不设分隔带、整体式断面)。 路幅构成:行车道、路肩、错车道等
4、。路幅构成:行车道、路肩、错车道等。 其它等级公路其它等级公路3.3.城郊公路城郊公路 当混合交通量大时,采用快、慢车分道行驶的公路,横断面当混合交通量大时,采用快、慢车分道行驶的公路,横断面形式参照城市道路布置。形式参照城市道路布置。4.4.横坡横坡 为了排水需要,横断面各组成部分应做成具有一定横坡的斜为了排水需要,横断面各组成部分应做成具有一定横坡的斜面。面。l路拱横坡:直线段采用中间高两边低的呈双向倾斜的断路拱横坡:直线段采用中间高两边低的呈双向倾斜的断 面。面。l超高横坡:小半径曲线上为了抵消离心力,路面作成向弯超高横坡:小半径曲线上为了抵消离心力,路面作成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单一横坡。道
5、内侧倾斜的单一横坡。城郊道路(二)公路横断面的类型(二)公路横断面的类型1.1.单幅双车道单幅双车道 定义定义: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 特点特点:u使用最普遍,所占的比例最大,可适用范围大。使用最普遍,所占的比例最大,可适用范围大。 适应的交通量(适应的交通量(4004001500015000)小客车)小客车/ /昼夜;昼夜; 行车速度可从(行车速度可从(20208080)km/hkm/h。u混合交通。当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混合交通。当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 视距条件又差时,对车速和通行能力影响较大,视距条件又差时,对车速
6、和通行能力影响较大, 事故率也高。可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机事故率也高。可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机 动车分离行驶。动车分离行驶。 适用适用: 二、三、四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2.2.双幅多车道双幅多车道 定义定义:一般指双向分隔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公路。可一般指双向分隔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公路。可以是整体式或分离式路基断面。以是整体式或分离式路基断面。 特点特点:u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舒适、事故率低。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舒适、事故率低。 u占地多、造价高。占地多、造价高。适用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定义定义:窄路基加错车道的公路。窄路基加错车道的
7、公路。 适用适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道路。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或地方道路。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4.50m4.50m、路面宽度为、路面宽度为3.50m3.50m就属于此类。就属于此类。 3 3单幅单车道单幅单车道错车道尺寸错车道尺寸: 错车道处路基宽错车道处路基宽6.56.5米,米,路面宽路面宽5.55.5米,有效长度米,有效长度2020米,米,过渡段长过渡段长1010米。米。错车道位置错车道位置: 应在不大于应在不大于300m300m的距离内选择有利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使驾驶人员能够看地点设置错车道,使驾驶人员能够看到相邻
8、两错车道之间的车辆。到相邻两错车道之间的车辆。三、三、 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路基横断面组成路基横断面组成 (1)一般组成)一般组成 1)行车道行车道(carriageway):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 2)路肩路肩(shoulder;verge):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构造物。 3)中间带(中间带(central strip):):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用于分隔对向车辆的带状构造物。 4)边坡边坡(side slope):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5)边沟边沟(side ditch):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
9、流水在挖方或低填方路基两侧设置的纵向排水沟。 三、三、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路基横断面组成路基横断面组成 典型横断面组成 三、三、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路基横断面组成路基横断面组成 典型横断面组成(2 2)特殊组成)特殊组成 l)应急停车带应急停车带(emergency parking strip):当硬路肩的宽度2.25米时设置,间距不宜大于500m,宽度3.50m,长度不小于30m。 三、三、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路基横断面组成路基横断面组成 2)爬坡车道爬坡车道(climbing
10、lane):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当纵坡较大时,设置的供慢速上坡车辆行驶用的车道。其宽度一般为3.5m。 三、三、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路基横断面组成路基横断面组成 3)变速车道(变速车道(speed-change lane):):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等处设置的,供车辆驶入或驶离高速车流的加速或减速车道。其宽度一般为3.5m。 三、三、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路基横断面组成路基横断面组成 4)错车道错车道(passing bay):四级公路,当采用4.5m的单车车道路基时,在适当的可通视的距离内设置的供车辆交错
11、避让用的一段加宽车道。 三、三、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路基横断面组成路基横断面组成 5)护坡道护坡道(berm):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在取土坑与坡脚之间,沿原地面纵向保留的有一定宽度的平台。 三、三、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路基横断面组成路基横断面组成 6)碎落台碎落台(stage for heaping soil and brocken rock):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或边坡上,为防止碎落物落入边沟而设置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纵向平台。 三、三、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
12、路基横断面组成路基横断面组成 7)三、三、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路基横断面组成路基横断面组成 4.2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1.1.路拱路拱(crown) (1)概念)概念 路拱路拱-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将路面做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将路面做成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的拱形。成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的拱形。(2)选择路拱的大小与形状应考虑的因素:)选择路拱的大小与形状应考虑的因素: 1)排水顺畅;)排水顺畅; 2)行车安全;)行车安全; 3)对不同的路面类型和行车道宽度,应结合当地)对不同的路面类型和行车道宽度,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降雨强度等采用不
13、同的路拱坡度的自然条件,降雨强度等采用不同的路拱坡度。(3 3)路拱形式:)路拱形式: 抛物线形、直线接曲线形、折线形等。抛物线形、直线接曲线形、折线形等。 土路肩的横坡度一般较路拱横坡增加土路肩的横坡度一般较路拱横坡增加 l l2 2。 硬路肩一般与路面采用同一横坡,也可稍大于路面。硬路肩一般与路面采用同一横坡,也可稍大于路面。 4.2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1.1.路拱路拱(crown) 4.2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边沟边沟(side ditch) (1)(1)边沟的作用边沟的作用 边沟是沿路基两侧布置的纵向排水沟。排路面、边沟是沿路基两侧布置的纵向排水沟
14、。排路面、边坡水。边坡水。 (2)(2)边沟的纵坡边沟的纵坡 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当路线纵坡为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当路线纵坡为0%0%,边沟,边沟仍应保持仍应保持0.30.30.50.5的最小纵坡。的最小纵坡。(3)(3)边沟流量边沟流量 边沟的流量一般不做计算,仅做概略估计。边沟的流量一般不做计算,仅做概略估计。(4)(4)边沟的断面形式及尺寸边沟的断面形式及尺寸 梯形、矩形、三角形梯形、矩形、三角形4.2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边沟边沟(side ditch) 4.2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3.3.边坡边坡(side slope) (1 1)路堤边坡)路堤边
15、坡 l l)填土路堤边坡)填土路堤边坡 如果路堤基底情况良好,边坡高度如果路堤基底情况良好,边坡高度20m20m,可参照,可参照表表5 51111选定其边坡坡度。边坡高度选定其边坡坡度。边坡高度20m20m应进行边应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坡稳定性分析。 沿河受水浸淹路基的填方边坡坡度,设计水位下沿河受水浸淹路基的填方边坡坡度,设计水位下部分可采用部分可采用1:1.75-1:2.01:1.75-1:2.0,在常水位以下部分可采,在常水位以下部分可采用用1:2.0-1.301:2.0-1.30。 2 2)填石路堤边坡)填石路堤边坡 依据填料的大小,边坡高度和施依据填料的大小,边坡高度和施工方法而定。
16、表工方法而定。表5-125-12。4.2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3.3.边坡边坡(side slope) 3 3)砌石路基边坡)砌石路基边坡内外坡、内外坡、 襟边宽度襟边宽度按照表按照表5 51414、 表表5 51313。4.2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3.3.边坡边坡(side slope) (2)路堑边坡 1)土质路堑边坡 土质(包括粗粒土)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边坡高度、土的密实程度、地下水、地面水的情况、土的成因类型及生成年代等因素确定。边坡高度30m时,其坡度可参照表5.15选用。 2)石质路堑边坡 影响石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诸如岩性、地质构造、边坡高度、
17、地面水及地下水、施工方法、地震作用等。参照表5.17确定。4.2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3.3.边坡边坡(side slope) 第二节第二节 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1.1.一般组成部分的宽度一般组成部分的宽度 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的确定(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机动车道包括快车道和慢车道,其宽度是根据机动车道包括快车道和慢车道,其宽度是根据设计车辆宽设计车辆宽度、规划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度、规划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来确定的。来确定的。 二、三、四级公路(单车道四级公路除外)的行车
18、道内二、三、四级公路(单车道四级公路除外)的行车道内一般包括两条车道。一般包括两条车道。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有四条以上的车道,每侧再划分快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有四条以上的车道,每侧再划分快车道和慢车道或超车道与主车道。车道和慢车道或超车道与主车道。1 1、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一是设计车型,二是富余宽度一是设计车型,二是富余宽度 (1(1)设计车型)设计车型 宽度宽度a a,一般取载重汽车车箱的总宽度,一般取载重汽车车箱的总宽度, a a2.5;2.5; (2 2)富余宽度)富余宽度 车辆之间的安全间隙车辆之间的安全间隙x x和轮胎到路面边缘的
20、边,另一侧为反向行驶的车道,其车道宽度:caxB112 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同向行驶的车道: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同向行驶的车道: cadB112 (2 2)靠路中心线的车道宽度)靠路中心线的车道宽度2232daxB (3 3)同向行驶的中间车道宽度)同向行驶的中间车道宽度 根据实验观测得出根据实验观测得出x x、d d、c c与车速之间的关系式为:与车速之间的关系式为:2222dadB)(.mVc4302040)(.mVd4302070)()(02. 07 . 04321mVVx(2)路肩)路肩(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之间的带状部分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之间的带状部分。)路肩路缘带土路肩路肩的构成硬路
21、肩4.2 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2.2.一般组成部分的宽度一般组成部分的宽度 路肩的作用路肩的作用1 1)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具有保护及支撑)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路面结构的作用。2 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3 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自己增进驾驶的安全和)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自己增进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这对保证设计车速是必要的,尤其在挖方路段,舒适感,这对保证设计车速是必要的,尤其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
22、加弯道视距,减小行车事故。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小行车事故。4 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所。)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所。5 5)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4.2 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2.2.一般组成部分的宽度一般组成部分的宽度 3、路肩的构造、路肩的构造 路肩从构造上又可分为硬路肩、土路肩。路肩从构造上又可分为硬路肩、土路肩。 硬路肩是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在填方路段,如果采用硬路肩是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在填方路段,如果采用集中排水方式,为使路肩能汇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置集中排水方式,为使路
23、肩能汇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置缘石。缘石。 土路肩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土路肩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各级公路最外侧设置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各级公路最外侧设置。4、路肩的宽度、路肩的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条件时宜采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条件时宜采用2.50m2.50m的右侧硬的右侧硬路肩。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路肩。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2.50m2.50m时,应设紧急停车带。时,应设紧急停车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侧应设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侧应设硬路肩路肩 其它
24、各级公路路肩宽度根据条件可采用其它各级公路路肩宽度根据条件可采用2.25m2.25m、2.0m2.0m、1.75m1.75m、1.50m1.50m、1.00m1.00m、0.75m0.75m,最窄不能,最窄不能0.250m0.250m。5、路肩的横坡、路肩的横坡 硬路肩横坡硬路肩横坡 A A直线段:直线段硬路肩应设置向外倾斜的横坡,横坡直线段:直线段硬路肩应设置向外倾斜的横坡,横坡度一般与行车道横坡相同;路线纵坡平缓,且设置拦水带时,度一般与行车道横坡相同;路线纵坡平缓,且设置拦水带时,其坡度值宜采用其坡度值宜采用3 34 4。 B B圆曲线段:圆曲线段: 对于全铺式硬路肩,曲线内外侧坡度的方
25、向及横坡度应与对于全铺式硬路肩,曲线内外侧坡度的方向及横坡度应与相邻行车道相同。相邻行车道相同。 C C平坡段或直线到曲线的过渡段平坡段或直线到曲线的过渡段 平坡段或直线段与曲线过渡段,采用与邻近车道相同的横平坡段或直线段与曲线过渡段,采用与邻近车道相同的横坡道进行过渡,并控制硬路肩过渡的渐变率在坡道进行过渡,并控制硬路肩过渡的渐变率在1/3301/3301/1501/150之之间。间。4.2 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2.2.一般组成部分的宽度一般组成部分的宽度 (3)中间带(中间带(central strip)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
26、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1)组成:)组成:组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整体式断面组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整体式断面型式应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型式应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median divider)和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两条左侧路缘带(marginal strip)组成。)组成。中间带中央分隔带4.2 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2.2.一般组成部分的宽度一般组成部分的宽度 (3)中间带(中间带(central strip) 中 间 带中 间 带 宽 度宽 度 随 公 路 等 级 、 地 形 条 件 变 化 在随 公 路 等 级 、 地 形 条 件 变
27、化 在2.504.50m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2.00m。 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0.50或或0.75m。2)宽度)宽度3)中央分隔带的开口中央分隔带的开口 (1)(1)开口目的开口目的 为了便于养护作业、临时调整行车方向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调头,中为了便于养护作业、临时调整行车方向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调头,中央分隔带应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部。央分隔带应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部。 (2)(2)开口部间距开口部间距 公路开口部一般情况下以每公路开口部一般情况下以每2km2km的间距设置为宜,太密将会造成交通的的间距设置为宜,太密将会造成交通的紊乱。城市道路可根据横向
28、交通(车辆和行人)的需要设置。紊乱。城市道路可根据横向交通(车辆和行人)的需要设置。 (3 3)开口部位置)开口部位置 中央分隔带的开口应设置在通视良好的路段,若在曲线上开口,其曲中央分隔带的开口应设置在通视良好的路段,若在曲线上开口,其曲线半径宜大于线半径宜大于700m700m。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服务区等设施的。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服务区等设施的前后必须设置开口。分离式路基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横向连接道,以供维修前后必须设置开口。分离式路基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横向连接道,以供维修或抢险时使用。或抢险时使用。 (4 4)开口部形状)开口部形状 开口端部的形状,常用的有半圆形和
29、弹头形两种。对于窄的分隔带开口端部的形状,常用的有半圆形和弹头形两种。对于窄的分隔带(M3.0mM4.50m4.50m的中间带过渡段以设在半径较大的中间带过渡段以设在半径较大的平曲线路段为宜。的平曲线路段为宜。4.2 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3.3.路基宽度路基宽度(width of subgrade) (1)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应急停车带等,尚应包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应急停车带等,尚应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括这些部分的宽度。(2)各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如表)各级公路的路基
30、宽度如表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1.1.组成组成 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排水设施及各种管线工程等组成。排水设施及各种管线工程等组成。(1)机动车道)机动车道1)每条机动车道宽度应根据汽车车型及设计车速,并考虑侧向余宽予以确定。推荐按表4-2采用。设计参考:2)双车道 7.58.0m 三车道 10.011.0m3)四车道 13.015.0m 六车道 19.022.0m 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1.1.组成组成 (2)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1)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是以单车安全行驶所需宽度划分车道线,以高峰
31、时间各车道线平均的通行量作为一条自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2)按照我国使用经验,非机动车道的基本宽度可采用5.0m,6.5m,8.0m三种。 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1.1.组成组成 (3)分车带()分车带(separato)1)城市道路的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 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1.1.组成组成 按地下管线布置要求的按地下管线布置要求的人行道最小宽度人行道最小宽度(4)人行道()人行道(side walk;foot way) 1)人行道作用:主要供行人步行交通
32、,应能满足人行道作用:主要供行人步行交通,应能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畅通,保证高峰小时的行人流量,行人通行的安全和畅通,保证高峰小时的行人流量,并用来设置绿化、照明、地下管线等。并用来设置绿化、照明、地下管线等。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1.1.组成组成 2)人行道的组成)人行道的组成 人行道总宽度人行道总宽度=人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设施带宽度设施带宽度+行道行道树等占地宽度。树等占地宽度。 协调的宽度:街道总宽与单侧人行道宽度在协调的宽度:街道总宽与单侧人行道宽度在5:17:1之间是适宜的。之间是适宜的。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1.1.组成组成 (5)路缘石)路缘石
33、高度一般为高度一般为1020cm,对桥上、隧道内,线形,对桥上、隧道内,线形弯曲陡坡段可采用弯曲陡坡段可采用2540cm。缘石宽度为。缘石宽度为1015cm。缘石形状有:。缘石形状有: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1.1.组成组成 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四种基本形式四种基本形式三块板:三块板:一块板:一块板:二块板:二块板:四块板:四块板:(1)单幅路)单幅路 俗称俗称“一块板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驶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34、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广州解放路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2)双幅路)双幅路 俗称俗称“两块板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将车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3)三幅路)三幅
35、路俗称俗称“三块板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侧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4)四幅路)四幅路俗称俗称“四块板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机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Berlin(2)四种基本型式的使用效果)四种基本型式的使用效果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
36、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3)四种基本型式的适用条件)四种基本型式的适用条件 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优点: 占地少,投资省,缺点: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适用: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3) 断面形式的选用断面形式的选用单幅路单幅路双幅路双幅路三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四幅路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
37、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优点: 占地少,投资省,缺点: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适用: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3) 断面形式的选用断面形式的选用单幅路单幅路双幅路双幅路三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四幅路优点: 减少行车干扰,提高车速,分隔带上可以用作绿 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缺点:机非混合行驶,不安全,适用:郊区快速路 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优点: 机非分行,分隔带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阳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缺点:占
38、地多,只有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优点: 机非分行,对向分隔,车速高,缺点:占地多。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4.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 2.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1.1.加宽加宽(curve widening) (1)定义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靠近曲线内侧后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小,靠曲线外侧的前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大。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
39、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在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称为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1.1.加宽加宽(curve widening) 3)标准规定)标准规定 平曲线半径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公路加宽值表3.15。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1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 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城市道路加宽值见表3.16。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1.1.加宽加宽(curve widening) (3)加宽缓和段)加宽缓和段当平曲线R250m时,一般在弯道内侧圆曲
40、线范围内设置全加宽。 为了使路面和路基均匀变化,设置一段从加宽值为零逐渐加宽到全加宽的过渡段,称为-加宽加宽缓和段缓和段。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1.1.加宽加宽(curve widening) (4)加宽缓和段的长度)加宽缓和段的长度LJ 加宽所需的最小长度。在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应按渐变率1:15且 10m的要求设置; 设置超高缓和段lC时, lJ = lC ; 设置缓和曲线lS时, lJ= lS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1.1.加宽加宽(curve widening) (5)LJ内加宽值的过渡方式内加宽值的过渡方式 1)直线比例法: 处理简单
41、粗造,不圆滑美观,适用于一般二、三、四级公路。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1.1.加宽加宽(curve widening) 2)切线法: 适用于四级公路人工构造物路段。 为消除加宽缓和段内侧边线与圆曲线起、终点的明显折点,采用路面加宽边缘线与圆曲线上路面加宽后边缘线圆弧相切的方法。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1.1.加宽加宽(curve widening) 3)插入高次抛物线的方法:路面边缘线圆滑、顺适,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对路容有较高要求的二级公路。l加宽值的过渡还可插入二次抛物线、回旋线过渡等。LJBJ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1.1.
42、加宽加宽(curve widening) (2)超高坡度)超高坡度 1)最大超高坡度(极限最小半径时)最大超高坡度(极限最小半径时) 由平曲线半径计算公式可得 RVic1272公公 路路 等等 级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一一 般般 地地 区区 (%)8 或或 108积雪冰冻地积雪冰冻地区区(%)6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superelevation(superelevation) ) 2)最小超高坡度)最小超高坡度 各级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坡度值最小超高坡度值应与该公路直线部分的正常路拱横坡度一致。 3)超高坡度的确定(任意
43、半径时)超高坡度的确定(任意半径时) 各圆曲线半径所设置的超高坡度值超高坡度值应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公路条件、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公路条件、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等经计算确定。 RVic1272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superelevation(superelevation) ) (3)超高方式)超高方式 1)公路)公路 无中间带的公路无中间带的公路 a 绕内边缘旋转,绕内边缘旋转,简称边轴旋转 b 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简称中轴旋转。 c 绕外边缘旋转。绕外边缘旋转。 有中间带的公路有中间带的公路 a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b 绕中央分隔带
44、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c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superelevation(superelevation) ) 分离式公路分离式公路 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别予以处理。分别予以处理。 绕内边缘旋转绕内边缘旋转 抬肩、外绕中至ig 、全绕内至ic 适用于新建公路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superelevation(superelevation) ) ZHHY 绕内边缘旋转绕内边缘旋转 抬肩、外绕中至ig 、全绕内至ic 抬肩抬肩双坡阶段双坡阶
45、段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阶段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superelevation(superelevation) ) 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 抬肩、外绕中至ig 、全绕中至ic 适用于改建公路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superelevation(superelevation) ) ZHHY 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 抬肩、外绕中至ig 、全绕中至ic提肩提肩双坡阶段双坡阶段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阶段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superelevation(superelevation) ) 绕外边缘旋转
46、绕外边缘旋转 抬肩、外绕外至水平 、全绕外 至ic 适用于特殊公路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superelevation(superelevation) ) 内边轴内边轴中中 轴轴外边外边轴轴设计标高设计标高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superelevation(superelevation) ) 绕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如图3.10a。用于窄中间带的公路。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如图3.10b。各种宽度不同中间带的公路均可。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如图3.10c。用于单向车道数大于四条的公
47、路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 (superelevation) ) 2)城市道路城市道路 单幅路路面宽度及三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宜绕中线旋转; 双幅路路面宽度及四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宜绕中间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两侧车行道各自成为独立的超高横断面。 4.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2.超高超高(superelevation(superelevation) ) 4.5 行车视距 1.1.视距视距( (sight distance) )的意义及其种类的意义及其种类 4.5 行车视距 1.1.视距视距( (sight distance) )的意义及其种类的意义及其种类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
48、: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看到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在道路平面上的暗弯(处于挖方路段弯道和内在道路平面上的暗弯(处于挖方路段弯道和内侧有障碍物的弯道)、纵断面上的凸形竖曲线以及侧有障碍物的弯道)、纵断面上的凸形竖曲线以及下穿式立体交叉的凹形竖曲线上都有可能存在视距下穿式立体交叉的凹形竖曲线上都有可能存在视距不足的问题,如图所示。不足的问题,如
49、图所示。 1 1、在平曲线的暗弯处(处于挖方路段的弯道与内、在平曲线的暗弯处(处于挖方路段的弯道与内侧有障碍物的弯道),包括具有中央分隔带公路侧有障碍物的弯道),包括具有中央分隔带公路弯道外侧超车车道上的视距;弯道外侧超车车道上的视距; 2 2、在纵断面的凸形竖曲线处;、在纵断面的凸形竖曲线处; 3 3、在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跨线桥、门式交通标志、在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跨线桥、门式交通标志及广告宣传牌等,如果它们正好处在凹形竖曲线及广告宣传牌等,如果它们正好处在凹形竖曲线上方,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上方,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4 4、在夜间行车时,若凹形竖曲线半径过小,前灯、在夜间行车时,若
50、凹形竖曲线半径过小,前灯照射距离近,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照射距离近,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 5 5、交叉口相交处。、交叉口相交处。 (1)定义)定义 视距视距-指从车道中心线上指从车道中心线上1.2m的高度,能看到的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0.1m的物体顶点的距离,是该的物体顶点的距离,是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是确保行车安全、快速、增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是确保行车安全、快速、增加行车安全感、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措施。加行车安全感、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措施。(2)种类)种类 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错车视距、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错车视距、避让障碍物视距等
51、五种。避让障碍物视距等五种。 4.5 行车视距 1.1.视距的意义及其种类视距的意义及其种类 4.5 行车视距 2.2.视距标准及运用视距标准及运用 (1)停车视距:)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1.2m1.2m,物高为,物高为0.1m0.1m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即为停车视距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即为停车视距停车视距由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构成停车视距由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构成故停车视距为:故停车视距为: 32321)(2546 . 3SVtVSSSS停
52、各级公路停车视距各级公路停车视距公路等级公路等级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一一二二三三四四设计速度设计速度120120 100100 80806060 100100 6060808040406060303040402020停车视距停车视距210210 160160 110110 7575 160160 7575 110110404075753030404020204.5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 2.2.视距标准及运用视距标准及运用 (2)超车视距:)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当视高为在双车道公路上,当视高为1.2m1.2m,物高为物高为1.2m1.2m,后车超越前车过程中,从开始驶离原车,后车超越前车过程中,
53、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即为超车视距。分四阶段所需的最短距离,即为超车视距。分四阶段 4.5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 2.2.视距标准及运用视距标准及运用 超车视距超车视距(2)超车视距:)超车视距:1 1加速行驶距离加速行驶距离S S1 12 2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S S2 23 3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距离S S3 34 4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
54、车的行驶距离行驶距离S S4 44.5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 2.2.视距标准及运用视距标准及运用 (3)会车视距会车视距 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及时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及时制动并停车所必须的安全视距称为制动并停车所必须的安全视距称为-会车视距会车视距。其。其长度不应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长度不应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由三部分组成:由三部分组成:反应时间所行驶的距离;反应时间所行驶的距离;制制动距离;动距离;安全距离。安全距离。 4.5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 2.2.视距标准及运用视距标准及运用 (4)视距标准的采用)视距标准的采用 1) 高、一级公路应满足高、一级公路应满
55、足S停停。因有中间分隔带,无对向车,故不存在会车问题。且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车道数均在4个车道以上,快慢车用划线分隔行驶,各行其道,也不存在超车问题。 2) 二、三、四级公路,一般应满足S会会。在工程特别困难或受其它限制地段,可采用停车视距,但必须采取分道行驶的措施。 3) 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4.5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 2.2.视距标准及运用视距标准及运用 2)图解法确定视距切除范围)图解法确定视距切除范围 按一定比例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按一定比例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轨迹线位置;轨迹线位置; 在
56、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在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起点(或终点)起点(或终点)s的地方开始,按的地方开始,按s距离定出距离定出多组视线多组视线11、22、33、1010等;等;4.5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 2.2.视距标准及运用视距标准及运用 4.5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 2.2.视距标准及运用视距标准及运用 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为视距曲线; 量出相应断面位置的横净距,即可按上量出相应断面位置的横净距,即可按上面的方法确定相应断面上的视距切除范围。面的方法确定相应断面上的视距切除范围。 除平曲线上考虑视距外,在竖曲线上也有
57、除平曲线上考虑视距外,在竖曲线上也有保证视距的问题。保证视距的问题。4.5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 2.2.视距标准及运用视距标准及运用 开挖视距台断面4.5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 3.3.行车视距的保证行车视距的保证保证视线的措施保证视线的措施保证视线的措施保证视线的措施4.7 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 1.1.横断面设计步骤横断面设计步骤 1) 1)点绘横断面地面线。点绘横断面地面线。 2)2)根据路线和路基资料,将横断面的填挖值及有关资根据路线和路基资料,将横断面的填挖值及有关资料(如路基宽度、加宽值、超高坡度、缓和段长度、料(如路基宽度、加宽值、超高坡度、缓和段长度、平曲线半径等
58、)抄于相应桩号的断面上。平曲线半径等)抄于相应桩号的断面上。 3)3)根据现场调查的土壤地质资料,示出土石界线,确根据现场调查的土壤地质资料,示出土石界线,确定边坡坡度以及边沟的形状与尺寸。定边坡坡度以及边沟的形状与尺寸。 4)4)绘横断面的设计线,俗称绘横断面的设计线,俗称“戴帽子戴帽子”。 设计线应包括路基、边沟、截水沟。加固及防设计线应包括路基、边沟、截水沟。加固及防护工程、护坡道、碎落台、视距台等。在弯道上的护工程、护坡道、碎落台、视距台等。在弯道上的断面还应示出超高、加宽。一般直线段的断面可不断面还应示出超高、加宽。一般直线段的断面可不示出路拱坡度。示出路拱坡度。 5)5)计算横断面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