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不止于山脉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天山雪云常不开

千峰万岭雪崔嵬”

它以千峰万岭横亘西域

东西逶迤2500千米

山势雄伟

是全球屈指可数的超级山脉

又从来不是一条山脉

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

三列山脉分列南北

构成了一组大型山系

山系规模巨大

在新疆中央虎踞龙盘

堪称西域轴心

(天山位置,制图@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山峰也好

山脉、山系也罢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天山甚至不止是山

正所谓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它以天为名

与日月同辉

华夏神话、武林玄幻

无不以天山为神圣所在

它早已超越了自然界

成为中国人心目的神山

为何地位如此重要?

千万年来

这里水汽汇聚、生态繁盛、文明交融

如同一条巨大的走廊

横亘东西、连通一切

01 山脉走廊

在组成天山山脉的三大山链

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中

尤以南天山最为高耸

主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

亦为天山山脉的最高点

(从阿克苏方向看托木尔峰,摄影师@宋文君,请横屏观看)▼

汗腾格里峰

海拔也达到6995米

(遥望汗腾格里峰,摄影师@小强先森)▼

坐镇南天山中央

由此向东山势一路下降

至最东侧的库鲁克塔格山时

海拔仅剩1000-2000米

高差不足300米

俨然一片丘陵地带

(库鲁克塔格山,摄影师@文兴华)▼

其西段的依连哈比尔尕(gǎ)山群峰竞秀

(依连哈比尔尕山,摄影师@陈剑峰)▼

海拔5445米

自古以来便被视为神山

受到周边各民族的祭拜

(博格达峰,“博格达”在蒙古语中意为“神灵”,摄影师@钟跃)▼

相较之下

中天山就没那么巍峨了

这里平均海拔仅有3000米

山势平缓、山顶浑圆

(乌鲁木齐南郊,中天山东段,摄影师@叶长春)▼

构成了天山的主体

而在高山的夹缝中

又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山间盆地

有的海拔可达2000余米

远超过泰山山巅

(尤尔都斯盆地内,摄影师@王汉冰)▼

吐鲁番-哈密盆地中的艾丁湖

甚至以-154.43米的“负海拔”

成为中国陆地的最低点

(以上数据为湖面海拔;下图为新疆哈密盆地南沙窝雅丹地貌,摄影师@鲁全国)▼

构成了天山错综复杂的盆山体系

令其南北平均宽度达300千米

(拜城盆地远望天山,摄影师@文兴华)▼

一座横贯东西的大走廊已落成

接下来该轮到主角们登场了

02 水汽走廊

天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太平洋的水汽鞭长莫及

正所谓

(出自唐 王之涣《凉州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山脉东侧

吐鲁番盆地干燥而炎热

如同火焰炙烤大地

(吐鲁番库姆塔格沙漠与火焰山遥相呼应,摄影师@鲁全国)▼

青藏高原犹如屏障

拦截了自印度洋北上的暖湿空气

于是在塔里木盆地中

催生了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里终年干旱

年均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

最低记录只有约5毫米

(缺水是沙漠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下图为天山南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摄影师@张扬的小强,请横屏观看)▼

地处干旱之极的天山

基本算是”与水无缘“了

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天山位于中纬度地区

常年盛行西风

气流途经一马平川的中亚草原

到达天山附近之时

仍保有大量水汽

一条由西向东的水汽走廊就此形成

天山面积仅占新疆的16%

年降水量却接近全疆的一半

丰沛的降雨汇聚成流

在近乎垂直的谷壁上

留下密密匝匝的沟壑

(独山子大峡谷,摄影师@张自荣)▼

张牙舞爪的“纹理”

(河流在地表形成的冲沟,远方为喀班巴依峰,摄影师@文兴华)▼

沟谷逐渐拓宽、加深

最终形成壮观的峡谷地貌

著名的安集海大峡谷

仿佛大地的裂痕

(色彩斑斓的安集海大峡谷,摄影师@何小清)▼

红色的地层被切割

成了一片血色的汪洋

(奥依塔克彩丘地貌,摄影师@小强先森)▼

则在山前平原上

形成巨大的冲积扇

(河流在山前形成的冲积扇,摄影师@李含军)▼

水汽凝结形成雪花飘落

冬季天山最多可积雪100亿立方米

遥望之处一片雪山雪海

(天山和静县内达楞达坂附近山脉积雪,摄影师@文兴华,请横屏观看)▼

则形成大量冰川

仅中国境内山段

就有大小冰川7934条

尤以托木尔-汗腾格里一带数量最多

堪称天山冰川的大本营

(以上数据来自第二次冰川编目;下图为汗腾格里峰下的冰川,摄影师@李翔)▼

但在博格达峰周围

每一条冰川都不失惊艳

(博格达山的冰川形成的冰洞,摄影师@厚汝轩)▼

孕育了新疆范围内超过370条河流

其中西部的伊犁河流域

支流众多、河网密布

是全疆最为湿润的地区

(伊犁河谷,摄影师@刘辰)▼

在山间盆地中蜿蜒曲折

(开都河,摄影师@陈剑峰)▼

最终汇入博斯腾湖

形成了天山最大的淡水湖

(博斯腾湖,摄影师@王汉冰)▼

莫过于海拔2071.9米的赛里木湖

溪流自周围的高山上汇聚至此

让其水位至今仍在上涨

(赛里木湖,摄影师@沉默的剑心)▼

点缀在博格达山北坡

万年前的冰川向山顶退却

留下了这颗明珠

(天山天池,摄影师@吕威)▼

天山却在此架起了一条水的走廊

而有水的地方

就有生命

03 生命走廊

山河在这里搭好舞台

生命才是舞台上的主角

植被首先登场

它们从南北两侧山前的平原

开始“围攻”天山

海拔1000米以下的起始地带是荒漠带

生长着低矮的灌木

(天山北侧木垒县鸣沙山的沙漠植被,摄影师@李学亮)▼

却在这里创造了奇迹

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塔里木河缓缓流过之处

是40余万亩的轮台胡杨林

(河边的轮台胡杨,摄影师@姚璐)▼

到达海拔1000米以上

就进入了山地草原带

这里的牧草优质

是最主要的牧场

(昭苏草原,摄影师@刘辰)▼

山地针叶林逐渐占领地表

不同于中国东部的“百花齐放”

天山的森林几乎由同一种树组成

即雪岭云杉

(雪岭云杉林,摄影师@秦建)▼

如剑指苍穹

从天山南脉直到哈密

东西绵延1800余千米

形成一片浩瀚的绿海

(喀拉峻雪岭云杉林,摄影师@Donkey达达,请横屏观看)▼

与森林交错分布

成为“花斑森林”

(新疆和静县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与草原交替形成所谓的“花斑森林”,摄影师@王汉冰)▼

大自然又为天山安排了更多的色彩

在湿润温和的伊犁河谷

野苹果、野杏、野核桃竞相绽放

宛若云霞

(伊犁杏花,摄影师@姚璐)▼

便进入了亚高山、高山草甸地带

这里的花草相映成趣

组成了天山最美的草原

(喀拉峻草原,摄影师@万瑞)▼

山坡曲线最为柔美

宛如美人后背

(喀拉峻“人体草原”,摄影师@刘辰)▼

植被逐渐稀疏

只剩下少量高山植被

和经年不化的积雪

传说中的天山雪莲

便在此盛放

(博格达峰下的天山雪莲,摄影师@厚汝轩)▼

丰富多彩的植被

在垂直方向上依次展布

赋予了天山纷繁的色彩

(天山地区植被的分布示意图,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在这里繁衍生息

著名的巴音布鲁克湿地

聚集了7000余只野天鹅

是全国最大的天鹅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天鹅,摄影师@王警)▼

都能在这里寻得一方天地

(巴音布鲁克的赤狐,摄影师@文兴华)▼

而其中最精彩的表演则来自人类

一条文明的走廊即将诞生

04 文明走廊

千万年来

人类在天山南北开疆拓土

三条大道沟通东西

数条小路连接南北

形成一套庞大复杂的通道系统

(天山走廊包含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道路,形成路网,制图@巩向杰/星球研究所,请横屏观看)▼

为联合大月氏、乌孙等国

共同抵抗匈奴

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首先打通的便是天山南道

它也是“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

(丝绸之路由敦煌出玉门关,一路西行;下图为玉门关遗址,摄影师@唐小六)▼

毗邻库姆塔格和塔克拉玛干两大沙漠

一路上风沙漫天、水源稀缺

(库姆塔格沙漠,摄影师@水冬青)▼

古人又开辟了大海道

连通玉门关和吐鲁番盆地

东方的公主曾沿此路远嫁乌孙

大宛的骏马也经由此路抵达长安

(新疆哈密一碗泉驿遗址,摄影师@鲁全国)▼

还有天山北道和天山中道

一路沿着草原或河道行进

在唐朝时

一度是连通西域的主要道路

诗仙李白也曾写下诗句

(出自唐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实际上

早在“丝绸之路”诞生前

这一带就已为游牧民族所用

并与蒙古、中亚的草原道路相通

在漫长的岁月里

东西方人种在此相遇、融合

如今

只有不起眼的土墩和石像

述说着他们的文明

(草原石人,摄影师@赖宇宁)▼

也打通了东西方的交流

大陆两端由此连为一体

中国的丝绸被送往地中海

西方的芝麻、胡椒等

则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

(在更早之前,小麦也是通过这条道路传入中国,下图为收割后的麦田,摄影师@赖宇宁)▼

来自西域的文化和宗教

也经由这些道路传入中国

其中

龟兹以佛教立国

是当时佛教东传的重心

源自印度的石窟壁画、造像艺术

在这里被发扬光大

如今在其遗址附近

尚存千佛洞500余个

占全疆的80%以上

(天山一带主要千佛洞分布,制图@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曾来此修行的鸠摩罗什的塑像

依然静静矗立

(克孜尔千佛洞,摄影师@方托马斯)▼

广泛分布于天山南北

(火焰山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摄影师@李文博)▼

到麦积山、云冈、龙门石窟

一条长长的宗教走廊逐渐形成

(龙门石窟,摄影师@李文博)▼

东晋的法显、唐朝的玄奘

均通过天山走廊走向印度

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

甚至塑造了整个东亚的文明形态

到了明清时代

伊斯兰教再次沿着同一条走廊

从西到东传入中国

造型独特的伊斯兰建筑

就是其传播路上的脚印

(香妃衣冠冢,摄影师@方托马斯)▼

歌伎乐舞

古卷青灯

西域的一切曾令古人痴迷

在今天仍旧有着无穷的魅力

除了作为东西交流的通道

天山亦是两种文明的分界线

北麓和山中盆地内

分布着大片的草原

养育了马背上的游牧民族

南麓则多为沙漠

在星星点点的绿洲中

诞生了众多以农耕为生的城邦小国

(哈密市的五堡乡,是一片被戈壁包围的绿洲,绿洲内有拉甫却克古城,为汉唐时期城址,摄影师@陈剑峰)▼

在天山两侧斗争、融合

从而有了穿越天山的数条南北古道

博格达山附近

车师古道穿山越岭

山北的匈奴王庭、山南的汉人势力

曾在此长期对峙拉锯

古道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次血战

(火焰山下的高昌故城遗址,摄影师@李学亮)▼

还有白水涧、乌骨等南北古道

如今它们大多已经了无痕迹

(车师古道,摄影师@在远方的阿伦)▼

加上大量冰川、积雪

让穿越这里的道路危机四伏

其中最为险峻的夏特古道

一路途经高耸的雪峰脚下

(夏特古道,摄影师@李文博)▼

则在高山的积雪中蜿蜒前行

(乌孙古道,摄影师@刘灵波)▼

却又在斗争中消亡

当满清帝国建立新疆省时

民族间的战事终于尘埃落定

但外面的世界早已改天换地

随着西方帝国的崛起

海洋贸易时代来临

丝绸之路逐渐走向了衰落

天山走廊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唯有沿途的古堡烽燧

见证着或繁花似锦、或金戈铁马的往昔

(新疆哈密墩墩山烽燧,摄影师@鲁全国)▼

然而

天山并没有被历史遗忘

经历了百年的沉寂后

从20世纪中叶开始

日益先进的交通方式

正在重构天山走廊

1952-1962的十年间

兰新铁路全线贯通

成为新中国的一条东西大动脉

2014年在这条线路上开通的兰新高铁

则是新一轮时代速度的见证

(兰新铁路,摄影师@郑斐元)▼

成为沟通天山东西的重要干线

所过之处正是曾经的天山南道

(南疆铁路奎先达坂的乌斯特展线,摄影师@王天成)▼

公路同样四通八达

(天山附近的主要公路,制图@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是最早的现代化天山公路

一路经哈密、乌鲁木齐到达伊犁

俨然是现代版的天山北道

(连霍高速和312国道火焰山段,摄影师@李保民)▼

则沿着天山南道

在山脉与沙漠中穿行

(314国道沿线,摄影师@宋文君)▼

一路穿越山间盆地

所经过的正是天山中道

(218国道巩乃斯段,摄影师@文兴华)▼

从山北的独山子到山南的库车

解放军筑路部队劈山开路

修建了难度极大的独库公路

公路里程的一半多

均为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

(独库公路,摄影师@厚汝轩)▼

编辑:桢公子

图编:刘白&任炳旭

设计:张靖

地图:巩向杰

审校:王昆&风沉郁

P.S.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胡汝骥《中国天山自然地理》,满苏尔·沙比提《新疆地理》,黄剑华《西域丝路文明》,黄秀芳《丝绸之路》,刘彦群《新疆交通》等

THE END
0.新疆的雪花开了雪落拜城红石林“雅丹石人”披“雪衣”近日,受冷空气影响,新疆拜城县迎来降雪。12月16日,雪后的拜城县克孜尔红石林景区呈现出一派独特景观,雅丹地貌被白雪错落覆盖,“雅丹石人”也穿上了“雪衣”,色彩反差明显,十分入镜。 记者 阿尔曼·热扎克 监制 毛铭东 李红燕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jvzquC41yy}/v|3ep1~x|4ujz}04976345u49763478a;:842:837xjvor
1.大地上的火焰:亮丽瑰奇的新疆阿克苏红石林位于天山南麓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红色石林,当地也称为“克孜利亚”,意思是“红色的山崖”。 这里的石林分成两片:一片是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境内的克孜尔红石林,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地质景观,错落有致地耸立在天山南麓。连绵起伏的红色山体,层层叠叠,分外壮观。另一处是更加壮观雄伟的红石林:库车红山石林。整个山脉呈现亮丽jvzquC41uf~x0rvknw4dqv4ujcxf1bX2{OY1zVK{Oph2XV??0nuou
2.新疆玛纳斯县:雅丹红山绕碧水总台新疆总站关注 新疆玛纳斯县:雅丹红山绕碧水总台新疆总站2022-05-11 12:06:161517次观看 新疆玛纳斯县,这里的雅丹地貌陡峭险峻,奇山怪石绵延不绝。立夏刚过,赭红色的山体怀抱着天山碧水,橙黄怪石混杂其间,片片草地覆盖,蓝天之中白云缓缓飘过,云影投射在山体之上,又添几处暗色。山石、云朵、水流、草原,在这一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6427:78@=7:;>3;@7664
3.大美新疆雅丹地貌,西游记圣境火焰山大美新疆雅丹地貌 火焰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三堡乡312国道3956至3957公里处,占地290平方公里,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至吐鲁番桃儿沟,距吐鲁番市23公里、距哈密市400公里、距乌鲁木齐220公里,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后于2012年升级为国家地质公园。jvzquC41yy}/onnrkct/ew473e8m3uw
4.俯瞰托克逊雅丹地貌好似泼墨山水画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镇雅丹地貌群与天山红河谷相邻,空中俯瞰,雅丹地貌的瀚海“戈壁台地”与瑰丽多姿的天山红河谷构成了一幅巨幅的浓墨重彩泼墨山水画。托克逊县雅丹地貌区呈南北走向,长约3.5千米,宽0.6千米,由2000多个土丘组成。土丘分布密集险峻,造型怪异,虚实互补,变化莫测,充满无限的神秘感和巨大的诱惑力,像一大片jvzquC41yy}/ctxzy0ipo8x{1tjyy8}l14635:51v4635:529a77799;364ivvq
5.托克逊雅丹地貌天气预报,历史气温,旅游指数,雅丹地貌一周天气预报【携新疆活体昆虫博物馆 乌鲁木齐植物园 大巴扎步行街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新馆) 雅丹地貌 交河故城 天山红河谷生态景区 坎儿井民俗园 托克逊杏花园 天山天池 网站地图 热门推荐 国内天气| 国内景点| 国外天气| 国外景点 三亚天气 厦门天气 西安天气 黄山风景区天气 九寨沟天气 云南天气 北京天气 张家界天气jvzquC41{q{/e}wkr0ipo8|gcvnft8ywqmkyww666898:8968;
6.静态的“地质博物馆”新疆玛纳斯天山美如画静态的“地质博物馆” 新疆玛纳斯天山美如画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8-05 22:16:591104430次观看 炎炎盛夏,新疆玛纳斯县绿意盎然,壮美的雅丹地貌与湖泊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画卷。©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陈卓然 央视新闻 我用心你放心 18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6259:79;553>47;843
7.俯瞰托克逊雅丹地貌:好似泼墨山水画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镇雅丹地貌群与天山红河谷相邻,空中俯瞰,雅丹地貌的瀚海“戈壁台地”与瑰丽多姿的天山红河谷构成了一幅巨幅的浓墨重彩泼墨山水画。托克逊县雅丹地貌区呈南北走向,长约3.5千米,宽0.6千米,由2000多个土丘组成。土丘分布密集险峻,造型怪异,虚实互补,变化莫测,充满无限的神秘感和巨大的诱惑力,像一大片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28;>18B<628684@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