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墩镇,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东部,东临闵行区,西连中山、永丰街道,南濒黄浦江,北接松江工业区,面积5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3.66万。境内河网交织,物产丰饶,历来为“松江薄稻”的重要产区。
華亭縣故有捍海塘,按志塘築於開元元年,縣創於天寶十年,則塘固先縣而築矣。豈塘成之後,海水既不闌入而江湖之水又藉以渟蓄,故耕者獲其利日富日蕃而縣因以建歟。萬歴三年夏五月晦,海大風鼓浪,山立怒號而西注,敗塘於漴闕於白沙,漂没廬舍百十區,潮乘其缺日再入,流溢四境。潮味鹹,所過禾麥豆蔬立槁。適歲旱民不得灌溉,太守西蜀王侯以修檄知縣事南海楊君瑞雲往視,楊君冒盛暑循海行二百里,具得其狀,以白侯侯首議修築,費巨無所給,或謂民可役也。巡按御史姚江邵公陛曰:“華亭人疲矣,吾奚忍益之”,亟出贖金五百兩。俾侯經始,巡撫中丞永豐宋公儀望聞之,出贖金三百督鹽,侍御眞定王公藻出贖金百,侯亦出贖金二百及河夫之直二百六十,召徒役具器用囊糗船粟,率楊君齋禱而從事,於是整飭兵備。東甌王公叔杲爲設禁令陳賞罰,擇典史林國惠、千户李國美、百户濮文卿,使董厥功,畚築日奮,塘亟告成。長八百五十丈有奇,高厚各一丈五尺,址加厚二丈,川原底寧,行其上者若坦途,耕於其内者若倚平岡,不復虞鹹潮之入也。
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对桥梁的维护日趋减少,拱桥出现了各种结构问题,尤其有植被灌木在桥上生长,对拱桥结构的破坏十分明显,不少石构出现偏移、脱位,落入河中者不计其数,前文提及的桥记碑便是因此失踪多时,直至2014年修缮后方才重见天日。据闻桥畔还曾有凉亭一座,系本地乡绅修建,供人歇息庇荫,至今亦不复存在。
桥孔拱券为半圆拱,取横联分节并列结构,由十根龙筋石、十一级券拱组成,每级券拱取青石质,大部以七块券石垒合而成。拱顶正中有龙门石,刻旋水图案。全拱各券石大部刻有助银碑,上下两端以如意纹、云纹、荷叶头、莲花座等图案组合搭配,中间留白作刻字。因青石质软,各助银碑风化皆较严重,笔者取部分品相尚可者予以辨读记录。
桥西堍第一级券拱右起第一块券石:本啚信人朱鎮同妻費氏孫男阿称助銀喜捨
桥西堍第一级券拱右起第四块券石:信人沈恩同妻徐氏吉祥如意
桥西堍第二级券拱右起第五块券石:杭州府仁和縣民信人張仲恩同妻載氏喜捨券石一塊助銀七錢吉祥如意
桥东堍第一级券拱右起第二块券石:徽州歙邑商人李懐溪樂助大券乙塊助銀乙两祈保合家清吉福有攸帰者
桥东堍第一级券拱右起第五块券石:龔□公子佛舎二舎三舎助券石一塊要□聦明智恵文星高照吉祥如意者
桥东堍第一级券拱右起第七块券石:信人徐□同妻呉氏男徐華俊十嵗乙丑生五月初三午時□男婦趙氏癸亥八月廿四亥時生喜捨券石乙塊
桥东堍第二级券拱右起第二块券石:馬元信女張氏□貴舎年四歳八月三十生得舎年三歳九月初一日生聖姐年十二歳六月初五日生共助券石蓮花柱吉
桥东堍第二级券拱右起第四块券石:北門内三啚信女李氏篾年六十九嵗舎券石壹塊吉祥如意
桥东堍第二级券拱右起第五块券石:南門内迎仙橋西堍信人趙世祥城隍應券□男二券助銀五錢信人周氏男徐廉徐□助銀一钱
结语
南门村大通桥作为松江境内体量最大的单拱石桥,具备相当程度的历史、文化与景观价值。可惜因历史记载的缺位、关键物证的长期埋没与后世研究的不求甚解,一度造成了对该桥历史考证的严重混乱。幸而2014年的修缮使桥上的关键物证重见天日,我们仍有机会通过实地考察,掌握被前人忽视的蛛丝马迹,继而重新梳理出该桥原有的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