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业内普遍预测,2022年我国将重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面对即将到来的机会和市场,应该如何做好准备,抓住市场?心里没底?那咱们一起来把把脉,让您过个放心年、心里有数的年。
目前主要的CCER项目开发包含:风电、光伏发电、甲烷利用、水电、垃圾焚烧、生物质发电、造林、再造林等。
水电、风电、光伏CCER开发
一、水电、风电、光伏CCER开发
1、单位净上网电量对应的碳减排量
水电站项目:约0.6吨/MWh;
风电项目:约0.8吨/MWh;
光伏项目:约0.9吨/MWh。
2、一起把把脉
(1)属于哪一种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活动?建设一个新发电厂、增加装机容量、改造现有发电厂或者替代现有发电厂。(以上都不属于的,就暂时不要考虑)
(3)装机容量、年上网电量多少?
(4)在现有的一个或者多个水库上实施项目活动,对任何水库的库容改变情况,每个水库的功率密度以及整个项目活动的功率密度?(需符合方法学要求的条件)
(5)拟议项目所在省份采用该技术装机容量占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额外性研究参考)
(6)以下资料是否齐全?
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项目核准或备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告;环评批复或环评登记表;节能登记表或节能评估报告;合同文件;项目开工时间证明;项目发电时间(或预计发电时间);业主公司信息完整。
(7)计入期多久:一般每个计入期7年,可更新2次。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方法学》;
《联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9)以上要求不满足还有希望吗?
有的,还可以考虑VCS、VER和国际绿证。
3、项目开发需要多久?
按CCER暂停之前的情况分析,项目开发周期预计为8至12个月,但业内普遍认为CCER重启后,新的政策会缩短开发周期。
林业碳汇CCER开发
二、林业碳汇CCER开发
1、单位面积对应的碳减排量
森林碳汇造林项目:年均万亩碳汇量0.75万吨;
森林碳汇经营项目:年均万亩碳汇量0.19万吨;
竹子碳汇造林项目:年均万亩碳汇量0.62万吨;
竹子碳汇经营项目:年均万亩碳汇量0.39万吨;
可持续草地管理项目:年均万亩碳汇量0.1万吨。
以上年均万亩碳汇量为平均值,根据所在地点、品种等的不同,有一定的波动。
2、一起把把脉
(1)项目类别、地点、面积、经营性质?
(3)计划项目申请企业法人?(申请人和林地所有权属可以不一致,申请人不能是林业局、社会团体,需是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事业法人)
(4)林地所有权属?
(5)土地是否属于湿地和有机土的范畴?(需有地方政府部门出具的土地合格性证明,属于湿地和有机土的范畴的不满足要求)
(6)是否为经济林,是否造成了项目开始前农业活动的转移?
(7)造林密度、株行距、造林苗木选用(树种情况,苗木选用年份等)、造林整地方式与规格?
(8)以下资料是否齐全?
造林设计文件或森林经营方案;政府对造林设计文件或森林经营方案相关批文;小斑图和小斑数据;林或经营施工合同;苗木购买合同;竣工验收报告或监理报告;项目环评审批文件,或提供无需环评的说明;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或提供无需节能评估和审查的说明。
(9)计入期多久:对于可更新计入期,计入期为20至60年,最短为20年,最长不超过60年。若为固定计入期,最长为30年。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小规模非煤矿区生态修复项目方法学》;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森林经营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
(11)经济林、天然林可以开发吗?
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很难被认定为碳汇项目。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指人工林,天然林是不符合开发条件的。
(12)村集体林地、房前屋后、田埂种的树能开发吗?
根据方法学的要求,植被状况必须达到连续面积≥0.0667公顷、郁闭度≥0.20、树高≥2米的要求,房前屋后、田埂种的树一把无法达到这个要求的,是不能开发的。村集体的林地如果满足以上要求是可以申请开发的,但需注意申请人的要求。
(13)计入期内的树可以砍伐吗?
计入期内允许以森林管理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间伐或主伐,但必须进行更新,砍伐时间不能与监测和核查时间相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主伐更新后,所产生的碳汇量经计算,量不大的情况下,建议延长下一个碳汇量签发申请时间。
(14)哪些树种的碳汇量最大?
一般在同一地区阔叶类的树种碳汇量较多,落叶松较少。同一树种,在不同的地区碳汇量也有区别,一般南方地区大于北方地区。造林树种应避免小乔木树种、灌木类、干鲜果目类、药用类、香料类等。
3、项目开发需要多久?
按CCER暂停之前的情况分析,项目开发周期预计为8至12个月,但业内普遍认为CCER重启后,新的政策会缩短开发周期。
CCER价格
三、CCER价格
目前,全国碳市场CCER价格突破了40元/吨,后期价格由市场决定。后市如何,不言而喻,关键在于谁能抓住即将到来的CCER重启机遇。截至2021年末,按照项目设文件,成都大汇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发项目减排量达到479.2万吨/年,按市值计算为业主创造利润2.3亿/年。
把脉、盘点、计算,一切“心有所数”,祝大家开年有个好收成。
成都大汇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开启低碳之路,在双碳背景下提供的服务:
2.推动企业低碳发展,为企业提供节能增效等技术方案,有序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3.线下撮合碳交易。为客户寻找具有价格优势的CCER、配额,优化碳资产结构,降低企业的投资、履约成本。
4.深化环境权益(碳排放、用能权)资产托管业务,保障企业履约的同时,资产保值增值。
5.提供数字化能源管理方案,提高智慧能源管理水平。
6.为企业提供碳盘查服务,通过能源消费诊断,碳排放核算,帮助企业摸清碳家底,为制定碳减排策略以及实施低碳项目提供数据依据。
7.为企业申请工信部等部委设立的绿色制造企业或园区提供服务。《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指出绿色制造体系的主要工作包括: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8.挖掘企业存量碳资产潜力,开发自愿减排项目(CCER、VCS、VER)和国际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