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之旅(2):靖边波浪谷
文字、摄影/一舟
靖边波浪谷位于榆林市靖边县龙舟镇境内,与甘肃、内蒙、宁夏、山西接壤。它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其岩石叫红砂岩,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在风雨剥蚀下,红砂岩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姿态和色彩,堪称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是地质科考、采风摄影、旅游观光的绝佳胜地。
靖边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就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又经地壳运动、流水与风力的自然雕琢,形成了线谷、巷谷、赤壁等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犹如时光年轮、大地指纹,记录下亿万年风霜清洗沙丘的印记,更积定了黄土高原苍茫厚重的历史于文明。
靖边波浪谷属龙洲丹霞地貌,是目前陕西规模最大的一个丹霞地貌景地。其景观类型和地质资源与著名的美国羚羊谷、美国波浪谷景区极为相似,但它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更胜一筹。它由陆地丹霞和水上丹霞两大区域组成。此次对外开放的为一期陆地丹霞部分。其中的火焰丹霞,如熊熊火焰,似行云流水;赤壁丹霞巍然屹立,曲径通幽;地心丹霞是天然的画廊,如穿越时空。
从入口经玻璃观景台到音乐步道一带,为火焰丹霞,又名红砂峁,是最早发现龙州丹霞地貌的地方。红砂岩色泽鲜艳,远看好像火焰山一样,故因此而得名。景观以波浪纹理见长,一片片波浪形红色岩石,如汹涌的潮水铺天盖地向你袭来,又仿佛燃烧的烈焰熊熊而起。一条条波痕犹如大地的琴弦,一尊尊形体各异的浪脊,大自然妙笔生花,把波浪谷描绘成了一幅幅丹霞山水画。
沿着木栈道前行,整个徒步路线的沿途景色尽是火红一片,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红色的砂岩有的像流水,有的像云朵,有的像陀螺,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向山丘和沟壑涌去。微风吹动下,那柔美的线条仿佛有了生命,一层层、一团团、一盘盘,如波涛拍岸,如漩涡涌动,如烈焰熊起,如云髻巧盘……每一块砂岩上的纹路都千变万化,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从流沙河到时空隧道一段,为赤壁丹霞,它是波浪谷典型的峡谷景观。拾阶而下,眼前突然开阔,像是进入世外桃源。左侧一座座高大巍峨的红砂岩拔起于流沙河之岸边,石壁如削,气势磅礴,直指蓝天。赤壁上,曾经的风雨在上面留下神秘的斑驳印记。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七彩斑斓,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
沿着流沙河前行,我们时不时驻足观景和拍照。赤壁丹霞从上到下都是红色,层层分明的肌理,就像红色的泥浆一般纷涌汇聚,向谷底流淌。谷底草绿芦黄,流水潺潺,栈道蜿蜒。行走其间,迎面飘来阵阵草香味,我贪婪地吸了几新鲜的湿润空气,有种亲近大自然的惬意感觉。游人在十几米开外,对着天然回音壁喊上几声,“不见其人,而其声近乎耳畔”的体验,甚是绝妙无比。
穿过时光隧道,前行800米,来到了地心丹霞。区域从闫家寨、西门台城一片到五指岩、一线天。眺望远处,流沙河水边有一座酷似澳洲红山顶部的寨子,据称这就是当年被称为“土匪窝”的闫家寨子。此寨地形极其险峻,三面是绝壁深壑,只有一面可以通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是一个荒废的村落遗迹,现今绝壁上还密布着数十处神秘洞穴,令游客惊奇不已。
此处多为峡谷,风蚀、水蚀在纵横交错的沟壑之间,红砂岩多姿多彩,如同绘就了一幅线条流畅、波澜壮阔的画卷。暂未开放的水上丹霞,形态呈现出波浪般或者一圈圈的线条,就像是流动的水突然凝固了,停滞在这砂岩上。远处清透的湖水仿佛一块翠绿澄净的宝石,点缀着层峦叠嶂。在千米画廊穿行,亿万年风雨的冲刷雕琢出了一个奇妙的红岩世界,似穿越时空,恍如梦境。
素有“大地指纹”之称的靖边波浪谷,它以独特的丹霞地貌独领风骚。看着上帝鬼斧神工雕琢的红砂岩,触摸且感受着它的温度,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它对世人敞开胸怀,接纳着每个人对它的顶礼膜拜;它几千年的静伫和孤寂,让我们能和它亲密接触,与它无声的情感交流。它是大自然留下的风采,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瑰宝。面对大自然的慷慨和恩赐,我们人类又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