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案

Xiamen jinhuada vocational training school

厦门市应急管理局考试点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案-登高架设培训基础知识部分一、高处作业分级(一)基本定义与作业人员条件1、高处作业的概念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分级种类一级:(2~5米)  二级:(5~15米) 三级:(15~30米) 特级:大于30M3、高度与坠落半径   2—5米 R为2米; 5—15米 R为3米;   15—30米,R为4米; 30米以上 R为5米4、标记5、登高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二)登高作业事故的成因1、事故种类由屋顶坠落 、脚手架倒塌、结构倒塌、人员由地上的洞口坠落、由梯子上坠落、人员由没有护栏的楼面边缘坠落等2、坠落的平均高度为14.26米。最低的坠落高度是1.5米。3、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最直接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直接的原因环境——不良对人和机器产生负面影响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间接的但却重要的原因二、力学基本知识(一)力1、力的概念、力的定义、2、力的三要素3、力矩、实例说明力矩概念、力矩公式(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力的合成、合成的概念、共点力的合成用平等四边形法则求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力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概念、用平形四边形法则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三)自由落体运动从专业的角度:防止物品、包括人员从高空坠落。特别是“四口”、“五临边”四口:指施工中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基坑的周边、框架结构当中的楼层的周边、屋面周边、未安栏板的阳台边、未安栏杆的楼梯平台边登高架设实作部分一、脚手架工程的重要性脚手架工程是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建筑施工部门赖以建造房屋、工厂的一项重要的临时施工措施,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的重点,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起重要作用。因此对脚手架的搭设技术、材质要求、搭设形式和拆除等要求高。为此,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设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工程质量。二、脚手架材质1、钢管、宜采用48 3.5钢管,每米重0.00384KN.   小横杆长度2——2.2米   立杆、长横杆、支撑杆长度4——6.5米。要求:平直光滑、无裂纹、结疤、分层、压痕2、扣件(宜用锻、铸造)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旋转扣件:任意角度间连接扣件对接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要求:无裂纹、无变形、无气孔和无滑丝现象3、脚手板钢脚手板   要求:无裂纹、开焊、硬弯木脚手扳: 要求:无腐朽、无裂缝,采用杉木或松木竹片脚手扳:厚度50三、脚手架地基的要求:1、表面坚实平整。2、不积水3、垫扳不晃动4、底座不滑动,不沉降四、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牢固、稳定、不倾斜、不摇幌、不变形,安全可靠,方便操作,节约材料五、脚手架搭设构造参数立杆纵距(m)步距(m)立杆横距(m)内立杆到墙面(m)连墙杆设置(m)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间距(m)24m以下24m以上砌筑装修0.8_1.00.3524m以下24m以上不大于纵向立杆间距1/21.81.51.21.8三步三跨两步三跨单排脚手架立杆横距1米,允许搭设高度24米.。24米以下,跨度1.8米。六、脚手架上施工荷载的传递情况1、荷载:房屋结构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要求承受各种力的作用,这种力在工程中称为荷载。2、荷载的分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等 3、施工时脚手架的传递情况:人、物——脚手扳——小横杆——大横杆(通过绑扎或扣件点传递)—立杆——底座——垫扳(垫块)——地基七、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顺序基础处理——放线定位——安放垫扳——(垫块)——安放底座——树立杆同时安扫地杆——树第一步大横杆——小横杆——脚手架扳——设栏杆——设连墙杆(不能设连墙杆时应设支撑杆,即抛撑)。然后第二步、第三步循序渐进。设了连墙杆后,可以折掉支撑杆,继后设剪刀撑和横向斜杆。八、脚手架允许荷载:砌筑(结构)脚手架均布荷载3.00KN/m2装修脚手架均布荷载2.00KN/m2挑架脚手架均布荷载1.00KN/m2其它脚手架按<<设计>>规定九、脚手架允许偏差:脚手架垂直偏差为+100。步距偏差为±20纵距偏差为±50横距偏差为±20纵向水平杆高差±20十、立杆搭设要求:每根立杆应设置底座、垫扳(厚50)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垫扳不大于200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立杆必须用连墙杆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用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立杆接头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不能设置在同步内,同步隔一根立杆的接头,高度方向要错开50最0以上,接头与主节点的距离应小于步距的1/3。主节点: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扣接点。脚手架一次搭设的高度,不应超出相邻连墙杆以上两步(即一层楼高)十一、大横杆(纵向水平杆)大横杆宜设在立杆的内侧,长度不宜小于3跨。大横杆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大横杆接头不能在同跨内连接,同跨隔一根大横杆的接头,应错开500以上,接头与主节点的距离应小于1/3。大横杆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 米,设置三个旋转扣件。十二、小横杆(横向水平杆):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严禁折除。作业层非主节点处的小横杆,最大间距不得大于纵距的1/2。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一端应插入墙内240。如兼作连墙杆的小横杆一端应插入墙内500,并在墙内、外侧加立管连接。十三、连墙杆(连墙件、撑拉杆)连墙杆: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连墙杆的强度:受拉、受压7.00KN。连墙杆布置最大间距和覆盖面积:24米以下脚手架间距为三步三跨,覆盖面  40m2,24米——50米的脚手架,间距为二步三跨,覆盖面积  27 m2,,钢性连接。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  连墙杆应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不行时,可设斜支撑杆稳定)。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两端必须设置连墙杆,连墙杆的垂直间距不大于4米(两步)。24米以下的脚手架,也可采用拉筋(4mm钢丝或6钢筋)和顶撑配合连接。严禁单用拉筋连接。连接杆或拉筋应呈水平设置,不能时也可下斜连接,不可上斜连接。当脚手架下部不能设置连墙杆时,可搭设抛撑(斜撑杆),抛撑连接应靠主节点距离不大于300。与地面倾角应在45——60度之间。连墙杆设置后方可拆除抛撑。连墙杆设置方法,可采取下列方式:砼边梁可采用井字型连接。如:砼柱梁可采用钳型连接。如:砖墙可采取用夹型连接。如:十四、剪刀撑作用:1、通过剪刀撑将可变体变成不变体。2、防止脚手架纵向倾斜。3、剪刀撑增强脚手架的钢度和整体性能。单、双排脚手架都应设置剪刀撑。脚手架的外侧两端必须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4跨(5根立杆)、高度4步(5根大横杆),剪刀撑之间间距不大于15米。剪刀撑应在外侧立面连续设置,上到顶,下至基础。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剪刀撑的斜杆接长应采取搭接,不少于2个扣件固定。剪刀撑的外斜杆,一端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则应与相交的横杆伸出端固定。24米以上的脚手架,剪刀撑应在纵向、竖向连续设置。十五、横向斜撑(斜腹杆)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呈之字型连续设置。24米以下封闭型双排架,可不设横向斜撑。24米以上的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一字型、开口型双排架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十六、斜道高度不大于6米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高度大于6米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宜附着在外架或与建设物连接,运料斜道宽度不小于1.5米,坡度1:6。人行斜道宽度不小于1米,坡度1:3。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双栏杆(1.2米,0.6米)和挡脚扳,高度180。运料斜道两侧应设置连墙杆,剪刀撑和横向斜撑。斜道铺横向架扳时,应设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大于500。斜道架扳宜对接。斜道的脚手扳每隔300设防滑条,木条厚度30。十七、脚手扳作业层脚手架扳应满铺、铺稳,离墙面120——150。任何脚手扳应设置在三根小横杆上(即三个支点),脚手扳2米以下时,可采用两个支点。脚手扳两端要固定,脚手扳铺设可对接,亦可搭设。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架往下计,每隔12米满铺一层脚手扳。作业层端部探头长度150,并应固定在支撑杆上。十八、窗、门洞单、双排脚手架门、窗洞采用上升斜杆。靠窗、门洞的立杆应四步内用双立杆。斜腹杆应通过三根立杆,并与之固定。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但也可对接或搭接,搭接长度1米,2个扣件。十九、栏杆和拦脚扳栏杆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栏杆上皮高度为1.2米,下皮高度为0.6米。挡脚扳高度不应小于180。二十、单排架不可在下列情况下搭设:不得在单砖墙、一八墙、空心墙以及砂浆标号低于M1的墙体上搭设。二十一、作业层三要素1、作业层必须满面铺架扳,不得留下洞口。2、作业层设双拦杆和挡脚扳或设立网。3、作业层架板要铺平、铺严,架的两端要固定在支撑杆上。二十二、安全网的选择与搭设平网:宜选用6米X3米,网口40的尼龙绳网。立网:宜选用6米X1.5米,网口40的尼龙绳网。二十三、高层建筑复杂脚手架搭设要点与要求1、桥式脚手架搭投方法和要求由立柱和横梁等基本构件组成,其组装跨度不大于16米。2、高层建筑分段悬挑脚手架的搭设方法与要求一般超过40米时,必须采取沿高度方向分段,采用悬挑架的形式,以承受外脚手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3、悬挑式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以下几种:A、斜撑钢管加吊杆的搭设方法与要求B、三角形钢架的搭设方法与要求C、下撑式挑梁钢架D、下撑式空间钢架二十四、脚手架的折除1、周围设围栏和警示标志,并派人监护。2、拆除时必须两人配合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3、从上到下的拆除,一步一清。4、拆各杆件时,人必须站在架扳上操作。5、当脚手扳拆至下部时(约6米),应先设置临时抛撑。6、分段拆除时,应在不拆除的两端设连墙杆和横向斜杆。7、折下的钢管、架扳要逐根(块)伟下或送至平行楼层内,严禁随意扔丢。二十五、井、门架的防护装置1、安全停靠装置——使吊篮稳定停靠。2、断电保护装置——使吊篮不坠落。3、吊兰安全门——吊兰在运行中起防护作用。4、楼层口停靠栏杆——防止发生高处坠落事故。5、上料口防护棚——防止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6、超高限位装置——防止司机误操作引起吊兰失控上升与天梁碰撞事故。7、超载限位器——防止因超载而发生事故。8、通讯装置。9、架体保护网架。二十六、落地式架手架检查内容施工方案、立杆基础、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杆件间距与剪刀撑、脚手扳与防护栏杆、交底与验收。二十七、编制搭设脚手架的施工方案1、编制搭设脚手架的基本原则和依据2、高层建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的选择依据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案-登高架设培训

基础知识部分

一、高处作业分级

(一)基本定义与作业人员条件

1、高处作业的概念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分级种类

一级:(2~5米)  二级:(5~15米) 三级:(15~30米) 特级:大于30M

3、高度与坠落半径

2—5米 R为2米; 5—15米 R为3米;

15—30米,R为4米; 30米以上 R为5米

4、标记

5、登高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二)登高作业事故的成因

1、事故种类

由屋顶坠落 、脚手架倒塌、结构倒塌、人员由地上的洞口坠落、由梯子上坠落、人员由没有护栏的楼面边缘坠落等

2、坠落的平均高度为14.26米。最低的坠落高度是1.5米。

3、事故成因

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最直接的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直接的原因

环境——不良对人和机器产生负面影响

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间接的但却重要的原因

二、力学基本知识

(一)力

1、力的概念、力的定义、

2、力的三要素

3、力矩、实例说明力矩概念、力矩公式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1、力的合成、合成的概念、共点力的合成

用平等四边形法则求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力

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概念、用平形四边形法则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

(三)自由落体运动

从专业的角度:防止物品、包括人员从高空坠落。特别是“四口”、“五临边”

四口:指施工中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五临边:基坑的周边、框架结构当中的楼层的周边、屋面周边、未安栏板的阳台边、未安栏杆的楼梯平台边

登高架设实作部分

一、脚手架工程的重要性

脚手架工程是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建筑施工部门赖以建造房屋、工厂的一项重要的临时施工措施,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的重点,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起重要作用。因此对脚手架的搭设技术、材质要求、搭设形式和拆除等要求高。为此,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设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工程质量。

二、脚手架材质

1、钢管、宜采用48 3.5钢管,每米重0.00384KN.

小横杆长度2——2.2米

立杆、长横杆、支撑杆长度4——6.5米。

要求:平直光滑、无裂纹、结疤、分层、压痕

2、扣件(宜用锻、铸造)

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

旋转扣件:任意角度间连接扣件

对接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要求:无裂纹、无变形、无气孔和无滑丝现象

3、脚手板

钢脚手板   要求:无裂纹、开焊、硬弯

木脚手扳: 要求:无腐朽、无裂缝,采用杉木或松木

竹片脚手扳:厚度50

三、脚手架地基的要求:

1、表面坚实平整。

2、不积水

3、垫扳不晃动

4、底座不滑动,不沉降

四、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

牢固、稳定、不倾斜、不摇幌、不变形,安全可靠,方便操作,节约材料

五、脚手架搭设构造参数

立杆纵距(m)

步距(m)

立杆横距(m)

内立杆到墙面(m)

连墙杆设置(m)

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间距(m)

24m

以下

24m

以上

砌筑

装修

0.8_1.0

0.35

24m

以下

24m

以上

不大于纵向立杆间距1/2

1.8

1.5

1.2

1.8

三步三跨

两步三跨

单排脚手架立杆横距1米,允许搭设高度24米.。24米以下,跨度1.8米。

六、脚手架上施工荷载的传递情况

1、荷载:房屋结构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要求承受各种力的作用,这种力在工程中称为荷载。

2、荷载的分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等

3、施工时脚手架的传递情况:

人、物——脚手扳——小横杆——大横杆(通过绑扎或扣件点传递)—立杆——底座——垫扳(垫块)——地基

七、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顺序

基础处理——放线定位——安放垫扳——(垫块)——安放底座——树立杆同时安扫地杆——树第一步大横杆——小横杆——脚手架扳——设栏杆——设连墙杆(不能设连墙杆时应设支撑杆,即抛撑)。然后第二步、第三步循序渐进。设了连墙杆后,可以折掉支撑杆,继后设剪刀撑和横向斜杆。

八、脚手架允许荷载:

砌筑(结构)脚手架均布荷载3.00KN/m2

装修脚手架均布荷载2.00KN/m2

挑架脚手架均布荷载1.00KN/m2

其它脚手架按<<设计>>规定

九、脚手架允许偏差:

脚手架垂直偏差为+100。

步距偏差为±20

纵距偏差为±50

横距偏差为±20

纵向水平杆高差±20

十、立杆搭设要求:

每根立杆应设置底座、垫扳(厚50)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垫扳不大于200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立杆必须用连墙杆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用两个旋转扣件固定。

立杆接头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不能设置在同步内,同步隔一根立杆的接头,高度方向要错开50最0以上,接头与主节点的距离应小于步距的1/3。

主节点: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扣接点。

脚手架一次搭设的高度,不应超出相邻连墙杆以上两步(即一层楼高)

十一、大横杆(纵向水平杆)

大横杆宜设在立杆的内侧,长度不宜小于3跨。

大横杆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大横杆接头不能在同跨内连接,同跨隔一根大横杆的接头,应错开500以上,接头与主节点的距离应小于1/3。

大横杆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 米,设置三个旋转扣件。

十二、小横杆(横向水平杆):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严禁折除。

作业层非主节点处的小横杆,最大间距不得大于纵距的1/2。

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一端应插入墙内240。如兼作连墙杆的小横杆一端应插入墙内500,并在墙内、外侧加立管连接。

十三、连墙杆(连墙件、撑拉杆)

连墙杆: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

连墙杆的强度:受拉、受压7.00KN。

连墙杆布置最大间距和覆盖面积:24米以下脚手架间距为三步三跨,覆盖面  40m2,24米——50米的脚手架,间距为二步三跨,覆盖面积  27 m2,,钢性连接。

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

连墙杆应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不行时,可设斜支撑杆稳定)。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两端必须设置连墙杆,连墙杆的垂直间距不大于4米(两步)。

24米以下的脚手架,也可采用拉筋(4mm钢丝或6钢筋)和顶撑配合连接。严禁单用拉筋连接。

连接杆或拉筋应呈水平设置,不能时也可下斜连接,不可上斜连接。

当脚手架下部不能设置连墙杆时,可搭设抛撑(斜撑杆),抛撑连接应靠主节点距离不大于300。与地面倾角应在45——60度之间。连墙杆设置后方可拆除抛撑。

连墙杆设置方法,可采取下列方式:

砼边梁可采用井字型连接。如:

砼柱梁可采用钳型连接。如:

砖墙可采取用夹型连接。如:

十四、剪刀撑

作用:1、通过剪刀撑将可变体变成不变体。

2、防止脚手架纵向倾斜。

3、剪刀撑增强脚手架的钢度和整体性能。

单、双排脚手架都应设置剪刀撑。

脚手架的外侧两端必须设置剪刀撑。

每道剪刀撑宽度4跨(5根立杆)、高度4步(5根大横杆),剪刀撑之间间距不大于15米。

剪刀撑应在外侧立面连续设置,上到顶,下至基础。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

剪刀撑的斜杆接长应采取搭接,不少于2个扣件固定。

剪刀撑的外斜杆,一端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则应与相交的横杆伸出端固定。

24米以上的脚手架,剪刀撑应在纵向、竖向连续设置。

十五、横向斜撑(斜腹杆)

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呈之字型连续设置。

24米以下封闭型双排架,可不设横向斜撑。24米以上的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一字型、开口型双排架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十六、斜道

高度不大于6米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

高度大于6米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宜附着在外架或与建设物连接,运料斜道宽度不小于1.5米,坡度1:6。人行斜道宽度不小于1米,坡度1:3。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双栏杆(1.2米,0.6米)和挡脚扳,高度180。

运料斜道两侧应设置连墙杆,剪刀撑和横向斜撑。

斜道铺横向架扳时,应设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大于500。斜道架扳宜对接。

斜道的脚手扳每隔300设防滑条,木条厚度30。

十七、脚手扳

作业层脚手架扳应满铺、铺稳,离墙面120——150。

任何脚手扳应设置在三根小横杆上(即三个支点),脚手扳2米以下时,可采用两个支点。

脚手扳两端要固定,脚手扳铺设可对接,亦可搭设。

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架往下计,每隔12米满铺一层脚手扳。作业层端部探头长度150,并应固定在支撑杆上。

十八、窗、门洞

单、双排脚手架门、窗洞采用上升斜杆。

靠窗、门洞的立杆应四步内用双立杆。

斜腹杆应通过三根立杆,并与之固定。

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但也可对接或搭接,搭接长度1米,2个扣件。

十九、栏杆和拦脚扳

栏杆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栏杆上皮高度为1.2米,下皮高度为0.6米。

挡脚扳高度不应小于180。

二十、单排架不可在下列情况下搭设:

不得在单砖墙、一八墙、空心墙以及砂浆标号低于M1的墙体上搭设。

二十一、作业层三要素

1、作业层必须满面铺架扳,不得留下洞口。

2、作业层设双拦杆和挡脚扳或设立网。

3、作业层架板要铺平、铺严,架的两端要固定在支撑杆上。

二十二、安全网的选择与搭设

平网:宜选用6米X3米,网口40的尼龙绳网。

立网:宜选用6米X1.5米,网口40的尼龙绳网。

二十三、高层建筑复杂脚手架搭设要点与要求

1、桥式脚手架搭投方法和要求

由立柱和横梁等基本构件组成,其组装跨度不大于16米。

2、高层建筑分段悬挑脚手架的搭设方法与要求

一般超过40米时,必须采取沿高度方向分段,采用悬挑架的形式,以承受外脚手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

3、悬挑式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以下几种:

A、斜撑钢管加吊杆的搭设方法与要求

B、三角形钢架的搭设方法与要求

C、下撑式挑梁钢架

D、下撑式空间钢架

二十四、脚手架的折除

1、周围设围栏和警示标志,并派人监护。

2、拆除时必须两人配合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从上到下的拆除,一步一清。

4、拆各杆件时,人必须站在架扳上操作。

5、当脚手扳拆至下部时(约6米),应先设置临时抛撑。

6、分段拆除时,应在不拆除的两端设连墙杆和横向斜杆。

7、折下的钢管、架扳要逐根(块)伟下或送至平行楼层内,严禁随意扔丢。

二十五、井、门架的防护装置

1、安全停靠装置——使吊篮稳定停靠。

2、断电保护装置——使吊篮不坠落。

3、吊兰安全门——吊兰在运行中起防护作用。

4、楼层口停靠栏杆——防止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5、上料口防护棚——防止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

6、超高限位装置——防止司机误操作引起吊兰失控上升与天梁碰撞事故。

7、超载限位器——防止因超载而发生事故。

8、通讯装置。

9、架体保护网架。

二十六、落地式架手架检查内容

施工方案、立杆基础、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杆件间距与剪刀撑、脚手扳与防护栏杆、交底与验收。

THE END
0.建筑工程高大模板监理实施细则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6)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米,立杆下部设纵横向扫地杆。高支模立柱4.5米 以下部分,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纵横水平拉杆;立柱4.5米以上部分每增高1.5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391734A4381=86B<563e22966;;7677xjvor
1.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6篇(全文)动的水平杆及立杆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再拆除过程中,应做好配合、协调工作,严禁单人进行拆除作业。6.2在脚手架拆除前,应做好交底工作,拉好安全维护绳,挂好 警示牌,派专人看护 6.3脚手架不得边拆除边清理,应在拆除后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七.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承重脚手架 以承受施工荷载最大脚手作为验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qz2pzllw0jvsm
2.新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第四章课件.ppt( 1 )立杆:脚手架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是承受 自重和施工荷载的主要杆件。 ( 2 )纵向水平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顺着 墙面方向),是连接各立杆的水平杆件,其作用是承 受并传递施工荷载给立杆。 ( 3 )横向水平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垂直 墙面方向),是连接内、外排立杆的水平杆件,其作 用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74?4834712=5262644990ujzn
3.关于模板支架工程搭设参数及施工工艺探讨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 施工均布荷载(kN/m2)2.5 其他模板支架 1、水平杆 ⑴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 ⑵水平杆件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⑶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 ⑷,将搭接长度范围内的中心点看成对接点,此时其搭接位置要求同对接(上图)。 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6;29851:<76:6/j}rn
4.外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精选3篇)1、立杆(立柱)和底座:是承受自重和施工荷载的主要受力杆件。底座则分散立杆受力和防止立杆受力下陷。 2、大横杆(纵向水平杆):平行于建筑物,是承受并传递施工荷载给主杆的主要受力杆件。 3、小横杆(横向水平杆):垂直于建筑物,横向连接内,外排立杆,是承受并传递施工荷载给主杆的主要受力杆件。 4、扣件:是连接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nvqmtpihgoijs139<16=85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