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
带的形成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2017・南充高一检测)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⑥
2.⑤表示的近地面气压带名称为(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3.④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 ) A.东北信风 C.盛行西风
B.东南信风 D.极地东风
【解析】1选B,2选C,3选C。结合图示三圈环流高度的差异,③处为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⑤属于中高纬环流,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④属于中纬环流圈中的近地面风带,近地面气流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形成了近地面的盛行西风带。 【方法技巧】数字法巧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七压六风(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三低四高(三个低气压带和四个高气压带),零三六九(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0°,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N(S),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N(S),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N(S)),风压相间(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下图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外圆为赤道,那么( ) A.⑤是东北信风 C.⑦是东南风
B.⑥是西北风 D.②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5.外圆为赤道,①为赤道低气压带,那么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4选A,5选B,6选D。第4题,外圆为赤道,按照空气流动方向判断出图示为北半球示意图,因此⑤是东北信风;⑥是西南风;⑦是极地东风,风向为东北风;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第5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到赤道以北即位置偏北,所以是北半球的夏季。第6题,赤道地区常年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热低压;两极地区由于气候严寒,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所以,①赤道低气压带和④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移动示意图,回答7、8题。
7.甲地( ) A.冬季吹西北风 C.夏季吹西北风
B.冬季吹西南风 D.夏季吹西南风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冬至至春分甲地风力增大 B.春分至夏至甲地风力增大 C.夏至至秋分甲地风力减小 D.秋分至冬至甲地风力增大
【解析】7选B,8选D。第7题,冬季甲地在西风带的控制下,盛行西南风,夏季甲地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下沉。第8题,秋分至冬至期间,甲地逐渐受西风带控制,因此风力逐渐增大。
【方法技巧】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风带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各有一个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9.(2017・苏州高一检测)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左侧添加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加箭头表示近地面各风带的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极锋是__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__风带气流相遇而形成的。 (5)此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_(季节),判断理由是什么?
【解析】第(1)~(3)题,明确三圈环流即低纬、中纬、高纬三圈环流。结合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分布可判断A、B、C、D的名称、风带名称及风向、三圈环流的方向。第(4)题,极锋约位于60°纬线处,是由盛行西风带与极地东风带气流相遇而成。第(5)题,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南移,故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答案:(1)、(3)见下图。
(2)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4)盛行西 极地东
(5)冬季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10 元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