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关于岩石岩石圈地质构造物质循环的考点整理,附课件岩层岩浆岩沉积岩

岩浆岩是指岩浆顺着某些地壳软弱地带或地壳裂隙运移和聚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形成岩石。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迫使岩浆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而结晶,被称为侵入作用,形成侵入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这种活动被称为喷出作用或火山活动,喷出地表的岩浆在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称喷出岩。

沉积岩是指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下,任何生成岩遭受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变质岩是指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跟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有了变化,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在一定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指在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三大类岩石之间,因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会相互转换,任何一类岩石都可以变为另外一类岩石。在地球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岩浆岩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灯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岩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形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物质循环图中三类岩石和岩浆的判断方法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是三类岩石相互转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判断三类岩石和岩浆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有三个箭头指向它。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物质循环图中地质作用的判断方法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各个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指向岩浆岩的箭头表示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表示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如下图所示。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4)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地质构造:

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和扭应力三类。

构造变动的表现主要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四种类型。

主要类型:

①水平构造

水平构造是水平岩层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在未受切割情况下,同一岩层形成高原面或平原面,受到切割而顶部岩层较坚硬时,则形成桌状台地、平顶山或方山。软硬岩层相间时形成层状山丘或构造阶地。

例如丹霞地貌。

②倾斜构造

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褶皱、断层或不均匀升降运动都可造成岩层的倾斜。其产状以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确定。

③褶皱构造

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褶皱能直观地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

褶皱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上凸的背斜和下凹的向斜,两者并存且共用一个翼。

a.依据轴面产状,褶皱可分为四类: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曲。

b.依据枢纽的产状,可分为水平褶皱与倾伏褶皱两种类型。

c.依据横剖面形态,可分为尖菱形、扇形、圆弧形、箱形等多种形态类型。

④断裂构造

a.指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叫断裂。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的断裂构造叫节理,例如风景名胜区的“一线天”。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称断层,其中由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和断距等要素组成。

b.按照两盘相对位移的特点进行分类。

上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正断层。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上盘相对上升的是逆断层。其中断面倾角大于40度为冲断层,小于25度为逆掩断层。

沿断层走向即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的是平移断层。两盘沿断面某一点发生旋转的是换转断层或枢纽断层。

总结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

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基准应力状态单轴压缩是无构造应力或构造应力微小的沉积岩压实下所具有的特征; 水平应力相等( ),且随着埋藏深度或 的增加水平应力也增加。但如果把地壳当作线性弹性介质的话,垂向应力比水平应力增长的更快: 垂向应力与静岩压力基准模型相等,即 ;水平应力 ,其值为: 其中,ν为泊松比。与静岩应力相比,这里的水平应力取决于岩石的物理性质。 概念延伸 由于单 jvzquC41yy}/lrfpuj{/exr1r1:geohhhei3d<
1.出砂机理与预测防砂方法与技术化学油气控制由于油藏压力的降低,同时在主应力非常大的情况下,胶结强度高的地层易出砂,这种地层出砂状况较弱胶结地层差,同时也可能时断时续的发生。比较而言,弱胶结地层的出砂量将达到油井总产量的10%到20%。 2.4地层具有高水平构造应力胶结性好的地层出砂 通常,两个水平主构造应力在出砂层位没有明显的区别,然而如果地层由于jvzquC41yy}/hjsi|jkozrz0eqs0rxxv1;:19A=91
2.隧道围岩构造软岩大变形发生机理及分级方法.docx1.4 构造软岩大变形主要影响因素隧道构造软岩大变形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应力场和地质构造。 1)地应力场构造软岩大变形主要发生于构造活跃区。构造活跃区强烈的地质构造作用导致隧道区域原岩应力较大且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隧道开挖后,围岩由三向应力状态变为二向应力状态,径向应力减小,切向应力增加,围岩发生剪切变形;并在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32B4:36915@5722652>;0ujzn
3.地应力测量5)地质构造应力Fujianshanghang,平均水平应力 K 垂直应力K 1500 0.5 ZK 100 0.3 Z4.4 高地应力地区的主要岩石力学问题 地应力测量方法 地应力测量方法1.水压至裂法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是通过在钻孔中封隔一小段钻孔,然后向封隔段注入高压流体,从而确定原位地应力的一种方法。 水压致裂法的2种方法试验设备相同,都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34;63;66/j}rn
4.胶东三山岛金矿带构造几何特征控矿作用:来自数值模拟的启示图5 三山岛金矿带数值模拟模型构造应力背景 σH-水平最大主应力;σh-水平最小主应力;σv-垂直主应力 Fig.5 Tectonic stress backgroun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Sanshandao gold belt 本文将岩体孔隙压力设置为静水压力,所有孔隙都被水饱和,饱和度设置为1;在与东西两垂直边界上应用均匀对称给予jvzq<84yyy4hquiuek4be7hp1cxuklqg1463486227337:=13266/;:3:/814;252/9.5>70ujznn
5.岩石力学地应力课件.pptx地层孔隙压力的纵向分布?H水平构造应力地应力纵向分布计算模型地应力纵向分布计算模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黄荣樽教授,“六五”模型:地应力纵向分布计算模型组合弹簧模型:地应力纵向分布计算模型葛洪魁地应力经验关系式:地应力纵向分布计算结果地应力横向分布情况的计算对于区域地应力横向分布规律的研究则主要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以及板壳法模拟。地应力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9791A5532643;62267327xjvo
6.岩体力学3.初始应力状态.pdf侧压力系数不埋深的关系 4.原岩应力场为三向丌等的压应力场: 1)原岩应力一般是三轴压应力状态,且受地表地形地貌、山 川河流和构造影响,其分布往往十分复杂; 2 )三个主应力的大小一般互丌相等,其中两个水平主应力也丌 同,且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不区域性构造行迹密切相关,往 往是构造应力影响的结果; 3)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32791>5253842:92326167xjvo
7.SandcontrolOffice■水平应力构造系数拟合 ■方便的敏感性分析 ■实验/测井资料计算的验证对比 scSand系统出砂预测模块 scSand模块根据地层特性参数、流体物性参数从不同的层面对油气井层出砂规律进行系统的预测与评价,为防砂工艺和开发方案决策提供依据。模块是一套全方位的出砂规律预测解决方案,为油井、气井、水合物井提供全功能出jvzq<84yyy4tcwieqpzsqu3eqo4dp8xvcvod1H8540nuou
8.逆断层控制构造裂缝发育的力学机制模拟【摘要】: 在探讨逆断层对构造裂缝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应用Comsol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水平作用力、不同岩性、不同断层倾角和距断层面远近等因素影响下断层及其周边区域的应力、应变情况,并分析了不同控制因素下构造裂缝发育的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随施加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J[Na72376229;0jvs
9.地应力简介水平主应力(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es):通常存在两个水平应力方向,分别是水平最大主应力和水平最小主应力。 二、地应力的来源 地应力的来源复杂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重力作用:由岩石自重产生的垂直应力。 构造应力:地壳运动(如板块碰撞和挤压)造成的应力。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585>938ftvkimg8igvcomu86658<1:<=
10.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司硫磺沟煤矿“1·1”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区域4-5煤层具有弱冲击倾向性,煤层弹性能量指数32.3,具有聚集大量弹性能的能力,事故区域存在隐伏构造,局部构造应力高度集中,造成大量弹性能聚集。受综掘机割煤扰动导致围岩应力调整,诱发大量弹性能释放,造成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附件:硫磺沟煤矿“1·1”冲击地压事故专家鉴定报告) (二)间接原因 1.对冲击地压事故机理认识jvzquC41yy}/otfs0qxh1qyon1814<4251841?:::38/uqyon
11.岩土工程勘察(精选5篇)裂隙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例如沉积间断形成的层理,岩浆凝固收缩形成的原生节理,有构造应力形成的构造节理,有表生作用形成的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还有变质作用形成的片理、劈理等。所有这些可能的原因造成了各种各样的裂隙,而这些裂隙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裂隙系统。岩石和裂隙视为一个整体称为“岩体”,将裂隙概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25:6/j}rn
12.碳酸盐岩油藏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应力场变化规律——以塔河地区TP326刘洪林等 [1] 分析了泌水盆地南部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对煤储层物性的控制机理,发现随着主应力差增大,地层渗透率呈指数形式急剧增高。李春林等 [2] 研究了应力场与油气运聚的关系,发现油气从地应力场的高值区向低值区运移聚集。因此,明确碳酸盐岩油藏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应力场变化规律,有利于二次酸压等增产措施的制定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0cyqzHucrgxJFF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