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间,布尔津县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的缆车徐徐上行,载着全副武装的雪友迈向2848米的顶峰,他们脚下正是如今中国滑雪场中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雪道。7万人口的布尔津县,位于中国版图西北角,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交界。随着冬季来临,越来越多的游客即将奔赴布尔津,在冰雪童话世界中开启漫长的冰雪之旅。
当地文旅部门预测,今年冬季将有80万人次来这座边境小城感受冰雪盛宴。
这座总投资1.1966亿元的冰上运动中心,是布尔津县首个高标准冰上运动综合体,建筑面积达15583平方米。凭借现代化制冷技术,场馆可实现四季运营,突破了传统冰雪运动受季节限制的瓶颈。布尔津县还成功举办了两届FWT世界野雪巡回赛、新疆速度滑冰俱乐部精英赛、喀纳斯全国速度滑冰马拉松系列赛等国内外专业赛事。当地还申请了6所“冰雪示范学校”,实现冬季学生100%上冰体验。
布尔津县拥有喀纳斯、禾木等著名景区景点30余处。去年,布尔津县累计接待游客17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28亿元。
今年,布尔津县旅游业更为火热。截至10月15日,已累计接待2630万人次,实现游客总花费24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和77%以上。地处北纬47度黄金滑雪带的布尔津县,拥有着与阿尔卑斯山同款的气候和“粉雪”资源。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成为了布尔津县独特的IP。距离喀纳斯机场82公里的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以2848米的最高海拔和1466米的最大落差,成为中国滑雪场之最。
阿勒泰市的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是全国唯一坐落于城市中的高山滑雪场。2024—2025年雪季,累计接待游客54.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37.76万元,均同比增长超20%。面对非雪季冰雪场地设施闲置的行业难题,将军山探索“冰雪+乐游”模式,将单一的滑雪度假区升级为四季皆可打卡的文旅目的地。如今,度假区化身为“四季皆诗的山野剧场”,为游客呈现徒步、极速卡丁车、夕阳派对、星空露营等多元体验。
福海县海上魔鬼城景区位于乌伦古湖入海口,总面积约270平方公里,是极具代表性的雅丹地貌景观区。2025年,该景区通过积极拓展多元消费场景,构建了“从陆地到水上、从传统到新潮”的立体化旅游布局。景区不仅拓展了新业态,新增水上飞人、滑翔伞等互动性强的项目,还引入太空舱酒店,填补特色住宿空白。
在阿勒泰市拉斯特乡、阿禾公路零公里起始处的云禾巷,已成为当地一个新的旅游热点。这条精心打造的特色街巷,凭借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专程前来“打卡”。云禾巷共计规划建设了11个特色旅游打卡点位。这些点位巧妙融合了当地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形成了连贯的游览体验线路。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当地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随之兴旺。布尔津县797家酒店民宿可提供23000余间客房,45000余张床位。今年年内,英迪格、康莱德希尔顿、瑞禾、东雪、禾木生态等5家酒店在布尔津县投入运营,届时新增房间1000余间、床位1800余张,不断满足游客需求。
福海县2025年前三季度文旅市场表现同样亮眼,累计接待游客768.26万人次,同比增长78.58%;游客总花费达45.38亿元,同比增长77.63%。
阿勒泰地区财政局今年累计投入文化润疆专项资金18590.24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资金17380万元,地区财力安排1210.24万元。这些资金重点保障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此外,当地还争取到自治区财政支持资金1亿元,专项用于阿勒泰市冰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阿勒泰地区冰雪经济补短板强弱项。当地还积极争取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资金1466.58万元,支持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三大滑雪场的区域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冬季的布尔津,冰雪覆盖的禾木村宛如童话世界,马蹄踏过积雪的街道,游客们穿着传统服饰在雾凇下拍照留念。当地牧民表演着骑马射箭、雪地刁羊等传统民俗活动,这些古老的技艺如今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风景。随着阿勒泰冰雪旅游名气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候鸟”商家如同柴泽雨一样,随着雪季的到来而迁徙至此。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商业机会,更是对这片冰雪天地的热爱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