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着千年来冰川融雪的滋养
“丝绸西运,佛教东传。”
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中原出口
这里宛如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
让这条历史文化长廊熠熠生光
祁连山下水草丰美
绿洲之上农田肥沃
历经岁月流转,一张一弛间
已是两千年的岁月
当千年尘埃落定
这里绘就出甘肃底色最厚重一隅
酒泉,古称“肃州”
寓“肃靖宁边”之意
甘肃的“肃”字便取自于此
作为水草丰沃,适宜定居的天然湿地
游牧与农耕民族长期拉锯的百战之地
武能镇守边关,文能挥毫诗词
这里兼具着中原王朝开疆拓土
封侯拜将的英雄气概
又具有塞外江南大漠孤烟
骏马秋风的墨客风韵
酒泉是一座低调的城市
但又因为太有内涵
以至于人们熟知她的局部胜过整体
19.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这座面积相当于两个江苏省
甘肃最西端的千年古城
不只有一窟壁画和一个航天发射中心
戈壁浩瀚,历史厚重
距今一万多年前,酒泉先民进入旧石器时代。约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酒泉四坝文化成为河西走廊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距今约3500年前后,酒泉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期。
河西走廊 摄影/李勇俊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祁连支流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等穿行豪壮的戈壁,从远古到现代,在粼粼波光中,悠悠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传奇。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霍去病封狼居胥征战疆土,这片土地注定有着不凡的命运。公元前121-111年, 汉武帝“设四郡、列两关”,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这里得名“酒泉”,酒泉以西设置了敦煌郡,筑阳关、玉门关。发展商贸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巩固边防,镇守疆域。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自此,酒泉肩负起了守护中原王朝的百年使命。
汉武帝在河西走廊修筑东起永登,西至酒泉的长城等防御工程,数年后,汉长城又从酒泉延伸到了玉门一带,庞大的防御体系横贯了河西走廊的东西两端,被称为河西汉塞,这不仅是一条防御线,还是一条交通线和供给线。
瓜州锁阳城
酒泉的另一个名字肃州,也是取“肃靖宁边”之意,公元602年,隋文帝在酒泉撤郡建州,酒泉易名,遂为“肃州”。甘肃的“肃”,便从这里而起。西夏统治河西时,取甘州、肃州首字,设甘肃军司,甘肃作为军事划名首次出现。到了元代,甘肃行省正式设置。
百年的割据与收回,使得酒泉的历史几乎成为一张中原兴衰的晴雨表,这里先后成为了中央政权与异族博弈的塞外疆场,是中原王朝国力强弱的有力体现。酒泉最后一次作为军事要塞,还是左宗棠用兵新疆之时。
风沙吹过,拂去尘埃,酒泉,也曾熠熠生辉。东晋鼓楼4个门洞“冬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沙漠”意蕴恢宏,巍然耸立于酒泉中央,着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华裳,从悠远的人文史里踏步而来。
霍去病“倾酒于泉”的汉古酒泉,静穆遗存西汉酒泉胜迹中,作为丝绸之路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汉代园林,承载2000年的人文史实,这里彰显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左公柳、泉湖等古建玲珑多姿,左宗棠手书“大地醍醐”匾额意蕴幽深。
飞天故里,诗词之城
边塞之外,它是一部多民族交融的恢宏历史。
长期的割据争夺战,让这里成为了孕育多元文化的宝库,佛教文化在这里落地生花,这座曾经风情万种的苍茫大漠,至今仍流光溢彩。尘封在历史中的莫高窟,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艺术与信仰的精神绿洲”,“飞天”形象在现代走进了每一个向往多姿艺术之美的人们心中,丝路文化在这里大放异彩,声鸣中外。
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 临摹/焦鹰
这里的烽燧遗迹,是一首中原的励志边塞诗。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李白)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酒泉为唐宋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酒泉,有酒有英雄,正因为这里的故事太过夺目,以至于古往诗人——李白、李贺、王维、高适、王昌龄、苏轼……都甘心成为那个时代的“西漂”,从而影响了一代诗词文化的繁荣恢宏。
他们或赞叹塞外的风景,有的曾在出使西域时亲眼目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或寄情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雄心壮志,“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或是偏爱老牌名将李广、卫青,“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与玉门关南北相对的阳关,则俨然成为唐诗宋词里“离别”“断肠”的意向,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名垂千古。宋朝《阳关曲》送别,苏轼要唱,李清照也要唱: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如今,璀璨的敦煌文化填满这戈壁边塞的萧瑟,汉代驿站——悬泉置遗址与疏勒河流域汉长城烽燧遥望。玉门关与阳关遗址巍巍屹立、肃穆旷然,成为了保存最好、类型最完整、规模足够大的关隘遗存,黄胶土墙在广袤的戈壁风沙中虽不复当年的恢宏,却在依稀倾吐着千年前的故事。
石油故里,航天摇篮
1939年,位于祁连山下的石油河畔,诞生了中国第一口油井,建立了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原玉门油矿)。玉门油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连绵的山,粗粝的风,独特的地理,悠久的历史,共同塑造了酒泉人的性格。铁人王进喜,就是从这里出发,到了黑龙江,打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留下了埋头苦干、吃苦耐劳的“铁人精神”。
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圆满发射至今已有22个年头了,曾经酒泉在敦壁画里“飞天”;如今,酒泉在卫星发射基地“飞天”。始建于1958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作为世界三大航天发射场之一,中国航天事业的摇篮,这座“东风航天城”因一代又一代热忱奉献的航天人而创造出了无数个傲人的第一。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酒泉,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时代生机
酒泉也正在新时代重新创造着不朽的地物价值,瓜州、玉门素有“世界风库”和“世界风口”之称,风能资源总储量1.5亿千瓦,坐拥1万平方公里的戈壁资源,这里被国家批准为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从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田,到酒泉工业园区戈壁滩上一台台转动的风力发电机蔚为壮观,敦煌超级电站让广袤无垠的戈壁换上新装,再到肃州区东洞滩光伏产业园上整齐划一的太阳能电池板,新能源产业在酒泉快速发展。
敦煌光伏电站 摄影/邱新生
人文荟萃,塞外江南
如今的酒泉,远离刀光剑影的沙场,也不再是汉唐时的偏远之地。根植于两千年来厚重的文化底蕴,继承并发扬着诗词里的大漠豪情,千年的繁衍生息、发展经营。酒泉,早已是西北地区著名的农业区,为整个甘肃提供了一大半的商品粮。
酒泉的味道离不开“酒”,更离不开“甘”和“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使得古城凉州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千年驰名天下。如今酒泉以“玉、酒、泉”的名号驰名全国。
悠久的农牧业中璀璨的美食文化成为酒泉的“甘”,羊肉焖饼、驴肉黄面、清泉羊肉、炕羊肠……面食与肉食在这里相得益彰。
瓜果飘香是酒泉的“甜”,瓜州香名在外,香甜可口。还有那悠悠千载的敦煌民歌、曲子戏、肃北长调、碗碗腔,古时的边塞风情,现今的魅力非遗,让这里熠熠生辉。
酒泉,河西四郡中唯一用酒命名的城市
两千多年前,她是
雄关漫道、金戈铁马里的边塞疆场
又是大漠孤烟、诗词秋风里的墨客江湖
两千多年后,这里有
长河落日,驼铃悠扬,葡萄美酒
也有清泉碧林,甘甜文化,诗意人间
一古一今,一去一来,一文一武间
酒泉,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时代生机
文字丨微游甘肃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