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之如何看懂地质图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岩层的产状分为三大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

水平岩层:倾角小于50的岩层

倾斜岩层:倾角在50-850的岩层

直立岩层:倾角大于850的岩层

岩层基本产状类型及其基本特征简表

一.水平岩层与水平地质界面

水平岩层分布区具有以下特点:

1.上新下老

当水平岩层未发生倒转时,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在上;

2.水平岩层的出露形态受地形的控制

水平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并随等高线的弯

曲而弯曲。其形态与等高线相似;

3.水平岩层的厚度就是该岩层的顶底标高之差。

4.水平岩层的出露宽度与地形坡度有关

坡度越大出露宽度越小,反之相反。

二.倾斜岩层与倾斜地质界面

(1)相反相同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等高线更弯曲。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的“V”字形,左为立体图 右为平面图(地质图)

(2)相同相反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角大于地面坡角的“V字形,左为立体图,右为平面图(地质图)

(3)相同相同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岩层的界线更弯曲。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的“V”字形,左为立体图,右为平面图(地质图)

三、倾斜岩层分布区的基本特点

(1)倾斜岩层出露界线的弯曲特点

当倾斜岩层的走向与山脊的走向、山坡的坡向垂直或斜交时,倾斜岩层的出露界线多呈“V”字型,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V”字型弯曲方向有以下三种关系:

相反相同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等高线更弯曲。

相同相反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相同相同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岩层的界线更弯曲。

“V”字型法则不仅适用于倾斜岩层,也适用于倾斜的其它构造面,如倾斜的断层面等。

直立岩层与直立地质界面

地质界面直立

倾斜岩层的铅直厚度

岩层的铅直地层厚度——岩层顶底沿铅直方向上的距离。

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α( α为岩层真倾角)

(倾斜岩层的真厚度小于或等于岩层的铅直地层厚度)

倾斜岩层的视厚度

当剖面不垂直岩层走向时,岩层顶底的距离为岩层的视厚度。

视厚度(h’)=铅直厚度(H)×COSβ

( β为该剖面方向上的岩层视倾角)

地层厚度与视地层厚度关系示意图

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

岩层的出露宽度是指岩层顶底界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距离。岩层的出露宽度与岩层的厚度、倾向、倾角、坡 角、坡向及岩层倾角与坡角的差值有关。

四.不整合的构造意义和研究

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的地层层序上连续,岩性及所含化石一致或递变。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或平行。整合接触代表了沉积环境连续变化,以沉积为主,无间断的过程。

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的基本特征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化石突变,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及化石,不整合面下的老地层变质程度、岩浆活动一般较高,顶部常残留古风化壳,不整合面下新地层底部常有底砾岩,代表了海进序列的开始。

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地层层序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岩性及所含化石不一致或突变。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或平行。不整合面与新老地层层面平行。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地层层序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地层,岩性及所含化石不一致或突变。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不整合面与上覆新地层平行与下伏老地层斜切。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周口店黄院新元古界景儿峪组与寒武系府君山组地层分界点

(可观察到薄层古风化壳)

平行不整合

不整合形成的过程

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略有不同。

(1)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分为:

a. 地壳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b. 地壳水平抬升成陆,遭受风化剥蚀阶段;

c. 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2)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为:

a. 地壳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b. 地壳不均匀抬升或褶皱抬升成陆,遭受风化剥蚀阶段;

c. 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超覆:由于地壳运动的幅度,速度和方向变化,导致沉积区的范围和位置发生变化,造成新的沉积物分布范围超过原来的区域,使得新地层直接覆盖在较老的地层之上。

(1)研究不整合的意义

不整合是重要的地壳运动标志,又是划分构造层的分界面;

不整合面是划分岩石地层单位的依据之一,因不整合面不是等 时面,故不能作为年代地层单位的依据;

对不整合面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类型变化的研究,可了解地壳运动的不均匀性;

不整合面是构造上的薄弱面,岩浆及含矿溶液易进入而形成内生矿床,同时古风化壳中常有铁、锰、磷、铝等富集而成为外生矿床。

(2)确定不整合存在的主要标志

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标志

沉积方面的标志—上下两套地层岩性突变及古风化壳、底砾岩的存在等;

构造方面的标志—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通常老地层所经历的构造变形较新地层要高,其褶皱、断裂更发育,断裂面终止于不整合面,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

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方面的标志—不整合面下老地层所遭受的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较新地层要强。

(3)不整合的空间分布与类型变化

一次大的地壳升降运动所形成的不整合面,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地壳升降运动最强烈地区形成角度不整合、较强地区形成平行不整合、不强烈地区形成整和接触。

(4)不整合形成时代的确定

不整合形成的时代通常是不整合面下最新地层之后与不整合面上最老地层之前。

五.地质图

(1)概念

用规定的符号、色谱、花纹表示,按一定比例把地壳或岩石圈某一部分地质组成、构造地质现象等地质内容正投影到地形图(水平面)上得到的一种图件。

THE END
0.岩层的产状讲解.pptx1.岩层产状的概念岩层产状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岩层产状用:走向、倾向和(真)倾角三个要素表示:走向线和走向;倾斜线(视)、倾向线(视)和倾向(视);(真)倾角(视)。 2.真倾角与视倾角关系真倾角与视倾角的换算公式为:式中β代表视倾角,α代表真倾角,θ代表层面走向与剖面方位之间夹角(锐角)。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684@4:28<13:5352673::0ujzn
1.岩层面产状.doc产状的方位角表示法只记倾向和倾角,用倾向方位角∠倾角表示。如30°∠35°(也可写NW330°∠35°)表示倾向是(从正磁北顺时针量的方位角)330°,倾角为35°;如15°∠40°表示倾向方位为15°(北东15°),倾角40°。 2)图示法. 地质图上常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岩层面的产状,常用的产状符号及其代表意义如下: 30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71694B4464?::B9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