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A. 断层B. 山岭C. 背斜D. 向斜
【2】关于图示景观图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 图中岩层为岩浆岩B. 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 图中的陡崖是断块上升成山D. 是内力挤压和外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1】C
【2】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表面形态。
【1】山岭是地貌,不是地质构造名称,故B错误;断层要有断裂面,由景观图可知,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质构造上符合背斜构造的特点,故C正确,A、D错误。故选C。
【2】图中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故A错误;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凸起,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故B错误;图中陡崖是背斜顶部受外力作用侵蚀形成,不是断层形成,故D正确,C错误。故选D。
【题目】读美国及我国东北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阴影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甲图所示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2)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乙图阴影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1】照片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是
A. 正东B. 正南
C. 东南D. 东北
【2】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全球昼夜面积之比约为
A. 1:1B. 1:2C. 5:7D. 7:5
【题目】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米,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
A. 650 mB. 600 mC. 550 mD. 500 m
【2】图中有一座占地17000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
【题目】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水源、土壤 B. 劳动力、技术 C. 气候、地形 D. 市场、交通
【2】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机械化水平高 B. 土壤肥力高 C. 水热资源丰富 D. 人均耕地面积大
【题目】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 含沙量小、冰期短B. 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 水量丰富、落差小D. 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题目】[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图11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题目】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 ①②B. ③④C. ③⑤D. ⑤⑥
【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质构造,对应正确的是
A. 甲——褶皱B. 乙——山岭C. 丙——谷地D. 丁——向斜
【3】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内力挤压作用B. 流水侵蚀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D. 变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