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沧海一粟。渺小如沙尘的灵魂,渴望如流星划过夜空之时,留下如珠如玉的文字,似繁星闪烁。
每一个认真写作的人,是自己文字王国的国王,俯首指挥千军万马,幻想可以纵横八方,可以高唱凯旋之歌。
每一个写作者的心中,怀揣着美丽的诗和远方。
世俗如我们,即使再沉迷于自己的文学世界,拷问内心,无不渴望知音击掌叫好,获钦佩羡慕点赞嘉赏。于是乎,无数个不能入眠的深夜,无数个独自敲键盘的独处,那个彷徨迷惑的内心声音在问:
你为什么写作?诗与远方在何处找寻?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焦虑着,眼前的苟且无从安放。
焦虑没有理想,焦虑梦想似乎遥不可及,焦虑肚里没有墨水,焦虑自己的文字像孤独的孩子,焦虑爱好没有办法变现,焦虑不能坚持,焦虑迷失于焦虑。
你笑了,罢了,诗和远方太远。
本期周刊,让我们来聊聊写作变现的话题,看写作者如何坚持初心、潜心修行。
在文字的世界里,我愿做一个默默耕耘的人。虽然是一个人的行走,但并不孤单,用文字在无声中架起和世界沟通的桥梁。脑海时常涌现一个个鲜活的面庞;心中经常构思一个个有趣的灵魂。在文字中重逢无数个曾经;在曾经的故事里体味当年的心情。
在人生不断奋进的路上,我愿文字插上翅膀,带着翱翔宇宙的力量,携带日月的光芒,浓墨渲染华章,传递更多能量,伴你我走向理想远方,感受激荡文字的悠扬,让诗文在岁月中吐露芬香。
我愿用余生富贵光阴去修炼自己。“腹有诗书何惧迟暮,心藏锦瑟不畏沧桑。”愿修得菩提心,心中住着日月,指上溢满芳华,优雅了岁月,芬芳了年华。
曾经,我听一位学者讲课,他表达过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画画和写作是相通的,如果一幅画能让人从中读到很多文字,这幅画才有内涵和感染力;如果一篇文字能让人从中看到很多画面,这篇文字才有内涵和感染力。
1.占位早,懂坚持
2.有才艺,定位清晰
3.紧跟趋势,多平台运作
4.肯学习,有韧劲
5.有沉淀,赶上风口
分析这些写作者的特点和成功模型,不是煽动大家立马辞职写作,给你打鸡血说,靠写作你就能月收过万什么的。相反,我是想提醒大家,不要头脑一热就投身全职写作的风潮中。而是要弄明白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身上有没有成功者的特质。抛开平台,趋势,时机这些客观因素,你能不能像这些人一样,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和坚持?
想清楚这些,再去做,你的努力才不会盲目,成功的机会才会更高。
在开辟心灵世界的新大陆之后,我们便不禁开始思考,能否将心中所爱变成一技之长,在愉悦和享受中将自己从物质世界的囹圄中解脱出来?
文字和变现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一个个写作大神的横空出世,一个个传奇故事的接连诞生,都在向我们宣告这个最美好的时代已经到来,用手中之笔就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我们终于不用再为别人打工,而是满心欢喜的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作为沟通眼下苟且和诗与远方的桥梁,文字是最好的选择。每一个曾梦想用文字养活自己的追梦人,都和我一般,做过如此天真且一厢情愿的梦。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真的就能如此轻易的一跃而过吗?
在写作的道路上,我们面临过无数的艰难险阻,在变现的尝试上,我们也时常失意受挫。
如果能够靠自己喜爱的事业过上优渥的生活,那自然是人生一大幸事。
可是在一步步长大的道路上,我们才认清星空与大地之间的距离是多么遥远,足以让我们丧失坚持下去的勇气。
作者构思精巧,用带有悬念的手法,写出两个人,小黑和老白在写作路上心态的转变,文风的迥异,内心的煎熬。这恰恰是众多写作者心底深处的写实,是正在经历而又不能书写的焦虑。作者以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娓娓道来,没有深刻的大道理,只有切身的真实,正是因为文章整体的结构,立意,文字的精准,情感的真实,阐述的到位,打动了所有评委的心,一致评选为第一名,实至名归。值得写作者细细阅读和品味。
第一名(1人):奖励500元现金和300简书贝
第二名(2人):奖励300元现金和200简书贝
第三名(3人):奖励100元现金和100简书贝
比起讲《史记》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老师的开场话题,他说:“你要知道让别人知道你写的是什么?”
一、文以载道,道可道,非常道。
有一点请你记住,你传达给读者的内容,一定要对得起读者对你的信赖。
老师说:“请你不要做标题党”。
三、从名著中吸取养分,从名著中体会写作
子风藤老师给大家推荐了经典名著《史记》,建议大家可以从《史记》读起。
鲁迅对《史记》有两句赞誉的评语,尽人皆知,就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历史和写作都能让你成长,在历史中学习写作,在写作中感受“你”的历史。
主要内容:
一是谈一谈《史记》是如何给我们底蕴和灵感的;二是聊一聊《易经》是怎么指导我们的行事原则的;三是说一说《大学》是怎样教我们明心静性、开悟心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