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细“油”长流给石油修一条流动的“高速路”吧!

“页岩非常致密,有油也采不出来,即便采出来也不能高产”,这是长期以来的“定论”。有这样的“定论”,是因为页岩储层中的原油赋存于纳米级的孔隙喉道中,自然条件下无法有效流动至井筒中。因此,要实现页岩油的有效开采,必须通过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打碎”致密页岩储层,在页岩孔隙喉道与井筒之间构建起可以让原油流动的“高速通道”。那么,如何建立这样的通道呢?水力压裂技术可担此任。

“打碎”储层让油气流出来

1947年,美国进行了世界首次水力压裂增产试验,揭开了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的序幕。在水力压裂作业中,石油工程师利用泵车将携带高强度支撑剂的压裂液,通过井筒注入储油层,使地层在高压下破裂延伸成缝,并利用支撑剂的支撑作用,在压后储层中构筑油气运移的“高速通道”。

然而,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步成为勘探开发主战场,传统水力压裂技术虽然能够在储层中打开具备一定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但受制于致密的储层特征,基质孔隙内的油气仍然难以流入裂缝内,无法实现油气的有效开采。面对这一难题,体积压裂技术应运而生,其理念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打碎”储层,在形成多条主裂缝的同时,在主裂缝的侧向形成多级次生裂缝,构成复杂的裂缝网络。相比常规水力压裂,体积压裂相当于在修建“主干道”的同时,配套了“乡道”“村道”等多级“公路网络”,油气从纳米级“卧室”流出后能够以最短距离进入“公路网络”,大幅提升通行效率。

人工裂缝高度、长度欠佳

一些国际石油公司根据古龙页岩油的前期研究得出结论:“获得商业油流的风险非常高,不存在已知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类似湖相页岩区块。”古龙页岩油开采为何困难?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当前已投入规模化开发的其他页岩油藏,其开发目标层黏土含量一般少于10%,而古龙页岩的平均黏土含量高于 35%,这使储层具有极强的塑性特征(即在外力作用下可任意改变其形状而不被破裂的性能)。这就像我们揉捏橡皮泥,橡皮泥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但其本身并不会破裂;但当我们击打玻璃时,玻璃会破碎,这就说明橡皮泥的塑性比玻璃强。在古龙页岩层中进行压裂施工时,储层岩石相对更容易发生变形,但难以产生延伸较远的裂缝,大幅限制了裂缝沟通的储层范围。

第二个原因是古龙页岩广泛发育了形态复杂的层理缝,密度可以达到每米数百条至数千条,看上去像一堆有硬有软、有厚有薄、凹凸不平的纸板堆叠在一起,石油地质学家将这种结构形象地称为“千层小薄饼”。要垂直穿过“千层小薄饼”型页岩,压裂液无疑会遇到层层阻挡,水平方向上的层理缝成为压裂液流动的相对优势通道,但在黏土矿物和复杂层理缝形态的共同作用下,水平裂缝难以向远处延伸。石油工程师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发现,古龙页岩油形成的人工裂缝有效高度不足 10 米,有效长度不足200米,有效改造体积仅为相同施工规模下致密油藏的40%。

“控近扩远”,形成复杂裂缝网络

如何破解古龙页岩油“千层小薄饼”储层压裂增产改造难题?水利工程中,工程师通过修建水坝,将分散在不同支流的水资源在主河道上进行集中管理,形成更大的水流力量用于发电等用途,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果。石油工程师采用相似的思路,创新提出了以“控近扩远”为核心的压裂设计理念。

所谓“控近”,就是让压裂液集中力量、形成合力,造出更大规模的裂缝“主干道”。我们发现清水比蜂蜜更容易渗入微裂缝,这是因为与水相比,蜂蜜有更高的黏度。而在压裂作业中,石油工程师通过在压裂液中加入一定成分的添加剂,同样可以大幅度提高液体的黏度,抑制压裂液在微裂缝中流失。

“扩远”则是让压裂液在远井区域“主干道”周围造出更多的“乡道”和“村道”,让更多的油气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公路网络”内,最终汇聚于“主干道”中,通过井筒采出。为实现这一目标,石油工程师在使用高黏度压裂液造出“主干道”后,巧妙地改用一定比例的低黏度压裂液以高排量继续注入地层。这些压裂液顺着主裂缝来到远井区域后进一步冲击储层,由于黏度较低、更容易渗入到层理缝内,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

“细油长流”,保持页岩油流动动力

水力压裂作业完成后,油井就具备了生产条件。但原油要从大小为头发丝直径(约70微米)千分之一的页岩孔隙中流出,并跨越多级裂缝网络,产出是长期、缓慢的。

石油工程师从水力压裂初始设计阶段就开始研究如何让原油流得更容易。增大压裂液量或在压裂液体系中增加易溶于原油的气体,可置换出原油,提高地层压力,进而增大产油量。在压裂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增强油的流动性。

页岩油在开采一段时间后,压力和产量都会降低,如果压力下降过快,会导致裂缝闭合、高速流动通道关闭。因此,“控压生产、细油长流”的页岩油开发对策,可让地层能量有序释放,既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驱动能量,又能避免流动通道过早关闭,延长稳产期,提升最终的采出程度和开发效益。

作者:孟思炜 刘一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邓大伟(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THE END
0.<非常规储层地质力学>致密砂岩泥页岩层理缝特点断裂(1)在岩心上,页岩中的层理缝通常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页理面,呈断续分布,规模较小(下图左)。 (2)根据显微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页岩中层理缝的产状与其纹层界面平行或近似平行(下图右),在纹层密集的薄层页岩层段,层理缝也明显发育,而块状泥页岩一般层理缝发育少,说明页岩层理缝与纹层密切相关。 jvzquC41yy}/hjsi|jkozrz0eqs0rxxv1;:17><61
1.典型致密砂岩与页岩层理缝的发育特征、形成机理及油气意义摘要:中国致密砂岩油气和页岩油气储层中普遍发育近水平层理缝,层理缝是致密砂岩和页岩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影响着致密砂岩和页岩中油气的富集、单井产能和开发效果.岩心、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的系统对比分析表明,致密砂岩和页岩中的层理缝具有相似的发育特征,其层理缝呈顺层理面发育,具有随微层面弯曲、断续、jvzquC41yy}/yjshcpmec}f0eqs/ew4fgvgjn|4fgvgjn7iqAazzrnBrgtop(ri?u{~c497424614
2.致密碎屑岩储层层理缝预测方法.pdf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碎屑岩储层层理缝预测方法,该致密碎屑岩储层层理缝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储层有效层理缝发育段测井曲线闸值和或量化关系;步骤2,进行已钻井层理缝发育井段识别与划分;步骤3,确定储层有效层理缝发育指数F与地质参数量化关系和或测井曲线闸值;步骤4,确定有效层理缝发育段沉积相类型;步骤5,预测未钻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643<4833;33<5642713960ujzn
3.层理缝地震响应正演模拟研究层理缝地震响应正演模拟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赵欣开通知网号 裂缝是储层中油气的部分有效储存空间,同时也是主要的运移通道。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发展,裂缝性油气藏成为了油气勘探中很重要的目标,而裂缝性油气藏的预测比较困难,研究地震波在裂缝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有利于为预测裂缝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Fkuyft}fvkqt0C{ykenk0/:54268:;;>0pj4ivvq
4.致密砂岩中层理缝的赋存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Occurrence层理缝在致密砂岩中大量存在,层理缝的存在对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针对层理缝的研究工作却较少进行。本文对层理缝的定义进行重新厘定,对层理缝的识别进行了对比。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岩心描述及镜下观察,对层理缝的赋存特征及对油气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层理缝一般发育于河道、海(湖) jvzquC41koghg7mcpuvvd7tti1Nuou435/789:6;3a:25<<0jvs
5.陆相页岩油源内微运移与富集的微观作用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而且页岩中刚性矿物孔隙、生烃增压缝与层理缝之间形成沥青的优势运移通道。富石英矿物的凝灰质纹层在其内部原生有机质生烃和相邻页岩层段生烃增压作用下,产生高角度微裂缝,有利于页岩中生成的沥青发生充注,并排向砂质纹层的刚性矿物颗粒间孔。前人研究表明,此阶段泥页岩形成的有机酸也能运移到砂质纹层,促进其jvzquC41yy}/eyjfo0ipo8HP136/3:;;:1VFF7724663;@
6.基于层理缝的页岩储层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储层地球物理测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层理缝的页岩储层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生产井的不同页岩储层分别对应的第一层理缝密度数据;针对各所述页岩储层,基于所述页岩储层对应的第一层理缝密度数据确定所述页岩储层对应的第一甜点储层评价系数;基于所述第一甜点储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fvgpz0EW7247716?547944
7.含层理缝页岩频变特征影响因素分析含层理缝页岩频变特征影响因素分析,速度频散,能量衰减,层理缝,各向异性,地球物理参数,地震波在含油气储层传播时会发生较强的速度频散和能量衰减现象,结合地震岩石物理技术,对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进行分析。首先,基于jvzquC41tgge0lsmk0tfv8|gd1Ippojtgpif1Jwvkerf1MVYN4637982236197mvon
8.从“岩层迷宫”到“油流通途”在吉木萨尔页岩油的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在进行页岩储层复杂裂缝扩展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时发现,受微裂缝和层理缝影响,储层裂缝扩展路径较复杂,呈现主裂缝、转向缝和层理缝共存的多尺度缝网特征。不同尺度裂缝宽度差异大,亟需优化压裂技术参数,实现多尺度缝充分支撑。 jvzq<84yyy4lgufoc{o/exr0ep5yy8v{1463765913:0exsvgpz`7@7;584ivvq
9.定量表征可视化相关专利,分析层理及层理缝的流动能力扶正密封套和堵头,扶正密封套连接在可视化容器的侧面,堵头一端贯穿扶正密封套并延伸至可视化容器内部,堵头的另一端与压力调节机构连接,以通过压力调节机构作用于堵头以向位于可视化容器中被测试柱状岩心施加轴压;堵头上开设有气体通道,以用于向被测试柱状岩心注入气体,以分析层理及层理缝的流动能力、产气规律及产量的jvzquC41o0psl7hqo0io1vffcrzft8kkpctdg8724751887535717:7575720|mvon
10.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层理缝特征及成因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勘探开发高度重视构造裂缝,而对层理缝的关注甚微。近期勘探开发实践表明,致密砂岩储层层理缝发育对油气富集具重要影响。综合利用野外露头观察、岩心描述分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个人查重>>个人AIGC检测>>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YZ[]7242642:;0jvs
11.北京大学申请图像处理专利,实现了层理缝参数的准确获取2024年1月17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北京大学申请一项名为“层理缝参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公开号CN117409408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提供一种层理缝参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层理缝的扫描电镜图像,确定所述扫描电镜jvzquC41hktbplj0ltp/exr0ep532;91235299>235?25;:580yivvq
12.水平层理缝岩石物理建模及其地震响应特征针对非常规页岩油气储层具有的水平层理缝特征,开展了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利用实际岩样数据与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YZ[]7242672:<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