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示意祁连山北坡北大河支流柳泉沟上游某水文观测站月日至月日逐时径流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月份逐时径流量涨落幅度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气温蒸发下渗与月份相比月份逐时径流量涨落幅度减小可能原因是蒸发量增加下渗量增加新雪覆盖增加降水量减少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 下图示意祁连山北坡北大河支流柳泉沟上游某水文观测站(海拔3713米)8月1日至9月30日逐时径流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月份,逐时径流量涨落幅度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降水B. 气温C. 蒸发D. 下渗

【2】与8月份相比,9月份逐时径流量涨落幅度减小,可能原因是

A. 蒸发量增加B. 下渗量增加

C. 新雪覆盖增加D. 降水量减少

【答案】

【1】B

【2】C

【解析】

【1】祁连山北坡属于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逐时径流量不会因降水出现较大波动,A错误;据图可知,河流上游海拔较高,逐时径流量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 祁连山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径流受气温变化影响,B正确;上游河流河道较窄,蒸发小,不会引起逐时径流量较大波动,C错误;下渗由植被多少、土质、河流水量、流速等决定,夏季植被多,流量大、上游流速快,土质变化不大,因此夏季下渗变化较小,不会出现周期波动,D错误。故选B。

【2】我国北方9月以后,气温下降较快,蒸发减弱,A错误;据图分析9月份逐时流量减少,河流径流量也应在减少,下渗量减少,B错误;气温下降较快,9月份降雪量增加,冰面多为新雪覆盖,反射率增大,冰川消融明显减弱,致使流量锐减,C正确;该地区深居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D错误。故选C。

【题目】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榆林市已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榆林市发展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题目】读海上风力发电设施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我国西北,风力发电常被称为“垃圾电”,其原因可能是 (  )

A. 成本低 B. 发电不稳定 C. 占用耕地 D. 污染环境

【2】在我国东南沿海投资海上风力发电有较大的风险,主要是因为 (  )

A. 海上环境复杂,建造海上风力发电设施成本较高

B. 海水的腐蚀性强,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

C. 东南沿海台风多发,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

D. 东南沿海其他能源丰富,会造成海上风力发电没有市场

【题目】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域与畜牧业区域相交汇合过渡的地带。下图示意农牧交错地带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牧交错带附近

A. 海拔较高,地形平坦B. 多少数民族分布

C. 气候湿润,水源丰富D. 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2】划定我国南北方农牧交错带范围的主要自然指标分别是

A. 水分、水分B. 热量、热量C. 水分、热量D. 热量、水分

【3】为加快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调整工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B. 坚持生态优先,全面退耕还林

C. 推行保护性耕作,提升旱作农业规模D. 坚持种养结合,推进增饲减粮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美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美国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

材料三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比较,美国中部平原气候大陆性强,试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二,推断甲、乙两地农业类型的差异。

(3)结合材料,简述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

【题目】读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耕地面积增加 B. 天然林地面积增加

C. 人工草地面积减少 D. 荒坡面积减少

【2】燕沟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A. 提高人工植被的经济效益 B. 将天然林改造成果园

C. 大力开发、改造荒坡 D.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是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建,它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郑国渠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到:“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地关于郑国渠的歌谣云:“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自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从泾河取水的地方)曾六次变更。下图示意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

(1)说出《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所指代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

(2)简述郑国渠对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的作用。

(3)描述郑国渠渠首地理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自先秦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位置的主要原因。

【题目】 居住在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两个超级大社区的大量上班族,每天都要往返于市中心与社区之间。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大量上班族选择居住在回龙观、天通苑,是因为这里( )

A.交通便利B.环境优美C.设施齐全D.居住成本低

【2】上班族居住过于集中、职住失衡会导致北京市( )

①交通拥堵 ②污染加剧 ③房价提高 ④公共服务压力增大 ⑤失业率增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④

【题目】社会总抚养比=(O~14岁人口数+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201 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右图为我国青少年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化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上图示时期,我国社会总抚养比最大的时期是

A. 2015年 B. 2025年 C. 2045年 D. 2055年

THE END
0.祁连山北坡亚高山灌丛的水分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摘要】: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亚高山灌丛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祁连山开展亚高山生境下植物水分来源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亚高山地区的生态水文过程。为此,本研究对祁连山北坡亚高山地区的降水、土壤水、木质部水、河水、泉 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95<.397596843B3jvo
1.祁连山,为什么是挡住沙漠的关键?柴达木盆地冰川中国年降水量地图。来源/王静爱、左伟主编《中国地理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 一旦面临着西部无边的沙漠,甘肃省恐怕就不会存在了。甘肃省的大部分土地直接受到祁连山的恩泽,甘肃的河西走廊是依靠祁连山北坡上的冰雪融水形成的河流养育而成。而祁连山的南坡虽然相对干旱,但南坡的雪山融水则是柴达木盆地边缘北部那些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N362WKP2779N2XM0jvsm
2.祁连山不同年龄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5王彬;于澎涛;王顺利;王彦辉;刘贤德;金铭;张学龙;祁连山区林地的土壤贮水量坡位响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年03期 6张雷;于澎涛;王彦辉;王顺利;刘贤德;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中龄林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J];林业科学;2015年08期 7段洪浪;吴建平;刘文飞;廖迎春;张海娜;樊后保;干旱胁迫下树木的碳水过程以及干旱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RZMN7243642960jvs
3.祁连山水资源变化及生态保护研究期刊[1]李进军,汪有奎,李世霞.祁连山北坡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对策[C].2013. [2]史继花.祁连山及周边地区不同下垫面云特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2021. [3]张浩.祁连山北坡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出山径流贡献[D].2022. [4]张磊.祁连山地区降水垂直分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D].2022. 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iuymumou426:2@523
4.精品解析:2025届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故选B。【15题详解】图示祁连山北坡102°E以东地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大,东段水分条件较优越;荒漠草原和草原带上限海拔最低,说明垂直方向水热条件变化显著,生物多样性最丰富,D正确,ABC分布的下限均较高,不符合题意错误,AB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结合所学垂直带谱分析,草原带上方是寒温性针叶林(较草原,对水分jvzquC41yy}/|}m0eun1|thv1;37B55244ivvq
5.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测评地理试卷5 月,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十分强劲,冰川中部平均风速达 3m/s,最大可达 10m/s。与珠峰不同,祁连山北坡的冰川风夜间明显,白天短暂消失。下图为珠峰北坡冰川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祁连山北坡的冰川风夜间明显,白天短暂消失的原因是( )A. 夜晚,冰川风存在,山谷风消失 B. 白天,冰川风与山风叠加C. jvzquC41yy}/7:okcq~j0lto1fud/:;;:8?457mvon
6.知行天下|一带一路综合实习河西走廊,人地之思然而,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加之该城市位于祁连山北坡,海拔高,冬季直迎北方南下冷空气,环境条件较为恶劣,不适宜居住,导致玉门市政府及玉门石油管理局不得不迁移,城市人口从鼎盛时期的二十余万人锐减至二万人左右,沿途的颓废的建筑见证了着老玉门逐渐沦为“空城”的过程,这一现象也促使同学们深思,资源型城市应如何jvzquC41igu/glsw0gjv0ls1;255f8h64894c?7898;0rjlg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