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宁到岗什卡的交通十分便利,有两条公路可走:
1.西宁→大通→大坂山→青石嘴→盘坡山口;
2.西宁→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门源县城→石嘴镇→盘坡山口
比较:路线1比较近,从西宁出发到达盘坡山口约160公里。
路线2相比之下较长,到盘坡山口约200公里,但风景极其优美。进山途中可经过青海省的著名风景区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高山牧场等。夏季7月中旬,从青石嘴镇到门源县城绵延30多公里是油菜花的海洋,一望无际环绕着岗什卡,著名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连续三届都把这里当作主要赛段。
住宿:和颐酒店
岗什卡雪峰有名冷龙岭,海拔5254.5米,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光熠熠,宛如一条玉龙 ,也是门源境内群山之首。平时远眺,一片洁白,每当夕阳西下,晚霞辉映,山顶五彩缤纷,暮霭升腾,被称为“龙峰夕照”,是门源八大景之一。一般有美景的地方都会有一帮敢玩的少年们来征服大自然,这里便是最好的证明。除了静静的在雪山脚下看风卷云涌的平常景致外,这里更是户外探险的胜地,是登山、山地纵走的训练基地。
因为冬季这里很寒冷,来这里徒步的人不多,但是还是遇到了一大波骨灰级玩家刚从大本营下来,鞋子上绑着防滑锁链,登山手杖各种装备一应俱全。不过还是推荐夏天6、7月份的时候来雪山徒步,据说登顶需要3天的时间,但是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经过三天的徒步会看到夕阳映雪的美景,当看到那一刻你肯定会觉得不枉此行的。当然也可以从七彩瀑布出发,徒步6公里左右,抵达大本营,做一次雪山徒步的初体验。总的来说,岗什卡雪山的徒步,比较适合初级雪山徒步爱好者,身体健康人都是可以参与去的,尤其是在旺季时,在盘破口会有很多车、马等徒步登山的保障设备可出租。可惜这次行程比较赶,报这个遗憾记在小本本上,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再来征服这座当地人心中的神山。
每座神山的背后,都会有一个亘古流传故事,岗什卡也不例外。据说,公元345年,酒泉太守马岌对前凉张俊说:”酒泉南山即昆仑,昔日周穆王西征昆仑,会西王母于此山,西王母虎身豹尾,人面虎齿,全身皆白,居雪山洞中,此山系古昆仑支脉,宜立西王母祠,以禅朝庭无疆之福”。得到了张俊的同意,就立王母祠于岗什卡山上,命名”昆仑"。唐穆宗长庆年间,遣使臣刘元鼎至吐蕃和议时登上了此山。其山日光映雪,雾呈紫色,又名"紫山"。山下灌林密布色呈青黧,因而古羌语称"闷摩黎山",在广大的华热藏区所崇拜的十三大山神中,被尊为第一神,享有阿弥岗什卡之盛誉,当地藏族将白色认为吉祥来崇敬。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奉祀岗什卡山神,活动规模隆重,不但请喇嘛诵经,还举行赛马、摔跤、射击等活动。还有一个奇特的祭祀内容,每年要用纸糊制一只1.5米高,3米长的大鸟藏语称为"夏杰强琼"登高放飞,为的是纪念西王母和其青鸟使者。
这次在岗什卡雪上,最远仅仅到了雪山的脚下,不过这里有个七彩瀑布,美得不要不要的。雪山脚下的冰川一片湛蓝。请原谅我的无知,第一次看见蓝色的冰是在看朋友去南极的照片里看到的,当时不相信,还以为是照片p的没节操,后来才知道真正的冰川就是蓝色的(原谅我的无知吧)。前段时间去怀柔滑雪的时候也见过所谓的冰川,就是当地村民在自己家门口把水管子接到了后山上结果冻上了,然后他们用小栅栏给围起来,巴掌大的污水冰川,看一眼,先交25块钱,呵呵。然而在这里,81平方公里的纯净水冰川,随便看,当然喝了饿了还可以拿来当水喝。
冰川的为什么是蓝色的?
为啥同样的形态,在北京的人造冰川就是傻白傻白的,而高原的冰川随处可见都是蓝色的呢?其实他们真的不是一个东西形成的,虽说原料都是水,但却相差甚远,只知道收钱的村民似乎忘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人类不能轻易仿造的。真正的冰川,是因为固态的雪常年挤压,受到了上层积雪的压力体积改变,并在变态过程中包裹了很多小气泡,正式因为冰川里调皮的小气包对光的散射作用才让我们看见了清新的蓝色冰川,简简单单的水结冰形成的冰川怎么能比得了啊!
小贴士:岗什卡雪峰景区的路面已经结冰,一定要穿上防滑的鞋子;若没有防滑鞋,可在市区买两条链锁,抵达景区后把锁链分别捆绑在鞋底可以起到防滑作用,效果超级棒,用过的都说好。
吃:中午在离岗什卡雪山附近的西部商贸美食城解决午餐,这里上的都是横菜,大盘子大碗大锅的容积单位,我只能说西北汉子真讲究!一桌子美食算下来人均才30多块钱,好吃不贵!进雪山之前,还是要多吃,这样才身子暖和么。
好吃的,抢着吃才有味道!
一会儿去雪山,太冷一定要多多补充热量,一盆面片我先干了,你们随意!
晚上回到西宁市区,还能去哪儿,那必当是莫家街的马忠食府了,来了多少次青海,每次的都要来马忠食府搓一顿,没有原因,这是惯例。马忠的酸奶,太好喝了,而且终于吃上了想了半年的烤羊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