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度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湖泊和河床上,经常形成一些裂隙,盛行风沿着裂隙使其变得越来越大,导致地面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土墩(垄)和浅沟槽。其中,甘肃省西部的敦煌市雅丹地貌发育典型,盛行风以西北风为主。下面图1为雅丹地貌景观图,图2为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
说明敦煌雅丹地貌发育典型的气候条件。
气候干旱,地表干燥;多大风天气,风力对地表侵蚀作用强。
由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在极度干旱地区的河床和湖泊上形成的,说明该地形成雅丹地貌必须具备干旱的气候条件。在河床和湖泊上形成有裂隙,裂隙在风力作用下,侵蚀形成雅丹地貌,说明风力是其形成的动力条件。敦煌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河床多裂隙,敦煌冬春西北风风力强劲,有利于雅丹地貌形成。
结合图2,描述敦煌雅丹地貌的发育过程。
幼年期,地表因为干燥产生较多的裂隙;青年期,受定向强风的吹拂侵蚀,沟槽加宽加深,形成垄沟相间分布的景观;壮年期,纵向切割沟槽,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消亡期,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
敦煌雅丹地貌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消亡期四个时期,要根据图示进行描述。在幼年时期,地表由于气候干燥,多裂隙,而青年时期沿着盛行风风向形成多条沟槽,且进一步加宽加深,垄沟相间分布。到了壮年期,在垂直于垄槽走向的方向上,产生了切割沟槽,形成了土墩塔状雅丹地貌发育成熟。随着外力侵蚀作用进一步加强,大部分雅丹地貌坍塌,不复存在,形成戈壁,雅丹地貌基本消亡。
推测敦煌雅丹地貌中垄、槽的延伸方向,并说明理由。
西北 — 东南方向。干涸的湖底或河床在盛行风的吹拂侵蚀下,岩性疏松的被侵蚀掉(或岩性硬实的被保留下来),从而使得垄、槽的伸展方向与风向一致。
垄槽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其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敦煌市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干涸的湖底在盛行风吹拂侵蚀下,岩性疏松的被侵蚀掉,而岩性硬实的被保留下来,形成垄、槽的伸展方向与风向一致,所以垄槽走向为西北 - 东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