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艺:针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

服装工艺:针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

针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

针织服装大都是以棉和化纤棉纱为原料,其特点是柔软、有弹性、透气、吸汗、穿着舒适,如运动服和内衣等。针织服装作为服装除了有和梭织服装的共性方面外,还具有其特性。

工艺流程:

纺纱→编织→验布→裁剪→缝制→整烫→检验

(一)纺纱

纺纱的目的是使进厂的棉纱卷绕成一定结构与规格的卷装筒子,以适合针织生产之用。在纺纱过程中要消除纱线上存在的一些疵点,同时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均匀的张力,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等,以改善纱线的编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

(二)编织

编织是通过织机使纱线组织成线卷互相串套而成为织物的过程。这也是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的根本区别。

编织方法可分为纬编和经编两大类,作为针织用衣的面料大都是纬编织物。纬编是将一根或数根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且加以串套而形成纬编针织物。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纬编针织机。纬编对加工纱线的种类和线密度有较大的适应性,所生产的针织物的品种也甚为广泛。纬编针织物的品种繁多,既能织成各种组织的内外衣用坯布,又可编织成单件的成形和部分成形产品,同时纬编的工艺过程和机器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机器的生产效率比较高,因此,纬编在针织工业中比重较大。纬编针织机的类型很多,一般都以针床数量,针床形式和用针类别等来区分。经编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分别排列在织针上,同时沿纵向编织而成。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经编针织机。一般经编织物的脱散性和延伸性比纬编织物小,其结构和外形的稳定性较好,它的用途也较广,除可生产衣用面料外,还可生产蚊帐、窗帘、花边装饰织物、医用织物等等,经编机同样也可以以针床、织针针型来进行区分。

(三)验布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

(四)裁剪

针织服装裁剪的主要工艺过程:

断料→借疵→划样→裁剪→捆扎。

借疵是提高产品质量、节省用料的重要一环,断料过程中尽可能将坯布上的疵点借到裁耗部位或缝合处。

针织面料按经向网目辅料裁剪,裁剪一般采用套裁方式,常用的有平套、互套、镶套、拼接套、剖缝套等。

针织面料在裁剪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将有折叠痕迹处和有印花的边缘处使用在服装的明显部位。

(2)剪裁中不要使用锥孔标记,以免影响成衣的外观。

(五)缝制

我国针织工业现有缝制工艺及设备是以中、高速平缝机(俗称“平车”)、中、高速包缝机(俗称“拷克车”)、绷缝车等缝纫机机型为主。

由于针织织物是由线圈串套组成,裁剪后的衣片边缘容易发生脱散,故应先将衣片边缘包缝(俗称“拷边”)后再用平缝机等缝制加工。平缝机和包缝机是缝制针织时装的主要机种。在缝制过程中一般要注意掌握以下要点。

1.缝迹 由于针织面料的织物具有纵向和横向的延伸性(即弹性)的特点及边缘线圈易脱散的缺点,故缝制针织时装的缝迹应满足:

(1)缝迹应具有与针织织物相适应的拉伸性和强力。

(2)缝迹应能防止织物线圈的脱散。

(3)适当控制缝迹的密度。如厚型织物的平缝机缝迹密度控制在9~10针/2cm,包缝机缝迹密度为6~7针/2cm,薄型织物的平缝机缝迹密度控制在10~11针/2cm,包缝机缝迹密度为7~8针/2cm。

2.缝线 一般纯棉针织面料采用9.8tex×4或7.4tex×3的纯棉及涤棉混纺线,化纤针织面料采用7.8tex×2的弹力锦纶丝和5tex×6的锦纶线。缝线要达到下列质量要求:

(1)缝纫机用纯棉线(缝线)应采用精梳棉线,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均匀度。

(2)缝线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防止在缝纫过程中不会由于线的曲折或压挤发生断线现象。

(3)缝线必须具有柔软性。

(4)缝线必须条干均匀光滑,减少缝线在线槽和针孔中受阻或摩擦,避免造成断线和线迹张力不匀等疵点。

3.缝针 缝纫机针又称缝针、机针。为了达到缝针与缝料、缝线的理想配合,必须选择合适的缝针。

(六)整烫

针织服装通过整烫使其外观平整、尺寸准足。熨烫时在衣内套入衬板使产品保持一定的形状和规格,衬板的尺寸比成衣所要求的略大些,以防回缩后规格过小。熨烫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0℃~200℃之间较为安全,不易烫黄、焦化。

(七)成品检验

成品检验是产品出厂前的一次综合性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项目,外观检验内容有尺寸公差、外观疵点、缝迹牢度等。内在检测项目有面料单位面积重量、色牢度、缩水率等。

缝制是服装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

粘合衬在服装加工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作用在于简化缝制工序,使服装品质均一,防止变形和起皱,并对服装造型起到一定的作用。其种类以无纺布、梭织品、针织品为底布居多,粘合衬的使用要根据服装面料和部位进行选择,并要准确掌握胶着的时间、温度和压力,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梭织服装加工中,缝线按一定规律相互串套联结配置于衣片上形成牢固而美观的线迹。线迹可基本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 链式线迹 链式线迹是由一根或二根缝线串套联结而成。单根缝线的称单线链缝。其优点是单位长度内用线量少,缺点是当链线断裂时会发生边锁脱散。双根缝线的线迹称为双线链缝,是由一根针线和钩子线互相串套而成,其弹性和强力都较锁式线迹为好,同时又不易脱散。单线链式线迹常用于上衣下摆、裤口缲缝、西服上衣的扎驳头等。双线链式线迹常用于缝边、省缝的缝合,裤子的后缝和侧缝,松紧带等受拉伸较多,受力较强的部位。

2. 锁式线迹 亦称穿梭缝迹线,由二根缝线交*联接于缝料中,缝料的两端呈相同的外形,其拉伸性、弹性较差,但上下缝合较紧密。直线形锁式线迹是最常见的缝合用线迹,由于用线量较少,拉伸性较差,常用于两片缝料的缝合。如缝边、省缝、装袋等。

3. 包缝线迹 是由若干根缝线相互循环串套在缝料边缘的线迹。根据组成线迹的缝线多少而称呼其名(单线包缝、双线包缝……六缝包缝)。其特点是能使缝料的边缘被包住,起到防止面料边缘脱散的作用。当缝迹受拉伸时,面线、底线之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移,因而缝迹的弹性较好,故被广泛用于机织物的包边。三线包缝和四线包缝为最常用的机织制品服装的包边。五线包缝和六线包缝又称为“复合线迹”,由一个双线包缝同三线包缝或四线包缝线迹组合而成。其最大特点是强力大,可同时进行合缝和包缝,从而提高缝迹的密度和缝制的生产效率。

4. 绷缝线迹 由两根以上针线和一根弯钩线相互穿套而成,有时在正面加上一根或二根装饰线。绷缝线迹的特点是强力大,拉伸性好,缝迹平整,在某些场合(如拼接缝)也可起到防止织物边缘脱散的作用。

基本缝合的形式,除了基本缝制外,根据款式工艺要求还有抽褶、贴布绣等加工方式。梭织服装缝制中针、线以及针迹密度的选择,都应考虑到服装面料质地及工艺的要求。

缝针可用“型和号”加以分类,根据形状,缝针可分为S、J、B、U、Y型,对应不同的面料,分别采用适宜的针型。

我国使用的缝针的粗细以号数来区别,粗细程度随着号数的增加而越来越粗,服装加工中使用的缝针号型一般从5号~16号,不同的服装面料采用不同粗细的缝针。   缝线的选择原则上应与服装面料同质地、同色彩(特别用于装饰设计的除外)。缝线一般包括丝线、棉线、棉/涤纶线、涤纶线等。在选择缝线时还应注意缝线的质量,例如色牢度、缩水率、牢度租强度等等。各类质地面料应采用的标准缝线。

针迹密度是指针脚的疏密程度,以露在布料表面3cm内的缝合数来判断,也可用3cm布料内针孔数来表示。梭织服装加工中标准的针迹密度

服装的缝制整体上要求规整美观,不能出现不对称、扭歪、漏缝、错缝等现象。条格面料在缝制中要注意拼接处图案的顺连,条格左右对称。缝线要求均匀顺直,弧线处圆润顺滑;服装表面切线处平服无皱痕、小折;缝线状态良好,无断线、浮线、抽线等情况;重要部位例如领尖不得接线。

THE END
0.日系甜丧——女装设计师品牌综合分析报告抽褶是甜丧风格的关键细节,能营造微量体积感,体现少女美学。抽褶位置灵活,可在衣摆、袖口、领口等部位,形态不规则,有的密集,有的稀疏,为服装增添随性的 “丧” 感。 POP 趋势网的细节工艺库中,有抽褶的多种工艺实现方式,如手工抽褶、机器抽褶等,设计师可根据服装款式选择合适的抽褶工艺。时尚企业在质检时,需确jvzquC41yy}/lrfpuj{/exr1r1?7gni79d6b:m
1.服装属性、特点话术汇总经典时尚不失优雅,尽显魅力腰臀线条衔接流畅,贴合包容,尽显紧贴感,呈现迷人曲线腰部采用松紧带抽褶工艺,8、后袋:一字后袋设计,有效 提臀提臀后插袋,贴合臀部的剪裁方式,版型立体端正,口道省道,在视觉上达到显著的提臀效果,凸显曼妙的臀部曲线9、口袋:月牙口袋设计,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391734B4331<98<5792e22;6896<997xjvor
2.缝制工艺教案20250101222516.docx二、横向抽褶节裙的款式图: 三、部件组成: 面料: 辅料: 前裙片 1X2 后裙片 1X2 腰头1X1 隐形拉链 1根 腰头无纺衬布 1片裤扣或者四合扣一副 四、缝制工艺流程: 检查裁片做好缝制标记,剪口抽碎褶〔前后下节裙 片上口〕合前后裙片分割线包缝前后裙片分割线 压分割线明线锁右侧缝边合右侧缝,上拉链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71622:4924<2696462712::0ujzn
3.司麦克工艺在服装造型设计的运用司麦克(Smocking)工艺起源于约5世纪时英国农民的工作服,其在方形肥大衬衫的过肩及袖口通过抽褶缩缝工艺,使身体在工作服中可以自由地活动[2]。司麦克来自于英文单词smock,“smocking”特指一种刺绣工艺,指按一定规律把平整的面料整体或局部进行手针钉缝,再把线抽缩,整理后面料表面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立体褶皱[3]。司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mglkrvp€jp1|~tlu|142822;4958:967mvon
4.创造出各类肌理效果的压褶工艺印花涤纶褶裥③ 条形抽褶:在布的不和标出要抽褶的部位、距离、宽窄、长短,再用针将这些条形用衍缝的方法串起,将线抽至所需求的松紧,进行熨烫即可。这种熨烫压出的条形效果似树皮皱。 ④其他肌理折叠与缝制:能够将立体造型缝制的花形进行熨烫。 3)熨烫工艺方法。 jvzquC41f{428<3eqo5bt}neng5GX_UOT5S17:=CQW
5.面料压褶工艺面料压褶原源压折(查看)批发厂家③条形抽褶:在布的背面标出要抽褶的部位、距离、宽窄、长短,面料压褶工艺,再用针将这些条形用衍缝的方法串起,将线抽至所需要的松紧,进行熨烫即可。这种熨烫压出的条形效果似树皮皱。 ④其他肌理折叠与缝制:可以将立体造型缝制的花形进行熨烫。 原源压折本厂加工:服饰、皮革、围巾、方巾、腰带、头饰、彩条、布匹jvzq<84l{wgo{~fp::{90ls0ejooc7hp1u{qru~172>34>>5584ivvq
6.中国传统玩具范文10篇(全文)手工缠绕制作的, 构思巧妙, 工艺俭省、利于环保。 “环保塑料”应用:以塑料作为包装的材料虽不是首创, 但塑料袋的结构形态却显得新颖别致, 有一款毛线包装就是巧妙地利用材质的软度来设计的, 外形被设计成饺子的形状, 边缘穿上细绳抽褶, 它的优势在于制作工艺简便, 减轻了包装本身和运输的重量、减轻了包装用后的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ppr;1m
7.兿彩青春艺术设计学院2023届毕业设计作品展(二)本系列设计用白色大廓形代表年轻人的空白情绪,将具有褶皱纹理的杜邦纸与抽褶工艺结合,来表示社会对年轻人的束缚。利用彩色编织泡芙花来点缀白色大轮廓,将视作儿时的美梦。通过这个设计来展现年轻人的情绪世界对童年的渴望,以此来产生共鸣。 2019级服装与服饰设计 邱嘉琳 jvzquC41tyt0vpw0gjv0ls1kplp1:5251796: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