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自考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4.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3.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 “剧作者 ”,这是()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 .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 .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 .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 .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 .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 .古为今用方针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

22.历史发展是 “合力 ”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A .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

“合力 ”的一部分

2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 .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2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A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26.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

A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2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 .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关系 D.社会意识

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 .制造使用工具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具有思想意识

30.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

A .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E.社会生活的精神生产活动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 .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 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3.18 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 .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 社会意识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马克思说: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A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5.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A .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6.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A .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C.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人口生产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E.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

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A .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

8.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A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E.社会形态是由偶然因素所决定的

9.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 .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E.指出阶级斗争只有暴力革命一种形式

10.“时势造英雄 ”和 “英雄造时势 ”()

A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 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三、辨析题

1.“宿命论 ”不是英雄史观。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5.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为什么说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简述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吗?为什么?

8、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吗?为什么?

9、有人说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A4.D5.C6.D7.D8.B9.B10.C11.D12.C13.D14.C15.C16.B17.C18.B19.A

20.C21.B22.C23.A24.C25.D26.C27.B28.D29.A30.A

THE END
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在于什么?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有: 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四、社会意识诸形式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cchjce=i3g4?54n9gg:hg:m=4h:h12950jvsm
1.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笔记第五章31.社会意识是( )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社会意识包括: 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以理论的形式出现) 参考答案:A 3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可以不jvzquC41yy}/7:yguv4og}4ujq}089<8684ivvq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重要的表现是()A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正确答案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性,这是社会意识jvzquC41o0yigwjgp4iwjyw0eun1}nmw19789;920nuou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774845h634;733:820jznn
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Tag: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阶级性社会意识时间:2022-07-24 14:14:40 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jvzquC41yy}/lqv:0et0fjfp1463485913873B930jznn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题答案解析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会落后于社会存在jvzquC41x0nvc}z0eqs0itym13QF5Q3jvor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社会意识发展的继承性B.社会C.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E.社会意识是人天生就有的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根据一般哲学教材是前四项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极其表现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dg=75Ah:;f>c;9ighc:79=h3g6g9dA:e0jznn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含答案C.哲学和历史 D.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7、标志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有: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9?64=d327883B<6;0nuou
8.马克思多选题6.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CD)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D.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4.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CD)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事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94n7;h8<8gl624fk4dm=;524ivvq
9.恩格斯晚年为丰富、发展和捍卫唯物史观所做的杰出贡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当然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影响,但是,每个时代的哲学和宗教作为特定的分工领域,都有自身的特殊继承性,都是以前人留下的思想资源和历史传统为出发点的,这就使它们具有相对独立的演进方式和内在规律。这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与此同时,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jvzquC41yy}/f||z{l/q{l0ep5o387244515971e6883A9/54975<760jznn
10.2024考研政治马原备考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考研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练习、熟记知识点等。为了让各位正在备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2024考研政治马原备考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2024考研政治马原备考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jvzquC41mcuzcw3mqqrfc{s0eqs049752:711:;563<80qyon
1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体现在()。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搜索 单项选择题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体现在()。 A. 社会意识具能动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C.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步调上的不一致 D.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制约性jvzquC41yy}/rypcq0ipo8|cpiqf1mfcp18f9?kc6;6g;n95:hgc5;7he99d4;98fg
12.2019考研政治马原核心知识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019考研政治马原的复习,万磊老师的“四步进阶复习法”是考生复习马原的重要方法,万磊老师把马原整个的内容进行了拆分汇总,把核心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本期考研集训营与考生分享的是考研政治马原核心知识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辩证关系的相关内容,供考生参考。 jvzquC41yy}/m‚oz{0ipo8jgpm{jr4|knobq8;9;:=/j}rn
13.2019届哲学生活知识点整理政治④物质具有独立性――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 ⑤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考点1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jvzq<84vzu€/vjnzkpm/ew4Avjxfcm2688323<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