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架构风格是一种常见的软件架构设计风格,它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水平层次(layers),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责任和功能,并且层与层之间有清晰的接口和交互规则。每个层次都建立在更低级别的层次之上,提供了一种组织结构,有助于实现模块化、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两端都有处理功能的架构模式中,尽管这种模式曾经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已经不常用了,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层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是一种将处理功能独立出来的系统设计方式,其中表示层在客户端,功能层在应用服务器,数据层在数据库服务器。这种架构将两层C/S架构中的数据从服务器中独立出来,具有以下优点:
三层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是三层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的变种,将客户端变为用户客户端上的浏览器,将应用服务器变为网络上的WEB服务器,因此也被称为“0客户端架构”。虽然B/S架构简化了客户端开发,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混合架构风格结合了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优点,以满足不同需求和场景。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混合架构模型:
富互联网应用(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 RIA)通过更健壮和可视化的用户接口,弥补了三层B/S架构存在的问题。尽管RIA本质上仍是网站模式,但它结合了C/S和B/S架构的优点,提供了更加优秀的用户体验。
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模式是一种用于组织和分离应用程序逻辑的方法,常用于开发用户界面,使得代码更清晰、可维护性更高。MVC架构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MVP(Model-View-Presenter)架构模式是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的一种变体,将MVC中的Controller替换为Presenter(呈现器)。其目的是为了完全切断View(视图)与Model(模型)之间的联系,由Presenter充当桥梁,实现View和Model之间通信的完全隔离。
MVVM(Model-View-ViewModel)架构模式类似于MVC,其主要目的是分离视图(View)和模型(Model),通过ViewModel实现双向绑定,具有以下几大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