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干货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作用的形成过程(图+文+题)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图3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图2、图3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推测岩层形成环境

(2)地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如图),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

(3)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其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岩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如下图中C、D层的不连续就是岩层上升受外力侵蚀形成的;上面有新的沉积岩,说明该地地势较低。

(4)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若出现有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至出现过地震。

常见内力作用(为主)地貌的形成过程

①花岗岩(山体)露出地表过程:地壳运动,岩层断裂,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花岗岩露出地表。如:花岗岩风化球的形成过程、黄山花岗岩体的形成等。

②火山(玄武岩山体)的形成过程:(是否位于板块交界线附近)地壳断裂,岩浆喷出,火山灰堆积形成山体。如:日本的富士山、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等。

③断块山或断层高原:先是看是否位于板块交界线附近,地壳断裂抬升形成地垒或高原,后是外力作用形成现有地貌,以内力为主。如:华山、庐山、泰山、贺兰山、阴山、鄂尔多斯高原等。

④断层平原和谷地: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谷地,流水堆积形成平原。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

⑤断层湖的形成过程: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如:贝加尔湖、非洲东非大裂谷附近的湖泊(马拉维湖、坦葛尼喀湖、维多利亚湖)、云南洱海等

⑥褶皱山的形成过程:地壳运动(挤压),岩层向上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山。如: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山、海岸山脉等均处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板块挤压形成。

典型例题:

[例1](2012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图1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12分)

[答案与解析]

解析:据图可知,图中B处于断层陡坡范围内,A处于其外的点苍山山上。不难看出,洱海在内的范围应该属于断裂下陷构造,即地堑。A处的点苍山则属于地垒山(断块山)。B处为耕地,周边河流较多,双处于断块山脚,可以推测为冲击平原。再按照相关地貌类型成因作答即可。

答案: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巩固提升:

1. 读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2

(4)说明海岸山脉的内力作用成因,简述该地应对地质灾害的共同措施。(8分)

常见外力侵蚀地貌形成过程

外力作用地貌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常见侵蚀地貌主要有:

①戈壁滩:即有大片砾石堆积的荒漠。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内,山洪暴发时,河流携带大量岩石块和细沙,自山口向下洲砾石和细沙依次堆积,然后经过长期的外力风化侵蚀、剥蚀,岩石块逐渐形成砾石,细沙被大风吹走,砾石堆积在地表形成戈壁滩。

②雅丹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土层开开裂,风没裂隙吹蚀,裂隙变大,加之雨水的冲蚀,使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沟槽垄脊,这种起伏的地面称为雅丹地貌。

③风蚀蘑菇:岩石上部和下部岩性存在差别,下面的岩石较松软,下部的风速较快,风裹携着沙不断吹蚀下方岩石,下方的岩石被侵蚀,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地貌,即风蚀蘑菇。

④峡湾地貌:(第四纪冰川时期)纬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冰川侵蚀形成沟谷,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冰川融化,海水侵入谷底,形成峡湾地貌。如,挪威大峡湾(松恩大峡湾)、新西兰大峡湾、南美洲南端的峡湾地貌、美国阿拉斯加沿海的峡湾地貌等。

图3 常见外力侵蚀作用类型及分布

典型例题:

[例2](2018年昆明一中第二次全国大联考)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三面环海,面积171万平方千米,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西部海岸有美丽的峡湾风光。州内石油、黄金、森林、渔业等自然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阿拉斯加建造了全长1200公里的“穿越阿拉斯加输油管”,输油管道多采取架空修建,管道外裹塑料泡沫,阿拉斯加的石油通过这条输油管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美国本土和世界其他地区。目前阿拉斯加州人口仅60多万,但其私人飞机拥有量却是全美第一。

图4

(1)简述阿拉斯加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与解析]

解析: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冰川侵蚀的角度来考虑,表述过程应该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答案: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2分),后气候变暖,冰川消融(2分),谷地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2分),形成峡湾。

巩固提升:

2.(2014年福建厦门市五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图5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3.读下图,完成两题。

图6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国家海岸地区的典型景观?

A.挪威 B.新西兰

C.日本 D.西班牙

(2)图中海岸典型景观,形成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常见外力堆积地貌形成过程

冲积扇: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较快,河流携带碎石泥沙,冲出山口,由于地势变缓,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于山前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于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如我国西北的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黄淮海平原即是黄河出太行山形成的冲积扇(见图3和图4)。

河漫滩:在地形较平坦的河段,水流速度较缓,侧蚀作用和堆积作用较强,洪水期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枯水期河流堆积体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因此,有河漫滩出现的地方(一般中下游多见),水位季节变化一般较大,地形也较平坦(见图3和图4)。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河口三角洲: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形平坦,加之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较缓,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堆积于河口,形成三角洲。(见图3和图4)

图7 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出现的位置

图8 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河曲地貌:指的是河流在河道内的流动会伴随两岸岩性的差异而对河道两侧河床的侵蚀作用差异,由于河流水流对凹岸的不断侵蚀,凸岸不断的淤积,使河流的整体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形成河流独有的一种平面展布的弯曲形态的特征称为河曲地貌。河曲地貌进一步发展,最终会自然裁弯取直,废弃的弯曲河道成为河成湖(牛轭湖)。

图9

堆积地貌形成条件

图10 常见外力堆积作用及地貌

典型例题:

[例3] (2013年 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下图左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下图右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图11

(1)指出图11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答案与解析]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貌位于贺兰山山麓,河流出山口的位置,形状像扇,因此为冲积山地貌。该堆积地貌的形成是由于外力减弱后,泥沙堆积于山前形成的。造成外力减弱的因素主要是因为,山前河道变宽,地形平坦,所以流速减缓,才造成泥沙堆积。

答案: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形变平,河道变宽,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巩固提升:

4.(2008年 全国卷)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12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5.(2012年 福建卷)图 13 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送、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2)分析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分)

6.(2016年 淮北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泉、沙山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冬季不结冰。该地沙丘广布,最高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2014年12月,该地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共开掘八口井,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

图13

(3)试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8分)

7.(2013年新课标I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如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图14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8.(2014年 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THE END
0.1.1.建筑平、立、剖面图抄绘.ppt分项任务1 .1.4 建筑平、立、剖面图抄绘 (1)建筑平面图的形成与作用 建筑平面图实质上是房屋各层的水平剖视图,表示房屋的平面布置情况,反映房屋的平面形状、大小和房间的布局,门窗洞口的位置、尺寸,墙、柱的尺寸及使用的材料等。 步骤2 抄绘建筑平面图 (2)建筑配件图例 (3)建筑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1.为什么要分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84B4742746=7222625980ujzn
1.#地形剖面图第5课世界地理地形剖面图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包括水平和倾斜剖面线的步骤,以及判断地形剖面图准确性的关键要点。还探讨了通视问题和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通过实例解析通视条件和地形对视野的影响。 第5课 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通常在这一方向上沿等高线地形图的某条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4:7:58ftvkimg8igvcomu863499:6>=
2.第二章建筑平–立–剖面图.ppt第二章建筑平–立–剖面图.ppt,(一)建筑立面图的图示方法和命名 建筑立面图是房屋的外墙面在与其平行的投影面上所作的外墙正投影图,简称为立面图。 建筑立面图的两种命名方法:按朝向命名和按定位轴线命名。 建筑立面图是外墙面装饰、安装门窗的主要依据。 返回 例图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62?4326=35@<40unuo
3.怎么用Revit创建水平方向的剖面视图?2.按ESC退出绘制,重新选择【剖面】命令,绘制前先在左侧“属性浏览器”中将“剖面”改为“详图视图”此时再到立面视图中即可绘制水平向剖面视图。 3.绘制出来的水平向剖面如图所示,选中此剖面,我们还可以通过“①翻转控件”控制剖面视图向上看或向下看,同过“②造型操纵柄”控制剖面视图中的显示范围。 jvzquC41yy}/{~yw0et0pn|ua765:A3jvor
4.房间平面图建筑工程专业知识:建筑平面图因建筑平面图是水平剖面图,因此在绘制时,应按剖面图的方法绘制。 平面图通常用 1:50、1:100、1:200 的比例绘制。 ① 建筑平面图应以楼层编号,如地下二层平面图、地下一层平面图、首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等。 若多(高)层房屋其中间层构造、布置情况基本相同,则称为标准层,画一个标准层平面图即可,如图所示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7693>:58ftvkimg8igvcomu863497549>
5.最全面的汽油发动机构造剖面图,让你更懂车🚗汽车动力从那里来最全面的汽油发动机构造剖面图,让你更懂车 🚗汽车动力从那里来? 🚗气缸数为什么不能太多? 🚗水平对置发动机更有个性? 🚗V型发动机更先进? 🚗W发动机为什么应用少? 等等这些问题,下期笔记视频内容里面为你一一揭晓关注我,让你更懂车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9@;28:614/ktqoettlBdklo`vjg
6.剖面图怎么画及方向怎么看表示建筑物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组成关系的图纸称为建筑剖面图。剖面设计图主要应表示出建筑各部分的高度、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层次、做法等。剖面图的剖视位置应选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部空间比较复杂、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jvzquC41yy}/vx=vq0ipo8~g|j{0|A;764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