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说的在51210规范中的8.3.14条
8.2.14 当支撑脚手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不设置竖向、水平剪刀撑:
1 搭设高度小于 5m,架体高宽比小于 1.5;
2 被支承结构自重面荷载不大于 5kN/㎡;线荷载不大于 8kN/m;
3 杆件连接节点的转动刚度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4 架体结构与既有建筑结构按本标准第 8.3.3 条的规定进行了可靠连接;
5 立杆基础均匀,满足承载力要求。
该规范中,最有争议的是这一条,当同时满足该条中的五小条时,可以不设置竖向及水平剪刀撑。从上面的5小条来看,最难实现的当属于第3小条,杆件连接节点的转动刚度应符合本标准要求;为什么 说这一条很难保证呢?关于转向刚度的说法,来源于本规范6.1.7条如下图:
因为这个刚度要求是构造规定,靠操作满足要求,而恰恰是操作很难满足要求,来看看此表下的注明:表中数据是根据φ48mmX3.5mm钢管和标准节眯连接经试验确定。
如果是扣件式钢管,则材料就不 能达到要求,那这个转动刚度就不能保证,如果是盘扣架,则要保证杆端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连接锤击自锁后不应拨脱。搭设脚手架时,宜采用不小于0.5kg锤子敲击插销顶面不少于2次,直至插销销紧,销紧后应再次击打,插锁下沉量不应大于3mm.;这个操作是很多工地都很难保证的。
故建议项目上在采用51210规范的8.3.14条时,应慎重。
8.3.15 满堂支撑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6-9米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在顶层和竖向间隔不超过8米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并应在底层立杆上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
这一条,在工地上才是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建议各位都按这一条去做。
要130规范中对模板支撑架的剪刀撑分为普通型和加强型,但规范里并没有对分类的原因及分类的标准进行阐述。这就要求做方案的人要有极在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和规范把控能力,在方案制定时,就定义好架子的类型,是普通型还是加强型!!
1、普通型;
1)在架体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8米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8米,
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叉点平面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挡该架体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时,扫地杆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米。
普通型剪刀撑的理解其实并不难,对 于竖向剪刀撑,周边必须设置,内部每险5--8米由底到顶纵横向设置一道连续垂直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的设置与和竖向剪刀撑相匹配,竖向剪刀撑的宽度为5米,则水平剪刀撑的宽度也为5米,竖向剪刀撑的宽度为8米,则水平剪刀撑的宽度也是8米,但该规范与51210中不同的是,51210要求是从项部开始设置,然后从上往下,不超过8米设置一道,在扫地杆层是否设置未明说,只是推论得出,在扫地杆应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但在130规范中,水平剪刀撑是从扫地杆层开始设置,然后在竖向剪刀撑交叉层设置。
51210是从上往下设置,而130是从下往上设置。130规范中水平剪刀撑的竖向间距只与竖向剪刀撑的高度相关,与51210标准中的8米没有关系,相比较而言,130规范的可操作性更强一些。
我们试用施工中常用的参数(立杆纵横向间距900mm,步距1500mm)进行简单的布置:
此图竖向剪刀撑宽度为6.3米,布置下来,剪刀撑的高度为10.5米,已经大于51210中所要求的8米。
此图竖向剪刀撑宽度为7.2米,布置下来,剪刀撑的高度为12米,已经大于51210中所要求的8米
此图竖向剪刀撑宽度为8.1米,布置下来,剪刀撑的高度为13.5米,已经大于51210中所要求的8米,但是剪刀撑的宽度已经超出5--8米的范围了。
此图竖向剪刀撑宽度为5.4米,布置下来,剪刀撑的高度为9米,虽然已经大于51210中所要求的8米,但是和上面三种 比较起来,是最接近的一种。
所以,在采用普通型剪刀撑支撑脚手架时,如果参数选用0.9X0.9X1.5米且是超危分项工程时,竖向剪刀撑建议采用5.4米宽,高度为9米的类型。如果不是超危分项工程,则受此限制。但受51210第8.3.15条限制,故还是建议都采用剪刀撑宽度为5.4米类型。这样也能满足51210中的8.3.4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