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今年春运的第一天,
亲戚朋友以及网友们开始问小编——
“明天天儿怎么样啊?”
“后天会不会下雨啊?”
……
亲,俺只是个小编啊!
并非所有气象工作者都做预报啊!
拿出采访之余在预报员身边
“耳濡目染”下get的“独门秘籍”!
(在预报员看来可能有些low,但好在简单易懂,求轻拍
教你如何潇洒科学地查天气!
懒人速览版
从中央气象台官网查看未来几天整体天气趋势(遇有重要节日还会出天气专报,地方气象部门也会针对所在地区出专报,一般在网站首页就能看到,相互配合着看),先大致做一个整体的出行计划。
用天气类手机APP查看当地天气,进一步精细出行计划。
临近出行时,借助中央气象台或APP中天气雷达图,以及逐小时甚至分钟级、街道级精细化预报,规避恶劣天气,选择具体的出行时段。
宗旨就是多种手段结合、并且时不时地刷新最新预报——
中央气象台与天气类APP各有各的优势,综合使用,“疗效”更好!
天气预报是一直在更新、订正的!3天以内的预报比未来7天的预报准,当天的预报又比未来3天的预报准,临近出行时的预报比24小时预报准。所以,你要不定期地查看最新预报!
比如,“5天之后的早上10点我打算出门串亲戚,会不会有雨?”应该怎样查天气?
(春运期间以及其他重要节日,气象部门一般会出天气专报,但专报也不会具体到未来每天的具体时段。下面是一种基本的、普适的方法,学会以后,无论是查降水,还是温度,亦或是强对流天气,只需融会贯通,都可以轻松获得。)
1、明确查看天气预报的方式
如果还停留在仅仅是每晚《新闻联播》后看《天气预报》节目,你就太out了!
毕竟,预报每天更新数次,预报员也在不断订正预报结论,你其实可以随时获取最新天气预报的!比如通过各种天气类APP以及中央气象台网站。
2、查看1-7天的预报
不妨先对照手机APP提供的未来7天预报,看一下中央气象台网站的“1-7天降水量预报”——
等等!中央气象台提供的是全国的预报,不会精细到我家,为何还要看?
天气类APP也可以查看未来几天甚至几十天的天气,但如下图所示,你可能会疑惑“为何第6天出现小雨?准不准啊?”,通过连续看中央气象台未来7天降水预报图加以印证,你便能够做出判断了。
说到这里,小编必须为预报员“正名”一下,近年来我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达到85%以上,已经不低了。
临近出行前1天,再看一眼中央气象台的降水预报,未来24小时的预报又可细分为逐6小时预报,可以更好地覆盖你的出行时段——
4、学会看天气雷达图
如果还不放心,担心临近出门时下雨,那你就需要更加精细的预报了,学会看天气雷达图会非常有帮助!
中央气象台网站和许多APP都提供了雷达图产品——
一般而言,蓝色回波对应的区域表示当地被降水云系笼罩但尚未出现降雨;
绿色回波覆盖区域代表当地正沉浸在绵绵细雨之中;
黄色到红色回波覆盖的区域有中到大雨现身;
而出现暖红色往上到紫色的区域,降水强度最大有暴雨、甚至大暴雨,并有可能伴随雷电大风甚至冰雹等剧烈天气。
再进一步,由于雷达回波图记录了降雨系统12小时内的行程,所以我们通过连续的雷达拼接图或GIF图便能判断降雨的移动路线!
再进阶一点,你还可以根据降雨系统的移动速度,来预测你那再过多久就要下雨!
5、看分钟级、街道级预报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许多天气类APP提供了分钟级、街道级预报(通过对雷达数据进行挖掘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的),比如——
如果你再有闲工夫,你还可以对比各APP的预报准确率,虽然它们大多是从中国气象局获取的数据,但由于算法不同,准确率也不太一样。
综合各APP的产品得出你的预报结论,像不像在做“集合预报”?
至此,你应该能够顺利做好出行计划了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有个气象部门的朋友!
所以,你想不想跟小编做朋友呢?
后记:其实,真正预报员做气象预报要比这复杂得多,不是小编所能懂的。小编只是借助他们制作的一些预报产品,让大家更容易看懂天气预报,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防灾减灾能力。
在此之前,可能有许多人不太懂得如何科学地查看天气预报,甚至存在一些误解,这也说明我们的科普还做得不够,我们的气象预报产品也还不够人性化。
不过,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也请多一些理解~
更多推荐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原标题:《春运首日,你本可以更潇洒(kē xué)地查天气……攻略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