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观风测雨看云古人问天密钥雨水测风云图气象学世界气象日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期望 通讯员 王巧丽 袁迎蕾

随着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现代气象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能够按地区逐日、逐小时预报,甚至半月后的天气情况也能预判。在天上有卫星,地面有雷达,终端有高素质人才和计算机的助推下,现代气象预报学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在古代,天上既没有卫星,地面也没有雷达助力,古人是如何开展天气预报的?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让我们重走华夏民族观天问气的求索之路。

挂羽辨方向,观风寻规律

中国古人对风的观测始于自然观察。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伣”字,即指候风羽,在风竿系鸟羽或鸡羽,通过其飘动方向判断风向。这种简易工具后演变为羽毛风向器,即“羽占”,于高平之地立五丈竿,挂八两鸡羽编成的“葆”,观其平直程度测风,成为早期测风的主要手段。

汉唐出现了用于观测风的仪器。汉武帝的建章宫屋顶安装了“铜凤凰”,底部设有转枢,遇风转动指示方向,相较于西方的候风鸡早了一千多年。东汉张衡进一步发明“相风铜乌”,南北朝时期改进为轻便的“相风木乌”,广泛用于庭院和车船。唐朝还出现了占风铎,以在竹林中悬挂碎玉片,听其碰撞声判断是否有风。宋元时期,江淮官员使用“占风旗”记录每日风向,并建立观测档案。明清时期,传统的木制“相风乌”仍在水利工程中广泛使用。

在我国古代“气象学”专家们的推动下,不仅观风的仪器在逐渐演变,测风理论也得到逐步完善。殷商时期,先辈们就已经通过甲骨文记载四方位风名,并区分大风、飑等风力等级。先秦时期,对风的观测更加精细。战国末年《吕氏春秋》首次系统地以炎风、飓风等命名“八风”,这是我国古代最早有八种风向名称的记载。

汉代《淮南子》继承八风理论,进一步细化风向名称,如“条风”“景风”等。唐代李淳风在测风理论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开创性地将风向分为24方位,依据树木摇动程度创立“十级风力”体系,比欧洲蒲福风级早1100余年,在世界测风史上前无古人。

宋元时期,测风理论转向实证。沈括《梦溪笔谈》中详录龙卷风“插天如羊角”的形态与灾害,成为我国首份龙卷风科学报告。明清西方气象学传入后,传统智慧与近代科学结合,推动理论向“气压”“大气环流”等现代概念转变。

圆罂测雨量,肤寸知深浅

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精确的仪器知道下雨量,古人其实也有类似的工具,最早的测雨器记载见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

宋代圆罂。资料图

该书第二章收录了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个例子,分别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和“竹器验雪”。“天池测雨”法其实是用天池盆来收集雨水,通过计算获得地面降水量。事实上,天池盆也不是专用工具,而是预防火灾、蓄雨水的容器。圆罂大概是水缸。不管是“天池盆”,还是“圆罂”,虽然是生活器具,却是事实上的“雨量器”。

早期,我国对于衡量雨量多少,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时指降雨持续时间的长短,有时指受雨面积。唐宋开始,雨水的多少和降雪一样,开始由尺寸来进行计算,如“肤寸”“寸余”“数寸”“及尺”“近尺”“盈尺”“三四尺”等。

到明朝时,出现了由国家制定的统一的圆筒形测雨器,供给地方州县使用。

清康熙十六年,即1677年,我国出现了专门从事气象工作的部门,统一制作了测雨器,开始对地方下达逐日记录晴雨的命令,观测雨、雪、风、雷等天气现象,并在中国历史上形成首个地面气象观测网。靠这个观测网,京都(即北京)积累了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连续180年的观测记录——《晴雨录》。这成为中国现存档案中,连续时间最长的雨量观测资料,可以说是中国气象走向定量化的一个标志。

乾隆年间设立的测雨台。资料图

清朝的雨量器,已接近现代水文使用的雨量器了,它上面刻有标尺。与现代测雨工具最接近的当数“乾隆测雨台”了,它以黄铜制造,为圆筒形,筒高一尺五寸,圆径七寸,置于测台之上,用于量雨,测台正面书有“测雨台”三个大字,旁边则是“乾隆庚寅五月造”的字样。

观云识阴晴,古谚断雨雪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观测云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1217年,便有“东云自南,雨”的记载。古人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经过长期观察,逐渐掌握了天气演变规律,积累了丰富的天气预测经验。

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云雾,雨之征也。”《晋书·天文志》中有:“云甚润而厚,大雨必暴至。”可见,当时我国的气象观测已经具备了简单的预判功能。

唐朝时,黄子发撰写的《相雨书》是我国最早根据物象、天气征兆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专辑。

宋朝时,民间已将云的动向与天气变化挂钩。孔平仲在《谈苑》中有“云向南,雨潭潭;云向北,老鹳寻河哭;云向西,雨没犁;云向东,尘埃没老翁”的说法。元代出现了许多与云相关的气象谚语,娄元礼著述的《田家五行》中包含了“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等。

明代出现了对应某种天气更为详细生动描述云天变化的图集,其中,茅元仪的《武备志》中有云图51幅,手抄本《白猿献三光图》附有云图132幅,以工笔水墨定格了流动的天际变幻。这种对云相物候的执着观测,在20世纪焕发新生——1924年中国气象学会在青岛成立,将千年观云智慧注入现代科学血脉。首任会长竺可桢立足传统“望气”之术,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暖锋云系的辨识特征,在古绢云图与现代气象图谱间架起承前启后的观测桥梁,为东亚季风区云物理研究奠定了独特的科学基础。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python风向风速画风羽图mob6454cc777577的技术博客python 风向 风速 画风羽图 作者| Jack Cui 周一,看到 arXiv 新发了一篇非常有趣的论文:「Stylized Neural Painting」。 看着很有意思,文章就先写出来了,这简直就是为艺术而生的算法,看下效果: 你没看错,算法根据我们提供的图片,自动一笔一划的创作油画!jvzquC41dnuh0>6evq4dqv4wa3<1;B8421737A<848
1.a银川机场位置及周边地形示意图b弱对流影响前后的21#端跑道风向和风速、气温、气压和降水变化 2022-04-29T13:29—14:15不同时刻测风激光雷达PPI模式(6°仰角)探测的水平风场(风羽图)与径向速度(填色图) 2023-06-06T13:34—14:31不同时刻测风激光雷达PPI模式(6°仰角)探测的水平风场(风羽图)与径向速度(填色图) 2022-04-29和2023-jvzquC41lipt0wjv0et0u~urngsfp}4348816nk/ehi3/=:ce/hc9?2c:f;b4of3f;8
2.风气象术语风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来向。 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风向示意图画法:风矢表示是由风向吹来杆和风羽组成。 风向杆: 指出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 风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 jvzquC41yy}/eqf|kfobp7hqo1ijfrfp1;678A;1
3.都说今天风大,快来猜猜看你家风力有多少级再来说说风速吧,先放两张图。 提示一下: 由风矢表示,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指出风的业向,有8个方位。 风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 1--2级: 1 竖杠 1 横 3--4级: 1 竖杠 2 横 jvzquC41yy}/q~wlkcthu~3eqo5xcy4c1462:97461763B99;4;24<>0ujznn
4.python风向风速画风羽图51CTO博客已为您找到关于python 风向 风速 画风羽图的相关内容,包含IT学习相关文档代码介绍、相关教程视频课程,以及python 风向 风速 画风羽图问答内容。更多python 风向 风速 画风羽图相关解答可以来51CTO博客参与分享和学习,帮助广大IT技术人实现成长和进步。jvzquC41dnuh0>6evq4dqv4vqrod1k:83e;d2=g9c;>g0qyon
5.echarts绘制风向杆(风羽)echarts风场echarts 绘制风向杆(风羽)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ECharts自定义系列实现风向杆图表,通过引入特定的字体文件将风速风向转换为视觉化的风向杆图标,并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现案例。 因为用作气象展示, 专业人员要求风向杆更能清楚的看到风向风速,简单的配置echarts,实现风向杆出图。jvzquC41dnuh0lxfp0tfv8qjrz~0c{ykenk0fnyckny03;;6;3838
6.python画箭头表示风速风向python画风羽及风羽定义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的matplotlib库绘制风速风向图,包括风羽的含义和解读方式。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barbs函数创建风羽,并解释了因坐标系差异导致的方向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同时提到了在地图上使用Basemap库画出风羽的方法。 basemap使用手册: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UgQcsuYMbJAdCuij4WsLQ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8788ftvkimg8igvcomu8634:<:8:8
7.python海洋专题四十七风速的风羽图python画风羽图ax.barbs(X, Y, u_end, v_end, barb_increments={'half': 0.5, 'full': 1, 'flag': 3}, zorder=5, length=3.5, linewidth=0.4, transform=ccrs.PlateCarree()) # ---添加标题--- ax.set_title('印度洋海表面风速(风羽图)', loc="center", fontsize=6, pad=1) # ---利用Formatter格式化jvzquC41dnuh0lxfp0tfv8rkcqhp28ftvkimg8igvcomu86567=94=:
8.东西问丨“雪飞燕”“雪游龙”“雪如意”,冬奥场馆是如何构筑的?张家口冬季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山体碗状面正对着东偏南,可作为屏障将风挡住。跳台滑雪是一项对风极为敏感的运动,要求瞬时风速小于3米每秒。“雪如意”前方开阔和平缓的山谷也为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提供了理想场地。历届冬奥,跳台滑雪、越野滑雪与冬季两项三个项目的比赛场地都会构成一个场馆群,便于互借赛道训练和备战。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ip1814;424/641B;899>20|mvon
9.根据uv风速计算风向利用matlab实现气象作图风羽图,输入简单的u,v分量,输出风向杆式风力图像,利用matlab实现气象作图风羽图,输入简单的u,v分量,输出风向杆式风力图像,利用matlab实现气象作图风羽图,输入简单的u,v分量,输出风向杆式风力图像。 上传者:wangliyi083时间:2020-03-23 jvzquC41yy}/k}j{g0ipo8wguq{sen4ddi;2;B23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