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造林地

即宜林地可供人工造林的地段。造林地情况复杂,包括多样的气候、土壤、地形、水文、植被及人为活动等综合因子,同时各因子之间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1

造林地也叫宜林地,一般多为无林地,也包括某些需要改造或将要采伐的有林地。评价造林地的宜林性质,主要依据决定其生产力的立地条件,同时也要考虑造林施工的其他因素。

北方的造林地可分为如下几类:  (1)第一类是长期无林的造林地,如荒山、荒地、荒滩、盐碱地、沙地及撂荒地等。这一类造林地,其立地条件除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地表状况等明显不同外,还有各自的特点。如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沙地,立地条件会有一定差别,但其质地粗、渗透性强、持水力差、通透性良好、肥力低的特点则不同于其他造林地。此类造林地影响造林施工的因素通常比较少。  (2) 第二类是尚未更新的迹地,包括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的立地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采伐到更新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新采伐迹地的更新条件优于老采伐迹地。这一类造林地有时也包括火烧迹地。火烧迹地地温高,营养丰富,杂草稀少,但骤然把多年积累的有机物质全部烧掉不能不认为是一个损失,长期不能更新的各种迹地,森林环境会逐渐丧失,立地条件向荒山过渡。  (3) 第三类是需要局部更新的有林地。这一类造林地上有林木生长,保持着较好的森林环境,但树种组成、密度及其分布不尽如人意,要求进行局部造林加以改造。  (4)第四类是林冠下的造林地。这一类造林地也是有林地,只是森林将在近期采伐,采伐前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可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进行某些树种的人工更新。因林地上有林木生长,更新作业障碍较多。1

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称为它的立地条件。根据此定义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  (1)立地条件是由多个环境因子组成的。  (2)这些立地对森林植物的影响方式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单独的或综合的。  (3)这些环境因子中存在着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子。  (4)直接对森林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因子有:光照、温度、水分和空气;它们称为生活因子。

(5)作用的对象是森林植物。1

调查了解造林地的综合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对选择适宜树种及采取科学的造林技术及经营管理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造林前,需要进行清除杂草、灌木或采伐剩余物的枝丫、梢头木,伐根及倒木、站杆等工作,目的是改善造林立地条件和卫生状况;防止火灾及病虫害滋生蔓延;为整地、造林、幼木抚育创造有利条件。造林地清理也是造林(更新)整地工作的一部分。其方法有火烧、割除、挖除、化学除草等方法。

THE END
0.林木经济价值范文营造林工作人员在整地环节以及挖穴等环节中开展工作的依据,主要是造林地的地形以及具体树种的生长特点。营造林工作人员还要结合树种生长特点来开展定植、抚育以及施肥等工作,选择最适合的施肥方式、施肥时间以及肥料种类。 2.2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营造林工作的重点与关键,直接影响林区内林木资源的生长情况,同时也对造林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346/j}rn
1.林业生态建设论文通用12篇生态建设需要长期不采伐,不遭破坏的森林体系来支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只减不增的,由于民资造林的狂热,生态建设用地势必减少,形成矛盾的焦点——民资造林与生态建设争地。这种担忧决不是空穴来风和危言耸听,如广东开平,民资造林正在搞圈地运动,惠州天邦农林公司承包土地面积达160万亩,都是种植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jvzquC41hzr0zguj{/exr1jcuxgw4885?40qyon
2.桉树种植范文巨尾桉综合了巨桉生长快,纸浆得率高和尾叶桉对低海拔干旱土壤的适应性和抗溃疡病能力强的特点。赤桉为大乔木,干形通直,树高20~45米,适应性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耐周期性水淹,在较干旱贫瘠而土层深厚的地上也能正常生长。能耐-5℃短时低温。巨桉为高大乔木,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极喜光,但不耐炎热,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684ivvq
3.森林资源管护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10篇)3、严格把关,切实提高造林质量。 在项目造林招投标前,对供苗圃地苗木进行现场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标的重要内容,确保优质苗上山;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重点工程造林容器苗使用率达60以上,松类造林容器苗使用率95以上;严格执行苗木“三证一签”制度,证签不全的,一律不享受造林补助。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dcptjcwlqpi€vqƒtpilof1;5442=249=633:`7;=8928/j}rn
4.2024绿化养护年终工作总结(通用9篇)绿化的养护管理是工程建设之后对园林植物进行的长期抚育管理工作,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管应把握所养护对象自身的特点,寻找最有效地途径,方法和结果不能只取其一,应加以侧重,以结果为主,建立动态健康良好的监控体系。并逐步合理编制专项资金计划,使投入与产出构成良性循环。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tjcwjqpm{qwllkg529@88:38/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