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构造的识别(岩浆成因)

岩浆岩的原生构造是指地下深部的岩浆向上侵入围岩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冷凝固结成岩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

一、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

由于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岩浆由深部向上运移以及岩浆与围岩的摩擦作用,引起岩浆各部分流速发生变化,导致早期结晶的柱状矿物、片状矿物定向排列,从而形成线状流动构造(流线)和面状流动构造(流面),如图1-14所示。

图1-14 侵入岩体立体图

M-边缘逆断层;F-流面;L-流线;Q-横节理;STR-斜节理

流线构造主要由针状、柱状、长条状矿物析离体和捕虏体等长轴呈定向排列组成,一般多发育在侵入岩体的顶部,平行于岩浆流动的方向。流面构造是由云母、长石等片状、板状矿物或扁平状捕虏体和析离体优选定向排列而成,一般平行于岩体和围岩的接触面,常发育于侵入体的边缘及顶部。

二、火山岩的原生构造

是指从岩浆喷出地表到冷凝成岩所形成的各种构造。火山岩的原生构造是识别火山岩层顶、底面,确定火山岩层层序的依据。

(1)流线与流面构造

与侵入岩的流线、流面构造成因类似,流线构造主要由针状、柱状矿物及长条状火山碎屑定向平行排列组成,它可以指示熔岩流相对流动的方向;流面构造是由片状、板状矿物或扁平状火山碎屑定向平行排列而成,流面大致与火山熔岩流底面平行。

(2)流纹构造

流纹构造是由于熔浆流动形成的,它是由不同颜色的条带或矿物以及拉长的气孔等呈平行排列的一种构造(图1-15)。流纹构造主要发育在流纹岩中,表现为近平行排列的条纹或条痕,可以指示熔岩流动面的产状。

图1-15 长春九台地区发育流纹构造的流纹岩

(3)绳状构造

熔岩流的表面薄壳受其下流动着的熔岩流的影响而形成的绳状卷曲构造,它代表了熔岩层的顶面,其弧形的凸面指向熔岩的流动方向(图1-16)。

图1-16 玄武岩中的绳状构造

熔岩在地面流动留下的形迹,是陆相火山岩的标志,

向右凸面指示熔岩流动方向,黑龙江五大连池

(4)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气孔和杏仁构造是火山岩常见的构造。当岩浆从火山口溢出时,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其中所含气体向外逃逸,冷凝后没有逃逸的气体保存在火山岩中,形成蝌蚪状、云彩状、管状和不规则状孔洞,叫气孔构造(图1-17A)。当气孔被其他矿物充填时,则称为杏仁构造(图1-17B)。气孔构造在浮岩、玄武岩中最为多见,它相对集中分布于各层熔岩的顶部和底部,并大致平行于熔岩层面。气孔、杏仁构造为断定岩层顶、底面提供可靠的依据,如熔岩顶部的气孔和杏仁构造大而多,呈不规则的云朵状;底部则少而小,如果是管状气孔,其分枝指示底面(图1-18)。

图1-17 玄武岩中的气孔构造(A)和杏仁构造(B)

B图中流纹岩呈白色,杏仁构造十分发育,而且杏仁多为白色的物质(沸石),风化后呈白色粉末状,长春九台地区

图1-18 利用气孔构造确定火山岩层的顶、底面,管状气孔分叉指向岩层的底面

(5)枕状构造

水底喷发的基性熔岩或从陆地流入海中的基性熔岩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构造,一般常见于洋壳中,但在陆地的湖河相环境中同样能形成。熔岩多呈枕状椭球体,也有球状、柱状者,岩枕一般底面较平,顶面上凸呈枕状,其大小不一,通常直径为几厘米到几米,以1~2m为多,常常称这种具枕状构造的基性熔岩为枕状熔岩。枕状熔岩常与沉积岩伴生,枕状椭球体之间常有沉积物充填,其中还可以找到生物化石。多数枕状体在固结时常残留塑性变形遗迹,有因重力向下方间隙下垂的形迹,由此特征可指示形成时的上、下层面。

枕状椭球体表层坚硬,结晶程度比内层要差,具有玻璃质冷凝边,有气孔呈同心层状或放射状分布,气孔数量由里向外逐渐增多,中部有空腔,以此可与球状风化所成的椭球体区别开来(图1-19)。枕状玄武岩作为代表大洋壳物质(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识别古缝合带的主要标志之一。

THE END
0.地质|图解地质:岩石结构分类一、沉积岩结构构造 ▲鲕状结构(镜下) ▲雨痕素描图 ▲波痕(泥岩、粉砂岩) ▲波痕(石灰岩) ▲竹叶状灰岩 ▲重荷模 ▲泥裂--亦称为“龟裂”(泥岩、粉砂质泥岩类岩石) ▲浊积岩 ▲冲刷痕 ▲蠕虫状石灰岩 ▲砾屑灰岩--亦有称之为同生角砾石灰岩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92:849?d7;8888;;70jznn
1.构造角砾岩描述 角砾岩和砾岩一样,也是一种碎屑岩,由从母岩上破碎下来的,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砾石的平均直径如果在1-10毫米,为细砾,10-100毫米称为粗砾,大于100毫米为巨砾。其胶结物中常含有矿物。是动力变质岩中碎裂程度中等的岩石。构造角砾岩在断层破碎带广泛分布。其厚度取jvzquC41ek|jnnsi0vuoisn0gf{/ew4lef€0:B4f:1i28?55c3<75?51rcmf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