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头颈部

认证主体:钱**(实名认证)

IP属地:浙江

下载本文档

1、断层解剖02头颈部RBLReid基线为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头颈部横断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断断层标本的制作基线与此线垂直。CML眦耳线/OML眶耳线为外眦与外耳道中点的连线。颅脑轴位扫描横断面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SML上眶耳线为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沿此线进展颅脑扫描,有利于减少颅骨所致伪影及颅后窝构造的显示。断层解剖学头颈部常用的基线Frankfort平面FHP与RBL近似 在颅骨上是由左右外耳门上缘点和眶下缘点组成的平面。在活体上相当于人站立时,臀部和背部靠墙,两眼向前平视时的颅骨位置。眉听线(EML) 为眉毛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2、经过该线的平面,也是常规CT检查常用的扫描线。根据需要,可以选用上述任一基线进展CT扫描,其目的是在于用最少的检查层面囊括最多的构造,这既可到达疾病的诊断目的,又可减轻患者的负担。常用基线示意图Reid基线眦耳线眶耳线上眶耳线眉听线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表层的灰质称大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称髓质,白质中的假设干灰质团块为基底神经核;半球内的室腔为侧脑室。 大脑又称端脑,由左右大脑半球组成。每个半球分为三面,即上外侧面、内侧面及底面。上外侧面与内侧面交界处称为上缘,而与下面交界外称为下缘。半球外表有许多沟回,而深沟在断面上区分脑叶及识别脑回的重要标志。 大脑半球外侧面中央沟起于半球上缘中点稍前方,经上外侧

3、面斜向前下方。在头上部水平断面上,中央沟为最深的一条脑沟,沟前方的中央前回宽而厚,前方的中央后回窄而薄。外侧沟由半球下面经外侧面斜向后上方。顶枕沟位于半球内侧面的后部,并转至上外侧面。距状沟从胼胝体后缘弓形向后达枕叶后端。大脑半球外侧面 额叶为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之前的局部。顶叶为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前方、顶枕沟以前的局部。颞叶为外侧沟以下的局部。枕叶为顶枕沟以后的局部。岛叶位于外侧沟的深面,呈三角形,以环状沟与额、顶、颞叶分界。 半球内侧面 大脑半球间有大脑纵裂,裂底借胼胝体左右相连,胼胝体沟环绕胼胝体的反面。扣带沟位于胼胝体沟的上方并与之平行。扣带回位于扣带沟和胼胝体沟之间。大脑沟回大脑内部构

4、造 大脑半球的内部构造包括白质、灰质、和侧脑室。 白质主要介绍胼胝体和内囊。 灰质主要介绍基底核: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白质中,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及杏仁体。 概念基底核区:指基底核及其邻近区域的构造。半卵圆中心:在大脑半球胼胝体上方的层面,皮层深面的髓质可见白质呈半卵圆形。 1。纹状体由豆状核和尾状核组成,两核在前端和腹侧面互相连结。1尾状核为一弓形棒状的灰质团块,分头、体、尾三部。头肥大突入侧脑室。向后逐渐变细形成体、尾部。尾部沿丘脑背外侧缘后向,再弯向下,至前端终于杏仁体。 2豆状核位于岛叶的深部,形状近似于凸透镜。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 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包括联络纤维、连合纤维胼胝体和投

5、射纤维内囊三种,这里主要介绍后两者。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切面上为一条弓形宽厚的白质带,从前到后依次分为嘴、膝、干和压部。 内囊为一宽厚白质,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在端脑水平切面上,内囊呈尖向内侧的“形,由胼胝体膝、透明隔、穹窿柱及尾状核头围成,借助穹窿柱与室间孔通第三脑室。中部的中1/3为第三脑室、丘脑所占据。第8水平断面3后部:为四叠体池前方的部位。下丘前方有小脑蚓,两侧的“V形切缘为小脑幕,幕前方为直窦、大脑镰及上矢状窦。大脑镰的两侧从前向后依次有枕颞内侧回、枕颞沟及枕颞外侧回。有前连合、四叠体池、小脑蚓、小脑幕等主要构造。分前、中、后三部。1前部:为外侧沟以

6、前的局部。大脑纵裂向后达第三脑室的前方,内有大脑镰,两侧有额上回及额下回。外侧沟内为大脑外侧窝池,较宽大。第8水平断面 在中线的两侧由前向后可见到大脑脚底、黑质、很圆的红核及下丘的断面。外侧沟及其内的大脑中动脉断面,再向外为颞盖,其前部为颞上回,后部为颞中回。下丘前方及两侧的腔隙为四叠体池。池外侧的颞叶中出现侧脑室下角,角之底壁的隆起称为海马。海马后内方向内突出的脑回为海马旁回图1-31。 2中部:位于外侧沟前方、四叠体池前方及两侧部。其前外侧有尾状核头、豆状核壳,二者相连。两者前方的横行纤维为前连合。第三脑室前方的中线上有一小孔,为中脑水管的水平断面。第9水平断面2中部:由蝶鞍周围的构造组成

7、。前为视穿插,两侧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在视穿插和脑桥基底部之间,自前向后依次有漏斗、鞍背断面及鞍上池,再向后为脚间池、基底动脉、动眼神经等。为通过视穿插的平面,可分为前部、中部、后部及两侧部。1前部:位于视穿插之前的局部。视穿插为横行的条状构造。正中线前端有鸡冠,后端有穿插池,两侧为直回、眶回。鸡冠前外侧可见额窦,两侧眶腔内眼球已剖开,显露出眶脂体和局部眼外肌。第9水平断面4两侧部:为蝶鞍和小脑幕外侧的局部。主要构造有颞叶皮质、侧脑室下角及其内侧的海马旁回与钩,小脑前方有局部枕叶皮质与颞叶相连图1-32。 3后部:位于鞍背前方、小脑幕切缘的内侧。主要构造为脑桥和小脑的断面。脑桥被盖部前方的

8、腔隙为第四脑室的上角。大脑后动脉在脑桥两侧从前向后绕行。脑桥的前方为小脑半球和蚓部。蚓部前方为直窦汇入窦汇之处,向两侧为横窦。第10水平断面2中部:位于前床突和鞍背之间。前床突内侧有颈内动脉断面,蝶鞍内有垂体。图1-33。 此断面平视神经和小脑中脚,也分为前部、中部、后部及两侧部。1前部:为蝶鞍之前的局部,主要构造是鼻腔和眶腔。筛窦位于鼻腔的两侧。眶腔前部主要是眼球的剖面,内有晶状体。眼球前方有长条状的视神经,其内、外侧分别为内直肌和外直肌,余部为眶脂体等。第10水平断面 小脑半球占据后部的大局部,两半球之间狭窄的局部为蚓部。第四脑室由脑桥被盖部、小脑蚓部、两侧的小脑中脚共同围成。4两侧部:位

9、于蝶鞍两侧和小脑幕的前外方。主要构造为颞叶下部,侧脑室下角已消失,颅骨外侧有颞肌。 3后部:位于鞍背、枕背斜坡前方,两侧小脑幕之间。脑桥位于后部的前份,脑桥基底部与斜坡之间的腔隙为桥池桥前池,基底沟内有基底动脉。小脑中脚为脑桥伸入小脑的纤维,三叉神经根附着于基底部与小脑中脚连接处。第11水平断面2中部:为位于蝶窦及其两侧的局部。蝶窦多为左、右两腔,少有三腔者。蝶窦两侧为颞极下面的皮质。颞叶皮质和蝶窦之间有三叉神经节剖面。在该节内侧可见颈内动脉居于破裂孔中。颞骨外侧有前后走行的颞肌断面图1-34。 为通过眶耳线的断面,分前、中、后三部。1前部:为蝶窦以前的局部。主要构造为鼻腔和左右眶腔。正中线上

10、为鼻中隔。鼻腔外侧壁的后部和前局部别有上鼻甲和中鼻甲。鼻甲外侧的小腔隙为筛窦。眶腔后部有眶脂体及眼静脉等。第11水平断面 在上述二神经起始处的前方有一腔隙,为脑桥小脑三角池。延髓后部的小孔为第四脑室下角的剖面。延髓的后外侧有小脑半球。两半球间有小脑蚓。乙状窦位于小脑半球的外侧,乳突小房的前方。 3后部:可见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内耳道后外方的骨性空腔为中耳鼓室,其前方为乳突小房。在脑桥基底沟与延髓脑桥沟交界附近可见基底动脉。头下部的水平断面主要器官有鼻腔、口腔、咽腔、三对唾液腺、咀嚼肌和项部肌肉等。第12水平断面3后:位于两外耳道和枕大孔的前方。外耳道行向前内,其尖端的内侧有颈动脉管外口,其后为

11、颈静脉孔剖面。乙状窦、乳突小房剖面位于外耳道的前方。颅后窝内主要构造有:枕大孔、延髓、小脑扁桃体及小脑半球的断面。枕骨前方近中线处为半棘肌,其外侧为头夹肌。为平外耳门的水平断面,可分为前、中、后三局部。1前:主要器官为鼻腔和上颌窦。鼻中隔软骨、犁骨构成鼻中隔。上颌窦呈三角形,位于下鼻甲的外侧。2中:在鼻腔、上颌窦的前方,外耳道的前方,有下颌关节等构造。此关节的内侧有脑膜中动脉的断面。第13水平断面3后部:位于下颌颈和鼻咽部以后的区域,该区以寰椎为中心。有寰枕关节、头前直肌、头长肌、颈内动、静脉、椎动脉剖面。在椎管内有脊髓。在颈内静脉和椎动脉之间有头外侧直肌图1-36。为通过寰枕关节的断面。1前

12、部:由鼻腔和上颌窦构成。主要构造有鼻中隔软骨、下鼻甲,其外侧为三角形的上颌窦。2中部:位于上颌窦后壁以后、下颌颈以前的局部。鼻咽部位于鼻腔前方。鼻咽部侧壁前部的裂为咽鼓管咽口。有下颌神经和脑膜中动、静脉的剖面。二者的前方为腮腺。第14水平断面3后部:指以寰椎为中心及其前方、两侧的构造。在中线上有寰枢正中关节,可见枢椎齿突、寰椎前弓及椎动、静脉。椎管内有脊髓。还有:头长肌和颈内动、静脉。寰椎后弓前方及两侧的肌肉与第13水平断面根本一样,头后小直肌消失图1-37。 此断面通过寰椎后弓。1前部:口腔的上颌牙槽。两侧颊肌和颊脂体。前方有口轮匝肌。2中部:此部以鼻咽部为中心。有翼内肌、咬肌、腮腺。第15

13、水平断面 (2)中部:以口咽为中心,外侧为腮腺。在腮腺的内侧有颈外动脉。3后部:位于咽部和两侧腮腺以后的局部,以枢椎为中心。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位于颈上节与二腹肌后腹之间。舌下神经在此二血管之间。枢椎体两侧、横突孔内有椎动脉。为通过枢椎上半的水平断面,分前、中、后三部。1前部:位于腭垂之前的局部。口腔占据大局部。口腔前方有口轮匝肌,两侧有颊肌、上颌牙槽,前方为软腭。在腭垂两侧的腭扁桃体窝内有腭扁桃体。第16水平断面3后部:以第2颈椎下部为中心,在椎体前方及两侧有颈长肌和头长肌。第2颈椎横突孔内有椎动脉。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被膜。棘突两侧有粗大的斜行肌为头下斜肌,其后外方有头半棘肌、头夹肌及斜方肌。头

14、夹肌外侧部前方为头最长肌,外侧为胸锁乳突肌。为通过枢椎椎体下半部的断面。1前部:有舌及下颌牙的剖面,其前方下唇内有口轮匝肌,两侧有颊肌和颊脂体。2中部:以口咽部为中心,有下颌下腺上部、翼内肌及咬肌的断面。有腮腺下端的剖面;内侧有颈外动脉;前方内侧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下神经等。第17水平断面 后部:以第3颈椎体为中心。椎体前方有颈长肌和头长肌,外侧有颈内动脉。颈内动、静脉之间的内侧有迷走神经,外侧偏后有胸锁乳突肌的断面。在胸锁乳突肌外表的前外侧为颈外静脉的断面。颈椎的横突孔向有椎动脉,椎管内有脊髓。前方依次为头半棘肌、头夹肌和斜方肌。此断面平第3颈椎体。1前部:由舌和下颌骨的断面组成。下颌骨

15、体前方有口轮匝肌,下颌骨与舌肌之间有舌下腺。在舌肌后部外侧有茎突舌肌,位于口咽部两侧。在下颌骨与茎突舌肌之间,下颌下腺前方有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2中部:以口咽部为中心,其前方为舌根,两侧有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及下颌下腺等。第18水平断面3后部:以椎间盘为中心,其前方为咽后间隙,两侧为颈长肌和头长肌,肌的外侧有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此两血管之间的内侧有迷走神经干。颈内静脉的外侧为胸锁乳突肌。第3颈椎横突孔内有椎动脉。椎管内有脊髓,后有头半棘肌、头夹肌及斜方肌图1-41。为平第34颈椎椎间盘的断面。1前部:下颌骨前方有口轮匝肌,前方有舌下腺。2中部:以喉咽部为中心,前部有会厌剖面。 喉咽部两侧有舌

16、骨大角和下颌下腺的剖面。腺前方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等。咽后壁两侧有甲状软骨上角的剖面,其后外方为颈内动、静脉。本节课重点识别头中、下部水平断面的主要构造内囊层面CT构造威革氏腔MRI图像判断图中1、2、3、4构造名称MRI参照自编29页断层13判断1、2、3、5、6、7、10、11构造名称判断图中1、2、3、4构造名称帆间池与第三脑室上部在横断面上有何区别?参照形态学根底58页判断图重构造名称第一章 头部复习 名词解释: Reid基线、CML、SML、 EML、半卵圆中心、基底核区、松果体区、脑室、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海马、侧脑室三角区、透明隔腔、威革氏腔、脑池、穿插池、鞍上池、蛛网

17、膜下池、大脑动脉环Willis环、前钳、后钳枕钳简答:侧脑室主要构造,基底核区的断面表现,松果体区及其比邻构造,简述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在什么层面上其层次显示得最清楚?在断层上如何确定大脑半球中央沟?选择不同基线的目的?当鞍上池在横断层面上呈六角形时,简述其周界与内容?断层上如何区分第三脑室顶部和帆间池?认图:头部中部水平断面主要构造的识别。人体断层 解剖学颈部颈局部界 颈部介于头与胸和上肢之间,与头部的分界是下颌骨下缘、下颌角至乳突尖的连线、上项线及枕外隆凸;与胸部和上肢的分界是胸骨颈静脉切迹、锁骨上面、锁骨肩峰端到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P自88颈部四个区格颈部器官的配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喉、

18、咽、食管、气管及甲状腺,由颈深筋膜中层包裹,位于颈前部,是内脏格;颈深肌群、椎体以及臂丛根部和交感干等藏于颈深筋膜深层之内,位于颈后部,是支持格;在这两格之间的左右侧,由颈动脉鞘围绕的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是血管格;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下肌群共同包被于颈深筋膜浅层内,是颈部的套状构造。咽咽的分部软腭、会厌软骨分咽为上中下咽部,也称鼻咽部、喉咽部和口咽部。咽鼓管咽口的前、上、后边缘的粘膜隆起,称咽鼓管圆枕 p87、自88喉与喉内间隙 喉软骨中最大的一个,组成喉的前外侧壁,由左右两个四边形软骨板构成,两板前缘约以直角相连,形成前角,前角上端向前突出叫喉结。前角上缘两板间的凹陷,叫甲状软骨

19、上切迹。板的后缘游离,向上、下方各形成一突起,叫上角和下角。甲状软骨 在甲状软骨下方,构成喉的底座,它形似指环,后部宽高,叫环状软骨板。环状软骨是呼吸道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对支撑呼吸道的开张有重要作用。环状软骨 上宽下窄呈树叶状的软骨 会厌软骨 一对略呈三角锥体形的软骨,尖向上、底朝下,与环状软骨板上缘构成关节。 杓状软骨 喉肌的主要作用是紧张或松驰声韧带,扩大或缩小声门裂或喉口。主要有环杓后肌和环甲肌。 喉肌喉腔被上、下两对自外侧壁突入腔内的粘膜皱襞分为三局部,即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上面的一对粘膜皱襞叫前庭襞。两侧前庭襞间的裂隙叫前庭裂,下面一对粘膜皱襞叫声襞。 喉腔位于两侧

20、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窄裂,叫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喉的入口称喉口,朝向后上方,由会厌软骨上缘、杓状会厌会厌襞和杓间切迹围成。喉腔在喉口至前庭裂平面间的局部,是喉前庭。喉腔在前庭裂平面至声门裂平面之间的局部是喉腔的中部,称喉中间腔,是喉腔三局部中容积最小的局部。两侧延伸至前庭襞与声襞间的核形隐窝,称喉室。自声襞游离缘至环状软骨下缘的局部称声门下腔。 喉腔会厌谷位于舌背和会厌软骨之间的隐窝,侧壁是咽会厌皱襞,中央有舌会厌正中皱襞将它分为对称的左、右两个会厌谷。 梨状隐窝下咽部向前外方突出,形成一对隐窝,位于两侧甲状软骨板内侧,杓会厌襞外侧和环状软骨外上方之间,会聚到环状软骨板前方

21、的咽腔的环后区,然后向下通连到食管入口。 pz89声门旁间隙包绕喉室和喉小囊之外,其周界前方及两侧为甲状软骨,内侧为方形膜和弹性圆锥,前方为梨状隐窝的前面。 声门旁间隙上方为舌骨会厌韧带,前方为甲状舌骨膜,侧方为方形膜,前方为会厌前面。 会厌前间隙 食管食管三个狭窄食管起始部,距中切牙约15厘米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跨越处,距中切牙约25厘米穿膈肌处,距中切牙约40厘米气管与支气管气管杈、气管隆嵴气管向下至胸骨角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气管杈内面有一向上凸的半月状纵嵴叫气管隆嵴。pz95甲状腺:呈H形,分左右两个侧叶和峡,局部峡缺如,半数的人有一锥状叶颈部典型断面颈1平第3颈椎体,

22、该断面以第3颈椎为中心,分前部、后部和两侧部。1前部:椎体前方,有颈长肌和头长肌,此二肌前方有咽中缩肌、咽下缩肌与茎突咽肌。头长肌与咽缩肌之间有舌骨大角或甲状软骨上角的断面,咽缩肌前方的大空腔为咽腔喉部,其前壁有会厌软骨、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和颈阔肌。侧部:颈椎两侧为横突、中斜角肌、胸锁乳突肌,中斜角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有数个颈外侧深淋巴结。3后部:在椎管内有脊髓,在棘突两侧有多裂肌、颈半棘肌、最长肌、头半棘肌、夹肌、斜方肌,外侧有肩胛提肌。颈2通过3、4颈椎椎间盘,颈椎与椎间盘位于断面中央,亦分前部、后部和两侧部。1前部:位于第4颈椎体前方者有咽中缩肌、咽下缩肌。该肌前方的空腔为喉咽部,其前

23、部有杓会厌襞和喉前庭,喉前庭前方有甲状软骨、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及甲状舌骨肌,在椎体两侧有颈长肌和头长肌的断面。2侧部:在头长肌和咽缩肌之间有甲状软骨上角,头长肌前方有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最外侧为胸锁乳突肌,在其深面有颈外侧深淋巴结。3后部:椎体后部为椎管,内有脊髓。椎板前方、棘突两侧有颈半棘肌和多裂肌、头半棘肌、夹肌和斜方肌。在头半棘肌、夹肌的外侧端有最长肌的断面,其外前方为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颈3平第4颈椎体的断面,椎体位于断面中心,分前部、后部和两侧部。1前部:椎体前方有颈长肌、头长肌和咽下缩肌,在咽下缩肌前方横行的腔隙为喉咽部,其两侧为梨状隐窝。咽前方有杓状软骨断面,其前方为喉前庭,

24、甲状骨板呈“八字形位于咽喉的前外方。甲状软骨板前外侧,有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和甲状舌骨肌。前外侧还有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喉前庭前方的横行腔隙为咽腔喉部。2侧部:椎体两侧有颈椎突及横突孔。横突外侧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及肩胛提肌。3后部:椎板前方和棘突两侧有颈半棘肌、多裂肌,其外前方有头半棘肌、夹肌与斜方肌。肩胛提肌、中斜角与头半棘肌、夹肌之间有最长肌的断面。颈4平第4、5颈椎椎间盘的断面,该断面以椎间盘为中心,分前部、侧部和后部。1前部:椎间盘前方有颈长肌及前斜角肌,颈长肌前方为喉的剖面,可见环状软骨板、杓状软骨及甲状软骨的断面。位于杓状软骨之间及前方的裂隙为声门裂,该两侧的白色构造为声襞,甲状软骨与杓状软骨之间的肌为甲杓肌。位于甲状软骨前方及两侧的肌有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及其深面的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前方有甲状腺侧叶,其外方有胸锁乳突肌覆盖。前斜角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有颈动脉鞘,内有颈总动脉、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彭兰新书考点解析01|50例「网传」名词解释出炉!:最新!『传播学』最常考的名词解释100例! 及第三期 :高频考题汇总!3年真题中的50例实务名词解释!(附答案) 今天,贴心小铎再次上线!帮你把彭兰老师新书《新媒体用户研究》里最新的【新媒体相关】名词解释列出来。你只需打印出来,补充进复习资料就可以啦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33859198:9=>8:a?64;;5;99/uqyon
1.线上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范文邀请行业、企业参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首先要明确他们可以参与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哪些?那就是与企业相关的指标,如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技能水平、毕业生现实表现等。 1.培养目标 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企业需要的员工,所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一致,来自企业的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职业学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2;;/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