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边凡看世界”用镜头带你去看神秘古老的高原戈壁秘境——南八仙。
我们经过崇山峻岭、越过沟渠丘壑,不远千里,最终踏上柴达木盆地的无人区——海西雅丹地貌区域。南八仙雅丹地貌群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均海拔3260米。这里分布着众多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形状奇特,刮大风时还会发出令人恐怖的怪声,且地磁强大,易使罗盘失灵而致人迷路,故又被称为“魔鬼城”。
航拍视频:西域高原戈壁秘境。
关于“南八仙”名称的由来,有一个凄美悲壮的英雄故事。20世纪50年代,一支地质勘探队踏上这块荒凉的土地,8位来自南方的女地质队员为寻找石油资源,进入这片不毛之地。有一天,她们在雅丹林中勘探测量,没想到返回时,漫天黄沙笼罩了荒漠,设置的路标也被沙土掩埋,她们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返回的路途。恐惧、饥饿、缺水使她们精疲力竭,终于,在与狂风撕扯几天几夜后,她们仆倒在地。后来,当其他队员赶来救援时,她们已永远长眠在这亘古荒原。据说发现她们时,其中的5位队员围成一圈,保护着珍贵的勘探数据不被沙土掩埋,其情其景令人动容。为纪念这8位英雄的女队员,她们牺牲的这片雅丹群落被人们称作“南八仙”。
这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原始区域,也是可以让人切身感受亘古与沧桑的蛮荒之地。在里面穿行没有向导很容易迷路,熟悉地形的当地人顶多只敢往里走45分钟。
高处眺望远方,俯瞰整个魔鬼城的感觉真好放眼望去,除了奇形怪状、姿态各异的土丘,这里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荒凉得让人绝望。这片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雅丹地貌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也是国内较大的风蚀土林群。
这些奇特怪诞的土丘群落看似分布松散,其实自有规律。由于风力大、空气流通快,这里经常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声响,令人毛骨悚然。
“雅丹”,一个魔幻又迷人的名称,系维吾尔语音译,为“具有陡壁的小丘”之意。这里原本是一片湖泊,湖水汇聚又干涸、形成又消失,产生了由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构成的湖底沉积岩。
后来随着古湖床隆升,湖泊趋于干涸,沉积岩出露,此时风的巨手便开始了肆无忌惮、不屈不挠的塑形工程。强大的风力带走疏松的沙土层,留下低洼凹槽。坚硬的泥岩层相对稳固,经由风的揉搓、雕琢,遂形成或大或小、形状各异的土墩,雅丹地貌逐渐凸显出来。
这里还未怎么开发,人烟稀少。行驶其间,一派大漠无垠的寂寥感扑面而来。这些丘状土林低的四五米,高的达二三十米,被风蚀塑造成千奇百怪的形态。
有的似一道高墙,有的像巍峨的城堡,有的如一座座凄凉的坟茔,有的仿佛巨人或坐或卧,有的像雄赳赳的大公鸡正伸脖打鸣,有的如骏马、似大象,如狮如虎……你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这些土丘活起来、动起来。
悲烈的故事让人感怀,奇崛的景致令人震撼。我们站在这片辽阔苍茫的土地上,望着旷野中一座座巍然挺立的金色土丘,恍惚觉得那是8位女地质队员的不朽雕像。她们正以见证者的身份,向我们诉说着柴达木往日的荣光和未来的希望。
这些土墩有高有低,从高空俯视,起起伏伏,没有规则,彰显出凌乱美。大多数土墩都是可以攀爬的,高度不高是其一,其二坡度不陡。
在土墩上拍摄有个好处是,取景更远更广,可以囊括更多的景色,像雅丹地貌这样的场景特别需要大场景来展示。
沿着起伏不平的地形,随意走上一座土丘,有种手可摘云的错觉。
极目远眺,云朵山脉连绵不绝的风蚀地貌,呼啸的风吹动衣袂,发出猎猎的响声,这辽阔苍茫的美景是大自然给予西北最好的礼物。
驱车穿过柴达木盆地一望无垠的茫茫戈壁,蓝天、白云、草原、公路,相映成景,一路歌唱,一路疯狂,大西北的苍茫广阔大气浑厚足以深深的震撼你。
停下车,肆意摆酷,各种公路大片轮番上阵,尽情释放、尽情喧嚣。
一个个姿态各异的风蚀残丘扑面而来,卧于隔壁沙海之上,神秘莫测、奇幻万千,让你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个景点可能是你沿途最惊喜的地方之一,毫无修饰。常年大风呼啸,时常能听到山丘沟壑中嚎叫。
南八仙雅丹魔鬼城,路边数不清大小各异的土包,是雅丹特有的风蚀地貌,整个南八仙是无人区 手机也几乎没有信号。
近几年来,随着情感大环线的火爆,这片曾经鲜为人知的景观也成为途经人们必去的一个景点,随处可见深深的车轮烙印。
许多自驾爱好者也十分喜欢来这个地方肆意越野探险,体验速度与激情。
早晨与下午的不同光影,更是让此间风景令人流连。只见土地与雅丹的线条浑然天成,无拘无束之中蕴含着天成之美。然而土地与雅丹的色彩反差颇大,变幻无穷之间隐藏着扑朔迷离。
“南八仙”,这个美丽的名字既是对一段历史的铭记,也是对一种精神的诗意概括。“八仙”是千千万万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者的代表,也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的象征。南八仙所标志的,正是中国人的石油梦被激情点燃的难忘岁月,也是一个亘古长存的英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