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pdf

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1课时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课课标要求学习达标

标运用图表并结合实1.感受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地域差异。(地理实践力)

解例,分析自然环境的2.从物质迁移、能量交换的角度掌握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综合

读地域分异规律。思维)

3.知道地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根据地图说明陆地上有不同

的自然地带。(综合思维)

4.运用实例说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综合思维)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

基础预习

一、地域差异

1.含义:不同地域,①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

2.成因: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②外部条件(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与③

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外部条件常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3.自然环境差异表现

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差异景观

同纬沿海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存湿润区

度地区发,水循环强烈在差异,自然环境演化过程也不相同干旱区

大陆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

内部风能

不同低纬吸收的太阳辐射④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⑥水循热带

纬度地区多环、⑦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寒带

高纬吸收的太阳辐射⑤量存在差异

地区少

4.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空间尺度

规模举例

⑧全球性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小尺度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

⑨更小尺度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内容

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

表现自然环境存在由⑩赤道到⑪两极

的规律性变化

低纬度和高形成横穿整个大陆的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纬度地区自然地带

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大陆东岸: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

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阔叶林带与针阔叶混交林带

然地带大陆西岸:⑬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内容

主导因素⑭水分(海陆分布)

表现自然环境存在从沿海向内陆的规律性变化

中纬度地区呈现森林带—⑮草原带—荒漠带的变化规律

特别提醒森林自然地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地

带。草原自然地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所在地区降水量较少(250—450

毫米/年),且集中于夏季。荒漠自然地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所在地区降水量稀少(小

THE END
0.如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地形、气候等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西北祁连山脉以北,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二级阶梯。(2)西北地区的东部以 高原(地形类型)为主;西部为“三山夹两盆地”的地形格局, 天山山脉横亘其中,该山脉以南有中国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3)整体上看,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由东向西呈 递减趋势,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属于干旱地区和 jvzquC41yy}/l‚jqq0ipo8xjkvo039f:5:h4/?672/:d3>274d7.3;:;7g937;:h
1.多姿多彩的祁连风光—甘肃文旅·更懂甘肃!低温湿润季节的降水以冰雪形式积存起来,在高温少雨季节又以融水补给河流。而且祁连山北坡的冰川分布并不均匀。祁连山越往西,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越少,而降水不足,冰川补之,疏勒河约30%的水量来自冰川融水。祁连山冰川和降水量的互补,不得不说是上天对祁连山的偏爱。jvzq<84j70iuv3eq1vbinx1fgzbkux1pg}tfnycknEjfF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