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业局对‘三路’两侧绿化用地种植利用的提案”答复绿化带经济林

河南省林业局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0246号提案的答复

郭军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三路’两侧绿化用地种植利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统筹做好耕地保护与廊道绿化工作

国办发明电〔2020〕24号和国办发〔2020〕44号文件出台后,我局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认真落实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格控制铁路、公路两侧用地范围以外绿化带用地审批,道路沿线是耕地的,两侧用地范围以外绿化带宽度每侧不得超过5米,其中县乡道路不得超过3米。《2021年森林河南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新建廊道绿化严格按照各类廊道建设标准,在规定宽度内栽植,杜绝在耕地上造林,妥善处理好林草生态建设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

二、科学制定廊道绿化建设标准

(一)廊道宽度标准。道路沿线是耕地的,铁路、国道省道(含高速公路)两侧用地范围以外绿化带宽度不得超过5米,县乡道路不得超过3米。

(二)树种配置标准。廊道绿化中要确定合理的树种结构配置,确保混交林比例不低于70%,乡土树种(含驯化树种)比例不低于60%,常绿树种比例不低于30%。要在限定的宽度范围内,实现乔灌花草藤五形合一,绿化、美化、彩化、果化、花化、亮化六化凸显的效果,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观走廊。

(三)树种选择标准。以高大乔木树种为主,优化树种结构,采取不同树种混交配置,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选择生长快、冠幅大、干形好、树形美观、枝叶茂盛、深根宜活、防护能力强、滞尘能力强、抗逆性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乔木树种。

(四)苗木标准。在廊道绿化建设工程中,要求使用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程序的大规格苗木,树干通直圆满,树冠完整,不偏冠,提倡原冠栽植。

三、加强廊道绿化树种选择和廊道建设指导

(一)树种选择要求

造林树种选择需要考虑吸收吸附有害气体或颗粒,减轻对人身的危害等。植物对改善大气环境作用有:一是能固碳“制造”氧气,阔叶树中的臭椿、悬铃木、杨柳类、广玉兰、银杏、槭树、柳树等树种固碳能力较大;二是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吸附尘埃颗粒,降低噪音,夹竹桃、黄杨、大叶女贞、蚊母树、平枝栒子、火棘和生长快速的泡桐、刺槐等具有较强的吸收氟的能力,小乔木合欢和紫荆、木槿都有吸收氯气的能力,香樟和悬铃木等都有较好的吸收臭氧的作用。三是释放植物精气(芬多精),能够杀死细菌,愉悦人的感官,可栽植香樟、桂花、油松、黑松、侧柏等。同时可体现当地文化特色,栽植侧柏、千头柏、龙柏、银杏、七叶树、蜡梅、红梅、月季、牡丹、樱花、竹类、兰花、芍药等。按照园林绿化进行配置设计。

(二)廊道建设要求

一是每一公里选择一个树种,块状混交。二是高铁、铁路两侧可以种植经济林(不存在机动车尾气污染)。三是公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村道)两侧不能种植经济林(机动车尾气有污染)。四是所有道路两侧已经存在土地污染情况的,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全部纳入退耕还林。同时必须栽植用材树种。

联系人:范增伟

邮政编码:450003;地址:郑州市纬五路40号

抄送:省政府督查室(1份)。

省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0246号提案

题目:关于对“三路”两侧绿化用地种植利用的提案

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三路”)在给我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占地。“三路”一旦建成,其道路两边预留有绿化带。这些绿化带大多都是耕地,但是目前都是仅仅当做景观用,没有发挥经济价值,这实际上是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在不影响美化的同时,对“三路”两侧绿化用地进行种植开发综合利用,应被提上议事日程,并迅速付诸行动。

一、“三路”用地种植开发的背景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公路里程50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大型立交桥、服务区、收费站不计其数。

2020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100公里,居全国第五位,到2025年底通车里程将达1万公里。

“三路”一旦建成,按照设计规定其道路两边预留有绿化带。其中,高速铁路两侧宽度为20米,其他铁路为15米;高速公路为30米,具体宽度由当地政府确定。

这是一个庞大的用地数字,其中可耕地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土地除了绿化一博眼球之外,没有产生任何经济价值,而且每年要花费高昂的维护成本,特别是立交桥占地空间更是巨大。这实际上是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三路”用地种植开发意义重大

1.为我国增加耕地。种植经济作物,由专业的团队来管

理绿化带,绿化带就成为耕地,可以缓解我国耕地紧缺的现状。

2.可以增加收入,节约开支。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

林果业,可以增加收入,节约了维护绿化带的高昂成本。

3.增加就业岗位。由于地段狭长,不适合机械化运作,

种植、采摘、管护都靠人力,解决一部分富余劳动力。

4.杜绝了浪费腐败。路桥管理部门每年都要预算绿化管

理费用,这个费用花不完就要上缴。所以基层管理部门生方打洞都要把这笔钱花完,以至于服务区、立交桥等处种植名贵树木,甚至撤换绿化植物、草皮。这笔费用实际上被瓜分,大头进入个人腰包,绿化带成为滋生腐败的黑色地带。

5.更加接近自然美。“三路”两边绿化用地大多在野外,

种植风景树多与当地自然不协调。如果种植核桃、杏梨、柿子、柑橘、柚子、荔枝等林果树,则更加接近自然,而且一年四季更替嬗变明晰。在具备绿化的同时,更具层次和美感。试想,金秋时节,车辆穿行在成熟的果树中间,是何等的富有诗意!

三、“三路”用地种植开发的可行性

1.“三路”两侧绿化用地已经被国家或者公司征用,其产权非常明晰,只要用地的所有权单位同意就可以进行实施,没有一家一户征地带来的纠纷和矛盾。

2.“三路”建设的同时,设计单位已经将绿化用地的土质、气候、长度、宽度、空气湿度、风力、土层构造、水文分布等情况勘探完毕,为确定开发种植方向和技术运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3.“三路”管理部门已经形成以绿化维护为主的专业团队,可以自行主导开发。

4.可以联合成立专业公司运营。

5.可以租赁出去经营。

四、“三路”用地种植开发的建议

1.明确开发种植主题、目标。即以发展林果、增加收入为主,间带发展精油月季、药用牡丹、香草、中药材等作物,在不破坏两侧环境和强化绿化作用的前提下,增加视觉审美效果,力争把“三路”两边绿化用地打造成一条果实飘香的大道,一条花香四溢的走廊,一幅连绵不绝的绿色画卷。

2.“三路”用地种植开发应遵循原则

(1)遵循自然和气候法则。根据我国东南西北中的气候选择种植作物。

(2)遵循差异化原则。比如一段梨树,一段柿子树,在道路两边打造不同的林果示范园。

(3)遵循美化原则。对树木的高度进行控制,以不影响视觉为宜;给树木剪枝造型,增加美感。

(4)遵循综合利用原则。考虑季节差异,地不闲置;套种作物,发展林下经济。

(5)遵循地势原则。宜草则草,宜药则药,宜果则果。

3.重视高标准规划。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继续对土地气候等要素排查摸底;种植作物的种类、规模提前设定;探索创造最佳的合作模式;管理的标准科学可行。

4.政府应该加大服务支持力度

(1)出台鼓励政策。

(2)予以专业公司资金支持。

(3)在技术上给予支撑。

(4)政府应在产品回购上予以保障,最好签署订单,以保障其林果等产品的销路。

(5)鼓励深加工等产业化运作。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景观树木种植原则扎下镇首要原则是生态适宜性与美观性的结合。在选择树种时需优先考虑树木与当地环境的适应性,保证其能够健康生长,同时也要注重树形、叶色等美学特征,以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具体来说,首先应考量的是生态适宜性。包括土壤类型、水分条件、光照强度等自然因素,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树种,确保树木能够茁壮成长。例如,在盐碱地应选择jvzquC41yy}/evjkk0ipo8jczob1:6527810qyon
1.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方案(通用9篇)3、坚持注重实效,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原则。 三、造林技术措施 (一)树种选择与配置 高速公路两侧可绿化长度12402米,规划每侧隔离网外15米范围内种植5行杨树或泡桐,按品字形配置。 (二)造林密度与株行距 初植密度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所选择的树种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对原有保存率较高的地段进行缺株补植,其余地段jvzquC41yy}/qq6220ipo8f142782=47429847mvon
2.森林碳汇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精选5篇)(三)造林补贴标准。按造林树种选择模式实行不同补贴。 1.珍贵树种模式造林或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模式造林每亩补贴1040元。珍贵树种包括红锥、楠木、降香黄檀、任豆、红豆杉、樟树和其他硬阔树种。 2.按珍贵树种+木本粮油树种模式、珍贵树种+木本药材树种模式、珍贵树种+用材林树种模式等三种模式造林的每亩补贴800元。木本油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6;66;/j}rn
3.造林绿化要遵循四大原则《导则》指出,造林绿化要遵循四大原则:生态优先,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兼顾原则;遵循自然、经济规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质量优先、速度与成效相统一原则;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提倡多林种、多树种造林原则。 《导则》由总则以及道路、河流绿化和农田林网绿化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从建设标准、树种jvzq<84cj0goj~npgyy/exr1dq€iq~4pgyy0{€44248198y424819:6a83<3:=70jvsm
4.灾害地区灾后林业恢复技术要点对于因苗木冻死而未达到合理造林密度的幼林地,应及时补植;受灾严重的幼林地应重新造林。对于造林树种(含品种、无性系)因选择不当而造成冻死的,需更换树种重新造林。提倡使用优良乡土树种造林,慎重采用外来树种造林。在补植或重造时,要选用适当的树种,调整树种组成,形成合理的混交林。同时,保证造林密度在合理范围内。jvzquC41yy}/3vnujw4dqv4ctvodnn4ujw€ikkfqicu0lqlj1461;98134796;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