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燃气管网是指自门站至用户的全部设施构成的系统,包括门站或气源厂压缩机站、储气设施、调压装置、输配管道、计量装置、管理设施、监控系统等组成。燃气管网可按用途、敷设方式、输气压力、管网形状、压力级制等加以分类,其中城镇燃气管道按燃气设计压力P(MPa)分为七级。。
城市燃气管道分类
分类方式
种类
简述
按用途分类
长距离输气管线
连接产量巨大的天然气田或人工燃气与用气地区的输气管线,其干管及支管的末端连接城镇或大型工业企业,作为该供气区的气源点
城镇燃气管道
分配管道
在供气地区将燃气分配给工业企业用户、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管道,包括街区和庭院的燃气分配管道
用户引入管
将燃气从分配管道引到用户室内引入口处总阀门前的管道
室内燃气管道
通过用户管道引入口的总阀门将燃气引向室内,并分配到每个燃气用具的管道
工业企业燃气管道
工厂引入管和厂区燃气管道
将燃气从城镇燃气管道引入工厂,分送到各用气车间
车间燃气管道
从车间的管道引入口将燃气送到车间内各个用气设备(如窑炉)。车间燃气管道包括干管和支管
炉前燃气管道
从支管将燃气分送给炉上各个燃烧设备
按敷设方式分类
埋地管道
城市中燃气管道一般采用埋地敷设,当燃气管段需要穿越铁路、公路时,有时需加设套管或管沟,因此有直接埋设及间接埋设两种
架空管道
工厂厂区内或管道跨越障碍物以及建筑物内的燃气管道时,常采用架空敷设
按管网形状分类
环状管网
管段联成封闭的环状,输送至任一管段的燃气可以由一条或多条管道供气。环状管网是城镇输配管网的基本形式,在同一环中,输气压力处于同一级制
枝状管网
以干管为主管,分配管呈树枝状由主管引出。在城镇燃气管网中一般不单独使用
环枝状管网
环状与枝状混合使用的一种管网形式
按管网压力级制分类
单级系统
仅有低压或中压一种压力级别的管网输配系统
二级管网系统
具有两种压力等级的管网系统组成
三级管网系统
由低压、中压和次高压三种压力级别组成的管网系统
多级管网系统
由低压、中压、次高压和高压多种压力级别组成的管网系统
城镇燃气设计压力(表压)分级
名称
压力(MPa)
高压燃气管道
2.5<P≤4.0
1.6<P≤2.5
次高压燃气管道
0.8<P≤1.6
0.4<P≤0.8
中压燃气管道
0.2<P≤0.4
0.01<P≤0.2
低压燃气管道
P<0.01
二、城市燃气管道市场现状
同时,从天然气管线长度与国土面积比重角度看,我国天然气干线管道密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天然气干线管道密度为7.3米/平方千米,约为美国的1/6、法国的1/10,密度为19.97千米/亿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33.73千米/亿立方米,远低于美国的56.3千米/亿立方米。
主要国家天然气管道设施对比
指标
中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俄罗斯
世界平均
干线管道密度(米/平方千米)
7.3
44.7
67
106.4
运输能力与消费量比重(千米/亿立方米)
19.97
56.3
33.73
储气库工作气量/消费量(%)
3.4
18
15-35
15-35
17
因此,我国城市燃气管网建设仍有可为。近七年来,我国天然气管道里程数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天然气管道里程数量达8.34万千米,同比增长3%。而根据《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天然气管网里程将达到16.3万公里,所以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管网里程年复合增速约为14.34%。
《中长期管网发展规划》2025年管网预期目标
指标
2025年
年均增速
原油管道(万公里)
3.7
3.20%
成品油管道(万公里)
6.70%
天然气管道(万公里)
16.3
9.80%
原油管道进口能力(亿吨)
1.07
4.00%
原油海运进口能力(亿吨)
6.6
1.00%
天然气管道进口能力(亿立方米)
1500
7.60%
LNG接卸能力(万吨)
10000
8.60%
天然气)含LNG)储存能力(亿立方米)
400
17.00%
城镇天然气用气人口(亿人)
5.5
6.60%
此外,经过多年城镇化建设,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燃气管道老化严重,同时由于城镇化早期管材材料质量整体偏低,安全隐患已经开始现象,急需更新改造。目前,我国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十四五”规划中增加了有关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的相关内容,普遍涉及城市燃气管道改造相关规划。
时间
颁布部门
政策名称
要点
河北省住建厅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
对“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的供水、供热、燃气老旧管网实行“滚动”改造,按照即有即改、分类实施的原则,对“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的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十四五”期间改造任务量:城市供水老旧管网改造计划为383公里;城市燃气老旧管网改造计划为118公里;城市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计划为624公里
广东省住建厅
《广东省城镇燃气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建互联互通管道299.3公里。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偏远城区、重点工业园区、大型用气企业供气管道化改造,最大限度消除实现建成区管网空白区域,实现管网覆盖
浙江省住建厅
《浙江省城镇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全省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含新增租赁补贴保障)21万套(户),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含货币化安置)13万套。“十四五”期末,全省城镇住房保障收益覆盖率达到25%左右。到2025年,全省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000个,改造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
福建省政府
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场)
“十四五”期间全省预计改造68.3万户老旧小区。2022年底前,力争全省60%以上的社区达到绿色社区创建要求。
湖北省住建厅
湖北省城镇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新建商品住房累计供应面积约3.5亿平方米。“十四五”末,全省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5万个,力争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江苏省政府
《江苏省“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全省计划改造棚户区60万套(户),完成投资3000亿元,帮助180余万居民实现“出棚进楼”。五年计划改造5000个老旧小区,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同时,2021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管网做出了相关批示,要求“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被写入此次会议文件,且明确指出“包括加快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供燃气管道用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9亿元,新建管道长度850552公里,保持增长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燃气管道投资空间巨大。
2010-2020年我国市政新建燃气管道长度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统计情况
年份
燃气管道长度(公里)
燃气固定设施投资(亿元)
2010
256,429
291
2011
298,972
331
2012
342,752
415
2013
388,466
426
2014
434,571
416
2015
498,087
351
2016
551,031
409
2017
623,253
446
2018
698,043
295
2019
767,946
243
2020
850,552
23
但近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革新,制造成本逐步降低,不断推动卫星批量生产进程。例如,相控阵TR组件、芯片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单星成本从数亿元降至千万元级;航天电子等企业通过智能总装线将生产周期缩短至3个月,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提升10倍以上。有数据显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制造成本从早期的3000万元/颗降至当前的
受益于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和城市拥堵推动的电动滑板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共享出行市场扩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2033年达550.1亿美元,2024-2033年CAGR达4.6%。
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持续发力:国家政策强调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内河航运凭借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关键抓手;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式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运输服
气力输送技术始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及实践,气力输送已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57.6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合计占比65.4%。预计2027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5.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0
船舶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既得益于全球经济后周期的“红利”,又将享受造船自身大规模“新旧迭代”周期的开启。近年来,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带动全球贸易量复苏,同时已交付船只到达更换寿命催生替换需求,新一轮船舶周期已至,行业景气向上。
作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城轨运维机器视觉正迎来高速发展期。该技术通过图像采集与智能分析,实现对车辆、线路、供电等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智能诊断。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顶层政策的强力引导下,面对超万公里运营里程带来的庞大运维需求与“夜间天窗期”的时效压力,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持续增长及运维安全需求日益提升,机器视觉技术正成为推动铁路运维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力量。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下,行业已形成从硬件、算法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并在线路巡检、接触网检测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2024年国内铁路运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26.7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保持在较高水平。2020-2024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由34783亿元增长至3789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