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理是岩石沿垂直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层状构造。它通过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和颜色的突变或渐变显现,是沉积岩和某些火山碎屑岩的重要成因标志。从外表看,层理就是岩石剖面上呈层状的纹理。
不同种类的陆源碎屑岩(沉积岩)| 图源网络
【注】从上图可知,层理构造需要在较大尺度的沉积岩层中才能明显看出的,在单独一小块的沉积岩石块中,是无法直接看出层理构造的。
02
节理:
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是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道。
玄武岩的柱状节理
03
片理:
片理,是指变质岩中矿物定向排列所显示的构造。这种构造在岩石中呈薄片状的形态,包括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等,这些都统称为片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片理还是片麻理,描述的都是矿物层面的特征,并非肉眼看上去“片状”的岩石。
在应力条件下显著的重结晶作用是这种形迹形成的主要机制,而转动、粒化、粒问滑动等作用属于次要地位。片理属于塑性形变,片理面与主压应力作用的方向垂直。因此,片理一般属于压性结构面。然而有些片理面与岩层层面平行,故有相当一部分片理是剪应力下产生的,应属于扭性或压扭性。对片理的属性应该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片理在片岩中表现的最明显,除此之外在片麻岩、混合岩中都有发育。
04
节理和断层
节理的本质就是裂隙,简单来说就是岩石在某些力量的作用下,它裂开了,就会产生裂隙。但是要注意的是节理等于裂隙,但不等于断层,为什么呢?
那么什么是断层呢?大家一起先来回顾一下断层的形成过程,我们都知道,在板块的运动过程中,以水平运动为主导,在水平运动中,有两种运动形式,地层有可能被挤压;也有可能被拉张。
水平挤压既可以形成褶皱,也可以形成断层,而水平拉张,就只能形成断层了,图中的红线表示的就是断层面,值得注意的是岩层断裂后,还得发生错位才能形成断层,我们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解释,断裂+错位=断层。
今天提到的各种“理”,如果咱们做题遇到了,要想能从容应对,建议掌握好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