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事业单位笔试每日一练月日

2021江苏事业单位笔试:每日一练(11月6日)

收藏

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表述不准确的是()

A.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三步走”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

C.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D.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之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关知识,并选择错误项。2017年十九大把“美丽”写入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内容表述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A项的表述没有“美丽”二字。因此,选择A选项。

2.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

A.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 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 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郃——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 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典故与哲学的对应并选错误项。A项: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吕蒙经孙权劝学后,学识有了极大的进步,体现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B项: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诸葛亮利用雾天看不清敌情的自然规律和曹操多疑的性格规律,借足十万支箭,体现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C项:张飞喝酒既可成事,也可误事,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D项:“望梅止渴”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曹操用前方有梅林的信息激励军士克服饥渴,体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

3.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些古老的谚语是我国先民通过观察时令、天气等方面的特征与生活、生产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至今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还有重要影响。这说明()

②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活动起指导作用

③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使得人能认识和发展规律

④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 ①②B. ②③

C. ①③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①正确,题干谚语是先人根据农事生产和生活经历所总结出来的谚语,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正确,题干谚语同时又强调了经验认识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指导性。③错误,意识本身不能使人们认识规律,只有实践才可以使人认识规律。④错误,新的联系必须经过实践,其说法陷入了经验论的误区。因此,选择A选项。

4.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这主要是因为()

A. 量变能引起质变

B.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

D.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长征精神是一种正确的意识,可以指导我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论断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 事物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

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 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代”体现的哲学原理。“进入新时代”体现了哲学中“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十九大表述中的“新”就“新”在“矛盾”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对矛盾,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上层建筑也会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正是矛盾的发展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因此,选择C选项。

6. (多选题)下列关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战略

B. 2020年实现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C. 2035年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D. 206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答案】ABC

【解析】本题是选非题,考查时政知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进一步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D项错误。因此,选择ABC选项。

7.全国两会开幕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为了提交提案,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体现的哲理是()

A.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A项: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条件、地点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同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其实质是通过实践将客观实际加以总结形成主观认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A项正确。B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与题干无关。C项:科学理论是正确的认识,此项强调的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而题干强调的是实践的决定作用。D项:意识不仅包含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也包括错误的反映,此项表述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8.下列说法中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A项:“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为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物是观念的集合”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项:“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属于辩证法;“天不变,道亦不变”属于形而上学。C项:“气者,理之依也”强调理(精神)不能脱离气(物质)而存在,即精神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主张物质第一性;“理生万物”强调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理”决定万事万物,主张意识第一性。C项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D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二者均属于认识论。因此,选择C选项。

9.“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下列体现的哲学思想与这句话相同的是()

A.“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B.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C. “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D. “富贵而姿势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强调人要居安思危,体现了“安”与“危”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A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项:“贾(gǔ)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意思是商人旱天购买舟船,天涝购买车辆,用来抵御物资缺乏时,也体现了矛盾的观点。D项:“富贵而恣势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要坚持适度原则。因此,选择C选项。

10. 下列成语全部蕴含辩证思维的一组是()

A. 居安思危仰观俯察藏器待时

B. 群龙无首水火不容生龙活虎

C. 否极泰来革故鼎新祸福相倚

D. 周而复始刚柔相济龙吟虎啸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思维。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是联系、发展的观点,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A项:“居安思危”“仰观俯察”是指多方仔细地观察,未体现辩证思维。B项:“群龙无首”意思是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均未体现辩证思维。C项:“否极泰来”“祸福相倚”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革故鼎新”体现了矛盾和否定之否定规律。C项符合题意。D项:“龙吟虎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未体现辩证思维。因此,选择C选项。

11.下面是对我国一份近代历史文献的描述:是一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是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因脱离当时社会现实而未能实施。这份文献可能是()

A. 《海国图志》B. 《资政新篇》

C. 《天朝田亩制度》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知识。A项:《海国图志》由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该书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和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不属于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B项:《资政新篇》由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撰写。《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但由于当时太平天国的农民阶级属性和军事斗争的艰难,最终未能实施。B项符合题意。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建国纲领。内容中主要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D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于1912年3月开始施行,于1914年被《中华民国约法》取代,有过两年的实施时间。因此,选择B选项。

12.下列研究课题与其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对应错误的是()

A. 商周时代的艺术成就——《中国青铜时代》

B. 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利玛窦与中国》

C. 晚清的政治改良运动——《从甲午到戊戌》

D. 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从平城到洛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并选择错误选项。《从平城到洛阳》是以拓跋魏建立的首都平城及孝文帝迁都后的洛阳为基点,讨论拓跋魏进入长城后近一个世纪文化变迁的历程,没有讨论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因此,选择D选项。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成语“南橘北枳”与晏婴出使楚国有关

B. 苏武牧羊的地点在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

C. 东汉使者班超同时也是《汉书》的作者

D. 西汉张骞与唐代鉴真出行的方向不同

【答案】C

【解析】题干考查我国古代史并选错误项。《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的作者是班固而非班超。因此,选择C选项。

15.下列选项中的事件可能发生的是()

①隋炀帝偏爱吃茄子

②苏东坡的早餐中常有玉米粥

③西红柿炒蛋经常出现在宋代百姓的餐桌上

④开心果在宋代深受欢迎,学名叫阿月浑子

⑤苦瓜不但可以食用,还能入药,被收入《本草纲目》中

A. ②③④B. ①④⑤

C. ①②⑤D. ①③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产品的对外交流。①茄子原产东南亚,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即在西汉末年就已经进入中国,隋炀帝偏爱吃茄子是可能的。②玉米是在15世纪明朝时期沿海路传入中国的,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不可能喝到玉米粥。③西红柿是明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宋代百姓无法吃到,因此不可能。④开心果学名叫阿月浑子,最晚于唐代由中亚传入中国,开心果在宋代深受欢迎是可能的。⑤苦瓜是葫芦科苦瓜属植物,果味甘苦,成熟果肉和假种皮主要作蔬菜食用;由于苦瓜根、藤、叶及果实苦、寒,清热解毒,明目,可用于治疗中暑发热,牙痛,泄泻,痢疾,便血。《本草纲目》对苦瓜有相关记载。①④⑤是可能的,②③是不可能的。因此,选择B选项。

A. 平型关战役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D. 百团大战

【答案】D

①指鹿为马 ②请君入瓮 ③约法三章④卧薪尝胆

A. ④①②③B. ①④③②

C. ④①③②D. ①④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人物及其典故。①指鹿为马,出自《史记》,是秦朝丞相赵高将鹿说成马,并让群臣顺从其说法的故事。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②请君入瓮,出自《资治通鉴》,是唐朝来俊臣询问周兴如何审问犯人,周兴提议把犯人放在坛子里烧,随后来俊臣用此法审问周兴的故事。比喻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③约法三章,出自《史记》,是秦末刘邦攻入咸阳后,与百姓约定不烧杀抢掠的故事。比喻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④卧薪尝胆,出自《史记》,是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终大败吴国,成为一代霸主的故事。比喻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四个典故的前后顺序为④①③②。因此,选择C选项。

18. (多选题)我国历史上曾有一些人因参与处理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而知名,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霍去病——匈奴

B. 岳飞——女真

C. 文天祥——蒙古

D. 于谦——鲜卑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并选错误项。A项对应正确: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名将。B项对应正确: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女真族)名将。C项对应正确: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抗元(蒙古族)名臣。D项对应错误。于谦是明代中期重臣,曾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刺(là)。瓦刺是西部蒙古族在明代的称呼,不是鲜卑族。因此,选择ABC选项。

19. 以下中国历史上著名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序,完全正确的是( )

A. 牧野之战——长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B. 黄巾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李自成起义

C. 诸葛亮七擒孟获——陈汤平定匈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和下西洋

D. 安史之乱——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土木堡之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牧野之战发生于商周时期,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淝水之战发生于东晋时期。A项排序正确。B项:正确顺序为:陈胜吴广起义(秦末)-黄巾起义(东汉末年)-李自成起义(明末)-太平天国运动(清末)。C项:正确顺序为:陈汤平定匈奴(西汉)-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郑和下西洋(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D项:正确顺序为:八王之乱(西晋)-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时期)-安史之乱(唐玄宗时期)-土木堡之变(明朝)。因此,选择A选项。

①菠菜 ②玉米 ③葡萄 ④胡萝卜

A. ③②①④B. ③①④②

C. ①④③②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外来物种。菠菜在唐朝传入我国;玉米在明朝中后期传入我国;葡萄在西汉时期传入我国;胡萝卜在元朝传入我国。先后顺序应为③①④②。因此,选择B选项。

THE END
0.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事业单位公基考试题答案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看作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只存在主观精神之中,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因此,选择A选项。jvzquC41x0nvc}z0eqs0itym14XQIS3jvor
1.考研政治马哲第一章精选习题新浪教育6.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科学主义的有() A.存在主义B.生命哲学C.逻辑实证主义D.实用主义 7.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理念生万物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 C.万物归于理 D.物是观念的复合 8.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jvzquC41gf{/ursc0eun0ls1mcuzcw4422=.3;2391713=6357?60|mvon
2.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关系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这一论断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么? 下载作业帮APP学习辅导没烦恼 答案解析 结果1 举报 是可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也可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关于这个,在近代最权威的是先验唯心主义者康德,通常先验唯心主义者也被认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意志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人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4dg>f7?=223<85@5;e3;989g5g568c9>0jvsm
3.10月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答案6篇(全文)2、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D) 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一元论 3、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C A.唯物辩证法B.形而上学 C.相对主义诡辩论D.主观唯心主义 4、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C)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tlxzn5{z0jvsm
4.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5.28)7. 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心外无物” B.“吾心就是宇宙” C.“我思故我在” D.“理在事先”“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意识、精神或观念的首要性,认为这些主观因素是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出发点,而外部世界则是这些主观因jvzquC41iu4iwjyw0eun1;5471664A43:3:12<3jvor
5.2012年上半年江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管理岗)(1)[1]谢林改造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在批判继承前辈哲学家的基础上,创建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建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8.商品的二重性是指( )A.价值与jvzquC41u{jx0qzcvw4dqv4423:02:681:<66>70jvsm
6.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新浪教育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4.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主要jvzquC41gf{/ursc0eun0ls1n1812=22;/631kf:49?:0|mvon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精选10篇)识记:(1)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 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2))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1)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2)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mbqnw|jgth|qnlkcubp8=:8:6:0qyon
8.事业单位招聘必看考点《马哲》(2025年最新版)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形而上学的观点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14、多选题 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_____。 A: 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 天命主宰人间世界C: 人为自然界立法D: 存在就是被感知 点击查看答案 15、多选题 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_____. A: 存在就是被感知B: 上帝创造世界C: 人是万物的尺度Djvzq<84yyy4:3n}co0usi8x{fy~h1;>9/6<6989879=5;7mvon
9.马原选择复习题库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5.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C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6f3A8:;:890qyon
10.天命题目答案解析,天命题目答案解析2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__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C.人为自然界立法D.存在就是被感知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其基本内涵是()。 A.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它,造福人类B.人不能违背天意,天与人息息相关C.人与自然相互制约,平分秋色D.人与自jvzquC41yy}/3;ykmw4dqv4pgyzjm~4uq/+F7.F6'C?&G>*;3'HE/u70jvsm
11.成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资料一1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A.世界有没有统一性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 C.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 16.作为哲学范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的创造物的纯粹的抽象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jvzquC41yy}/7:yguv4og}4ujq}089<9254ivvq
12.5.5公基7.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理念生万物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C.万物归于理D.物是观念的集合 8.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C.人为自然界立法D.存在就是被感知 9.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jvzquC41yy}/ys}0ep5y|873::?2;=80cuvy