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巷

说起江南,就一定会想到江南的小巷。那些悠长而幽静,形态万千的江南小巷,是江南意象中不能抹去的符号。戴望舒在《雨巷》中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小巷、朦胧细雨、寂寥的油纸伞,为江南平添了一份冷漠与寂寥。丁香般的姑娘,载着满腹心事,行走在这如梦似幻的小巷中,带着些许的惆怅。简单的意象,勾勒出最具江南特色的美学轮廓。江南的灵魂之一,便是小巷。小巷的美,是不经意间的怦然心动。

陆游曾有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江南小巷就像一首带着韵律的诗篇,适合慢读。只有带着闲散的心情漫步其中,你才能体会到小巷的美。被磨了无数遍已经发亮的青石板,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成就了江南小巷独特的气息。朦胧而朴素,是江南小巷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走进小巷,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中万籁俱寂,令人可以享受到独处之妙。那份安静与自在,是车水马龙的大街和马路所无法给予的。

江南小巷也有它的烟火气。曾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有着宋词的哀怨,也有着唐诗的明媚。这句话的点评恰到好处。一条条小巷,一座座深深庭院,一排排老房子,承载着一个家族和几代人的命运与故事。这时的小巷,已经成为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走进它就如同穿入时光隧道。老故事喷薄而出,留给人的是淡淡的回味。

为了做这期选题,我特意跑到南京的一些老巷走一走,结果却有点小失望。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老巷已与往日印象中的模样大相径庭,它们少了往日的灵气和烟火气。抄纸巷、饮马巷、乌衣巷、碑亭巷、百花巷、胭脂巷、甘露巷……单看它们的名字,我就知道它们是有故事的巷子。所以即使它们现在已经变了模样,但它们依然值得被记录。

读懂江南,从小巷开始。

七里山塘:地老天荒一瞬间

山塘位于苏州城西北,虎丘与阊门之间,全长七里。山塘是一条街,也是一条河。它们唇齿相依,一晃就是1180年。

1180年有多久?只不过地老天荒中的一瞬。那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他坐轿子去虎丘,看到附近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当即决定开河筑路,于是有了“七里山塘到虎丘”的说法。画像上的白居易是个面善的男人,因为治水,在江南最美的两个城市留下千古美名。一个人嗜酒、向佛,又可以在写那么多好诗文的同时,官也做得那么好,多少让人费解。说才子佳人是很俗的,真相永远只在当事人心里。1180年前的繁华可以催生很多故事。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一回就写到山塘,说那“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曾经有个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从阊门经山塘到虎丘。他写的诗,直接提到山塘的就有九首。他献给母亲的七十岁贺礼就是在圆明园仿照山塘建造了一条苏州街。他那么怀念江南,然而他无法选择,只能在万寿山北又复制了另一个山塘。他叫乾隆,他和他的北京山塘,如今都已灰飞烟灭。他魂牵梦绕的姑苏山塘,也是几毁几建。

深宅的背后,载着茉莉花、白兰花的船只来来往往。沿河有石级,女人们就在那里洗衣洗菜,空气中弥漫着柴米油盐的香。这样的平淡温馨孕育着太多可能,筑成刻骨铭心的山塘故事,苏州弹词《玉蜻蜓》和《白蛇传》还在唱:山塘,山塘。

桃花坞:关于木刻的传说

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这一天,北半球白天为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冬至”。俗语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那时候,祭拜祖先是最为隆重的,祭祀时间长达两三小时。户户冬至贴年画的民俗习惯也成就了苏州桃花坞这条老城老街老巷,还有老巷里的那些老宅。

对桃花坞的印象是从一张敷粉描金的年画《穆桂英挂帅》开始的,据说这个掩映在苏州阊门外的“小洞天”,曾是江南最大的年画刻印中心。它生产的木刻年画色彩鲜艳,构图丰满,接近民间生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而且曾远渡重洋到日本、英国和德国,并对日本的“浮世绘”产生重要影响——这些都是几百年前的事。

一番周折后来到桃花坞大街,砖木结构的小屋傍水而建,但因为岁月的侵蚀显得破旧不堪,石板路旁的摊位上摆着零零碎碎的塑料制品,书上记载的柳双合、王荣兴、鸣云阁等古色古香的印刷作坊,这些跟年画有关的痕迹都没有找到。

当地一位老婆婆说,这里老城拆迁变化大,至于木刻年画,她从小时候就知道家里年年冬至都贴这东西,图个大吉大利,现在书店和超市里都有卖的。

时代变迁中,昔日的繁华庭院显得有些寂寞,但是宛转流淌在小巷里的不朽的木刻传说,依然是一个值得苏州人骄傲的文化符号。在冬至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依然会提醒世人,它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的地位。

南长水弄:清名桥下的馄饨

我每每在无锡,最爱钻进南长那长长的水弄堂里,有事无事都喜欢在傍晚时分走趟南长,坐坐清名桥头。直至今朝,南长运河两岸的石堤新了又老、老了更旧。那些踩平了石板路的人,像浪花一样来来往往,不知所终。

坐在始建于16世纪晚期(明万历年间)的清名桥头石块上,有种高高在上之感。这座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部由花岗岩堆砌而成。清名桥的结构在江南并不稀罕,可是它所跨越的运河分支——伯渎河,绝对算得上江南最古老的人工河,吴王攻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通过伯渎河。

南长古运河有着运河上独一无二的水弄堂,是大运河的精华所在,小吃也不例外。清名桥旁的“子子馄饨店”,这家的拌馄饨太好吃了,点上一元一盘的小菜十来个,温上黄酒一壶,紧靠门口桌边坐着,赏景看人观灯望呆乱思狂想,灵感啊,灵感,转瞬也就突然地出来了。

再到渡船的凉亭里一歇,居然重见几十年前的小铺船,大爷摇着小尖船划于两岸间,叫吆着:“腌糖蒜头,蚕豆!”过了凉亭直上大窑路,大窑路因窑得名,清末曾名老窑头,1930年改名为大窑坊,两年后改为现名,南长街的居民习惯口呼“窑上”。这里最兴旺的时期有窑百座,做坯、运坯、装窑、烧窑、出窑至运销,从事窑业的人近万,是研究古代砖瓦历史极其珍贵的“博物馆”。

池,仍是这座池。不过,在与运河的对视中,在注定的日月轮回中,它目睹了繁华的日隆、变迁与固守。

篦箕巷:宫梳名篦深处藏

我从小生活在常州西门时,读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踏着窄窄的青石板路,闻着木香味,看着沧桑的旧门楼和粉墙黛瓦,辗转在北雉头和篦箕巷的莺飞草长间,开始了阅读常州巷子的漫长旅程。

篦箕巷在常州古城的西门,紧临运河北岸,旧称“花市街”。

常州自古以来就一直以制作篦箕和木梳而闻名,素有“宫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在皇华亭和文亨桥之间的篦箕巷,古时巷内鳞次栉比的梳篦店兼售宫花。整条街巷,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梳篦为生。一到晚上家家店里挂着宫灯,个个工场悬着照灯,常常彻夜不灭。巷中晶莹闪闪的灯彩映在运河水里和岸边船间,灯火交相辉映,站在文亨桥上远远看去,宛如金色游龙,一片锦绣迷人的景象,构成了“篦梁灯火”的绝景,成为常州八景之一。

巷尾临水的“魁星阁”,是文人景仰之地。当年上京赶考的船只到此必停,文人都要上阁朝拜,据说乾隆皇帝也曾经登上此阁。现在,可在此阁内欣赏娓娓动听的苏州评弹和常州滩簧,品饮各种香茗和地方名点小吃,隔窗可见枕河古屋和往来船帆。

老巷子自古以来都是人类趋之若鹜之地,在这片温软的怀抱里,停留了数不尽的漂泊脚步,孕育了数不尽的文化奇葩。人杰地灵的地方,诞生的巷子也一定与众不同。

信府河:六百年光阴流转

信府河,南京城南的一条小巷,位于中华门城堡的东北,内秦淮河的西岸,北临武定桥,南至镇淮桥。明代的《帝里人文略》里曾记载:“京城南,古桐树湾,今谓之信府河。”清代的《同治上江两县志》里说:“信国公久居于此,故名。”这里古代名为桐树湾,明代因信国公汤和曾居于此而闻名于世,得名信府。当我再次走进信府河时,发现这里的道路已经拓宽了些,虽然少了往日的感觉,但它依旧是一条有历史的小巷。

据说元代戏曲家白朴也曾在信府河一带居住。白朴54岁时定居南京,在南京生活了近30年。他曾写下《梧桐雨》和《墙头马上》等名篇。根据考证,其住所就在今天信府河附近的一处僻静小院里。置身烟雨江南,有秦淮河相伴,但白朴心中惦念的仍然是家国事。于是在秦淮河畔,他写下了寄托自己一生情愁的《梧桐雨》。在信府河安静的小院中,他醉心笔墨,终其一生。

如今信府河道路的两侧所种的树,据说有樟树、玉兰、枫杨,也有梧桐。对于我这个树盲来说,自然不认得它们,但并不妨碍我欣赏它们的美。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走在有树荫的信府河,会得到片刻宁静的喘息。信府河旁有秦淮河的河道,两岸有可通行的河边小路,能一览秦淮河风光和周围民宅的景致。走进信府河,一边是沿河而建的民居,另一边是南京市第一医院。第一医院所在地,正是当年的信国公府。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南京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六百年弹指一挥间,早已物是人非,信府河却还是那条南京城南的小巷。

乌衣巷:魏晋风华最后的记录者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让这条小巷的名字流传了千年。乌衣巷地处南京夫子庙风光带的核心区,秦淮河的南岸,越过文德桥,再行数十米,便是乌衣巷了。这里青砖铺路,房子也是古建的模样,静静的带着怀旧的气息。乌衣巷曾是晋代王谢两大家族的府宅所在。当时贵族子弟喜欢穿显出身份的乌色衣服,于是便有了乌衣巷之名。这里离刘禹锡诗中所写的朱雀桥很近,曾是东晋士族的聚集地,一般的老百姓是没法进来的。所以从诞生的时候起,乌衣巷便是一条带着贵族气息的巷子。

现在乌衣巷内有王谢故居纪念馆。纪念馆虽然不大,但是院落别致雅静,有参天古树矗立其中,走进之后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王谢家族的豪门气息。从热闹的夫子庙拐进乌衣巷,一下子就从车水马龙的世界切换到了安静的世界。走在巷中的青石砖上,仿佛就在触摸着历史。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王导团结江南士族,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从此奠定了王家在东晋的大家族地位。王导之后,谢安指挥了淝水之战,奠定了南朝三百年的安定局面。很难想象,这样一条小巷,在当年曾是左右时局的两大豪门大宅的所在地。

这两大家族后来还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谢灵运等名人。作为一条有历史的巷子,从古至今乌衣巷都常有文人墨客慕名前来。宋代周邦彦曾在《西河·金陵怀古》中写道:“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元代萨都剌又在《满江红·金陵怀古》中写道:“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隋文帝灭陈后,乌衣巷一带变成了废墟,后来刘禹锡途经此地,感怀中来,写下了名篇《乌衣巷》。

千年乌衣巷,不仅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南京城的兴衰。20世纪80年代,南京市政府决定重建乌衣巷,复原其古貌,又新建了王导谢安纪念馆,这条千年小巷再次恢复了生机。乌衣巷,魏晋风华最后的记录者。空闲的时候来此转转,或许能捕捉到些许魏晋的遗风。

剪子巷:剪不断理还乱

剪子巷地处南京城南,老门东景区的隔壁。虽然名为剪子巷,但其实和剪刀没有一点儿关系。

根据《东城志略》记载:“自大英府南转为剪子巷,古名周处街,在善和坊南,织锦坊东。”三国时期,周处为民“除三害”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住过的地方改为周处街,这是剪子巷有记录以来最早的名字。如今,周处街早已被人们淡忘了。明初,这里曾是兵器仓库所在地,因为仓库里存放了很多箭头,改名为箭子巷,后来由谐音变成了剪子巷。

剪子巷一带是古南京城最繁华的地带之一,早在三国时期这里就有民居,明朝建都南京,剪子巷成了商贾的聚集地,属于闹市区。翻开城南旧照,你会发现老剪子巷简直太狭窄了,一个人走在巷中,双臂张开便能触摸到巷子两边的墙。现在经过拓宽,剪子巷已经能通汽车,但也少了往日小巷的韵味。现在剪子巷的两侧,一边是老门东景区,一边是民居,一些建筑还保留着古建的风貌,被很好地修缮保留了下来。

剪子巷中还曾住过南京城的首富。剪子巷49号曾是清末南京首富蒋寿山的宅邸。蒋寿山靠做磨坊生意起家,又在城南经营绸布生意,开了十几家分号。后来蒋寿山的生意遍及官盐、中药、服装、土特产等多个领域,一跃成为南京城的首富。剪子巷的宅邸是蒋寿山在南京多处宅邸中的一个,前厅后院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大宅。

剪子巷50号,如今是金陵美术馆所在地。这座美术馆是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设计的时候刻意保留了工业遗产旧貌,外观“斗”的造型是对江南街巷进行艺术抽象后做出来的,使美术馆很好地融进了剪子巷的人文环境之中。金陵美术馆的存在,为这条城南小巷平添了艺术的气息。

细数剪子巷的历史,还真有点复杂,总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城市的变迁一直在继续,许多老街巷逐渐被改造,变得和以前大不一样。老城和小巷的故事,或许真的只能成为我们的记忆了。

文昌巷:文脉与烟火在此交汇

南京的文昌巷东起四条巷,西至太平南路。从科巷向南走,过西白菜园,便可以到达文昌巷了。清代《同治上江两县志》上曾经对文昌巷有过记载,因为这里曾经是文昌宫所在地,故名文昌巷。

文昌在中国古代又名文曲星,是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仙,所以古代读书人都对文昌崇敬有加。可想而知,这条小巷在古时应该是非常繁忙的。每当有读书人要去应试,或者中举后回来还愿,都会到文昌宫祈祷叩拜。这里是南京文脉的传承地之一。

文昌巷与四条巷交界处的东北角,是清代重臣李鸿章的祠堂,简称李公祠。李鸿章去世后,慈禧太后亲自调拨银两,下令在李鸿章生活过的十几个省份修建祠堂,以歌颂其功德。位于文昌巷和四条巷交界处的李公祠便是其中之一。

一代建筑大师童寯的家也曾安在文昌巷。位于文昌巷52号的建筑是童寯为自己设计的私宅。与他设计过的许多经典民国建筑不同,他为自己设计的房子朴实而温暖,带着淡淡的怀旧气息。屋里的摆设和多年前一样,没有变化,有壁炉和钢琴,还有油画,西洋味十足。屋外园子里的各色花草,以及爬满了墙的紫藤花,给这座房子带来了勃勃生机。

既有文脉的传承,又有人间的烟火气息,文昌巷就是这样一条神奇的小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岁月洗礼中,巷子的粉墙黛瓦消失了,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也换成了柏油路,然而它的精气神还在。即使身处繁华的闹市,它依然带有古朴的气质,转身走进来,便可以享受到那份独有的宁静。

六尺巷:彼此各让三尺地

辛弃疾曾写下“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这样的词句描述镇江这座至今仍旧“容光焕发”的知名小城,足可见巷子在镇江的地位。在镇江,也有一条“六尺巷”,它的另一个名字——尤唐巷,是因为两户人家的姓氏而得。但是,尤唐巷这个名字很凑巧地听上去是来自这条巷子第三个名字的谐音:据《丹徒县志》记载,尤唐巷最开始的名字是“油炭巷”,之后才更名尤唐巷,沿用至今。

踱步走进尤唐巷,巷子南侧是一排楼房,北侧则是一排相互毗邻的平房,巷口南面的一堵墙上有两块牌子,一块是标注了此巷地名的标志牌,而另一块是24字文明宣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新时代的精神,也与尤唐巷的历史不谋而合。

明初,在这条巷子里,原住着尤姓和唐姓两家,其中财力不俗的尤家突发奇想,率先提出想要做当时的“开发商”,要盖几栋大别墅,而唐家则以“恐会受到尤家施工时无法估计的负面影响”为由,提出让尤家适当“割地”给唐家作为补偿,自此财力和人丁不相伯仲的尤唐两家互不相让,大大小小的各种争端就没停过。

而尤家有人在京城做官,唐家则为地方官。尤家的人写信给在京做官的家人“告状”,试图给唐家一点颜色瞧瞧,但是他们收到的回信竟然是:“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尤家人看到这不到三十个字的诗句后,倏地被点醒,从而同意适当“割地”给唐家。

为了礼尚往来,唐家人之后自己在大兴土木时,也同样效仿尤家以“割地”回礼——你让三尺地给我,我让三尺地给你。

尤家的三尺,再加上唐家的三尺,让“六尺巷”和“尤唐巷”这一对名字,有了巷名由来的依据和可供今人回味的掌故。

板壁巷:回馈乡邻行善举

没有夺目的背景,也不处在镇江的繁华地段,几乎是隐身在两巷之间——贾家巷向东,三元巷往西,有一条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巷子,名叫“板壁巷”。

清末,一位闵姓居民在外经商,赚到一些钱后回到镇江老家,把自己家最大的房子稍稍扩容并修缮一新,但并非为己,而是为人,为了盲人——一间盲人收容所在此开门迎人。闵家把家里空间最大、硬件最好的房子留给盲人住,全家则住在较小的厢房里。除了修建收容所,为了方便盲人进出巷子而不被墙角、巷子的拐角磕碰到导致受伤,闵家还特地请工人把这条巷子所有的犄角旮旯,都尽可能打磨成钝角,并用木板仔仔细细地包裹起来,以此方便盲人行动。

这间盲人收容所装修得也很特别,堂前、天井、过堂全部都被铺上了木质的外壳。这间收容所收容的盲人对象的年龄跨度极大,从被遗弃的盲婴到瞽老,各个年龄层几乎都有。闵家还给当时镇江生活困难的盲人发放救济金。盲人只要走进巷子,用盲杖敲击板壁,很方便就能够找到收容所,领取救济金、领取口粮或办理收容所的入住手续。

闵家全家人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用在扶助盲人的事业上,家人和周遭的一些邻居也一起参与盲人的收容工作,将板壁巷的互助风气弘扬至盛。我们现在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盲道是外国人发明的,但板壁巷的盲道却是中华民族人心向善、救困扶贫等美好品质的生动传承和鲜活体现。

安乐巷:朱自清的“安乐乡”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的月色之美自不必说,在这座城市里巷街的风情,也似乎更隽永更独特。著名散文家、教育家、诗人朱自清的故居,就坐落在扬州安乐巷27号。

若从形式上分类,朱自清故居的整栋建筑,属于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清末所建,至今基本上保存完好,在1982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自清在全国居住过的几处地方中,唯独扬州安乐巷的朱自清故居保存得最为完好,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故居中的书房和卧室等房间室内的摆设,也都基本上保持了当年的原样。1931年年初,和陈竹隐订婚后,朱自清去欧洲留学。待回国在上海举办婚礼后,伉俪二人回扬州在安乐巷居住。现在我们只要走进院内,即见右边并列的两个房间,它们正是当年朱自清的书房和卧室,也是朱自清和他夫人陈竹隐的婚房。

东厢房墙上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朱自清的母亲,另一张则是著名散文《背影》里的那个慈爱得让朱自清一再含泪的父亲——朱鸿钧。房内所有陈设是当年朱家的日用家具,条案上的座钟、花瓶、石屏摆件、烛台和观音像也都是老扬州居民家中普遍的陈设,取一个“终生平安除邪祟”的好意头。可以说,朱家各处都弥漫着书香:墙上的对联写着“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这是清代康有为所撰,山水画则是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王原祁作品。睹物思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安乐巷理应是朱自清先生一家幸福平静的“安乐乡”。

青莲巷:守护着周扶九旧居

想要进入扬州的青莲巷,首先要经过有些弯弯绕绕的犁头街。刚进青莲巷走不了几步,就能看见青莲巷19号的周扶九旧居。颇有个性的凹形门楼,仿佛是在无声地欢迎着来到青莲巷的每一位陌生的访客。

周扶九旧居,就好像是青莲巷的一面旗帜,它以自己的飘拂,试图挽留这条巷子昔日的风华。虽然青莲巷地盘很有限,但是周扶九旧居的总建筑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整体上呈中、西、东三路排列,现在除了中路的正厅已经被拆除改建外,整体格局基本维持原样。想要看到周宅的全貌,可以分别打一南一北两个门进入:南边的门是青莲巷19号、20号,北边的门是广陵路347号。

周扶九是清末民初扬州著名的盐商,靠聪明才智凭着盐票发家后,举家迁往扬州,并开办了盐号和钱庄,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当时扬州极其富有的盐商。辛亥革命时,苏北动荡不安,周扶九移居上海,在虹庙一带买下大量地皮,等到南京路成为商业中心时,周扶九手中的地产寸土寸金,借此又发了一笔大财。就这样,他一生积累了大量财富,但生活简朴,甚至有些吝啬。

扶九,意思是扶摇直上九天外。周扶九这位名字取得气势逼人的大盐商,在青莲巷留下的,除了周扶九旧居外,还有他在各色民间版本中的吝啬——当然也可以说是节俭的品性。既能赚钱又能省钱,是他拿不掉的一大标签,在青莲巷的往日故事和扬州盐商的奇谈里流传至今。

THE END
0.剪线机剪线毛机自动剪线机双头剪线机双头双电机剪线机【中山市三春晖精密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从事剪线机,剪毛机等,产品设计先进,性能成熟、稳定、高效,操作及维护简单。现已广泛应用于服装、箱包、鞋帽、汽车内饰、家居用品等缝制领域。jvzq<84if{rlu7hqo1
1.危房等级评估安全检测标准采用原位剪切仪在墙体上对单块顺砖进行双面受剪试验,检测砌体抗剪强度的方法。 原位单砖双剪法属于原位检测,直接在墙体上测试,测试结果综合反映了施工质量和砂浆质量;直观性强;设备较轻便;检测部位会发生局部损害。主要检测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剪强度,其他墙体应经试验确定有关换算系数。 jvzquC41;5=28:<50d8c0:66894dqv4pgyy03B7;4;9/c|u
2.《双剪理论及其应用(典藏版)/力学丛书》简介书评当当博库网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双剪理论及其应用(典藏版)/力学丛书》。最新《双剪理论及其应用(典藏版)/力学丛书》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双剪理论及其应用(典藏版)/力学丛书》,就上当当博库网旗舰店。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794874?3jvor
3.【恒载脚踏式升降平台车—双剪】恒载脚踏式升降平台车剪叉式液压升高0.72米承载150公斤单剪叉 升高0.9米承载300公斤单剪叉 升高0.9米载重500公斤单剪折叠款 升高1.3米承载350公斤双剪叉 升高1.26米承载150公斤双剪叉 升高1.5米承载350公斤双剪叉 升高2米承载500公斤双剪叉 其他型号(7个) 店内搜索 关键字: 价格:到 jvzquC41ke3jvnr0lf4dqv4322619:59439/j}rn
4.身边交大人俞茂宏:双剪理论岂足豪师者风范在淡泊1961年,俞茂宏提出双剪概念,并推导出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突破了“最大剪应力”这一传统的“单剪”概念。1985年,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更为全面的“双剪强度理论”,被视为强度理论的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俞茂宏于1991年正式发表统一强度理论公式,将各种单一的准则和理论发展为“统一强度理论”。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jvzq<84pgyy/zsyw0gjv0ls1kplp1:5241<749<0jvs
5.带线977A标配+围布+刀头+双剪刀组合图片价格品牌报价真汉子 977带线电推剪剃头理发器成人电推子儿童电动剪发器家用插电剃头刀剪发推子静音理发工具 带线977A标配+围布+刀头+双剪刀组合图片、价格、品牌样样齐全!【京东正品行货,全国配送,心动不如行动,立即购买享受更多优惠哦!】jvzquC41kvkn0si0eqs08@<854<22;50jvsm
6.用红纸剪纸怎么剪手工剪纸图片大全简单剪纸喜字剪法步骤喜庆结婚双囍剪法-剪纸手工-编法图解-中国结艺网 幼儿园手工简单剪纸教程用红色纸剪双喜字好学实用 剪窗花步骤图最简单分享漂亮的五瓣窗花剪纸 2015年春节剪纸羊年窗花红纸30cm多样可选剪纸 定制加工 少儿简易手工启蒙剪纸 怎样剪一枝粗线条的花朵 怎样剪纸双喜字 剪纸专用纸刻纸儿童手工大红纸中国风jvzquC41yy}/r~hjgf{/ew4lkct{jr4:65=2h?9eg6;43;50jvsm
7.PR简单上手笔记pr窗口布局设置单轨道:选的时候按下shift,双箭头会变成单箭头即是选择单轨道 下面是多轨道操作图 2.剪视频与波纹编辑工具 ①指针拖到响应位置后(可以使用键盘左右键逐帧移动),可以用鼠标从视频右边慢慢把视频拖到时间竖线处,就剪掉了 ②也可以使用剃刀工具先分割,然后删掉没用的部分,注意删掉那部分会留出空档,通过delete可以删掉jvzquC41dnuh0lxfp0tfv8{anolghxvwf0c{ykenk0fnyckny039:6329:3
8.深度解读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明星技术——基因魔剪Ⅱ型CRISPR系统最先是由Jinek等开始改造,他们将crRNA-tracrRNA双链RNA二聚体改造成单链嵌合体,并且改造后的单链嵌合体能够发挥与双链二聚体相同的作用(图6),这条人工改造的单链RNA被命名为指导RNA(guide RNA, gRNA)。这一改造的出现,为人工构建CRISPR/Cas9系统并使用其进行基因组编辑打下了基础。另外在该研究中jvzq<84yyy4ylrue0egt0ls1mzvk1t}rl1813@561v813@5648e59A59844ivvq
9.世铨传感器威世世铨传感器Celtron DLB系列双剪切梁称重传感器:量程25,000-125Klb;中心部分双重连接剪切梁设计;可自由水平移动;负载不易受影响;模具钢材为化学镀镍合金;NTEP Class lllL 10000认证,可选FM相关认证。应用:车辆/铁路称重用,筒仓、漏斗、箱灌等称重用,叉车秤世铨Celtron DLB所有型号:DLB-25Klb;DLB-40jvzq<84yyy4oeqygej4dqv4jcpmzg86:3:4ivvq
10.兰州理工大学2023自命题考研大纲:理学院考研剪应力互等定理。掌握圆轴扭转时的横截面剪应力的计算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分析,掌握扭转 掌握电子自旋、总角动量、自旋单态与三重态的概念,理解碱金属光谱的双 线结构及反常塞曼效应。 jvzquC41mcuzcw3mqqrfc{s0eqs049742:651::656730qyon
11.流变仪入门基础知识介绍常用测试夹具包括同轴圆筒、锥-板、平行平板、双间隙,这些夹具的设计符合 ISO3219、DIN53019、DIN54453 标准。 2.2.1 同轴圆筒夹具 圆筒式测试系统主要适合中低粘度样品的测试,对于低于 10mPas 的溶液,比如牛奶、饮料、高分子稀溶液等,建议使用双间隙系统。 jvzq<84iwk3hw7hp1c5bpun1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