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张**(实名认证)
IP属地:福建
下载本文档
2025-2026学年辽海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1.文化启蒙,直观感知:以“世界遗产”为文化切入点,结合教材中黄山景观图示、实景图片及短视频,将抽象的“奇松、怪石、云海”转化为学生可触摸、可观察的直观形象,符合二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优先”的认知特点,让文化认知不再空洞。2.美术融合,技能适配:遵循教材“从景观观察到美术表现”的编排逻辑,先引导学生发现黄山景观的造型细节(如迎客松“枝干弯曲角度、松针疏密”),再匹配“简笔画、拼贴、棉签点染”等低学段易掌握的美术方法,确保技能难度与学生动手能力适配,避免“因难而弃”。3.互动激趣,情感联结:设计“怪石模仿秀”“松针拼贴赛”等趣味互动,结合教材中“学生创意作品案例”,鼓励学生将个人想象融入创作(如给怪石编故事、给云海添彩虹),让美术创作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激发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热爱。4.价值引领,传承意识:通过教材中“世界遗产标识”“黄山保护小贴士”的解读,将“保护世界遗产”的理念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理解“黄山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培养“欣赏美、保护美”的意识,落实美术学科“文化育人”的功能。二、核心素养目标1.图像识读:观察教材中黄山景观图(奇松、怪石、云海)及世界遗产标识,准确识别黄山“三绝”(奇松、怪石、云海)的核心特征(如迎客松“枝干向一侧弯曲、松针呈放射状”,飞来石“形似飞鸟、独立山顶”,云海“层次分明、呈淡蓝色”),理解“自然景观形态与美术造型语言”的关联。2.美术表现:熟练使用彩笔、卡纸、棉签、亮片等材料,掌握“简笔画表现松树形态”“拼贴表现云海层次”“棉签点染表现松针”三种基础方法,能独立完成“1种黄山景观+简单背景”的作品,做到造型贴合景观特征、色彩搭配协调。3.审美判断:能从“景观特征准确性(是否还原黄山的松/石/云形态)、色彩表达合理性(如松树用深绿+浅绿、云海用浅蓝+白)、创意趣味性(是否有个人想法,如给怪石画表情、给云海加小鸟)”三个角度评价作品,清晰说出喜欢的作品“哪里体现了黄山的美”。4.创意实践:突破教材范例局限,结合个人想象设计个性化表达(如“会微笑的猴子观海”“有小松鼠的迎客松”“带彩虹的云海”),尝试用综合材料(亮片表现云海波光、黏土做小怪石、细毛线做松针)丰富作品细节,避免机械模仿。5.文化理解:知道黄山是中国的世界遗产,感知“奇松、怪石、云海”的自然与文化双重之美,理解“世界遗产需要人类共同保护”的意义,培养“用美术视角观察、欣赏自然文化景观”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黄山“三绝”(奇松、怪石、云海)的核心特征(参考教材景观图示):掌握“简笔画画迎客松”“拼贴画表现云海”的基础方法;能独立创作“单一黄山景观”的作品(如单独画一棵迎客松、一块怪石或一片云海)。2.教学难点:抓住景观的独特造型细节(如迎客松“枝干弯曲角度适中、松针疏密有层次”,怪石“轮廓不规则但有辨识度”);将自然景观转化为美术语言(如用弯曲线条表现松枝动态、用渐变色块表现云海层次);在作品中融入对黄山美的主观感受(如用暖色调表现日出时的云海、用活泼线条表现松树的生机)。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唤醒好奇,衔接教材主题1.视觉冲击:黄山短视频+实物道具激趣教师播放1分30秒黄山实景短视频(含迎客松、猴子观海、云海日出画面,配乐轻柔),同时展示黄山景观模型(简易版:用绿色树枝做松树、灰色黏土做怪石、白色棉花做云海),提问:“同学们,视频和模型里的山叫黄山,它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你们发现黄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山有什么不一样?有哪些特别的东西?”(预设生答:“山上的松树是弯的,像在招手”“有像猴子的石头”“山下有好多像棉花的云”)2.教材封面解读:发现“黄山元素”展示教材《世界遗产之旅》单元封面,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封面上画的就是黄山!大家找找看,封面上有没有我们刚才看到的松树、怪石和云海?(指向封面中“迎客松图示”“怪石轮廓”“淡蓝色云海色块”)还有这个标志(指向教材中的世界遗产标识),它代表黄山是全世界都认可的美丽景观,叫‘世界遗产’!”3.课题揭示:“走进黄山,画黄山”“黄山的松树、石头、云海都特别美,还是世界遗产!今天我们就跟着教材学习《天下第一奇山————黄山》,用画笔和材料把我们看到的黄山美画出来,好不好?”设计意图通过“短视频+实物模型”的双重直观刺激,快速唤醒学生对黄山的好奇心,再结合教材封面的景观元素与世界遗产标识,自然衔接课题,将“世界遗产”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符合二年级学生“直观感知——兴趣激发”的认知起点,为后续解读景观特征铺垫基础。(二)新知探究:解读教材内容,构建黄山认知体系1.认识黄山“三绝”:奇松、怪石、云海教材图文解读:“三绝”特征分析展示教材《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开篇“黄山三绝图示”(分三大板块,每板块含景观图、特征描述、简笔画示意图),开展“特征大搜索”互动活动:奇松板块(以迎客松为例)师问:“教材里的迎客松,枝干是直的还是弯的?(指向图示中弯曲的枝干)它的树枝朝哪个方向弯?像在做什么?(引导生答:“朝前面弯,像在欢迎我们”)松针是什么样子的?(指向图示:“像小短线,密密麻麻的,从树枝顶端散开”)”师生互动:请学生模仿迎客松的姿态(手臂弯曲向前,手掌张开像松针),感受“迎客”的动态。怪石板块(以猴子观海为例)师问:“教材里的‘猴子观海’,石头像什么动物?(引导生答:“像小猴子”)小猴子坐在哪里?在看什么?(指向图示:“坐在山顶,看下面的云海”)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椭圆形的身体,圆圆的头,还有一条小尾巴”)”师生互动:开展“怪石模仿秀”,请学生模仿小猴子坐看云海的姿势,加深对怪石造型的记忆。云海板块师问:“教材里的云海,是什么颜色的?(指向图示:“淡蓝色和白色”)看起来像什么?(引导生答:“像棉花糖”“像波浪”)云海在黄山的哪个位置?(“在山的下面,把山脚盖住,像给山穿了裙子”)”师生互动:用白色棉花模拟云海,让学生用手轻轻拨动,感受云海“流动”的层次。表格梳理:黄山“三绝”特征与美术表现提示师生合作完成下表(板书呈现,强化认知):黄山“三绝”核心特征(教材图示)学生联想(像什么)美术表现提示(材料+方法)奇松枝干弯曲(朝前方)、松针茂密(放射状)、扎根岩石像招手的人、小伞彩笔(深绿+浅绿):弯曲线条画枝干,短线画松针;棉签:点染松针怪石轮廓不规则(如猴子、飞鸟)、独立山顶、颜色灰褐像小猴子、飞鸟、小船彩笔(灰色+褐色):不规则曲线画轮廓;黏土:捏制立体怪石云海层次分明、颜色淡蓝+白、环绕山脚棉花糖、波浪、仙境彩纸(浅蓝+白):拼贴层次;亮片:点缀波光;彩笔:渐变涂色2.解读教材中的“世界遗产”意义与保护教材标识与小贴士分析展示教材中的“世界遗产标识”(圆形,含“世界遗产”中英文字样、山峰与河流图案)和“黄山保护小贴士”(“不摘松针、不刻岩石、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提问:“这个圆形标志是什么意思呀?(师解答:“它是世界遗产的标志,只有特别美丽、有价值的地方才能获得这个标志,黄山在1990年就获得了!”)”“教材里的小贴士告诉我们,去黄山玩要注意什么?(引导生答:“不摘松树的叶子”“不在石头上画画”“不乱扔垃圾”)”师生互动:“黄山小卫士”承诺师:“黄山是我们所有人的宝贝,我们都要做‘黄山小卫士’!现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说:‘我爱黄山,不破坏它的美,做保护黄山的小卫士!”(学生齐说,强化保护意识)3.学习教材中的基础美术表现方法教材方法解读:分景观示范与试练展示教材“黄山景观美术表现步骤图”(分奇松、云海、怪石三部分,每部分含3-4步详细图示),教师分步讲解并引导学生试练:奇松:简笔画+棉签点染松针师:“教材里画迎客松,第一步先画什么?(指向步骤图:“先画弯曲的枝干,像数字‘2’的形状”)第二步画松针,用棉签蘸深绿色颜料(或彩笔代替),在枝干顶端轻轻点短线,要向四周散开,像小太阳的光芒(参考教材“松针点染示例”)。”学生试练:在草稿纸上用彩笔画弯曲枝干,再用棉签(或彩笔细头)点画松针。云海:拼贴+渐变涂色师:“画云海,教材里用了两种方法:一是用浅蓝和白色彩纸剪成长条形,一层叠一层贴在画纸下方(下面贴浅蓝色,上面贴白色),做出层次:二是用彩笔直接涂,先涂浅蓝色(下面),再在上面涂白色,两种颜色轻轻重叠,像云朵混在一起(参考教材“云海拼贴/涂色示例”)。”学生试练:用彩纸拼贴简单的云海层次,或用彩笔涂渐变云海。怪石:简笔画+创意添画师:“画‘猴子观海’,先画不规则的椭圆形(身体),再画小圆(头),接着画弯弯的线(嘴巴和尾巴),最后用灰色彩笔涂色,还可以给小猴子画眼睛、耳朵(参考教材“怪石创意示例”)。”学生试练:在草稿纸上画简单的怪石轮廓,并添画表情。设计意图紧扣教材“从文化认知到美术方法”的编排逻辑,通过“表格梳理+互动模仿”将抽象的景观特征转化为具体的视觉与动作认知,符合二年级学生“具象思维+动手感知”的学习特点:“世界遗产”解读与“小卫士”承诺融入文化育人,避免文化认知流于形式;美术方法试练紧扣教材步骤,确保学生初步掌握核心技能,为后续创作奠定基础。(三)示范讲解:结合教材范例,突破创作难点1.基础任务示范:“一棵迎客松”选题依据:教材“基础创作范例”以“单一迎客松”为主题,造型简洁、特征鲜明,适合技能入门,能帮助学生聚焦“松枝弯曲、松针疏密”这一核心难点。步骤拆解(对照教材示范图,边讲边操作,同步强调易错点):画枝干:抓“弯曲动态”(教材第一步)“用棕色彩笔在画纸中间偏左位置,画一条‘先弯后直’的枝干(像轻轻招手的手臂),枝干底部要粗(扎根岩石),顶部要细(分小枝),弯曲角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参考教材“枝干弯曲示意图”)。”易错点提醒:“枝干不要画太直(不像迎客松),也不要弯得太厉害(像要断掉);底部粗、顶部细,不然会像‘头重脚轻’。”点松针:抓“疏密层次”(教材第二步)“用深绿色彩笔在枝干顶端和小枝上画短线(松针),靠近枝干的地方松针密一点,向外的地方疏一点:用浅绿色彩笔在深绿松针之间补画少量短线,让松树看起来更有层次(参考教材“松针疏密示例”)。”易错点提醒:“松针不要挤成一团(像乱线),也不要太稀疏(像没长好);深绿为主、浅绿点缀,颜色更自然。”添背景:简单岩石+天空(教材第三步)“在枝干底部画不规则的灰色块(岩石),用灰色彩笔涂满,再用深灰色画几条短线(岩石纹理);在画纸上方用浅蓝色涂天空,画2-3朵小白云(白色彩笔),让迎客松‘站’在岩石上,更真实。”易错点提醒:“岩石不要太大,刚好托住树干就行;天空颜色要浅,不要盖过松树。”2.提升任务示范:“猴子观海”选题依据:结合教材“怪石+云海”的组合范例,引导学生将单一景观拓展为“景观组合”,同时融入人物(或动物)表情与互动,提升“造型+情感”的双重表达能力。步骤拆解(重点展示与基础任务的差异点,对照教材拓展图示):布局:先画云海再画怪石(教材“景观组合布局建议”)“用浅蓝色彩纸剪成长条形,在画纸下方贴3层(下层宽、上层窄),做出云海层次;再用白色亮片贴在云海上面,模拟‘波光’(参考教材“云海拼贴细节图”)。”怪石造型:抓“猴子辨识度”(教材“怪石轮廓图”)“在云海上方画‘猴子’:先画椭圆形身体(坐在山顶),再画圆形头(偏左),头右边画弯弯的弧线(嘴巴,像在笑),身体下方画两条短弧线(腿),身后画一条细细的弯曲线(尾巴,翘起来更可爱);用灰色+少量褐色涂怪石,给猴子画黑色圆眼睛、粉色小脸蛋(参考教材“怪石创意涂色示例”)。”细节添加:强化“观海场景”(教材“场景细节提示”)“在猴子前方的云海中画几只小飞鸟(黑色短线+小圆点),在天空画一个橙色小太阳(圆形+短线光芒),让‘猴子观海’的场景更生动———好像猴子在看日出时的云海!”难点提示:“画组合景观时,要‘先背景(云海)、再主体(怪石)、最后细节(太阳、飞鸟)’,顺序不要乱;猴子的造型要‘像猴子’,重点画好弯曲的嘴巴和尾巴,不然别人看不出是‘猴子观海’。”3.创意启发:打开“我的黄山”想象展示教材“学生创意作品”(如“有小松鼠的迎客松”“带彩虹的云海”“会唱歌的飞来石”),提问:“这些作品和老师的示范不一样,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生发现:“松树旁边有小松鼠”“云海上面有彩虹”“石头画了嘴巴在唱歌”)师小结:“你的黄山可以有很多创意————给松树加小动物、给云海加彩虹、给怪石画表情,甚至可以画‘你和爸爸妈妈在黄山看风景’,只要你觉得美,你的作品就是最特别的‘黄山’!”设计意图遵循教材“基础+提升”的分层教学思路,基础示范确保学生掌握“单一景观造型”的核心技能,突破“松枝弯曲、松针疏密”的难点;提升示范拓展“景观组合+创意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场景感”的营造方法;创意启发则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想象创新,避免机械模仿,符合二年级学生“从模仿到个性表达”的能力发展规律。(四)实践创作:落实教材要求,开展个性化表达1.任务布置(分层设计,贴合教材目标,表格呈现)任务层级任务内容参考教材依据材料准备基础任务创作“单一黄山景观”(如一棵迎客松、一块怪石或一片云海),用简笔画+彩笔涂色,突出景观核心特征(如松枝弯曲、怪石像动物、云海有层次)教材“基础创作目标”“单一景观表现范例”画纸、铅笔、彩笔(棕、绿、灰、蓝、白)、橡皮提升任务创作“两种黄山景观组合”(如迎客松+云海、怪石+云海),用“简笔画+局部拼贴”(如彩纸拼贴云海、棉签点染松针),添1个创意细节(如给松树加小鸟、给怪石画表情)教材“创意拓展目标”“景观组合范例”同上+彩色卡纸(浅蓝、白)、棉签、固体胶、安全剪刀挑战任务创作“黄山小场景”(如“迎客松+怪石+云海+小游客”),用综合材料(亮片贴云海、黏土做小怪石、细毛线贴松针)装饰,体现“黄教材“综合创作建议”“多材同上+超轻黏土(灰、棕)、亮片、细毛线山仙境”的感觉,加入家人或自己的形象料表现示例”(绿)、双面胶2.创作指导(兼顾共性问题与个性需求)小组互动:“我的黄山创意”分享会4人一组,轮流说:“你想画黄山的哪个景观?要加什么创意细节?需要哪些材料?”组员互相提建议,如“你画迎客松,可以在树枝上画小松鼠”“你画云海,可以加一道彩虹,用红、黄、蓝彩笔涂”“你用黏土做怪石,可以捏成小兔子的样子”。个别指导:针对难点突破松枝画不弯的学生:“拿出教材的‘迎客松枝干示意图’,跟着图用铅笔先轻轻画一条弯弯的线(像彩虹的一半),再慢慢加粗,记住‘底部粗、顶部细’哦!”云海没层次的学生:“先涂浅蓝色(云海下面),等干一点,再在上面用白色彩笔轻轻涂,两种颜色重叠的地方就是‘层次’,像教材里的‘云海渐变示例’那样。”创意不足的学生:“看教材的‘创意细节参考图’,可以给怪石画帽子、给迎客松挂小灯笼、给云海画小渔船,这些都很有趣,试试看!”安全与规范提醒:“用剪刀剪彩纸时,要‘右手剪、左手扶’,不要剪到手指:用黏土时不要粘在衣服或画纸上;亮片、细毛线不要放进嘴里,用完放进小盒子里;彩笔涂色要顺着一个方向,不要涂出轮廓。”3.作品自查:对照教材“黄山特征标准”发放教材“作品自查清单”(简化版),引导学生完成自查,在符合的选项后打“✔”:我的作品画的是黄山的景观(松/石/云)吗?□景观造型符合黄山的特征(如松枝弯、怪石像动物、云海有层次)吗?□我用了今天学的美术方法(简笔画/拼贴/棉签点染)吗?□作品整洁,没有多余的线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