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经济学派告诉你,理财还得看中国大妈

这本书讲了很多,从理论上证明了一点:中国大妈都是对的。在投资理财上,要听中国大妈的话。

以上,是汇添富基金首席投资理财师刘建位老师在《奥派投资》推荐序中所写的。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投资者、企业经营者一生都必须持续参加金钱比赛,而这本书能帮助大家做好上场准备。下面是刘建位老师的译者序全文。

书号:978-7-300-31636-9

作者:拉希姆·塔吉扎德甘、罗纳德·圣弗尔、

马克·瓦莱克、海因茨·布莱斯尼克

译者:朱海就、屠禹潇、童娟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序

刘建位

汇添富基金首席投资理财师

《巴菲特选股10招》作者,霍华德·马克斯《周期》译者

不久前收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曹沁颖女士发来的书稿,当天看到半夜12点多。晚上我一般10点之前就上床睡觉了,能让我看到12点的书,最近这是第一本。感觉1994年开始在复旦读研学的货币银行学在我脑子里又重新活跃起来了。后来突然中招,得了新冠,休养四五天后又开始看后面几章。

你知道的,得了新冠,人的脑子就……我忽然一想:哎呀,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这本书研究了这么多,讲了这么多,最后就是证明了一点——中国大妈是对的。中国大妈过去典型的投资行为,整体来讲可以说都是对的。

都说得新冠会让人脑子变笨,但可能正是这次新冠让我脑子灵光一现想到:这本书就是支持中国大妈投资行为习惯的投资教科书。

中国大妈爱存钱。

太对了。

中国大妈买黄金。

太太对了。

中国大妈买房子。

太太太对了。

中国大妈买基金。

太太太太对了。

这本书讲了很多,从理论上证明了一点:中国大妈都是对的。在投资理财上,要听中国大妈的话。说得直接一点,对于年轻的大学生、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就是一点:听你老妈的话,跟你老妈走,你老妈是对的。

这本书有些方面和我特别崇拜的投资大师巴菲特的看法也非常一致。这里我结合书中内容以及巴菲特的观点简单梳理一下中国大妈做得特别对的四大类投资。

中国大妈的投资类型,按照优先顺序,可以分成两大类四大块。

中国大妈学习邓小平,先求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再求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第一块投资

中国大妈不欠钱多攒钱,是对的。

首先,手上要有足够多的现金。现金是通俗的说法,就是马上可以拿到手且马上能用的活钱,可以是活期存款,可以是不超过三个月的短期存款,可以是货币基金。

中国大妈精打细算,从不过度消费,不会刷卡透支,不会贷款购物,想买啥有钱再买,发了工资能存多少就存多少,能多存一点就多存一点。现金是氧气,欠的债务有时能一下子勒死你。

事实证明,遭受疫情的突然打击,封闭在家,工作停了,甚至工资也停发了,但是你各种各样的支出一分也少不了,这时你才发现:老妈平时多存钱是对的。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那是那些男人才会做的傻事,中国大妈才不会干,手上随时都有足够的钱。

投资理财关键的第一步是——攒钱。你要投资,就得先有钱。

所以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既是投资的前提,也是投资过程中最耗费时间的步骤。想想,高考只有两三天,但是学生们为高考准备了三年。交钱买房一天就能搞定,但是要攒够买房的钱需要多少年?

《奥派投资》是怎么说的呢?

要攒钱,需要三步:

攒钱三步走的第一步——花钱要节俭,控制不必要的消费。

你都花光了,还怎么攒钱?要攒钱,你得节俭,不能乱花钱。

巴菲特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巴菲特在纽约时开的车,车牌就是节俭(THRIFT)。巴菲特平时不洗车,哪天一下大雨,就赶紧开车出去溜一圈——老天爷免费洗车。巴菲特爱买过期杂志。现在巴菲特90多岁了,早餐还是吃麦当劳的汉堡包,住的还是1958年买的老房子,当时花了3.15万多美元,折合人民币20多万元,住了60多年,还在住。学巴菲特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节俭,不断积蓄资本。这一点中国大妈和巴菲特太像了。

攒钱三步走的第二步——不要欠债。

有时遇到事了,非借债不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能不借债绝不借债,不得已借了债要赶紧还掉。无债一身轻,欠债可能会要了你的命。有些年轻人禁不住诱惑,贷款提前消费,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些消费贷款的利率相当高,有的真称得上是高利贷了。中国大妈会劝你,“孩子,这事不能干”。

本书第八章说,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人们使用消费贷款,而且提出严重警告:“任何背负债务的人都不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投资活动。对这类人的行动建议只有一个:尽快偿还债务!”

巴菲特极度厌恶负债,能不借钱尽量不借钱。巴菲特在公司所有人手册第7条原则中说得非常坚决,宁可少赚钱,也不会多借债。

有些人做生意会加杠杆,做股票投资会加杠杆,就是通过借债融资来扩大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做对了,会成倍放大收益,但是做错了,会成倍放大亏损,让你的财富一夜归零。

巴菲特(2010)警告说:“我们小学三年级时就学过了,无论之前积累的一连串数字有多大,一旦乘以零,一切都完全归零;有些人在2008年重新学了一遍这个教训。历史告诉我们,太多时候杠杆会产生一切归零的结果,即使运用杠杆的人非常聪明也照样一切归零。”

攒钱三步走的第三步——存钱。

第八章囤积那个小节谈到了货币囤积,说得俗一点,就是多存钱,要存够一年不工作也够你日常生活开支的钱:

“流动性储备至少要能够应对自己一整年的支出。如果一个人还没能建立这样的储备,那就无须进一步考虑投资的问题。”

“罗兰德·巴德尔曾推荐对投资资金进行以下划分:把投资资金分为三份。当周围的一切都平和稳定时,使用第一份资金;对第二份资金的使用必须足够谨慎和保守;第三份资金只能在拉响‘红色警报’的时候使用。”

巴菲特(2014)说得更加直白:现金是氧气。

“现金对企业的意义,犹如氧气对个人的意义:氧气存在时,没有人会注意到氧气;氧气短缺时,所有人都只想着氧气。”

巴菲特说:我们在任何时候账上的现金都至少保持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 400亿元,一是有急事时马上可以救急,二是有重大投资机会时马上可以出手。巴菲特经历多次重大危机而不倒,而且能从危机中抓住机会迅速出手,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好多企业现金流中断,结果有再多资产也没用,不能马上当钱花,这才明白巴菲特说的真对:现金是氧气。

流动性压倒一切,稳定压倒一切。这是中国大妈和巴菲特的共同人生智慧。这是保命的事,而不是多赚几个点利息的事。

第二块投资

现金量足够支撑你一年的开销就行了,持有特别多的现金只会贬值,最稳妥的保值方式是买黄金。

手头有了足够的现金、足够的积蓄之后得想办法买点黄金,因为纸币是靠不住的。你想想,二十年前你小时候父母带你吃一碗面多少钱?现在吃一碗面多少钱?再反过来看,二十年前你小时候一百块钱能买到什么?现在一百块钱能买到什么?你就明白物价上涨了多少,现在的钱多不值钱。现在拿太多现金的是傻瓜,拿太多活期存款的是傻瓜,拿太多长期存款的更是傻瓜。利息赶不上物价上涨。古往今来,公认最保值的还是黄金。所以中国大妈有了一些小钱就买黄金是对的。

有时适当买些黄金饰品,既保值,又美颜,一举两得。我二十多年前到上海工作,就给老妈买过一个金戒指,才80多元一克。结果发现,我当时买的东西中就数黄金最保值,而衣服、鞋子、家电,现在一分钱也不值。可惜当年买的黄金太少了。早知道当时就不会为了一时追求流行买那些容易贬值的东西。向中国大妈学习,多买些黄金,多买些金戒指、金项链。

在投资组合中适当配置一些黄金是有益的。本书第九章这样说:

“大部分研究认为,黄金能够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减少投资的波动性。尤其是在极端动荡时期,这种功能更加明显。大部分研究建议黄金配置占个人总财富的5%-10%。鉴于目前所推行的货币政策,我们会把这个比例再往上调。”

但是存再多存款,买再多黄金,也赚不到多少钱,存款保证生活稳定,黄金保持价值稳定,但是黄金不会生黄金啊。

稳定压倒一切之后,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三块投资

中国大妈大钱买房子,是对的。(个人认为大钱以百万元为单位。)

我个人一直嘲笑,公司同事那些做了妈妈的、准备做妈妈的,都只知道买房子,自己有钱就赶紧买房子。儿子要结婚,中国大妈买房子;女儿要结婚,中国大妈催着先买房子。

看看上海的房价从每平方米一千多涨到十几万,事实证明,中国大妈买房子,太对了。

曾经每平方米价格不到一千块的房子摆在我面前,我身边的中国大妈拼命抢,我却……我错了,中国大妈抢房子,是对的,太对了。

我老婆劝我早点买房子,我妈劝我早点买房子,我周围年纪大的女同事也劝我早点买房子,可是……我错了,中国大妈是对的。

买房子,买房子,还是买房子,不管房价涨多少,大钱攒得差不多了,都要优先买子。

我翻译过《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位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也劝投资人有钱先买房,买好房子之后,有余钱再做股票投资。

巴菲特本人也认同,长期来看能够跑赢通胀的只有两大类资产:好房子和好股票。事实证明,长期跑赢通胀的只有房产和股票这两大类资产。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会买一套房子用来自住。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论房子升值多少,都会一直住到老,所以买这套自住的房子其实只不过是一项耐用消费品投资。房价再涨你也不能把房子卖了,因为你还得住啊(本书第八章也说到,从狭义的奥地利学派视角来看,当前许多被称为投资的活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投资,很多只不过是消费决策,比如投资购买自住房产,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中国大妈解决了住房问题,过上小康生活之后,重点转向投资,主要是投资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长。这是中国大妈一生最主要的投资。

在教育好孩子的前提下,有些中国大妈进一步拓宽视野,开始转向长期最有升值潜力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

第四块投资

中国大妈中钱买股票是对的。(个人认为,中钱以十万元为单位。)

有了足够的存款,又买了一些黄金保值,房子也买了,贷款也还得差不多了,甚至还完了,这个时候又有些长期不用的闲钱,买点股票和基金长期持有,是对的。

大多数人60岁退休后平均还有二三十年的寿命,所以我们的养老投资至少20年起步,而从20年投资期限来看,两百多年历史统计数据表明,股票投资是长期升值幅度最大的资产,远远超过债券,也明显超过房地产。

可是选股太难了,基金经理都难以战胜市场,业余投资者想要战胜市场,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自己选股投资不如买基金。但选基金经理也挺费劲的。如果闭着眼睛买的话,可以买些代表整个市场的指数基金,反正这样能达到所有基金经理选股的平均水平,绝对不会出大错。

这是巴菲特唯一多次公开提出的投资建议: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个人理解超过90%),最好的股票投资策略就是持续不断买入代表整个股市的指数基金。

事实证明,听巴菲特的话就对了。数据表明,最近15年,美国股市极少有基金经理能够战胜市场指数。

最后,做为总结,我们来对比一下本书奥派经济学家建议的投资方案与中国大妈的实践:

30%的资金配置于囤积流动性——中国大妈多存钱和买黄金是对的。

30%的资金配置于耐用消费品(自有房产、艺术品、价值高的家庭用品等)——中国大妈买房子是对的。

30%的资金配置于资本品(机器、工具、企业股份、房地产出租等)——中国大妈买股票基金是对的。

最后10%用于捐赠基金(购买涉及慈善、科学、和平促进、文化和环境项目的企业的股份)——中国大妈积极支持教育事业是对的。

明白了吧,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这本书证明了中国大妈是对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可以做为未来的中国妈妈学习投资理财的入门教科书之一。

在此我推荐所有年轻的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都看看这本书。

高中时妈妈天天只让学习;一上大学就开始准备考研;刚考上研就要开始实习找工作;一毕业妈妈就催着找对象结婚,一结婚就催生孩子,而这时你发现,自己还多了一个重要职责——管钱,管一大笔钱,很大很大的一笔钱。

可是你从来都没管过钱,怎么办呢?肯定得先跟你妈学,但是怎么跟你妈学呢?你总觉得妈妈很土,都是土办法,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现在有了这本书,你就知道了,你妈妈是对的,跟着妈妈好好学吧。

不过你妈妈只有实践,而这本书提供了理论框架,如同给了你一张标出清晰路线的地图,能让你跟妈妈学得更快,甚至能让你给妈妈出谋划策。

读读这本书,增加一些有用的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基本常识,再结合你妈妈的英明投资举措分析一下,为你走上家庭投资总监岗位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投资比你想象的难,你需要比高考、考研更加努力地学习,需要像球类比赛一样在实战中不断磨练,不断反思。

在学校里,分数就是你的命根,考试得分是你在学校里的基本生存能力。在社会上,钱就是你的得分,就是你的命根,而努力工作,适度消费,持续攒钱,再投资赚钱,就是你在社会上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好好学、好好练吧。

和在学校一样,关键是多练习,在错误和反思中进步最快。

在学校里,光会读书不行,你得会解题,活学活用,找出正确答案才能得高分。在投资理财上,光会读书更不行,你得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活学活用,逐步摸索调整,才能赚更多的钱。你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所学的知识,不断磨练自己的投资判断和持续坚持投资组合不动摇的能力。

在学校里不要耻于谈分,在社会上不要耻于谈钱。

在市场经济企业之间的业绩比赛中,一切以赚钱多少来衡量比较。

在投资市场投资者之间的业绩比赛中,一切以赚钱多少来衡量比较。

在市场经济和投资市场中,每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投资者都在和竞争对手进行业绩比赛,这是比高考激烈一万倍的比赛,而金钱就是公认的计分标准。

好好练习,上场比赛吧,这是你一生都必须要持续参加的金钱比赛。

祝你好运!

本书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一本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投资实践紧密结合的书。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提炼出这一理论在投资实践中的运用方法。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有一些鲜明特点:第一,对货币、经济周期和人的行为有深入的研究;第二,立足长远,立足价值;第三,特别注重区分虚幻的经济繁荣与真实的经济增长。因此,奥派学者往往能够准确预测重大经济危机。这些理论上的优势对于投资者来说特别重要。书中对稳健的资产配置给出了具体建议,作者非常详细地告诉投资者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如何选择资产以及不同资产的特征等,详细介绍了每一种投资工具的特征、投资原则与适用场合。

中外许多知名学者和投资者都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希望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在稳健中追求财富自由的读者,本书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对于希望了解与学习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读者,本书是很好的入门读物。

本书目录

推荐序一  为什么中国大妈是对的?

推荐序二  投资的奥派智慧

推荐序三  不确定性加剧,奥派理念弥足珍贵

推荐序四  区分虚幻与现实的思维

推荐序五  奥派从未如此重要

译者序  从奥派理解经济周期

导言

第一章  奥地利学派

主观主义

边际主义

个体主义

现实主义

第二章  繁荣的幻觉

繁荣的出现

质疑现代繁荣

第三章  预测与预言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预言

预言的根基

第四章  货币体系

什么是货币

纸币时代

货币供应

第五章  货币构造学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地壳压力”积累

第六章  经济周期

无扭曲的生产结构

生产结构的重组

资本结构

生产结构的扭曲

坎蒂隆效应

摩天大楼指数

第七章  经济现象

恶性通胀与恶性通缩

滞胀

金融抑制与强制征税

作为全球货币的特别提款权

第八章  奥地利学派的投资理念

储蓄的道德

利润和利息

债务的恶果

囤积

投资

消费

捐赠基金

投机

组合投资理念

第九章  奥地利学派的投资实践

永久投资组合

贵金属

股票

分析

债券

共同基金

另类投资

结论

欧洲最大私人银行和资管集团掌门人等

中外大咖联手推荐

朱海就,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投资的关键是抓住经济周期的变化,大钱是抓住周期赚来的。因此,能否把握周期成为投资成败的关键。《奥派投资》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经济现象,特别是理解经济周期,从而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刘建位,汇添富基金首席投资理财师 《 巴菲特选股10招》 作者, 霍华德· 马克斯 《 周期》 译者

《奥派投资》可以作为未来的中国妈妈学习投资理财的入门教科书之一。各位大学生, 特别是女大学生,未来家里负责管钱的中国妈妈,你读到这本书就偷着乐吧。 在此我推荐所有年轻的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都看看这本书。

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投资是现代人的必修课。财富需要秩序,包括知识的秩序,而投机却是靠摧毁知识的秩序、靠动物精神来获取暴利。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是最重视秩序和知识的经济学,因而也是最擅长控制投资风险的经济学。想要实现财富自由,避免让自己的财富陷入危险中的人,都需要阅读《奥派投资》这本书,从而在充满风险的世界里掌握稳健投资和实现财富自由的诀窍。

冯兴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书是我个人读到的第一本从头到尾系统阐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理论,并从中提炼出相应投资理念、操作方法的著作。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奥派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案弥足珍贵。

列支敦士登菲利普王子,列支敦士登全球信托基金(LGT Group)董事局主席

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帮助我们看到了一种长远模式和今天常常被人忽视的机会。我希望无论是作者还是他们的这本书,都能够拥有广泛的读者,获得当之无愧的成功。

约翰·哈撒韦,托克维尔黄金基金高级投资经理

奥地利学派建立在有道德的行为、常识和清醒的反思之上,其投资方法避免了杠杆、各种营销和狂热,能够让人远离灾难性的投资结果。

马克·费伯,投资者

许多投资者被错觉和焦虑所驱使。当前,金融体系正在动摇。本书为投资者提供了新路径,帮助他们穿越通胀和通缩。我感谢本书的作者,他们不仅强调了奥地利学派的基本原则,还向投资者展示了如何实际利用这些原则。

吉多·许尔斯曼,法国昂热大学教授

本书的出版第一次使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构建的理论在满足投资者的实际需求方面发挥作用。作者提出的奥派投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

莫愁江湖粉丝福利

本次赠书《奥派投资》

留言赠书

为什么想看这本书?

(优先挑选根据话题留言的读者)

挑选走心的2位读者

每人随机赠送一本

友情奉送小tip:平时多来看「莫愁江湖」文章,留言互动次数多的眼熟小伙伴中奖率更高~

P.P.S.留言获奖每人每月仅有一次机会哦~

温馨提示: 由于赠送书籍到库时间不一致,部分书籍到库时间较晚,以及小伙伴反馈时间问题,所以中奖的小伙伴请耐心等待我们的包裹~我们会不定期为大家带来好书哦!

THE END
0.Java学习day08day09方法数组添加显示查找有没有该学生java6.构造方法(day09) 对象数组 7.方法的重载 8.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作业: 今日目标: 1.参数 2.返回值 3.调用 4.传参 5.重载 6.成员变量 1.方法的理解和语法格式: 1.解决某一件事的功能实现。方法,是一段代码块的封装,方法中的代码应围绕某一功能的实现来写,目标明确,逻辑清晰。方法的语法格式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6;9795;71gsvrhng1jfvjnnu1722B6::7=
1.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断裂构造学、造山带动力学、构造作用与成矿机制、构造地球化学等。 主要特色:①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和动力学、断裂构造和同位素年代学、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动力学;②在秦岭-大别造山带构造解析、流变学分析、变形分解、中国大陆深部过程与浅表响应研究;③造山带内大型剪切带、构造作用与成矿jvzq<84igqydknseg0ngw}3gfw4dp8}mlu5{fp3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