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泱泱中华,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的诗歌。地广物博,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景点你又知道多少?
子鼠
《夜半》 (唐·李商隐)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在万物都寂静的时候,正是老鼠和蝙蝠活动的时候,而此时诗人未眠,靠在窗前,拨弄着琴弦。表现了作者孤枕难眠、借琴浇愁的情感。
景点:嵊泗老鼠山
嵊泗列岛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在泗礁本岛旁边有一个小岛,小岛上有一座“老鼠山”。山上有一个洞,叫“窜鼠洞”。这里的礁石也和老鼠有关:大的像顶花轿,俗称“花轿礁”。在花轿礁的轿前和轿后,有四块老鼠形的小礁岩,俗称“海老鼠礁”。
丑牛
《牧牛图》 (宋·田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本诗用题目中的“牛”字来结构全篇,首句直指金末战乱的社会现实,中州大地无处不被战乱之祸。而后又看那画中牧童横吹长笛,倒骑在牛背上,秋高气爽,秋粮丰收,潇洒肆意。让前两句所写现实的惨景与后两句所写理想的乐影形成鲜明的对照。
景点:金牛公园
金牛公园,这里有一处以“天下第一牛”为主题的雕塑,设计者是著名美术大师韩美林。金牛公园位于济南市北部,现有各类动物200多种,2000余只。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十佳动物园”。
寅虎
猛虎行(南朝宋·谢惠连)
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
人谓客行乐,客行苦伤心。
虎是百兽之王象征着勇敢、坚强,猛虎即使潜藏在深山中,它一旦长长地呼啸,也会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作者以此表现志士不因艰险改节。
景点:东北虎林园
世界最大的东北虎饲养和繁育基地,推荐到黑龙江·哈尔滨,东北虎林园里面的东北虎数量达900余只,可以看到东北虎雪中谈情、肆意打闹的场面,还能听到老虎发出粗犷的虎啸声。
卯兔
《宫词》(唐·王建)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
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
秋高气爽,皇帝外出狩猎,没想到在半路上就遇到了一只小白兔,体形比人的拳头稍大一点,红通红通的竖耳,洁白如雪的体毛,还有萌态十足的睡姿,喻宫女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面,“玉鞭遮到马蹄前”表现了宫女的内心苦闷和不幸遭遇。
景点:兔子岛
岛的周长只有3公里多,但是兔子的数量却多达2,3百只。岛内有各种兔子的装饰品,甚至岛内酒店内都是以兔子为主题的。兔子岛最吸引的人地方还是可以喂食兔子,当你手拿食物,身边的兔子围着你卖萌求食的时候,心都被它们软化啦~
辰龙
《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始秦皇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形雄伟,景象佳丽,有“龙盘虎踞”之势。并以“树层层”来烘托,更见其气象的不凡此诗浑厚有味,通过对比手法来对历史人物加以抑扬,反映了作者对刚恨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恨和对谦和仁爱的统治者的怀念。
景点:白龙潭
白龙潭风景区,地处燕山长城脚下,密云城区东北三十公里的太师屯镇龙潭山中。距北京市一百公里。自汉世以应龙能致云雨之说,一白龙久居深潭,广布细雨,为庶民耕耘造福。“白龙昼饮潭,修尾挂后壁”是北宋苏辙留在这里的诗句。
巳蛇
《罗浮山父与葛篇》(唐·李贺)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此诗称颂罗浮山父所织的葛布精细光洁,巧夺天工。诗蛇洞由于溽暑熏蒸,所以洞里的蛇应当是十分窒闷难受的。洞堂本来是最不容易受暑热侵扰的地方,如今热成这个样子,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描写酷暑天气,诗人极力幻想、夸张,从现实生活中典型现象出发,进行再创造。
景点:嵊泗老鼠山
蛇山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长江东岸,因绵亘蜿蜒,形如伏蛇而得名。蛇山与汉阳龟山隔江相望,是为“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在长约2公里的山上,历史上建有楼阁亭台20多处,其中以黄鹤楼最为驰名。
午马
《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进士及第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
景点:甘肃省博物馆镇馆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每年5月1日至10月15日展出,其余时间在库房维护保养。
未羊
《杜鹃》(唐·杜甫)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羔雁知礼,从古皆然也。行飞识序,雁有兄弟之礼;跪乳知恩,羊有母子之礼。取《春秋繁露》“雁有行列,羔饮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故以为蛰。”
景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四羊青铜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申猴
《山禽》(唐·张籍)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
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写半夜一只猕猴来偷采栗子,把这一对寿带鸟吓了一跳,向着远远的月亮飞去了,意趣横生。
景点:金猴岭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景点,是金丝猴的主要活动区。山势高峻,气候寒凉,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是神农架数十万亩原始森林的典型代表。
10
酉鸡
《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一首题画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和高洁。不说则已一鸣惊人,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
景点:鸡峰山
陕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古称“陈仓山”、“宝鸡山”,或称“鸡山”。据《宝鸡县志》记载:“鸡峰插云,县境峰岳之奇,唯鸡山为最;天柱矗立,玉笋排空;西连吴岳,东接太华;云绕峰腰,触石时呈五色,鸡栖山顶,惊人只在一鸣。”
11
戌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首联写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景点:吼山
吼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原名“犬亭山”,越王勾践在此养狗猎鹿,又名“狗山“,后取当地方言谐音,改为“吼山”。具有山奇、石怪、洞幽、水深的奇特自然景观,是绍兴石文化的杰出代表。
12
亥猪
《小雅·渐渐之石》第三章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大大小小白蹄子的猪群,成群涉水踏波而过。月亮逐渐靠近天毕星,大雨滂沱汇聚成河。将帅士兵前去东征,而其他事情则无暇去做。宋代朱熹《诗集传》:“豕涉波,月离毕,将雨之验也。张子曰:豕之负途,曳泥其常性也,今其足皆白,众与涉波而去,水患之多可知矣。”
景点:猪驮山
猪驮山,原名萱帽山,位于兰州永登县。清康熙年间,因本土高僧李福用猪驮砖建寺而易名猪驮山,李福是康熙御封的“渗金佛祖”。猪驮山顶远眺西山丹霞地貌,万山红遍甚是壮观。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泱泱中华,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的诗歌。地广物博,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景点你又知道多少?
子鼠
《夜半》 (唐·李商隐)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在万物都寂静的时候,正是老鼠和蝙蝠活动的时候,而此时诗人未眠,靠在窗前,拨弄着琴弦。表现了作者孤枕难眠、借琴浇愁的情感。
景点:嵊泗老鼠山
嵊泗列岛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在泗礁本岛旁边有一个小岛,小岛上有一座“老鼠山”。山上有一个洞,叫“窜鼠洞”。这里的礁石也和老鼠有关:大的像顶花轿,俗称“花轿礁”。在花轿礁的轿前和轿后,有四块老鼠形的小礁岩,俗称“海老鼠礁”。
丑牛
《牧牛图》 (宋·田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本诗用题目中的“牛”字来结构全篇,首句直指金末战乱的社会现实,中州大地无处不被战乱之祸。而后又看那画中牧童横吹长笛,倒骑在牛背上,秋高气爽,秋粮丰收,潇洒肆意。让前两句所写现实的惨景与后两句所写理想的乐影形成鲜明的对照。
景点:金牛公园
金牛公园,这里有一处以“天下第一牛”为主题的雕塑,设计者是著名美术大师韩美林。金牛公园位于济南市北部,现有各类动物200多种,2000余只。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十佳动物园”。
寅虎
猛虎行(南朝宋·谢惠连)
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
人谓客行乐,客行苦伤心。
虎是百兽之王象征着勇敢、坚强,猛虎即使潜藏在深山中,它一旦长长地呼啸,也会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作者以此表现志士不因艰险改节。
景点:东北虎林园
世界最大的东北虎饲养和繁育基地,推荐到黑龙江·哈尔滨,东北虎林园里面的东北虎数量达900余只,可以看到东北虎雪中谈情、肆意打闹的场面,还能听到老虎发出粗犷的虎啸声。
卯兔
《宫词》(唐·王建)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
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
秋高气爽,皇帝外出狩猎,没想到在半路上就遇到了一只小白兔,体形比人的拳头稍大一点,红通红通的竖耳,洁白如雪的体毛,还有萌态十足的睡姿,喻宫女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面,“玉鞭遮到马蹄前”表现了宫女的内心苦闷和不幸遭遇。
景点:兔子岛
岛的周长只有3公里多,但是兔子的数量却多达2,3百只。岛内有各种兔子的装饰品,甚至岛内酒店内都是以兔子为主题的。兔子岛最吸引的人地方还是可以喂食兔子,当你手拿食物,身边的兔子围着你卖萌求食的时候,心都被它们软化啦~
辰龙
《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始秦皇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形雄伟,景象佳丽,有“龙盘虎踞”之势。并以“树层层”来烘托,更见其气象的不凡此诗浑厚有味,通过对比手法来对历史人物加以抑扬,反映了作者对刚恨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恨和对谦和仁爱的统治者的怀念。
景点:白龙潭
白龙潭风景区,地处燕山长城脚下,密云城区东北三十公里的太师屯镇龙潭山中。距北京市一百公里。自汉世以应龙能致云雨之说,一白龙久居深潭,广布细雨,为庶民耕耘造福。“白龙昼饮潭,修尾挂后壁”是北宋苏辙留在这里的诗句。
巳蛇
《罗浮山父与葛篇》(唐·李贺)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此诗称颂罗浮山父所织的葛布精细光洁,巧夺天工。诗蛇洞由于溽暑熏蒸,所以洞里的蛇应当是十分窒闷难受的。洞堂本来是最不容易受暑热侵扰的地方,如今热成这个样子,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描写酷暑天气,诗人极力幻想、夸张,从现实生活中典型现象出发,进行再创造。
景点:嵊泗老鼠山
蛇山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长江东岸,因绵亘蜿蜒,形如伏蛇而得名。蛇山与汉阳龟山隔江相望,是为“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在长约2公里的山上,历史上建有楼阁亭台20多处,其中以黄鹤楼最为驰名。
午马
《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进士及第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
景点:甘肃省博物馆镇馆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每年5月1日至10月15日展出,其余时间在库房维护保养。
未羊
《杜鹃》(唐·杜甫)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羔雁知礼,从古皆然也。行飞识序,雁有兄弟之礼;跪乳知恩,羊有母子之礼。取《春秋繁露》“雁有行列,羔饮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故以为蛰。”
景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四羊青铜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申猴
《山禽》(唐·张籍)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
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写半夜一只猕猴来偷采栗子,把这一对寿带鸟吓了一跳,向着远远的月亮飞去了,意趣横生。
景点:金猴岭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景点,是金丝猴的主要活动区。山势高峻,气候寒凉,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是神农架数十万亩原始森林的典型代表。
10
酉鸡
《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一首题画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和高洁。不说则已一鸣惊人,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
景点:鸡峰山
陕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古称“陈仓山”、“宝鸡山”,或称“鸡山”。据《宝鸡县志》记载:“鸡峰插云,县境峰岳之奇,唯鸡山为最;天柱矗立,玉笋排空;西连吴岳,东接太华;云绕峰腰,触石时呈五色,鸡栖山顶,惊人只在一鸣。”
11
戌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首联写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景点:吼山
吼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原名“犬亭山”,越王勾践在此养狗猎鹿,又名“狗山“,后取当地方言谐音,改为“吼山”。具有山奇、石怪、洞幽、水深的奇特自然景观,是绍兴石文化的杰出代表。
12
亥猪
《小雅·渐渐之石》第三章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大大小小白蹄子的猪群,成群涉水踏波而过。月亮逐渐靠近天毕星,大雨滂沱汇聚成河。将帅士兵前去东征,而其他事情则无暇去做。宋代朱熹《诗集传》:“豕涉波,月离毕,将雨之验也。张子曰:豕之负途,曳泥其常性也,今其足皆白,众与涉波而去,水患之多可知矣。”
景点:猪驮山
猪驮山,原名萱帽山,位于兰州永登县。清康熙年间,因本土高僧李福用猪驮砖建寺而易名猪驮山,李福是康熙御封的“渗金佛祖”。猪驮山顶远眺西山丹霞地貌,万山红遍甚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