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病因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症状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怎么治疗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是指发生在鼻腔及鼻窦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原发于上颌窦者最多见,甚至可占60%~80%,其次为筛窦,原发于额窦和蝶窦者少见。患者常见鼻塞、流脓血涕、头痛、嗅觉障碍等表现。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是指发生在鼻腔及鼻窦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原发于上颌窦者最多见,甚至可占60%~80%,其次为筛窦,原发于额窦和蝶窦者少见。患者常见鼻塞、流脓血涕、头痛、嗅觉障碍等表现。

英文名称

疾病分类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1、根据发病部位分类

(1)鼻腔恶性肿瘤

原发性鼻腔恶性肿瘤少见,大多继发于鼻窦、外鼻、眼眶、鼻咽等处的恶性肿瘤的直接扩散。

(2)鼻窦恶性肿瘤

①上颌窦恶性肿瘤: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尤以上颌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甚至可高达60%~80%。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对其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②筛窦恶性肿瘤:在各个鼻窦中,以筛窦体积最小,气房骨壁最薄,上壁有筛板的小孔,有时呈先天性骨质缺损。筛窦恶性肿瘤可和上颌窦恶性肿瘤相伴出现。

③额窦恶性肿瘤:原发于额窦的恶性肿瘤极少见。

④蝶窦性肿瘤:原发于蝶窦的恶性肿瘤少见,但可见由鼻腔、鼻咽、后内侧筛窦或脑垂体恶性肿瘤的扩展侵入蝶窦者,偶尔可来自远处器官的转移。

2、根据病理类型分类

(1)上皮组织源性

包括鳞状细胞癌、淋巴上皮癌、未分化癌、移行上皮癌、乳头状瘤癌变、基底细胞癌等。其中,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

(2)间质组织源性

可分为腺癌腺样囊性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和肉瘤等。其中,肉瘤好发于鼻腔和上颌窦,约占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10%~20%,根据病理学特点,又可分为纤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软骨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无传染性。

我国统计数据表明,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05%~3.66%,国外报道为0.2%~2.5%。

癌多发生于40~60岁,而肉瘤则发生在年龄较轻者。其中男性多见。

我国北方的发病率高于南方。

多数学者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突变、多因素参与引起的长期的、分阶段的过程,但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发病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良性肿瘤恶变、接触致癌物质或放射线、外伤等因素有关。

1、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使鼻窦黏膜上皮大面积鳞状化生,是形成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基础。

2、良性肿瘤恶变

鼻息肉或内翻性乳头状瘤反复发作,多次手术,则有恶变的危险。此外,鼻硬结病、小唾液腺多形性腺瘤、神经鞘膜瘤、纤维瘤等,也有恶变的可能。

3、经常接触致癌物质

长期吸入某些刺激性或化学性物质,如镍、砷、铬及其化合物,硬木屑及软木料粉尘等均有增加诱发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危险。

4、放射线暴露

因鼻及鼻窦良性病变而行放疗者,若干年后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因此,应禁止滥用放疗。

5、外伤

肉瘤患者常可追忆有外伤病史。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常见表现为鼻塞、涕血、头痛等,部分患者还可伴眼部症状及嗅觉障碍等。具体的表现随肿瘤原发部位和受累范围而有所差异。

1、鼻腔恶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单侧涕血、鼻塞等。

2、鼻窦恶性肿瘤

(1)上颌窦恶性肿瘤:早期肿瘤较小,局限于窦腔某一部位,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可出现单侧脓血鼻涕、单侧进行性鼻塞、单侧上颌磨牙疼痛或松动以及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晚期肿瘤破坏窦壁,向邻近组织扩展,可出现面颊部隆起、硬腭隆起、张口困难、颞部隆起、头痛、耳痛以及流泪、眼球向上移位等症状。

(2)筛窦恶性肿瘤:早期肿瘤局限于筛房可无症状。当肿瘤侵入鼻腔时,则出现单侧鼻塞、血性鼻涕、头痛和嗅觉障碍。晚期肿瘤可向各方向扩展,出现相应结构和器官受累的临床表现,如复视、突眼、上睑下垂、视力减退或失明、剧烈头痛等。

(3)额窦恶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肿瘤发展则出现额部胀痛、皮肤麻木和鼻出血等。肿瘤向外下发展时,可致前额部及眶上内缘隆起,眼球向下、外、前移位,向内或向上活动受限,还可出现突眼、复视。晚期可侵入颅前窝,出现剧烈头痛。

(4)蝶窦恶性肿瘤: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可有颅顶、眼眶深部或枕部的顽固性头痛,常向颈后部放射。

本病可导致颅内感染、化脓性鼻窦炎、颅骨骨髓炎等并发症,颅内并发症及动脉侵蚀性大出血,常为致死原因。

患者出现鼻塞、涕血、剧烈头痛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判断病情。之后可能建议其做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鼻窦CT或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前后鼻镜或鼻内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必要时,还可做病理检查或手术探查。

主要通过视诊查看患者的鼻腔及颌面部有无异常。

1、血尿便常规检查

恶性肿瘤患者可伴有血沉加快。常规化验的异常发现并非恶性肿瘤特异的标志,但该类阳性结果可提供诊断的线索。

2、血清学检查

由于恶性肿瘤在生化上并无质的差异而仅为量的差别,故特异性较差。但可用以作为辅助诊断,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定的价值。

3、免疫学检查

1、鼻窦CT或MRI

可明确肿瘤大小和侵犯范围,常作为影像学检查的首选。

2、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定位和是否残留复发等的依据。

病理学检查及细胞涂片:肿瘤组织及鼻窦穿刺细胞涂片病理学检查是最终确诊的依据。凡单侧鼻腔或鼻窦新生物均应送病理学或细胞涂片检查。必要时需反复采取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肿瘤已侵入鼻腔者可从鼻腔内取材。鼻窦内肿瘤可经穿刺抽吸细胞涂片。上颌窦肿瘤可经套管针穿刺,鼻内镜下取材送病理。

1、前、后鼻镜检查

可见鼻腔新生物呈菜花样,基底广泛,表面常有溃疡或坏死,触之易出血。如未见肿瘤,应注意鼻腔外侧壁有无向内移现象,中鼻道或嗅裂有无血迹、息肉或新生物。后鼻镜检查时,要注意后鼻孔区、鼻咽顶及咽鼓管咽口和咽隐窝处情况。

2、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下可更清楚地观察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外形以及中鼻道、蝶筛隐窝和鼻窦开口情况。上颌窦鼻内镜检查多在手术探查同时进行。

3、手术探查

临床上高度怀疑鼻窦恶性肿瘤,无法送病理或反复病理学检查不能确诊者,可考虑鼻窦手术探查,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有利于确诊。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症状出现较晚,且易误诊,早期确诊较难。对有单侧进行性鼻塞或血性鼻涕,单侧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尤其是40岁以上患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再结合鼻窦CT或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鼻镜检查、病理检查或手术探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此外,还需注意与鼻息肉、鼻窦真菌病、上颌窦囊肿等疾病进行鉴别。

1、鼻息肉

无经常涕血史。息肉外观色灰白,略透明,质软,表面光滑似荔枝状半透明,可有蒂,触之无出血。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

2、鼻窦真菌病

鼻窦真菌病也可见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面部软组织隆起、视力减退等表现。患者的鼻腔可出现坏死组织和干酪样物。鼻窦X线片示窦腔阴影模糊,有钙化影或有骨质破坏。病理检查或真菌培养可得证实。

3、上颌窦囊肿

局限于上颌窦内的小囊肿,面颊多无改变。囊肿增大,可产生面颊隆起,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表面光滑,略有弹性,似乒乓球感觉,鼻部CT扫描可显示囊肿的特有形态,经上颌窦穿刺有黄色液体或黏液。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由于病理类型较多,早期发现不易,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并涉及颅脑、眼眶和头面美容等原因,一般需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原发部位、侵犯范围及患者的全身情况,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首次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本病可经化学药物治疗,具体详见放化疗。

紫杉醇、顺铂、替加氟、奈达铂

手术治疗为多数鼻窦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是早期肿瘤范围较局限者。对范围较大、周围结构较复杂,单纯手术难以达到根治性切除者,术前或术后应配合放疗或化疗,以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疗效。

1、上颌窦恶性肿瘤

根据情况可选择Denker手术、鼻侧切开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或上颌骨全切除术,必要时加眶内容摘除术。局限在上颌窦内无邻近侵犯的肿瘤可经鼻内镜下切除。上颌骨全切除后的硬腭缺损,用保留的硬腭黏骨膜修复,或术后安装牙托。

2、筛窦恶性肿瘤

可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或鼻外进路筛窦切除术或鼻侧切开术。侵及颅内范围较大的病例,可行鼻内镜开颅联合手术或颅面联合进路手术。

3、额窦恶性肿瘤

可采用鼻外进路额窦手术,术中将肿瘤连同窦腔黏膜全部切除。尽可能复位额骨骨瓣,以保持面容。必要时,可将额窦各壁切除,同期或择期行前额整形修复手术。

4、蝶窦恶性肿瘤

手术不能保证安全切缘,可采用鼻内镜手术尽量切除肿瘤。术前或术后联合化疗和放疗。

1、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多作为综合治疗措施的主要部分,依病情选择术后或者术前放疗。单纯根治性放疗只适用于对放射线敏感的恶性肿瘤,如肉瘤、未分化癌,但疗效并不完全满意。单纯姑息性放疗可用于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晚期病例。对术后复发及不能耐受手术者,也可进行放疗,但疗效并不理想。但放疗不能过量,以免引起术后愈合不良、放射性骨坏死和咬肌纤维化等不可逆并发症,使面部变形、口腔功能严重受损。

2、化学治疗

简称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细胞毒性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应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化学治疗的敏感性来选择。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术前诱导、同步放化疗,或术后同步放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紫杉醇、顺铂、替加氟、奈达铂等。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的初始症状不明显,常难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故治疗时机的延误导致多数患者预后不佳。上颌窦癌即使采用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仅达30%~40%。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生存率极为重要。

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延误治疗,还可造成动脉侵蚀性大出血及颅内并发症,从而危及患者生命。

本病通常不会自愈。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本病可发生颈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心理特点

(1)本病表现为鼻塞、涕血、头痛等,部分患者还可伴眼部症状及嗅觉障碍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本病的初始症状不明显,常难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故治疗时机的延误导致多数患者预后不佳,患者可能因此产生忧虑、恐惧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多与患者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帮助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患者应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加文娱活动,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管,若出现引流管堵塞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外界的刺激。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术后患者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是避免剧烈运动。

4、尽量避免锐物挖鼻,注意鼻腔卫生,定期进行清洁。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3个月后复查。

本病的发生与复发与饮食无直接关系,但合适的饮食有助于补充营养,帮助恢复。

1、对于饮食摄入不足而体质较差,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且易消化食物。

2、术后患者一般不能经口进食,需要置管给予流质饮食,应给予优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鱼肉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术后进食温度以温凉为宜。

THE END
0.下一篇:常见绩效考核的方法高校社团管理范文从表2可见,社团类型分为(以桂林理工大学的学生社团类型分类为参考):职能服务型、社会公益型、兴趣爱好型、学术科技型社团等四大类型。从广西14所高校317个学生社团类型分布情况看,多以兴趣爱好型社团发展为主,比例高达48.58%;而学术科技型、社会公益型社团发展比较缓慢,分别为15.14%、16.71%,社团类型分布发展不平衡。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56/j}rn
1.资产评估中的价值优选九篇关键词:资产评估;价值类型;认识分歧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对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理论基础的评价 结合我国国情,结合历史和现实分析才能对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理论做出正确客观的判断。然而中国资产评估有其独特的一面,在其初期发展过程中是政府立法强制推行的。由于历史的原因,jvzquC41yy}/{ofdkcu/exr1jcuxgw45:5<6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