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数不到条,和白鱀豚很像:中华白海豚究竟有多濒危中华体色江豚珠江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和“长江女神”白鱀豚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有长吻和背鳍,体态相近,这两个特征也是长江江豚所不具备的。

从体色上看,白鱀豚的背部终生呈青灰色,腹部为白色,而中华白海豚则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换色”现象:幼豚背部呈灰黑色,成年后变成白色或者粉红色,腹部始终是白色。

从生物演化上看,白鱀豚是从海豚家族分化出的特殊支系,属于“特立独行”的物种,而中华白海豚在进化路径上则相对保守,和大多数海豚相同。在距今530万年前,白鱀豚的祖先就已经进入了长江流域;至260万年前,白鱀豚不幸成为白鱀豚总科仅存的遗留物种,并在长江流域繁衍生息。

总之,无论是白鱀豚还是中华白海豚,被观测到的概率都非常低。那么,长江中是否还有幸存的白鱀豚呢?目前还需要持续观察,IUCN并未将其定为“灭绝”,重现长江的希望仍然存在。

人们最后一次看到白鱀豚是在2004年,野生种群已消失18年。相比之下,中华白海豚的情况稍显乐观,但同样也受到了人为活动的影响。

调查显示,中华白海豚的栖息种群总体呈下降趋势。1998年,珠江口保护区内监测到的种群总数为3671头次,2018年的频率就下降到了2381头次,降幅为35%。香港大屿山西部海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2009年时共监测到1062头次,2019年下降到524头次,降幅高达50%。

有人可能会认为:中华白海豚数量多,并且生活在广阔的海洋中,受人为影响有限,并不会像白鱀豚一样绝迹。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科学家对珠三角地区的野外种群调查后发现:中华白海豚的种群平均每年下降约2.5%,按照这一趋势,每年大约有60头消失,20年内种群规模就将减少一半。

中华白海豚的保护,重点在中国,重中之重在大湾区。

在世界范围内,中华白海豚和中国的联系最为密切。因为从分布密度来看,我国是其最主要的栖息地,2016年的国内统计数据约在4676~4824头之间(不到5000头),超过世界总数的80%。

2019年的研究发现,中国水域可能有6个独立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别是厦门(n=86)、珠江口(n=2637)、雷州(n=1485)、北部湾(n>89)和台湾西海岸(n=99)。不难看出,珠江口的种群是国内最大的种群,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因此,珠江口是保护中华白海豚的重点水域。

根据史料推测,珠江口的白海豚至少稳定建群了数百年,在17世纪就已经定居在香港西部的水域,大屿山、龙鼓洲及索罟群岛附近是种群聚集地。据香港鲸豚研究计划观测,2004年香港水域的中华白海豚约有143条,种群活动十分频繁。

中华白海豚是珠江口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雌豚12~13龄才发育成熟,妊娠期10~12个月,每胎只产一崽,哺乳期长达8个月至2年以上,种群繁殖能力并不高。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中华白海豚就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白鱀豚”,最终濒危甚至野外绝迹。

不过,我国在2017年印发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并制定了中期和远期规划。保护目标明确指出:到2026年,90%以上的中华白海豚分布区得到有效保护,种群保持稳定或小幅提升。

得益于专项保护,香港水域的种群恢复已初见成效。2019~2021年,科学家在香港西部水域监测到了大群的中华白海豚,统计的出生率比2010年之前更高,一是因为疫情导致人为活动减少,二是因为保护的力度也在加强。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华白海豚的危机是可以逆转的!

大湾区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最多,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直接关系到该物种的生存质量。

大湾区地貌的形成和全新世晚期的地质发育有关,区内产生了三个方向的断裂带,沿断裂带发育的山地丘陵形成了半岛、岛屿等地貌,沿线发育的河流则形成了港湾、河口湾等地貌。断裂发育导致大湾区海湾密布,岸线曲折,发达的水系和水网孕育了大面积的河口三角洲。

一方面,珠江干流将丰富的营养盐带到近海,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荣,有利于形成富饶的渔业资源。早在上个世纪,珠江口的伶仃洋海域就成了全国有名的渔场,各种鱼虾多达179种,棘头梅童鱼、凤鲚、杜氏棱鯷等是主要的优势种,而这些鱼类恰恰是中华白海豚的主要食物。

另一方面,大湾区海域也是南海鱼类资源的“两场”所在地(即产卵场和索饵场),堪称天然的种质资源库。优良的环境、丰富的资源为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随着长江禁渔计划的实施,长江江豚、白鱀豚的保护全面步入正轨,珠江口的生态治理也进入了快车道。2022年8月,广东省启动十项行动治理珠江口,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市被确定为水质保护的核心区域,力图打造和谐的生态海湾。

为保护中华白海豚,粤港两地齐心协力,加强大湾区的生态建设,“水清滩净、鱼鸟成群”的港湾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THE END
0.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的通知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的通知,中华白海豚,优先区域,信息库,人工繁育,种群数量,《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栖息地保护,农业部,农渔发[2017]37号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渔业主管厅(局),各有jvzquC41tgge0lsmk0tfv8|gd1Ppw{scn1Gsvrhng1MO\K7239722:50jvsm
1.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中国水产》2017年11期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 开通知网号 前言中华白海豚是生活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沿岸浅水区的一类小型海洋哺乳动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1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近危物种(NT),也被列入保护 (共9页)jvzquC41ocrm0lsmk0tfv8rcic€jpn4ctvodnn4UKEG32:<332670qyo
2.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8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7年11期 9全国首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启动[J];旅游纵览;2018年13期 10本刊记者;先义杰;中华白海豚[J];人与生物圈;2014年02期 11李娜;陈丕茂;张俊;梁沛文;中华白海豚骨骼的描述[J];水产学报;2014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YJEJ72397229;0jvs
3.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启动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启动 12月5日,仪式暨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福建厦门成功举办。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和渔业厅等单位jvzquC41yy}/ezs0eqs/ew4rr1ipp}jpv1813@2341721ltpvgtua>6;3;:10qyo
4.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的通知为更好地保护、恢复我国中华白海豚种群,有效应对中华白海豚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华白海豚保护管理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我部组织编制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就2017—2026年中华白海豚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行动目标提出了意见,制定了具jvzq<84lqwxocu3etpkxu7sgv1tzdpg14278p8iu{s5y{pm1;478;:d423>13;>33385;7mvon
5.保护海洋精灵守护美丽家园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2017年编制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就中华白海豚保护制定了具体的保护行动措施。同时支持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厦门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华白海豚保护联合机制,具体推进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 10 jvzq<84yyy4dg7hp1ete8xvyo5hf87247721}7247723=d479?:4@3ujvsm
6.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期刊一、物种现状和保护的必要性 (一)物种现状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从东印度洋、东南亚沿岸延伸一直向北到达中国的东南沿岸,据推测其总数在6000头左右,而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种群数量大约为4000—5000头.在我国,中华白海豚主要栖息于长江口以南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juoipzque813@6322<
7.三农要闻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2017年编制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就中华白海豚保护制定了具体的保护行动措施。同时支持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厦门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华白海豚保护联合机制,具体推进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 jvzquC41yy}/p}{0ep5dqwygpv521>>41;?27B74424ivvq
8.钦州保护中华白海豚再迎新机遇钦浪网讯 (记者 唐云建)为更好地保护、恢复我国中华白海豚种群,有效应对中华白海豚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近日,农业部印发《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今后我市中华白海豚的长期保护打下了良好基础。 《行动计划》就2017—2026年中华白海豚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行jvzquC41yy}/isgyu4dqv3ep1yuc}nercmfu87239723<4pgymy7j5;3668/:;884<377xjvor
9.[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2025年中华白海豚保护为更好地保护这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我国于2017年12月5日启动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并成立了保护联盟,经过八年的努力,中华白海豚保护网络基本健全,野外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特别是在珠江口区域,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jvzq<84yyy4z|k|z0ghtr3ep1~xf}4|zfzz|87247651}72476559d678:827mvo
10.“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中华白海豚保护成为自觉行动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华白海豚、改善白海豚的栖息地,2017年12月5日,我国启动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并成立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以下简称“保护联盟”)。 该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21年重点区域中华白海豚种群的衰退趋势要得到有效遏制,70%的中华白海豚重要分布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到2026年,我国中华jvzquC41yy}/hjwogt4dqv3ep1814>4261841€fra;?::>7340nuou
11.给保护白海豚志愿者的特殊证书,用技术记录每一份善举根据此前农业部制定的《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提到的数据,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率减少,照此速度,在未来50年内超过一半的个体将会消失,成为濒危物种。 目前,中华白海豚已成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色名录,保护中华白海豚势在必行。 jvzquC41yy}/hrxeq0ipo7hp1gt0eufuua931@<;0jznn
12.第八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活动在广东湛江举行我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布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2017年内成立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联合机制,划定并公布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等保护措施。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中华白海豚的野外种群数量已稳定在5000头左右,特别是在珠江口区域,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jvzquC41yy}/hjwogt4dqv3ep1814>4261811€fra;?::==330nuou
13.突然现身!官方紧急呼吁目前,广州各部门正对该头现身广州内河的中华白海豚展开救护。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渔政部门处,红星新闻得知,自7日起相关部门一直在全力开展相关工作,如有情况会第一时间向公众说明。 《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显示,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种群数量大约为4000-5000头,主要栖息于长江口以南的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74965;
14.40余组亲子家庭体验白海豚救护、放归厦门举行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今年5月12日是第六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本次活动作为推进落实《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的一项重要举措,由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承办,以“保护中华白海豚,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主题,活动联动学校、企业等社会力量,旨在结合场景化活动,生动有趣地宣jvzq<84hl0vfqyqg0eun0ls1p4532;8127771l6:36<7/=5639<:37mvon
15.2024全国青年保护中华白海豚正式启动!保护中华白海豚对于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保护意识,我们特举办2024全国青年保护中华白海豚宣传行动。 中华白海豚是人类的朋友,保护中华白海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希望通过本次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让更多公众认识中华jvzquC41vgii0lmkpc4dqv4ctvodnn4424:22:;132814=d37:?14?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