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的原理是什么它有哪种运行模式如何防止丢步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经常用到步进电机。

比如,用步进电机驱动同步带轴,实现直线运动。

再比如,用步进电机驱动滚珠丝杠轴,也可以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因为不需要反馈系统,所以步进电机的最大优点是,低成本下可以获得不错的精度。

其实,除了机器中的运动平台,生活中也可以发现步进电机的存在。

比如打印机,扫描仪,相机,ATM机,3D打印机等等。

步进电机的应用(不包括图中机器人)

那么,步进电机的原理是什么?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给定子中的一组或多组线圈轮流通电,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转子为了寻找新的平衡位置,自动调整它的位置,对齐磁场,从而实现运动。

你可能会说,所有电机都是这个原理,哈,没错,那么关于具体细节,我们后面慢慢用图来说。

其实此前,我对步进电机的原理了解得也不是很多,不过最近好像对各类电机有点上瘾,所以特地多了解了一些,毕竟,我们时时刻刻都会和电机打交道。

但是因为我不是做电机的,所以若有不妥,或者不完善之处,还希望业内人士能够在留言区指出,补充。

今天的主要内容包括:步进电机的种类,构造,原理,满步半步微步控制方法,步进电机的速度扭矩特性,以及步进电机的优缺点等。

1.步进电机的类型

和其他类型的电机一样,步进电机也是由定子和转子构成。

在步进电机中,定子主要负责产生磁场,转子负责跟随磁场。

定子的主要特征包括相数,磁对数,以及线圈配置。

相数是独立线圈的数目,而磁对数表示每一相会产生多少对磁场。

2相步进电机是最常使用的,而3相,5相不常用。

左图是2相步进电机,右图是3相步进电机定子示意图

左图是2相单磁对数定子,右图是2相偶磁对数定子,字母N和S表示当A+和A-通电时,定子产生的磁场。

因为步进电机的构造会影响步距,速度,扭矩,以及控制方式。

所以,接下来我先说说几种不同步进电机的构造。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转子是怎么做的。

(1)永磁式转子(Permanent Magnet=PM)

第一种,永磁式转子,这种是最简单,也是最便宜的。

它的结构如下图,中间的转子是用永磁铁做成。

当定子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转子磁铁自动对齐磁场,跟随旋转。

永磁式转子步进电机

线圈通电,中间转子自动对齐线圈产生的磁场(图片来自Microchip)

线圈通电,中间转子自动对齐线圈产生的磁场(图片来自Faulhaber)

这种结构,因为是用磁铁做转子,磁铁磁通量大,进而扭矩大,所以保证了较好的输出扭矩和制动扭矩。

所谓制动扭矩(Detent Torque),就是说,无论线圈是否通电,电机都会阻止旋转,这是因为永磁铁和定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一定的扭矩,外力必须克服这个扭矩,电机才能动起来。

在电机生产厂家的产品目录中,有的也写为齿槽转矩(Cogging Torque),或者残余扭矩(Residual Torque)。

当然,有优势也就有劣势。

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的转速和步距(分辨率)不高,比如一步转动7.5°-15°,当然好处是体积可以做得很小,比如Φ20mm以下。

(2)可变磁阻式步进电机(Variable Reluctance=VR)

可变磁阻式步进电机结构

可变磁阻式步进电机结构

这种电机,转子是用软磁材料做成,转子多齿,不同的齿形分布,可以产生不同的分辨率,线圈通电吸引转子,引发转动。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可以实现高速及高分辨率,而且没有制动扭矩,但是扭矩比永磁式小,不适用于小电机。

因为没有永磁铁,所以可以在有外强磁场的环境中,使用这种电机。

(3)混合型(The Hybrid Design=HB)

混合型,看名字也大概知晓其含义,就是永磁式和可变磁阻式的混合。

这种电机的典型结构如下图。

永磁和可变磁阻混合型步进电机(来自Microchips)

混合型步进电机结构

混合型步进电机的运动原理(公众号:罗罗日记)

转子带两个齿冠,齿冠在轴向被磁化,一个齿冠是北极,一个是南极。

这种配置,使得混合型步进电机既有永磁式的优点,又有可变磁阻式的优点,特别是拥有高分辨率,高速,高扭矩。

混合型步进电机,通常每圈有200步,也就是步距为360/200=1.8°,这种类型的电机受限于制造,目前最小只能做到Φ19mm。

当然,好特性需要更复杂的结构和控制,所以价格也更贵。

(4)单极步进电机和双极步进电机

按照接线方式的不同,步进电机又可以分为单极步进电机(Unipolar Stepper Motor),和双极步进电机(Bipolar Stepper Motor)。

单极和双极步进电机的引线方法

单极和双极步进电机的引线方法

单极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单极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在单极步进电机中,一根引线连接到线圈的中心点,这样连线的好处是,可以用相对简单的电路,来控制电流的方向。

如上图所示,中央引线Am连接到输入电压Vin中,如果开关1处于激活状态,则电流从Am流到A+。

如果开关2处于激活状态,则电流会从AM流到A-,从而在相反的方向上产生磁场。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简化驱动电路,因为仅需要两个半导体开关,但缺点是一次仅使用电机线圈的一半,这意味着,如果在线圈中流过相同的电流,磁场强度将会减半,另外,由于必须连接更多的引线,所以这种电机更难以构造。

双极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在双极步进电机中,每个线圈只有两个引线,要控制方向,必须使用H桥电路。

如上图所示,如果开关1和4处于激活状态,则电流从A+流向A-,而如果开关2和3处于激活状态,则电流从A-流向A+,在相反的方向上产生磁场。

这种连线方案,缺点是需要更复杂的驱动电路,但优点是可以实现电机最大扭矩。和单极步进电机相比,可以提高40%的扭矩,也就是单极步进电机的√2倍。

2.步进电机的满步,半步,及微步驱动

步进电机有三种驱动模式,即满步,半步,还有微步驱动。

(1)满步驱动(Full-step)

满步驱动,就是一次走一个步距,这是一种常用的驱动方式。

根据通电相数,满步驱动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单相通电驱动,一种是双相通电驱动。

为简单起见,以永磁式步进电机为例来说明,如下图。

单相通电满步驱动,用线圈和磁铁表示,这个容易懂

双相通电满步驱动,用线圈和磁铁表示,这个容易懂双相通电满步驱动,用线圈和磁铁表示,这个容易懂

两相满步驱动时的线圈通电顺序,一般在产品目录中,供应商用这种表示方法。

单相和双相通电满步驱动概念

(2)半步驱动(Half-step)

半步驱动,就是一次只走半个步距。

实现方式是单相和双相交替通电,原理如下图。

半步驱动的好处是提高分辨率,但是缺点是扭矩只有两相满步驱动的70%,当然,也可以通过优化线圈中电流大小,来提高半步驱动扭矩。

半步驱动:单相双相交替通电

两相电机半步驱动:单相和双相交替通电

单相和双相交替通电,实现半步驱动的概念。单相通电时,线圈产生磁场,磁铁因为磁场的吸引力,指向通电的线圈。双相通电时,因为两个线圈都产生磁场,所以合成磁场让转子处于中间平衡位置。

(3)微步驱动(Microstepping)

因为电流大小不同,将会导致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不同,从而导致转子的平衡位置发生变化,这就是微步驱动的原理。

微步驱动原理:A线圈最开始有最大电流,而B线圈此时电流为零,定子指向A线圈。A线圈慢慢减小电流, B线圈慢慢增加电流,因为磁场平衡位置的变化,定子慢步向B线圈转动。宏观来看,A线圈中电流变化接近Cos曲线,B线圈电流变化接近Sin曲线,直到A线圈电流减为零,而B线圈电流达到最大值,定子指向B线圈。

微步驱动电流示意图:电流每一步的变化的大小,决定了微步运动的大小,上图是1/4,1/8,1/16微步电流变化示意图(来自Faulhaber)

微步运动举例:在图1中,A线圈通满电流,图2中A线圈通最大电流的0.92倍,而B线圈通最大电流的0.38倍,实现22.5°旋转。同理,图3中,A和B线圈同时通最大电流的0.71倍,可以实现45°旋转。

比如,一个200步的步进电机,如果用满电流驱动,那么它的步距是1.8°,而如果用一半的电流驱动,那么它的步距将会是0.9°。

当然还可以继续细分,一般地,步进电机一个步距可以细分256步。

步数越多,可以获得越平滑的运动,噪声也越小,不容易失步(丢步),但是代价就是扭矩大大减小。

所谓失步,就是电机没有按照命令走相应的步数,关于失步,后一小结中,我们专门来了解。

比如,当把一步分成16步时,扭矩仅为保持扭矩的10%左右。

微步驱动保持扭矩和步数的关系(来自Faulhaber)

设计时需要留够余量,比如一般会考虑负载的加减速,运动线的拖拽力,还有步进电机本身的制动扭矩(Detent Torque,由于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磁力,产生的扭矩,一般是保持扭矩的5%-20%),摩擦扭矩等。

当微步扭矩超过负载扭矩和摩擦扭矩及制动扭矩之和时,连续的微步才会实现。

有时制动扭矩起正作用,比如当电动机停止时,制动转矩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它会抵消运动中的转子的动量,因此更高的制动转矩,将有助于电动机更快地停止。

也就是说,在微步模式下,电机不一定会动,这就会打乱全局精度。

所以,虽然微步可以实现更高的分辨率,但是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好的精度。

你可能要问了,既然不一定能提高精度,那么为什么还要有微步驱动模式呢?

其实,微步驱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小机械噪声,减小共振,减小机械传动结构的磨损,实现更平滑的运动。

有研究表明,只有当载荷非常轻,微细步的扭矩足以驱动负载时,才可以提高精度。

实际上,把每整步细分成无限微步,就是两相永磁交流电机的运行原理,这个今天就不说了,日后我再开一篇日记来写吧。

现在,一些生产厂家,生产微步电机的努力方向,就是以牺牲保持扭矩为代价,减小制动扭矩,使得扭矩和位置关系更接近Sin曲线,而扭矩电流曲线更趋向线性。

我感觉这里啰嗦得够多了。

最后,关于满步,半步,微步驱动,这里有一张小结图。

看图,一下就明白了,还犹豫什么,我保存了。

满步,半步,微步驱动示意图(公众号:罗罗日记)

3.步进电机的速度扭矩曲线图

步进电机理论的扭矩曲线,如下图。

保持转矩(Holding torque):

这是当电机静止且施加额定电流到绕组时,电动机将产生的转矩。

拔出转矩曲线(Pull-Out Curve):

该曲线表示步进电动机在任何给定速度下,可以提供给负载的最大转矩。

超过该曲线所需的任何转矩或速度,将导致电机失步,所以电机必须工作在此曲线下方。

实际上,通常所说的步进电机的扭矩速度曲线,指的就是这条曲线。

扭矩速度曲线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将步进电机空载旋转至某一速度,然后通过制动器,缓慢将扭矩逐渐施加到输出轴上,并使用扭矩传感器测量扭矩,直到电机失去同步(停止)的那一刻,记录此时施加在电机轴上的转矩。

如此反复,在每个速度点,重复此过程3次,然后,将三个扭矩值的平均值,用作将显示在速度-扭矩曲线上的值,在多个速度点重复此过程,即可创建完整的扭矩速度曲线。

吸合转矩曲线(Pull-In Curve):

此曲线表示,在施加负载的情况下,电机在没有任何加速或减速时,能够启动或停止的最大扭矩和速度组合。

简单理解,这是电机在施加负载,而不会失去同步性的情况下,可以瞬时启动,停止,或者反转的最大速度。

吸合转矩曲线,一般存在于老产品目录中,因为以前电机无法通过低共振区域运行,因此需要引入吸合转矩,来避免过大的共振。

但是,随着微步进技术的发展,现在不再需要以预定速度启动和停止,不必担心输入脉冲引起失步。

启停区域(Start-Stop Region):

启停区域表示电机可以瞬间启动,停止和反向,并且不会失步的工作区域。

回转区域(Slew Region):

回转区域,是拔出转矩和吸合转矩曲线之间的区域,也是电机通常运行的范围。

步进电机不能在此区域瞬间启动和停止,必须在启停区域启动,加速到吸合转矩曲线以上,或者在回转区域减速,然后在启停区域停止,否则将会失步。

现在,电机的产品目录中,实际的扭矩速度曲线,常常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步进电动机的转矩特性不平坦,低速/中速范围内的转矩曲线趋向于变得很高,而在高速范围内则变得极低。

对于短距离定位,低速/中速范围内的高扭矩至关重要,这也是步进电机的优点之一。

相比之下,伺服电机中速至高速范围内,可以产生平稳的转矩,适用于长行程操作。

在选择步进电机时,一般要遵循2个原则。

(1)根据应用的最高转矩/速度选择电机,也就是根据最坏情况选择电机。

(2)扭矩余量至少保持30%以上。当空间允许,而且可变因素较多时,可以选择更大的余量,比如50%,80%,甚至100%。

4.步进电机失步原因,及常用解决办法

所谓失步,就是电机没有按照命令走相应的步数。

通常过大的运行步距,会导致高振荡,因为过大的步距,需要很大的扭矩,大扭矩又会产生大加速度,进而容易产生过冲和铃响(振荡)现象。

过大的步距产生振动(来自Microchip)

脉冲频率和自然频率相等时,发生振动。

在上面的示例中,过度的振动导致在90度附近,没有停稳,然后电机响应下一个脉冲,离开90度附近,到达180度。(来自Microchip)

当输入的脉冲频率,和转子的自然频率相等时,会发生共振,并且导致丢步。

通常在100-200pps范围附近,有一个共振区域,在高阶脉冲速率区域中,也有一个共振区域。

步进电机的共振现象,来自其基本结构,因此不可能完全消除。

共振和负载条件也有关系,一般可以通过半步或微步模式驱动电机,来减小共振,或者选择高于共振频率的驱动频率来驱动电机,以避开共振。

因为构造原因,如果步进电机在低速丢步,那么会丢多步,例如8,12,16等4的倍数,高速丢步时电机会停止,如果丢步低于4步,那么是电子换向(Commutation)引起的。

THE END
0.搪玻璃反应釜结构示意图和原理搪玻璃反应釜是一种优良的耐腐蚀设备,用途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等工业,为了更好的完成其磺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我们要掌握搪玻璃搪瓷反应釜结构示意图和原理,并按照搪玻璃反应罐构造图纸及尺寸来正确安装、使用。 jvzquC41yy}/eqjp|jgp0lto1pkxurshq1766;;20jznn
1.面向医用护目镜的防反射蛾眼膜■降低反射的原理|光透过的示意图 ■蛾眼薄膜的光学特性 *1 光反射率的测试条件 测试装置:V-650 (日本分光) 入射角:5° (反射),0° (透过) 光源:D65 *2雾度和透过率的测试条件 测试装置:HM-150(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 测试规格:JIS K7136 (ISO 14782 )(雾度), JIS K7361 (ISO 13468-1 ) (透过jvzq<84o0zooejnnkcu/exr1pg}t1jurafkucrq0cuvyAri?84:16?
2.工程师必看!史上最全的传感器工作原理图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布料张力测量及控制原理▼直滑式电位器控制气缸活塞行程▼压阻式传感器测量液位的工作原理▼ MQN型气敏电阻结构及测量电路▼气泡式水平仪的工作原理▼说明:以下所有动图请您点图片左下角图标jvzquC41enuvf7ygpekov7hqo1jfxnqqrgx0c{ykenk03:5:5;;
3.汽车五大总成及电气系统图解(GIF),爱车的朋友建议收藏2.2液力变矩器原理示意图 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导轮组成的液力元件。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以液压油(ATF)为工作介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及离合的作用。其原理是机械能→动能过程:泵轮由发动机驱动旋转,推动液体随泵轮一起绕其轴线旋转,使其获得一定的速度和压力。其速度决定于泵轮的半径和转速。动能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87B>654692@7;27839
4.技术专题:波长选择开光(WSS)光纤在线图13 N X N的微共振环WSS模块示意图 类似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将这些微共振环级联构造成N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的面阵式WSS模块。图13所示是Tokyo Inst. Tech.基于此原理设计的WSS工作原理图。之所以很多研究都使用微共振环,主要是因为该结构是基于共振原理,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品质因数,图13所示的模块实际测试显示,消光jvzquC41yy}/e6kqn0tfv8sgyu5dqwygpv591;532360496232724998784ivvq
5.使用ArduinoIDE和ESPAsyncWebServer库的ESP32异步Web服务器原理图,示意图 按照下面的示意图组装您的电路。 我们使用了四种不同颜色的 LED,并将它们的阳极引脚与四个不同的 GPIO 引脚连接起来。稍后,在程序代码中,我们会将这些 GPIO 引脚配置为输出引脚。阴极引脚通过 220 欧姆电阻接地。 下表显示了与每个 LED 连接的 GPIO 引脚。 jvzquC41dnuh0lxfp0tfv8ftoeyep8ftvkimg8igvcomu8645;>87;;
6.江淮IEV5新能源汽车构造及原理图7-6 驱动电机结构示意图 (1)高压部分P为电机控制器直流正端;N为电机控制器直流负端;A(V)为电机A相(U);B(V)为电机B相(V);C(W)为电机C相(W)。 (2)低压部分配置2个低压接插件,23Pin和14Pin接插件。 23Pin完成电机控制器(PCU)、DC/DC转换器与整车之间的通信及控制,14Pin完成PCU与电机之间的通信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3;9:867=32=9764:::
7.微束分析与能谱仪(EDS)技术解读半导体工程师2024年08月05日11:37图15 SDD探测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入射X射线的能量(Ca Kα),在硅晶体探测器中产生电子-空穴对。检测器上的偏压导致电子和空穴向晶体的相对侧移动,产生电荷信号。 在SEM中产生的X射线可能具有高达30keV的能量,这些将被SDD有效地处理,布鲁克的EDS可以达到80keV能量处理阈值。对于更高能量的X射线,例如在TEM中产生的100jvzquC41zwkrk~3eqo596;65;;=1887;;;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